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恩士:高端製造的代表 世界機器視覺龍頭市值高達千億美元

2020-12-22 獅門

6月初,在東證指數中市值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只有一家金融機構,剩下的全是實體工業和科技企業。與之相對應的,大部分日本富豪也大都出自製造業和零售業領域。(國內大富豪多出現於網際網路和房地產領域)而要說今年日本股票市場上最大的黑馬,就要數基恩士(Keyence Corp)。

基恩士創始人滝崎武光

基恩士曾經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1000家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該企業現在發展的也不賴。就在其他企業被疫情的風暴狂掃得七零八落,節節敗退的時候,基恩士卻逆風前行,而且大步跨越。截至6月2日,基恩士今年股價漲幅已經超過20%,企業市值也突破了1000億美元的大關,力壓軟銀集團成為日本市值第二的企業。

出現這樣的轉勢,得益於基恩士的蓬勃發展,疫情發生後,無接觸產品需求給基恩士帶來了極大的市場增長。據日經中文網報導,今年前5個月,基恩士營業收入上升了39%,營業利潤增加50%。

水漲船高,持有基恩士約23%股份的企業創始人滝崎武光(Takemitsu Takizaki)目前身家也已經超越了軟銀創始人孫正義,成為日本第二大富豪。《福布斯》富豪榜即時數據顯示,滝崎武光個人財富已經達到了242億美元。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讓產業結構發生劇變。只要歷史的車輪不會倒轉,股市就會回報那些將疫情危機變成機會的企業,同時也會拋棄那些不求思變的企業。新冠疫情爆發後,工廠也開始出現人員「密集」問題。市場認為,基恩士(Keyence)憑藉生產可幫助工廠或物流設施節省人力的傳感器,助推其市值從今年1月30日的9.1萬億日元增長到6月16日的10.7萬億日元,市值排名也從第6位上升到了第2位。

從日本"翻倍股"看中國老齡化下的投資機會

20 世紀90 年代日本加速老齡化帶來社會分層:宏觀上,企業投資意願下降,消費對GDP 的貢獻提升,服務消費是消費升級的主導;微觀上,上班族平均薪資下滑,中產階級加速向兩頭分化,「M 型」社會初現雛形;社會組成方面,「低薪」導致年輕人的「供給」減少,生育率降低,「低欲望」和家庭小型化引導了消費行為改變。

日本地產泡沫破裂後,股市基本在1995 年調整到位。1995-2019 年期間,日本股市中的科技、消費行業股價漲幅在市場中居於前列,而以銀行、證券為代表的金融股和以有色、鋼鐵、交運為代表的周期股表現不佳。據光大證券統計了股價漲幅超過5 倍或連續3 年複合增速大於26%的市值100 億美元以上的公司,共86 個,集中在高端製造、醫藥和消費三大賽道中。其中,醫療行業體現了醫保政策塑造下的行業變革及老齡化對醫療服務需求增加;消費龍頭較好地捕捉了健康化、功能化及社會分層下的消費趨勢;而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轉型是人口紅利減少後,經濟轉型的必然方向。

國內勞動力的「越來越富」與「越來越老」也意味著消費升級和製造業升級是兩大重要的產業趨勢。從日本經驗來看,消費升級更多意味著更加追求質量、生活方式和性價比,而中美大博弈進一步催化中國高端製造加速國產替代進程。公司層面,消費品的強產品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醫藥和高端製造業公司的持續創新研發投入、技術併購、海外擴張能力等,是「翻倍股」成功的關鍵。

醫藥:老齡化下醫療費用長期增長,但受醫保控費影響1990 年後日本整體的用藥規模增長有限,而醫療服務的支出增長更快。但存量市場並非意味著行業的沒落,醫保降費下製藥行業競爭格局改善,龍頭藥企通過高研發投入驅動資產回報率提升;器械不存在專利懸崖,日本在診斷和血液等疾病領域也出現了細分龍頭,研發和併購有利於器械公司拓寬護城河。

消費:日本家庭在90 年代後經歷了消費降級,必需品龍頭公司收入增速並不快,但在長期中股價表現較好的原因在於其產品創新能力帶來盈利能力持續提升,行業上多為有獨特口感的飲料和調味品。可選品龍頭多數成功迎合了消費者高質、實用的消費需求,龍頭公司通過全球採購等方式控制成本,提高經營效率;高端化妝品則提供了「憧憬式」的消費體驗。

科技:日本科技牛股主要體現製造業升級的趨勢。80 年代勞動力不足催化了對機器人的需求,而是否具有深厚的技術壁壘是機器人製造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其中基恩士的產品持續創新能力、豐富的產品線有利於在周期波動中提高盈利能力。

基恩士:機器視覺行業巨頭

基恩士由滝崎武光於 1974 年創立,前身是 Lead 電機(Lead Electric),1986 年改名為基恩士。公司主要經營傳感器、測量儀器、視覺系統、PLC、顯微鏡、雷射打標機研究、發用分析儀器,即主要是 To B 端業務。

作為機器視覺領先企業,基恩士在2014年7月市值更是高達 350 億美元,說明機器視覺行業可以出大公司!基恩士經歷了較長的復甦期,於 2013 年實現營收、利潤全面超越金融危機前。且在 2013、2014 年實現盈利水平的穩步提升。與之對應的,其市值經歷了幾年的低迷之後,在 2013 年啟動,從 100 億美金一路向上,升至 350 億美元,兩年間翻了3 倍!近年來的估值中樞在抬升。

2019 年底市值 862 億美元,約合 7170 億人民幣,是全球領先的自動化行業龍頭,《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的「1000 家最有價值公司」、在日本的日經、東京證券交易所及新聞報紙的「日本十佳公司」 排行中持續排在索尼與本田汽車等知名公司之前,2018 年美國著名財經雜誌《福布斯》最新發布的「全球最具創新能力企業」排行榜中,排名第 38 位。

基恩士新產品開發能力強:據官網顯示,基恩士新產品的 70%為「世界首創」或者「業界首創」。基恩士的核心技術優勢之一就是它的傳感器技術。日本把傳感器技術列為十大技術之首,日本工商界人士聲稱「支配了傳感器技術就能夠支配新時代」。在傳感器領域,基恩士可以稱為全球當之無愧的霸主2000 年以來,基恩士發明了世界首個數碼聚焦顯微鏡、高速高精度的機器視覺系統;創造了業內最快的應用 PLC;將全球首臺數字 CMOS 雷射傳感器產業化,並開發了搭載世界最快實時深度合成技術和 3D 分析技術的 5400萬像素超景深三維顯微系統、業界首個夾鉗式流量開關等創新性產品等。

基恩士具有優良研發文化,即「具有其他競爭對手沒有的某些功能。比客戶先行一步」。正因為基恩士能夠為客戶提供其他競爭對手沒有的高附加價值,公司的客單價比較高,議價能力強。作為製造業,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率均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公司毛利率在 75%-83%附近,淨利率也在波動中一路上行至 39%。同時公司所處的行業集中度較高,全球機器視覺行業呈現「寡頭」主導局面,美國康耐視、日本基恩士兩大巨頭幾乎壟斷了全球 50%以上的市場份額。與美國康耐視相比,基恩士公司的產品更加廣泛,機器視覺系統產品僅僅是其眾多產品中的一員。

公司在產品方面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同時在銷售和渠道方面也非常重視。基恩士主要通過直接面向客戶的顧問式營銷模式,沒有經銷商和代理商。由於基恩士本身是 2B 而非 2C 的業務,基恩士直接與客戶打交道了解客戶的需求,也無需做廣告。基恩士的銷售人員擅長向客戶提供建議,展示解決方案。銷售每天要帶著 Demo 箱到客戶那裡演示。為了支撐前端銷售人員的解決方案銷售成功說服客戶,基恩士30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案例和資料庫,銷售人員通過數據展示產品的價值。

基恩士的產品開發和顧問式營銷是互相促進的,通過與客戶直接溝通和意見的交換,公司的銷售人員形成關於客戶的需求信息和知識,這些「需求卡」是公司進行產品開發的重要的依據。而建立在客戶需求基礎上的創新產品又能夠更好地為客戶解決問題,提供客戶新的價值。

渠道方面,基恩士的大部分產品都備有現貨,收到訂單的當日即可著手裝運,減少因工作停滯造成的間接費用和損失。同時,基恩士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機器生產商緊密合作,以便為用戶的海外工廠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現在基恩士在 45 個國家擁有 200 多個辦事處,服務於 100 個國家的 20 餘萬家客戶。

經營方面,採用 Fabless 模式。截至 2019 年 3 月 20 日(2019 財年),基恩士的資產總額 1682 萬億日元,而有形固定資產總額僅 244 億日元,資產相對較輕。公司認為,不用投資工廠設備,可以集中資源到產品企劃和銷售;還可以根據每個商品的特性,在世界範圍內選擇最佳的生產線,並通過大規模採購來降低原材料的價格。

日本科技股表現主要體現製造業升級的趨勢

日本以全面質量管理(TQC,Total Quality Control)為代表的「持續改進」(Kaizen)聞名於世,先進位造業特別是裝備設備製造行業牛股輩出。在90年代後日本的「翻倍股」中,包括智能製造、機器人的龍頭公司發那科和安川,工程機械龍頭小松、久保田,全球傳感器龍頭Keyence,也有電子元器件的龍頭村田、半導體設備製造公司東京電子等。雖然其不乏受益於全球化和發展中國家需求快速增長的原因,但日本製造業的產品質量仍是有口皆碑的。

但日本在數字經濟、網際網路的發展方面略顯不足。不過2018年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製造業白皮書》中已經意識到數位化可能給日本智能製造產業鏈帶來「非連續創新」的衝擊,未來更重要的是通過靈活運用數位技術從而獲得新的附加價值。

相關焦點

  • 服裝各細分產業市值龍頭下一步擴張重點在哪裡
    2017年底和2018年初,資本市場先後誕生了兩家市值超千億的服裝企業,分別是服裝代工企業申洲國際和體育服飾企業安踏體育,而且這兩家企業市值還在往上走。 除了港股強勢的原因之外,企業本身靚麗業績亦值得關注。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包括A股在內,服裝各個細分行業目前的市值龍頭企業是哪幾家,未來可能引爆資本市場的導火索是什麼?
  • 卓勝微市值突破千億:助力國產濾波器實現自主化
    近來,筆者曾報導過,領益智造和傳音控股,兩者受業績驅動,前不久市值雙雙突破1000億元大關,而在11月9日,A股手機概念股/半導體概念股再次新增一家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卓勝微。
  • 三家LED企業市值破千億 兩家受益於半導體?
    不僅如此,LED行業更是誕生三家千億市值上市公司,羨煞旁人。   在這三家企業中,三安光電早已成為國內LED晶片龍頭企業,不僅如此,其眼光更是盯住了更高階的化合物集成電路晶片;中微半導體是國內半導體設備優秀廠商,其MOCVD設備更是打破國際廠商的壟斷格局;公牛集團雖是資本市場「新貴」,卻早已是國內「插座一哥」。
  • 小米市值再創新高,加入千億美元俱樂部!雷軍:請米粉許願
    今天,中國網際網路又誕生了一家市值千億美元的企業——小米集團。截至23日港股收盤,小米集團股價報31.9港元,上漲7.59%,市值達到8021億港元(約合1034億美元)。小米股價破千億美元,雷軍顯然心情不錯。
  • 歐派家居和顧家家居有望成長為千億市值大企業
    歐派家居穩坐頭把交椅,不論市值還是營收規模都是最大的,並且與其他企業拉開了很大的差距。根據這些公司的市值和2019年營收規模,按照由高到低的原則,可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市值100億、營收50億以上。由此誕生了定製家居行業三大巨頭:歐派家居、索菲亞和尚品宅配。第二梯隊:市值低於100億、營收20億以上。這些公司有志邦家居、金牌櫥櫃、好萊客和曲美家居。
  • 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破6千億美元 電動王PK燃油王大亂鬥
    而作為新能源的代表,特斯拉的快速崛起也令世界所矚目。尤其是在資本市場,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突破6千億美元,電動王PK燃油王這場世紀之戰引人關注。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破6千億美元具體來看,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破6千億美元又是如何實現的呢?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破6千億美元,嫦娥五號上升...
    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破6千億美元美東時間周一,特斯拉股價漲逾7%,報641.76美元,公司總市值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達到了6083億美元(約3.9萬億元人民幣),市值一天就增長了同期豐田汽車的市值為1931億美元。也就是說,特斯拉的市值已超過3個豐田汽車。嫦娥五號上升器受控落月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8日6時59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離軌,7時30分左右降落在月面經度0度、南緯30度附近的預定落點。
  • 為什麼國產口罩比不過「美國製造」?百年基業、千億市值!3M和...
    3M、霍尼韋爾仍是口罩屆中更被信任的品牌,而它們,都是美國製造。國內口罩銷量前十品牌中,國外品牌佔據了六成,國內僅有綠盾、穩健醫療、陽普、朝美上榜。不同於國內口罩品牌多出自專業醫療集團,3M和霍尼韋爾則是百年基業、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工業巨頭。
  • ...國產口罩比不過「美國製造」?百年基業、千億市值!3M和霍尼韋爾...
    3M、霍尼韋爾仍是口罩屆中更被信任的品牌,而它們,都是美國製造。國內口罩銷量前十品牌中,國外品牌佔據了六成,國內僅有綠盾、穩健醫療、陽普、朝美上榜。不同於國內口罩品牌多出自專業醫療集團,3M和霍尼韋爾則是百年基業、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工業巨頭。
  • 天準科技:科創板首批過審,深耕機器視覺的工業新星
    目前機器視覺行業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行業的國際市場長期由少數國際知名廠商把持,如康耐視、基恩士等。但國內尚未出現有主導地位的龍頭企業。天準科技未來有望抓住國產替代的機遇,依靠技術優勢迅速提高市佔率。正文:1.
  • 我市千億級龍頭培育企業雅戈爾集團2019年營收預計突破千億
    我市千億級龍頭企業培育工作取得新成效,雅戈爾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營收預計將突破千億元(2018年全年營收879億)。去年以來,雅戈爾大力加強智能製造、智慧營銷和生態科技的創新投入,西服智能工廠生產效率提升25%,MAYOR、哈特馬克斯和漢麻世家等高端品牌銷售均有50%以上的增幅,成功推出雅戈爾女裝品牌,受到消費者認可;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雅戈爾集團旗下中基集團通過多方面努力實現出口額逆勢增長,1-9月完成對美國出口2億美元,保持7.18%的同比增長;另外,對一帶一路戰略國家出口額4.11億美元,同比增長18.95%
  • 「加急」12月第二周解禁市值環比翻倍 巨無霸郵儲銀行領銜千億龍頭...
    來源:金融界網站巨靈財經數據顯示,12月的第二周兩市將有69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迎來流通,限售股數為106.13億股,以12月4日收盤價計算,市值為786.02億元,不僅解禁家數相比上周增加,還出現解禁市值翻倍、解禁股數暴增超三倍的情況。
  • 誰是中國第一個萬億美元企業,誰是下個千億美元公司?
    中國雖然暫時還沒有出現市值高達萬億美元的企業,但中國網際網路兩巨頭的騰訊和阿里都具備這個潛質。截至7月13日收盤,阿里市值約為6987億美元,騰訊約為51693億港元,約合6665億美元。在中國數千家上市企業中,它們離萬億美元門檻最近,近到可以說是觸手可及了。
  • 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破6千億美元 分析師斷言:3年內還能再漲3倍
    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破6千億美元 分析師斷言:3年內還能再漲3倍時間:2020-12-08 15: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破6千億美元 分析師斷言:3年內還能再漲3倍 昨晚,美股特斯拉一度達到648美元,由此再一次的創下了歷史新高,截止收盤其大漲
  • 市值破700億美元,Snow距離千億市值近在咫尺?
    上市後的Snowflake開盤後一路飆漲,美國東部時間一點左右飆升到276.54美金,甚至在一度暴漲到最高點319美元。截至目前,Snowflake盤後股價為249.20美元,市值為704.12億美元。
  • 除了海底撈,張勇的另一企業頤海國際也市值千億
    港股複合調味品上市公司頤海國際已衝上了千億市值,距離另一家複合調味料企業海天味業差了3000多億。這已經是中國調味料領域唯二市值千億的公司。圖源:雪球從上市之初股價僅有發行價2.798港元,到如今股價已翻逾30倍,邁進「千億俱樂部」行列,頤海國際幾乎一路開掛。背靠海底撈這棵大樹,頤海國際幾乎毫無懸念地迅速趕超各大對手,成長為行業巨頭。
  • 北方華創市值破千億,市盈率1500倍是蜜棗還是砒霜?
    在晶圓製造領域,公司的刻蝕機、PVD和爐管等設備已經進入到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01347.HK)和長江存儲等廠家的供應鏈。 北方華創在銷售上採用以銷定產的模式,因此,公司存貨金額往往代表著未來的銷量。過去五年,北方華創存貨金額一直處於穩定增長的狀態,預示著公司未來的營收增長較為樂觀。
  • 飛鶴龍頭難坐:千億市值超蒙牛,盈利點單一如何破解奶粉寒冬?
    市值超越蒙牛後,飛鶴能坐穩乳業的「龍頭寶座」嗎?在人口出生率急降的當下,困擾飛鶴的最大問題又是什麼?1、新乳業巨頭中國新乳業巨頭正崛起。AC尼爾森2019年末公布數據,截至當年9月30日,飛鶴已成為中國嬰兒奶粉市場上銷量第一的品牌,整體市場份額達到11.9%。
  • 手機+AIoT獲資本市場認可 小米市值達到千億美金
    (原標題:手機+AIoT持續獲資本市場認可 小米市值達到千億美金)
  • 觀察丨解構13支千億市值醫藥股
    截至7月15日收盤,A股市值規模超千億的醫藥股達到13隻,較之兩年前受黑天鵝事件影響的2支千億市值個股,醫藥股目前的千億俱樂部可謂熱鬧異常。另據21新健康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9家醫藥公司登陸A股。其中,邁瑞醫療、恆瑞醫藥、智飛生物、長春高新等今年以來市值增加幅度超千億;另外還有兩支IPO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