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裝輕喜劇《唐磚》目前很受歡迎,作為唐初背景的穿越劇,其中一個主要的興趣點就是李淵和李世民這對父子之間的關係和互動。李淵因病意外去世,王室的兒子和孫子都很傷心,李世民更是傷心欲絕。他放下所有的朝堂事務,親自為李淵準備了一場盛大的葬禮。
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葬禮,父子倆的情感之旅也令人傷感:李淵和李世民是歷史上著名的是父子關係,回顧他們的情感變化:先是父子關係,後來是戰友關係相互猜疑,李世民成為皇帝後彼此疏遠……但是李世民畢竟沒有殺他的父親,這是為什麼嗎?畢竟在皇權面前,父子相殘的不在少數!
造成李淵和李世民父子「反目成仇」的,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李淵即位後,建立了唐朝,他始終運用政治權力,把兒子們玩弄於掌心。李世民對隋煬帝的覆滅和李淵建立唐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沒有李世民」,幾乎不會有唐朝」這句話,李淵心裡也明白這個道理,但由於害怕李世民的能力,始終沒有把李世民任命為太子。建國初期,李淵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以鞏固朝廷的基礎。然而,李建成傲慢專橫。雖然他也很有才華,但他卻一直在李世民的陰影之下,本是弟兄,卻不和睦。
面對這種情況,李世民是一個深謀遠慮的人,他看到了自己在發展形勢中的位置,又重新開始了私自招募忠於他的士兵,擁立李世民成為太子,他的軍事力量與東宮太子對抗平衡。當時的太子李建成最終失去了冷靜,與李元吉聯合起來處處對抗李世民。漸漸地,李淵開始覺察李世民的軍事力量過重,也看出了李建成的野心,於是想用政治來控制他們。李淵以「立他為王儲」的理由,用制衡手段欺騙了李世民三次。李世民被一次又一次的欺騙。最後,李世民在長安宣武門附近設下埋伏,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又將他們從氏族名稱中除名,史稱「玄武門之變」。無奈的李淵只能將自己的軍事和政權移交,李世民正式登基,李淵退位為太上皇。從這個意義上說,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其實是李世民最後破釜沉舟的一擊。
李世民推翻李淵稱帝後,並沒有殺死自己的父親。原因有三:一是封建時代皇帝被認為是合法的,這樣才能坐得穩。李淵想退位,讓位出來,這樣李世民理直氣壯地當了皇帝,不僅鞏固了國家,也留下了忠孝的好名聲。第二,李淵本人還是有價值的,在玄武門事件中,你可以看到李淵畢竟,他也是一位有遠見、有智慧、有勇氣順應潮流的偉大政治家。李世民雖然推翻了李淵的統治,但感覺到保留他的性命當然也有助於他自己的政治,所以他立李淵為太上皇帝。第三,李淵,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隱退成一個名義上的太上皇不問政治,整天玩,喝,聽音樂。李世民也逐漸消除了心中的怨恨,為了表示孝順還為李淵修建了大明宮供他頤養天年。
好了對於李淵,李世民這對父子大家有什麼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