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拜神看臺灣,祈福迎旺講究多(圖)

2020-12-15 網易新聞


  過年拜神祈福歷來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形式和內涵也呈現多異化,從除夕祭祖到年後店鋪開張,祭拜的神明意向更是紛繁複雜,迎財神、奉關公、拜觀音……各個地方也是演繹著各種各樣的「拜拜文化」。這種「拜拜」的習俗在臺灣尤為盛行,阿公阿嬤們也會時時嘴裡念叨:」拜拜用旺旺,來年更加旺。「這種文化盛行的背後也是詮釋著臺灣人民的文化取向和心理特性。

  臺灣人對於神明凸顯的尤為謙卑,遇神拜神,遇佛拜佛,就連巨大的石頭、有「高齡」的樹木,都能綁上紅線或貼上紅紙來拜祭,並且美其名曰「石頭公」、「樹頭公」,瞬間覺得高大上了有木有。依稀記得,以前看《西遊記》時,就覺得這個囉哩囉嗦的「唐英俊」就是遇寺拜佛、遇剎掃塔的形象,但如果真是了解了這種文化現象的本質之後,也就不會大驚小怪了。有些人會覺得,講太多的夙願寄託給神明,這不就是講迷信了嗎?其實也不盡然,一切文化現象都是不論以什麼的形式呈現出來,追根朔源,都是可以從一個地域的文化背景中得到詮釋。

  臺灣歷來移民眾多,臺灣人崇拜神明的出發點在於紮根於本土,克服重重困難,並與當地土著和睦相處,融入到臺灣這個大環境。長期與自然環境的抗爭中堅韌性格慢慢形成,但是為了身體康泰,諸事如意,自然希望得到神靈的眷顧,那種安身立命、棲身度日的觀念也是也是十分濃烈的。

  在臺灣,各行各業都有祭拜的神靈。郎中拜華佗,因為三國時期華佗在被稱為「神醫」,能治任何疑難雜症;消災求子拜觀音,中華文化裡一致認為,觀音是位救苦救難能消百災的神靈,因此各地都有觀音廟、觀音殿等;警察和黑社會,都拜關二哥,不只是因為關羽是史上一位戰神,更主要的關羽秉春秋、重信義,因此,古人在結為異性兄弟之時都會拜關公,讓關羽見證這一時刻顯得尤為重要,上世紀末期,國內還颳起過一陣「結拜之風」,迅速席捲全國,多年後仍舊是先輩們口中的談資。
  說到拜神明,那自然少不了廟宇和神龕,在臺灣,但凡有人祭拜的神明,都會有一座寺廟或一間殿堂。嚴格來講,「寺」和「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寺」多為佛教廟宇,供奉佛陀,由僧人居住;而「廟」古時有兩種,帝王家為太廟,百姓階層成為祠堂。然時至今日,也沒有太多人去在意這種區分,不管寺廟還是殿堂,總是寄託著臺灣人對神明的敬畏和謙卑之意。這樣一來,使得各地的廟宇入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如藥王廟、財神廟、觀音殿、三清觀、土地廟……等眾多廟宇,都有了立足之地。無一例外,每座廟宇都有其固定的日期舉行廟會,屆時,五湖四海的信徒如期而至,以各種方式表達著敬畏之意,每座神龕前也都堆滿了精心準備的貢品。旺旺大禮包、旺旺仙貝等一系列產品越來越受到推崇,看來這「拜拜用旺旺,來年更加旺」也就是這麼而來的了。

  目前,神明崇拜已經演變成為一種文化創造和文化交流,迷信的成分也越來越被淡化,與之相對的,現在的神明崇拜從形式上也變得越來越人性化,一切以為了表達信眾們的夙願為主,雖然沒有了太多的條條框框的束縛,不過始終要記得,祭拜神明,一定要時刻有謙卑的心態,那條敬畏的鴻線,始終不可禮越哦。

相關焦點

  • 老人話不假:過年拜神怎樣拜 記得要說好話,來年「鴻運當頭」
    過年拜神怎樣拜 ?新手媽媽、媳婦們面對農曆過年有許多困擾,以往都是媽媽在張羅,今年輪到自己處理,該準備哪些食物?怎麼拜怎麼說才對?
  • 為啥過年要「拜神祭祖」,「團年守歲」,「壓歲祈福」
    為啥過年要「拜神祭祖」,「團年守歲」,「壓歲祈福」中國的農曆新年,古時稱「元旦」、「元日」、「元辰」、「元朔」、「正元」、「正旦」等,自辛亥革命後,改稱「春節」,民間則俗稱「過年」、「過大年」。中國民間「過大年」亦稱「臘月忙年」,其風俗歷經幾千年演變,迄今仍遺存下四大年俗:拜神祭祖:「過年」風俗,源於遠古農耕民族的「臘祭」。「臘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識的體現,人們習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萬物而索享之」,形成「歲終出祭」古俗。由於宗教與風俗本身的保守性,以及歷代統治者的倡導,這種原始時代的「敬神」禮俗,代代相襲,並日漸演化為祭灶神。
  • 無奇不有的廟,無神不拜的臺灣人,臺灣的特色廟宇文化
    這些神像陪著他們走過最艱苦的歲月,成為了族群和村落的守護神,後來隨著臺灣開墾的腳步,神祇和信仰便在全島各個角落落地生根了。臺灣是個民間信仰非常興盛的地方,你會經常聽到他們說「拜拜」,即為拜神之意。凡事都可去廟裡一拜以求平安。臺灣的便利店是出了名的多,但廟宇卻比便利店還多。
  • 元旦拜太歲祈福活動
    自幼喜愛道法,20歲拜師修道,長期在福緣觀修行,堅持每日功課21年,堅持每日供燈15年,堅持每周一場祈福活動9年。從修行的第四年開始,我就心中立下大願,幫助1千萬人獲得福報。 在修行的過程中,非常的感慨。
  • 地震後 臺灣怎麼「拜拜」過春節(多圖) - 港臺腔 臺灣新聞 香港...
    如果分家了,牌位也要分設各家,臺北一位小姐說:「奶奶終於允許分家了,現在拜祖先不用往鄉下趕了。」如果說過年臺灣最多人做的一件事是什麼?那就是「拜拜」,有數字統計稱,正月初一一半的臺灣人都在寺(宮)裡,農民拜神農、漁民拜媽祖、醫生拜華佗、青年拜月老、學生拜孔廟、商人拜財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有緣神」,除了香和花外,還有人專門備了祭品,不同的神也要送不同的禮。
  • 看到寺廟拜拜就好:臺灣人到底在拜啥?
    關公能這麼受歡迎,在於他的用處超級廣泛,社會的各個行業都可以求他庇護;作為一個神明,他還橫跨兩大宗教體系。總之是一個很實用、拜拜就對了的神!大陸熟知的是服務業可以拜關公,服務業現在擴展到了旅遊業,導致本來的金礦聖地、宮崎駿《千與千尋》的取景地九份,不信土地公改信關公。這是一個可以理解的卻又哭笑不得的本土化例子。
  • 初一燒頭香的講究
    最近聽幾個朋友說打算初一去燒頭香,說是靈驗只是聽說價格太高,我以為是過年了香漲錢了讓他們在我家拿著香去燒就不用花錢了,他們說頭香要給寺廟錢要不不讓燒聽說香火旺的寺廟收費特別高,有收十萬的還有更多的當然也有少的各地不一樣,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 臺灣過年沒春晚,看看人們如何過除夕?
    在除夕的前一天是小年夜,小年夜在臺灣的習俗要拜天公。天公也就是道教所說的玉皇大帝(又叫天帝)。拜天公的儀式結束前要焚燒祭天的壽金(紙錢),焚燒壽金首先要燒長壽金再燒壽金,並把供神的茶酒倒在供桌前,每倒一杯嘴裡就念一遍平安進財,三杯酒與三杯茶倒完後就代表六合。
  • 臺灣政治人物拜拜政治學:蔡英文洪秀柱"有神必拜"
    中新網9月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大選」參選人洪秀柱在中和區圓通寺「閉關」,出關後火力四射,一句「廟不可言」,充滿想像空間,更讓外界好奇,政治人物是否「有拜有保庇」?臺灣3位「大選」參選人蔡英文、洪秀柱、宋楚瑜幾乎都是「有神必拜」,不僅可以尋求平靜,還可爭取信眾支持。
  • 地震後 臺灣怎麼「拜拜」過春節(多圖)
    災區以外,雖然家家還是按原計劃過年,但人人心中都有些灰暗的影子。   雖然高鐵因地震停駛,但臺北還是走空了,除了我們理解的團圓飯,拜祖先也是不能缺席的。臺灣每家無論鄉村和城市還保有祖宗牌位,除夕上午,全家人必須一個不能少地拜祖宗牌位,從供品到行禮到佔位,那是一套嚴格的規制,輩輩傳下來的,不管你是留美的還是董事長,人人遵守。
  • 春節去臺灣拜寺廟祈福 各飯店推頭香專案(圖)
    車城福安宮拜頭香,讓墾丁冬遊大熱門。圖/墾丁福華提供     春節將到,全臺財神廟、祈福廟宇已成為網絡熱搜景點;屏東車城有座東南亞最大的土地公廟「福安宮」,建築雄偉富麗,每年「搶頭香」是最大盛事,「名廟」甚至帶動墾丁旅遊人氣,飯店也搶搭列車推專案。
  • 臺灣女生拜文曲星許雷人願:胸部長到C罩杯(圖)
    臺灣女生拜文曲星許雷人願:胸部長到C罩杯(圖) 2011年02月09日 11:3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吃素餃子拜兔爺……北京講究人過年這只是開頭
    都知道北京人「禮兒多」,過年期間尤其是。現在想來,估計很多90後00後的北京孩子們聽都沒聽過。這不,離過年不遠了,咱們趕緊複習複習!其實從現在的眼光看,傳統年夜飯裡肉比較多,相對肥膩,吃素餡餃子對飲食也有好處……如今我們都喜歡餐桌上「年年有魚」,其實從前北京的年夜飯沒有魚,因為北京不是產魚區,所以早年沒有吃魚的規矩;而且大戶人家在廟會上是不吃滷煮火燒的,因為滷煮是下水,過年時不吃,但豆汁卻是都吃的。
  • 朝聖祈福拜媽祖 雲林北港朝天宮
    圖一:北港朝天宮  圖二:北港媽祖  圖三:來自各地進香的信眾  宗教的力量、有著撫慰人心的安定,宗教的史跡、有著教化人心的故事,臺灣雲林的北港是知名宗教盛地,朝天宮媽祖自1694年建造以來,護衛著世世代代人們的心。
  • 柞水民民俗:過年祭祖拜四方
    位於秦嶺以南的柞水,年俗內容也非常豐富,有敬天祭地、拜祖訪友等民俗活動,其中,「過年祭祖拜四方」最具民俗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年節習俗,在和當地土著人融合中,傳承了過年祭祖拜四方這一古老的民間習俗。每逢過年,柞水人有祭拜祖先的習俗,這主要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其意表示對祖宗先輩孝敬懷念之情,又意在祈求祖宗保佑子孫後輩興旺發達,平安吉祥。
  • 新春看臺灣:松山慈佑宮——臺北人過年拜拜的好去處
    新春看臺灣:松山慈佑宮——臺北人過年拜拜的好去處 2011年02月02日 13:4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拜天公有什麼講究 禮節繁多臨沂人很多都不知道
    正月初九閩南和臺灣地區都會拜天公,儀式非常的盛大,祝福天公誕辰,同時也祈求天公可以在新的一年保佑人們可以身體健康等,關於在拜天公有哪些講究,小編也整理了一些。   拜天公的講究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   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
  • 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原因?古人的禮儀講究
    導語: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原因?古人的禮儀講究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講究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對於禮儀是是十分看重的。上到朝會,下到待客都有自己的一套禮儀規範,要是不按照規矩來,就會失了禮儀,被人們笑話。
  • 閩南初九拜天公來由講究禁忌嗎?大年初九有什麼講究?
    「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泉州人什麼時候要拜拜?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閩南與臺灣民眾奉祀「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玉皇赦罪天尊」、「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簡稱玉皇、玉帝,俗稱天公,是道教中的天界的實際領導者,也是地位最高的神之一
  • 老北京人怎麼過年?除了搶紅包也別忘了這些老禮兒
    正月初一,拜大年初一拜年,是所有中國人的年俗。這一天,子女給父母拜,姑爺給嶽父母拜,下級給上級拜,同事朋友相互拜,兄弟姐妹也要拜。拜大年拜年講究兩人相見拱手相拜,嘴上還要問候 「過年好」、「恭喜發財」、「大吉大利」之類的吉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