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年近60的李淵9年間瘋狂生育30人,李世民相當頭疼

2020-12-19 騰訊網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隋唐演義》,其中講的就是隋末唐初時,各路英雄好漢推翻隋朝,幫助李家建立唐朝的故事,雖說裡面英雄好漢眾多,但其實核心人物還是李世民,畢竟他可是戰爭結束後的最大受益者,大唐盛世歷史聞名,盛唐時期,文化開明,國家對外相當開放,吸收融合了很多精髓的文化,佛教當時在唐朝就大受發展,中華的文明也聞名了世界多國,可以說唐朝時期國富民強,作為封建統治的社會,有一位明君,相當重要,李世民就是那個明君,但是他得到皇位的手段可並不光彩,這也成為了他人生最大的汙點。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並逼得父親李淵退位,這真是證實那一句話「人心不狠,地位不穩」。李世民的手段,歷史上少有皇帝能與他相提並論,他如此心狠手辣,但是依舊不影響他成為一代明君,因為他心中有百姓。

據分析,他跟隨李淵立下的戰功,沒有其他兄弟沒人可以比擬,給他封的官職一升再升,最後沒有辦法再封。但是太子之位還是由大哥李建成繼承,他心中一是不服,二是也有自己的擔心,因為他的功勞太大,其他兩個兄弟也不願意和他走的太近,反而都比較親近大哥,如果大哥到時候繼承了皇位,那麼他的性命就會受到很大的威脅。

所以,李世民也顧不得什麼手足之情,他選擇先發制人,一手策劃了驚世駭俗的玄武門之變,他選擇自己為自己考慮,不惜殺掉自己的親生兄弟,如果親爹李淵當時不同意退位,那他就很有可能弒父,親情在自己的生命和權力面前,顯得十分無力。

李淵也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人,看到兒子李世民這麼「有出息」,無奈之下就做起了太上皇,太上皇多省心啊,被軟禁在後宮之中,沒事就安享晚年唄,沒事喝喝酒,有那麼多美女相陪,也是非常的瀟灑自在,不過李淵好像受到了什麼刺激,年近60的他,在9年之間瘋狂繁衍子女,短短9年時間妃子們竟為他生育了30人之多,李世民對此事甚為頭疼。

本來李淵退位前,李世民只有幾個兄弟和姐妹而已,現在憑空多出了幾十個,這換做哪個皇帝都會頭疼,因為這些皇子公主都跟他一輩兒,他父親李淵最小的兒子滕王李元嬰,還沒有李世民的兒子大,這輩分有些亂了套了,也就是說李淵的孫子比李淵最小的兒子都大,真是讓人頭疼,不過李世民頭疼歸頭疼,但是卻沒有向這些小弟弟小妹妹們下手,這些弟弟妹妹非但沒有對他的統治造成什麼影響,反而還幫了大忙。

李世民想出一個辦法,他把這些弟弟妹妹們全部分封到全國各地,這樣一來,全國都牢牢的掌握在了李家手中,男的封王,女的與各地的大家族聯姻,李家的勢力前所未有的強大,這些異母的兄弟姐妹們大多都是平庸之輩,對他構不成什麼威脅,玄武門之變時已經殺了自己的親兄弟,現在繼承了皇位,如果再那麼殘忍,那麼天下的黎民百姓會怎麼看待他,所以他分封的做法,的確是一個好的計策,他知道人心歸一,才能夠長治久安。

相關焦點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什麼向李淵要「跪而吮上乳」?
    玄武門之變後,在《資治通鑑》中記載「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這個說法僅僅在《資治通鑑》上有,為什麼李世民會選擇「跪而吮上乳」呢?首先來說「玄武門之變」,其實完全是李世民自己一手導演的宮廷之變,在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帶領自己的一班親信,埋伏在玄武門附近,等到將要進宮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進入自己埋伏圈之後,將其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人也沒有倖免,連自己的親侄子都沒有放過,但李世民走到自己父親面前卻做出了詭異的動作,就是「跪而吮上乳」,
  • 玄武門之變後,「太上皇」李淵的下場到底如何?你知道嗎?
    一說起大唐盛世、貞觀之治,那麼免不了要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然而說起李世民,則又不得不提起李世民為了奪取帝位而發動的那場「玄武門之變」。生在帝王之家,會發生兄弟鬩牆的事情可以說在歷朝歷代都不是新鮮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就是公元626年7月2日,在這一天的清晨時分。
  •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的兩位「門神」秦瓊敬德是如何分工的?
    老朽說事今天來跟大家說說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的兩位「門神」秦瓊敬德是如何分工的? 「玄武門之變」這段歷史,可以說是最驚心動魄的。而最主要的內容,當然是作為二皇子的李世民,殺害了自己的太子哥哥李建成還有親近太子的弟弟李元吉,然後成為了太子,兩個月後又即位當了皇上,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唐太宗,還諦造了「貞觀之治」的大唐盛世。我們都知道秦瓊(秦叔寶)和尉遲恭(尉遲敬德)是李世民的兩員大將,也算是心腹,從李唐開始起事就跟著李世民一路過關斬將,所以這麼重要的「玄武門之變」也是少不了他們的份兒。
  •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弒兄逼宮,本意原是弒父奪位?
    可是最後的結果李世民本人可能也難以控制了,太子之死無法對滿朝文武和天下蒼生給予很好的解釋,索性直接登基,給老父親一個「太上皇」的名號,從此高枕無憂。至於「口供」怎麼錄,還不是自己說了算。玄武門之變對於李唐皇室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悲劇,對此最感到痛心的無疑是高祖李淵。但坦白而言,恰恰是高祖李淵對此負有最大的不可推卸之責任。
  • 唐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跟隨他的人,下場是什麼呢?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背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罵名,成為他一生中的汙點。隋朝末年,隋煬帝昏庸無道,搞得民不聊生,引起農民起義,遍布全國。史書中記載到,當時遍布都是大大小小的起義軍,而李淵和李世民團夥就是其中一支。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都是什麼下場?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要說對功臣最好的,唐太宗李世民絕對排的上前三,跟隨他在玄武門之變中出死力的十大功臣,大多得以善終。公元626年7月4日,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玩命死磕的時刻,在這場決定了唐朝乃至中國千年歷史走向的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依靠殺戮和鐵血,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玄武門之變是李唐的人倫悲劇,史學家:李世民被逼反抗,他做得對
    也許對於普通人而言,會覺得玄武門之變是十分殘忍甚至覺得李世民喪失人倫,殘殺兄弟,可是在史學家眼裡,雖然惋惜李建成,但都認為李建成比不上李世民,並且肯定李世民的做法,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繼續仔細分析。
  • 如果你是唐高祖李淵,怎樣做才能避免兄弟相殘的玄武門之變
    武德九年(626年),唐王朝京師長安發生了震驚朝野的玄武門之變。事變中,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二人死於非命,事件發生不久,唐高祖李淵被迫禪讓,李世民繼位為君。玄武門之變是為爭奪皇權,發生的兄弟鬩牆、骨肉相殘事件。或者後人要問:作為唐王朝的締造者,李淵難道就無力阻止玄武門事件的發生嗎?如果歷史可以重來,李淵怎樣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呢?
  • 玄武門之變,「超男皇帝」李世民的「黑歷史」
    可以說直到這時候,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關係都還是融洽的。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在唐朝不斷消滅殘餘的割據軍閥,逐漸填補版圖上的空白的過程中,天平開始發生微妙的傾斜。隋朝末年各方割據勢力李淵當了皇帝,作為尊貴的萬金之軀,自然是不可能再天天帶兵往外跑了。而李建成身為皇太子,未來帝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坐鎮京城,跟隨父皇積累職場經驗當然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 李世民麾下秦瓊為什麼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的那天早上,李世民唯一的亮點,就是一箭射死了自己毫無準備的哥哥。在這之後,或者是因為眼看著自己親生哥哥死於自己箭下的強烈刺激,李世民的表現就和沙場之上百萬軍中的英明神武判若兩人了。他甚至不能駕馭好他的坐騎,被飛跑的戰馬扔了下來,差點兒被自己的弟弟勒死。如果不是彪悍的尉遲敬德及時趕到,射死了李元吉,那麼玄武門之變的結果真的很難說會怎樣。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強佔了弟媳齊王妃,為何不敢對太子妃下手?
    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強佔了自己的弟媳齊王妃楊氏,但是卻不敢對太子妃鄭觀音下手。那麼,唐太宗李世民既然都敢民強佔了自己的弟媳齊王妃,為什麼他就不敢對太子妃下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秘密。玄武門之變唐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爆發,秦王李世民誅殺了自己的長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事後,木已成舟,唐高祖李淵也無可奈何,也不能收拾自己的兒子李世民,準確是此時的李淵已經被架空了,最後李淵被迫選擇了退休,讓位給自己的兒子李世民,李世民如願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 玄武門之變為何李世民勝出?並非偶然,看看雙方的班底就知道了
    前言:玄武門之變,看上去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三兄弟之間的爭鬥,實際上不單純是三兄弟的爭鬥,而是兩個集團之間的鬥爭,即李世民一方的秦王集團和李建成李元吉一方的東宮集團之間的鬥爭。(玄武門之變相關劇照)1、李世民的班底不妨先看一下李世民的班底。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高士廉,武有尉遲恭、程咬金、秦叔寶、段志玄、張亮、侯君集、柴紹、長孫順德、張公瑾。
  • 玄武門事變,李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他為何吮李淵的乳?
    公元626年7月2日,李淵正在宮內的海池上划船遊玩,突然,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握長予,徑直來到船上,這把李淵嚇了一大跳。畢竟是開國皇帝,李淵很快意識到發生了大事,忙問,「今天作亂的人是誰,你到這來幹什麼?」
  • 玄武門之變事非偶然,李世民得勢的動因,不操天下神器
    李世民原為李淵二子,李建成為長子,李淵未敢違背立長子為太子的慣例。但是,李世民早已功高蓋主,且不說在打下大唐江山中,李世民立下汗馬功勞,李世民當過尚書令、中書令、司徒等,相當於宰相,且有自己的派系,一班子人馬。
  • 李世民帶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終是什麼下場?
    唐太宗也是中國歷史上明君的一代,他倡導的「貞觀之治」至今為人們所享受。但關於唐太宗一直有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就是他發動了「玄武門變」,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兄弟,最終贏得了天下。唐太宗之所以能夠發動玄武門之變並取得勝利,與他的黨羽密不可分。今天,我們將盤點在玄武門變革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十位主要人物。
  • 李世民一箭射不中,李建成逃脫,玄武門之變結果如何?
    六十二年七月,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騎馬進入玄武門,準備向父親李淵說明情況,證明自己與尹德妃、張婕妤是清白的。誰知道,秦王李世民已帶著十幾個「凌煙閣勳臣」在玄武門等了很久,李建成、李元吉來到臨湖殿,發現情況有些不對頭,便往回走,準備回府邸。
  • 李世民殺兄娶嫂,為何不敢殺李淵?太宗聰明、李淵也不傻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建成、李元吉,隨後派尉遲將軍帶兵包圍李淵寢宮,稟告李淵太子謀反已被誅殺。 李世民輸在自己不是長子,要想實現登基稱帝的目標,必須要除掉太子李建成,經過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已經成功清除政敵李建成和李元吉。
  • 玄武門之變時,為何沒有救駕的軍隊?難道李世民控制了天下兵權?
    天下兵權只屬於李淵一人,其實李世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控制天下兵權。一方面因為事發突然,包括當事人在內都根本來不及反應。另一方面玄武門之變的性質是皇子內鬥,是皇帝的家事,沒有外人參與的必要和空間。皇帝李淵沒表態,何來「救駕」之說?玄武門之變的直接起因是秦王李世民的秘奏。
  • 李世民當了太子有了兵權,不會再逼李淵了,為何李淵主動退位
    玄武門之變後的第二天,李淵便主動退位,將王位讓給了李世民。現在看來,李淵並不需要把王位讓給李世民。不管怎樣,李世民敢於發動政變,殺死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卻不敢殺他們。而李世民想要的是太子,想要的是兵權。並且,在「玄武門之變」之後,尉遲敬德以保護李淵的名義,衝進宮中,向李淵要兵權。
  • 玄武門後,李世民做出驚人舉動「跪而吮上乳」,這是什麼意思?
    公元626年7月,發生了中國歷史上極為著名的政變,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在首都太極宮宣武門內與李淵長子李建成、三子李元吉發生了流血衝突,隨之二人被殺,史稱「玄武門之變」激變玄武門當李世民弒兄逼父登上大寶之後,隨即修改史料,弱化唐高祖李淵在建立唐朝過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