昨日的文章《人間煙火中的臺灣宗教》(後臺回復「臺灣宗教」可見),經指正《艋舺》電影的背景是祖師廟而非龍山寺。
特此更正。
據我的觀察,沒有查數據,臺灣拜的最多的是媽祖和關公。
媽祖很好理解,在大陸的福建地區也保留了這樣的信仰。媽祖原名林默娘,她極有預測風雨天氣變化的天賦,為人又常做好事幫助百姓。後來她就被尊為神,身上也漸漸多出了操縱天氣的傳說能力,實際上也是人民寄託了風調雨順的企盼在她身上。
媽祖在沿海一帶備受推崇不無道理,大海島嶼現在也許看來都是旅遊勝地陽光海灘浪花朵朵,但是久遠時代開拓之初真的是要你命不眨眼的地方,而且你能被派到臺灣去開闢建設,一定要先經歷妻離子散——通常會把家小扣在大陸,基本上已經是死別了,然後再壓榨你建設建設。你可能坐船還沒到臺灣就被一個浪拍死了,你可能被颱風吹飛了,你可能鑿山開路被一塊大石頭砸死了,你可能水土不服被蚊子叮死了……
別笑!鄭成功就是瘧疾英年早逝的。
萬惡的舊社會。
臺南大天后宮,是臺灣島最早的媽祖廟。「天后」就是指媽祖,不是我們大陸的王母娘娘哦~~~
昨天的文章《人間煙火中的臺灣宗教》(後臺回復「臺灣宗教」可見)中說到,臺灣宗教是世俗的、本土化的,最集中就體現在關公身上。關公能這麼受歡迎,在於他的用處超級廣泛,社會的各個行業都可以求他庇護;作為一個神明,他還橫跨兩大宗教體系。
總之是一個很實用、拜拜就對了的神!
大陸熟知的是服務業可以拜關公,服務業現在擴展到了旅遊業,導致本來的金礦聖地、宮崎駿《千與千尋》的取景地九份,不信土地公改信關公。這是一個可以理解的卻又哭笑不得的本土化例子。更有趣的本土化例子是,黑社會和紅燈區也可以拜關公,他們認為自己也是服務業;黑社會還更講究義氣,關公又恰好是義薄雲天的典範。
做生意的人也可以拜關公。倒不是和大陸一樣的理由什麼關公武力高強,可以保護商人。在臺灣的說法是關羽是歷史上第一個發明記帳法的人,頗有經商天賦,拜他可以賺錢。另外做生意要誠信,關羽身上又有被世人推崇千年的誠信品德。
以上是關羽在道教系統中的意涵,他還跨界到了儒教系統。孔子被尊為「文聖公」,文武要雙全,沒錯!關公就是「武聖公」。拜他還可以保佑考試考得好,不管你是高考(後臺回復「臺灣高考」可見《臺灣的高考制度是完美的。》)還是公務員考試還是研究生考試,把準考證複印件放到關公腳下都可以保佑。
至於靈不靈,就要看你和這尊關公有沒有緣分了。這尊沒有緣分再拜拜其他的嘛~~~
這就是我說的「投機」神。
但是這在臺灣社會真的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只要虔誠專心,神明都是很大度的。
臺灣有很多寺廟的神像修在屋頂上……
下面讓捧與挖按照各個宗教系統來介紹一些臺灣社會本土化的常見的神。
首先先講一個佛教的大問題,臺灣的佛教和大陸的、日本的完全不一樣,就更不用提泰國、尼泊爾那邊的小乘佛教了。
不要拿其他任何一個地區的宗教模式來套臺灣的宗教模式!!!臺灣宗教的本土化太厲害了你一個信仰社會主義的大陸人是很難想像的!!!
臺灣信的佛教大多數是民間佛教,是一個叫蔡阿公的人進行本土化改良的……這個名字一聽就非常接地氣。在這個佛教系統中,觀音是boss,觀音也不是菩薩,觀音被稱為「觀音佛祖」,觀音是女生,觀音還有姐妹。
你不要問這麼多,在臺灣民間佛教裡,觀音就叫佛祖。另外也不要在臺灣人面前爭論觀音是男生,這真的很愚蠢,人家這個宗教系統就不是原來那套死板教條,你又何苦秀什麼優越感呢?
觀音佛祖的保佑和我們這邊差不多,身體健康啊,旅途平安啊,長命百歲啊;我的感覺是只要是非急功近利的願望都可以拜觀音佛祖。
至於靈不靈還是看你有沒有緣啦~~~
龍山寺的主神是裡面的觀音佛祖,釋迦牟尼反而退居其次了。
道教系統和大陸的還是:
完!全!不!一!樣!
臺灣道教拜的比較多的是關公、保生大帝、玄天上帝和土地公,還有助生娘娘和月老。
玄天上帝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系統的boss,boss到他只有牌位幾乎沒有神像,就像儒教系統的boss孔子在正經的孔廟之中也只有牌位不會築像。
我們凡人是不配揣摩最高級存在的容貌的。
大概是因為玄天上帝太厲害了,不太親民,拜他的人反而沒有拜保生大帝的人多。 保生大帝原名吳夲,他的名字反正我是不會念,但是他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太后得病,久治不愈,人一聽說民間有個吳大夫醫術高明,華佗轉世,就請進宮裡來了。太后身邊的小宮女兒不服,想試試這「賽華佗」是不是吹牛,懸絲診脈的時候故意沒接太后的脈,接了一條狗的脈。吳大夫一摸就說道:「這不是人的脈,這是狗的脈。」
保生大帝在臺灣比華佗還要受歡迎,臺北大廟之一保安宮的主神就是保生大帝。我在參觀的那天也的確看到一家十口人在求籤祈福,老太太感覺確實是生病的樣子,那一家人也確實是看起來非常的虔誠。
臺北保安宮的主神是保生大帝。
土地公多是在山上有,有時會和山神一起出現。
月老大家都懂的,反正我求了很多月老籤,意思都還不錯,可是還是沒有脫單。關於求籤我會單獨寫一篇文章,想看的話用「讚賞」的方式告訴我。
助生娘娘,「神」如其名,幫助生產的娘娘,通常和媽祖配套出現,有時兼具幫忙找對象的功能。因此在臺灣求子通常不會找觀音佛祖,因為有專門負責這個的神。
在臺中樂成宮求的姻緣籤。
儒教的孔廟在臺北、臺中和臺南都有,我都去參觀過了,但真的只是一個博物館和教學場所了。周六周日會有小學生去跳八佾舞,平日也開設了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樂器、歌詠的培訓班。
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有,因為我對西方的宗教沒有好感,沒有去參觀和體驗過。只記得一個細節,基督教徒的墳墓修得非常中式,佔地挺大,天圓地方,墓碑不是插十字架,而是中式墓碑上面刻一個十字架。
本土化,理解理解。
全臺首學——臺南孔廟。
本篇文章介紹的是臺灣比較大眾、信眾比較廣,我們大陸人也能接受的神明。明天會介紹一些意想不到無法理解的神。那真的是:
額滴神啊!
看臺灣的宗教一定要結合臺灣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