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翻譯能替代人工翻譯?翻譯公司會消失嗎?專家們這麼說

2020-12-11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12月12日訊(記者胡長幸 通訊員向希希)「現在翻譯行業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一方面信息量在過去30年當中增加了100倍,但是語言服務交付速度要求提高了10倍,而人的單位服務產量只增長了1倍,而翻譯單價漲幅下降了。以前做翻譯可能幾年內買一套房,而現在只能買幾平米,這讓翻譯從業者壓力倍增。」

昨日在武漢舉行的2018首屆傳神者大會上,傳神語聯網董事長兼CEO何恩培說:在1分鐘時間內,目前機器的翻譯速度是50萬字每分鐘,而人工翻譯最快速度僅為300字每分鐘,頂級編輯閱讀速度為每分鐘1500字,機器翻譯速度已遠遠超過了人工速度。他預判,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機器取代人」的趨勢日益顯現,傳統人工翻譯公司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被機器翻譯公司佔領。

那麼,機器翻譯能否完全替代人工翻譯?傳統的翻譯公司會不會消失?在這場由中國光谷多語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的翻譯行業大會上,不少行業專家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中國對外文化傳播研究院院長邱鳴告訴記者,翻譯人才培養院校數量,近幾年都在增長,截至目前,全國設立翻譯碩士和本科專業的院校已達399所,其中湖北多達29所,跨語言跨文化翻譯服務的各種需求一直很旺盛。

不過他建議,高校翻譯專業,應鞏固和加強在培養人才跨文化溝通能力方面的優勢,擁抱人工智慧,廣大翻譯從業人員不斷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同時善於利用機器翻譯提高翻譯效率,否則「淘汰自己的不是機器,而是會利用機器的同行。」

阿里巴巴達摩院資深算法專家陳博興透露,與人工翻譯相比,機器翻譯成本低得多,其適用於對翻譯錯誤有一定容忍度的場景,如日常會話、社交網絡等。今後,大量簡單的可讀翻譯會被機器取代,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優質翻譯仍將是人的天下。「在政商會見、合同文書等專業翻譯領域,人機共譯模式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對於今後傳統翻譯企業的轉型,中國政法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孫志勇說,今後一家翻譯企業的譯員可以分布在世界各地,這類似於區塊鏈「分布式儲存、點對點通信、非對稱加密」網狀組織結構,因此翻譯市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會出現壟斷型的大企業。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未來,翻譯行業和服務發展的趨勢,不是機器和人工誰取代誰,是小公司、中平臺、大生態,以及人機協同,而AI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會讓翻譯服務更加好地做到「信、達、雅」標準。

除大咖發聲外,活動現場還進行了首屆傳神者代表頒獎典禮,以表彰為跨語言文化傳播行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代表。同時,傳神語聯網推出的全球首款翻譯行業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產品「言值錄」也在現場舉行了連結儀式。

相關焦點

  • 翻譯的過去與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翻譯的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機器翻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其準確度也在不斷提高,對翻譯行業構成了一定衝擊。對機器翻譯的前景存在著兩種不同觀點,其中「機器不可能替代人工翻譯」的觀點目前佔主流,尤其在翻譯界。
  • 人工智慧替代人工翻譯 機器翻譯世界盃誰能贏
    機器翻譯,是利用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源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自然語言(目標語言)的過程,是AI(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之一。1954年,美國喬治敦大學研製出世界首個英俄機器翻譯系統。從早期的詞典匹配,到詞典結合語言學專家知識的規則翻譯,再到基於語料庫的統計機器翻譯,機器翻譯的技術研發歷程,可謂曠日持久。
  • 如果人工翻譯一定會被機器翻譯替代,翻譯專業的學生現在怎麼辦?
    「替代」不是說將翻譯職業徹底消滅,而是在某些具體場景下,機器翻譯可以發揮作用,將人類解放出來。討論這個話題,不是只有「替代」和「替代不了」兩種情況,答案永遠是:有的場景可以替代,有的場景替代不了。牛津大學的學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給出的研究結果就是翻譯被取代的概率——33%。
  • 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之爭
    機器翻譯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但是對於機器翻譯是否能夠真正完全代替人工翻譯,學界仍舊爭論不休。機器翻譯取代人工翻譯目前而言,一部分專家認為機器翻譯很快會達到人工翻譯水平,在不遠的將來會完全取代人工翻譯。
  • 翻譯的過去與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周末談
    對機器翻譯的前景存在著兩種不同觀點,其中「機器不可能替代人工翻譯」的觀點目前佔主流,尤其在翻譯界。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李長栓在《機器可以取代人工翻譯嗎?》一文中明確表示,「要想通過機器翻譯,實現自然語言的處理,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永遠沒有實現的一天」。這一派觀點的主要論據是機器人無法識別或無法斷定某個詞或某個句子的確切含義,尤其是在特定語境下的意義。
  • 未來的世界:機器翻譯VS人工翻譯
    蔡基剛:在特定領域的機器翻譯替代人工翻譯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在醫學、生物、法律、航天、海事等專業領域裡的機器翻譯取代大部分人工翻譯將是最近幾年的事情。這個語料加工的技術層面工作,可以讓專業人員(懂英漢兩種語言的法律專業人員)和語言服務專家完成,包括對機器翻譯的譯文進行與原文的比較和校對,然後修改後輸回機器,再讓其進行再學習翻譯,再修改和完善語料庫文本。這樣,隨著機器翻譯實踐的不斷增加,這款專業翻譯機器的準確率達到90%甚至以上不是不可以做到的。翻譯內容越專業,場景或任務越固定,標準越統一,翻譯準確率就越高,替代人工翻譯不是不可能。
  • AI翻譯會幹掉人工翻譯嗎?
    如題,你認為 AI 翻譯會幹掉人工翻譯嗎?這是一個與前沿科技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的問題,有很強的探討價值,但也正因其涉及技術領域,這個問題本身就自帶門檻。在 PingWest品玩剛結束的 HAY!「AI 翻譯會幹掉人工翻譯嗎?」中的兩個名詞很明確了,剩下的便是「會幹掉」的定義。「會幹掉」指的是在事實上完全替代呢,還是指在功能上達到可替代的水準?題目沒有明確說明,箇中含義全靠雙方辯手發揮。正方一辯李大錘認為,題幹指的應該是是功能上完全替代,而不是說完全消滅。
  • 機器翻譯什麼時候會取代人工翻譯?知行翻譯公司:絕不可能
    機器會取代人工嗎?知行翻譯公司覺得這應該是這幾年在翻譯行業談論最多的一個話題。誠然,自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網際網路行業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並且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著。對於翻譯這個相對傳統的行業來說,網際網路也沒有放過,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進步,機器翻譯的能力不斷被鍛鍊成長,人工翻譯被取代的呼聲越來越大,今天知行翻譯公司想探討一下機器翻譯是否真的會取代人工翻譯?
  • 人工翻譯要失業?專家稱機器翻譯將在5到10年普及
    專家22日說,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近年來取得很多突破,能代替人類「高翻」的機器翻譯將在未來5到10年內全面普及。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和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主辦的2017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正在北京舉行。
  • AI翻譯這麼便捷又低成本,它會幹掉人工翻譯??
    AI翻譯產品似乎成了今年的風口,它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哪怕我們去到一個語言完全不通的地區,也能搞定日常交流。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AI翻譯這麼便捷又低成本,它會幹掉人工翻譯嗎?知名數碼博主李大錘領銜的正方認為AI翻譯能夠幹掉人工翻譯,因為機械性的重複性的勞動是一定會被機器人取代,AI翻譯不會讓人工翻譯完全消失,但在功能上可以完全替代。知名媒體人熊太行領銜的反方則認為,語言是帶有情感的,人類的情感無法被機器完全取代。大多數現場觀眾選擇支持了正方,即AI翻譯能夠幹掉人工翻譯。
  • 北外李長栓教授:機器翻譯多大程度能替代人工翻譯
    「人工智慧的發展非常迅速,翻譯的準確性越來越高,以至於有人擔心譯員是否會失業,甚至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學習外語專業,將來找不到工作。本人的判斷是:機器翻譯可以極大方便人們獲得國外的信息,提高專業譯員的工作效率,但要想進行深度思想交流,還是必須依賴人工翻譯,最好是直接學習外語。
  • 翻譯這個職業會消失嗎?有道人工翻譯給出了答案
    不同於一般人工翻譯的需求,長期依賴零散的外包產業,無論是質量還是價格都參差不齊。網易的做法是,通過有道人工翻譯利用來自C端的流量,打開一條由C向B端開拓的發展模式。可以說,有道人工翻譯擁有網易系的流量和用戶資源支持,其主要依賴的是將工具升級為服務,實現某種人工眾包平臺的構造。
  • 機器翻譯終將替代人工翻譯?語翼給出了當下的答案
    機器翻譯將替代人工翻譯的論調也甚囂塵上。Google在2016發布了谷歌神經機器翻譯(GNMT: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系統,並宣布相比之前的算法,GNMT 能降低55%~85%的翻譯錯誤率。其實在2015年百度也發布了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翻譯系統,微軟的Bing翻譯也號稱使用了神經網絡技術。
  • 機器翻譯什麼時候能取代人工翻譯?知行翻譯公司認為不可能
    機器翻譯是通過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源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目標語言)的過程。它是計算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機器翻譯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機器翻譯技術在促進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機器翻譯和人工翻譯,你pick哪一個?
    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情況下,機器翻譯可以替代人工翻譯,比如一個學生不知道某個英文單詞的意思,就可通過免費翻譯軟體來查找該單詞,而不必耗時耗力的尋找人工翻譯的幫助。雖然現在機器翻譯在翻譯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冷冰冰的機器總歸不懂人類的情感,無法與人類一樣共情。
  • 人工翻譯是否會被機器翻譯取代
    智能翻譯機真的有那麼厲害嗎?人工翻譯真的有那麼不堪嗎?雖然科技不斷的進步,很多機器的發明都已經代替了人工,但翻譯機真的有望取代人工翻譯嗎?在2018年4 月 9 日,騰訊翻譯君火了,起因是一場發生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同聲傳譯車禍」
  • 機器翻譯VS人工翻譯:二者關係究竟如何?
    文/何昕  近年來,機器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發展十分迅猛,但對於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Human Translation)孰優孰劣、前者是否會取代後者、二者關係究竟如何,一直存在爭議,而且最近引發的爭論越來越熱。
  • 2018年 | 如果人工翻譯一定會被機器翻譯替代,翻譯專業的學生現在應該怎麼辦?(推薦翻譯學生 & 老師閱讀)
    「替代」不是說將翻譯職業徹底消滅,而是在某些具體場景下,機器翻譯可以發揮作用,將人類解放出來。討論這個話題,不是只有「替代」和「替代不了」兩種情況,答案永遠是:有的場景可以替代,有的場景替代不了。牛津大學的學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給出的研究結果就是翻譯被取代的概率——33%。
  • 機器翻譯正在消除語言障礙,人類專業翻譯會下崗嗎?
    機器翻譯的第一個飛躍也是IBM做出的。IBM的研究人員用了統計的方法來做機器翻譯。那時,語音識別從傳統的人工智慧方法專家系統轉為統計學習的方法,尤以隱馬爾科夫模型為代表。統計學方法的應用讓機器翻譯在上世紀90年代有了質的飛躍。進入21世紀,機器翻譯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次飛躍。
  • 對人工翻譯來說,智能翻譯出現是終結還是藍海?
    ,那麼現如今智能翻譯真的已經宣告人工翻譯行業的終結了嗎,還是會給人工翻譯行業帶來新的藍海前景,這首先要從翻譯界的構成開始分析。翻譯公司:實習生-譯員-資深譯員-審譯-項目經理,據悉所知國內的翻譯公司普遍現狀都欠佳,最大的傳神翻譯依舊在苦苦支撐,交大銘泰號稱遠東翻譯工廠核心成員也在前幾年跑路。如果是個人譯員,有做得好的,但都是積累了相當多的資源和人脈的前提下才做得好,多數都是兼職。經常會聽到有人問CATTI和高筆哪個更吃香,對此回答很明確,有證書很好,但是更多的是靠翻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