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替代人工翻譯 機器翻譯世界盃誰能贏

2020-12-11 環球網

機器翻譯,是利用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源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自然語言(目標語言)的過程,是AI(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之一。1954年,美國喬治敦大學研製出世界首個英俄機器翻譯系統。從早期的詞典匹配,到詞典結合語言學專家知識的規則翻譯,再到基於語料庫的統計機器翻譯,機器翻譯的技術研發歷程,可謂曠日持久。然而,計算機系統始終難以理解人類的語言,滿足不了生活工作所需的「聰明」程度。

直到最近十年,隨著AI技術的信息突破,機器翻譯正在離開環境苛刻的實驗室,開始為市場上的普通用戶提供服務。

曾經的機器翻譯,只是一個美好的科幻夢想。

如今,它正在變為具有無限可能性的現實,一步步的向我們走來。

人工智慧時代的百家爭鳴,產品體驗決定一切

隨著國際化的進一步加深,人們對於不同語種間的溝通需求也愈發迫切,傳統的人工翻譯行業,或許要受到一次史無前例的挑戰。Google、Facebook、微軟、騰訊、阿里巴巴、搜狗,都不願錯過這一場人工智慧的歷史進程。各大科技巨頭公司的市場角逐中,產品體驗上的易用性,成為了當下評價機器翻譯產品的最好指標。

2006年,Google宣布上線Google Translate翻譯功能,拉開了最近十年的「人工智慧+機器翻譯」的AI技術舞臺帷幕。2016年Google發布了GNMT-谷歌神經機器翻譯系統,將整個輸入句子視作翻譯的基本單元,大大提升了翻譯效率。在不同的語言對比中,GNMT把PBMT與人工翻譯的鴻溝縮小了58% ~85%,接近了人工翻譯的水平。許多人工翻譯工作者感慨:「作為翻譯,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理解了18世紀紡織工人看到蒸汽機時的憂慮與恐懼。」

Google率先拿出了神經機器翻譯的概念,其他科技公司也不甘示弱,從產品和技術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9月7日,全球範圍內最具權威的國際評測大賽WMT2017,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WMT全稱Workshop on Machine Translation,是由來自歐洲和美國的高校、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聯合舉辦的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機器翻譯比賽之一。在20多家國際知名機構的激烈競爭中,搜狗提交的中英和英中系統,獲得了WMT2017人工評價指標的雙向第一名。同時,搜狗提交的中譯英系統在20個提交的系統中,獲得八項機器評價指標中的七項第一,並且獲得主要機器指標BLEU(Bilingual Evaluation Understudy)第一名。

隨著深度學習理念的技術開發,包括Google、Facebook、微軟、騰訊、阿里巴巴、搜狗在內的各大巨頭,都在試圖將深度學習理念應用到機器翻譯之中,推出各類產品來探索其應用性。例如搜狗推出的輸入法「中英互譯」功能,將深度神經元網絡翻譯系統與輸入相結合,利用搜索技術跨越信息阻隔,再用神經元翻譯技術打破語言障礙,實現「一邊說中文、一邊出英文」的智能機器同傳翻譯效果。

顯而易見,中國的語音翻譯技術,已經進入了世界最前沿的技術領域。

作為普通用戶,我們能享受到多少AI翻譯的「紅利」?

作為普通用戶,人們更關心的是AI智能翻譯技術,究竟能在實際應用中達到一個怎樣的表現水準。尤其是當用戶運用口語化的聲音表達時,AI能否準確判斷出語音的語義理解,做出準確的停頓思考,最終得到一個合格的翻譯成果。

下面,我們就來做幾項實際的語音翻譯測試。通過和「谷歌翻譯」和「搜狗輸入法」的智能翻譯翻譯結果來做對比,挑戰各種高難度的翻譯語境,驗證人工智慧的機器翻譯水準到底怎麼樣。

1、情感對話。漢語一向博大精深,許多時候我們說話時的文字內容沒有變化,可能僅僅只是前後序列稍加變動,整個語句的語義就大有不同。尤其是在詮釋情感對話時,往往會更激烈、更直接、更不看重縝密的語法排列。對於機器翻譯成英文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相當難理解的挑戰。

原文:曾經我喜歡過一個人,現在我喜歡一個人過

谷歌翻譯:I used to have a person, and now I like a person too

搜狗輸入法翻譯:Once I liked a person, now I like to live alone

機器翻譯世界盃的中英互譯冠軍實力如何?讓谷歌和它PK下就知道了

「喜歡過一個人」和「喜歡一個人過」,有著明顯的語義區別。搜狗輸入法的理解要更準確一些,基本完美的詮釋了前後兩句話中的中文意境。谷歌的翻譯則顯得「機翻」的味道太過嚴重,不符合生活實際。

2、景點地名。當我們身處海外時,經常都會有尋求當地人問路的需要。對於那些不熟悉的景點地名,一個準確直接的英文翻譯,肯定能幫上大忙。

原文:格裡菲斯天文臺怎麼走?

谷歌翻譯:How does the Griffith Observatory go?

搜狗輸入法翻譯:How to get to Griffith Observatory?

格裡菲斯天文臺是洛杉磯的著名景點,中國遊客想要問路前往該處,是比較常見的海外旅遊對話。雙方都理解了中文的語義,但是谷歌的英文翻譯略有不足,而搜狗輸入法的英文翻譯更加準確。

3、詩詞古文典籍。詩詞古文,是中英文翻譯時的一大難點。因為用詞語法時的高度省略化,導致翻譯時難度倍增,許多人工翻譯都顯得力有未逮。我們選用了林則徐的一句著名詩句為例,這句詩詞寓意深遠又朗朗上口,在中國網際網路上擁有很高的人氣。翻譯成英文時,不知道能否準確的還原語義呢?

原文: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谷歌翻譯:Gou Li country life and death, not because of bad fortune to avoid the trend

搜狗輸入法翻譯:He who would profit the life and death of his country will not avoid it because of misfortune and good fortune

兩種英文翻譯,都有一些問題。相對來說,搜狗輸入法的英文翻譯,稍微還原了林則徐這句詩的本意。而谷歌的翻譯完全是離題萬裡,「Gou Li」的翻譯一出,表明谷歌對於中文語境的本土化理解嚴重不足。

總的來說,人工智慧技術,在機器翻譯領域確實表現出了讓人驚喜的水準。無論是說走就走的出國旅遊,還是跨洋交流的留學辦公,使用語音翻譯軟體來實現「說中文,出英文」的功能效果,基本都能滿足與外國人的日常交流,大大提升彼此的溝通效率。

語音識別與同傳翻譯的組合,讓看起來還很遙遠的人工智慧概念,變得觸手可及。不知不覺中,更加「懂你」的AI技術正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相關焦點

  • 機器翻譯能替代人工翻譯?翻譯公司會消失嗎?專家們這麼說
    以前做翻譯可能幾年內買一套房,而現在只能買幾平米,這讓翻譯從業者壓力倍增。」昨日在武漢舉行的2018首屆傳神者大會上,傳神語聯網董事長兼CEO何恩培說:在1分鐘時間內,目前機器的翻譯速度是50萬字每分鐘,而人工翻譯最快速度僅為300字每分鐘,頂級編輯閱讀速度為每分鐘1500字,機器翻譯速度已遠遠超過了人工速度。
  • 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之爭
    認知智能是人工智慧的最高階段,自然語言理解是認知智能領域的「皇冠」。機器翻譯這一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具挑戰性的研究任務,則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機器翻譯發展十分迅猛,但對於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孰優孰劣、機器翻譯能否取代人工翻譯,一直存在爭議。
  • 如果人工翻譯一定會被機器翻譯替代,翻譯專業的學生現在怎麼辦?
    什麼叫「替代」2. 用翻譯專業的差異化優勢給自己賦能3. 未來的譯者4. 結語1. 什麼叫「替代」?「替代」不是說將翻譯職業徹底消滅,而是在某些具體場景下,機器翻譯可以發揮作用,將人類解放出來。討論這個話題,不是只有「替代」和「替代不了」兩種情況,答案永遠是:有的場景可以替代,有的場景替代不了。牛津大學的學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給出的研究結果就是翻譯被取代的概率——33%。
  • 北外李長栓教授:機器翻譯多大程度能替代人工翻譯
    「人工智慧的發展非常迅速,翻譯的準確性越來越高,以至於有人擔心譯員是否會失業,甚至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學習外語專業,將來找不到工作。本人的判斷是:機器翻譯可以極大方便人們獲得國外的信息,提高專業譯員的工作效率,但要想進行深度思想交流,還是必須依賴人工翻譯,最好是直接學習外語。
  • 機器翻譯終將替代人工翻譯?語翼給出了當下的答案
    人工智慧是當前網際網路技術的風口,「阿爾法狗」的橫空出世更是將其推向了輿論的頂峰。機器翻譯將替代人工翻譯的論調也甚囂塵上。Google在2016發布了谷歌神經機器翻譯(GNMT: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系統,並宣布相比之前的算法,GNMT 能降低55%~85%的翻譯錯誤率。
  • 人工智慧翻譯 OR 人工翻譯?
    當今,人工智慧已在能源、健康、機器人、商業情報、教育和金融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隨著2018博鰲亞洲論壇,「騰訊同傳」事件引發的熱烈的討論,人工智慧翻譯(或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未來發展的討論再一次出現在人們面前。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了機器翻譯語言的想法和實踐。
  • 未來的世界:機器翻譯VS人工翻譯
    蔡基剛:在特定領域的機器翻譯替代人工翻譯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在醫學、生物、法律、航天、海事等專業領域裡的機器翻譯取代大部分人工翻譯將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我認為,特定領域的機器翻譯替代人工翻譯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在醫學、生物、法律、航天、海事等專業領域裡的機器翻譯取代大部分人工翻譯將是最近幾年的事情。 一、機器翻譯的語境化 李長栓的文章之所以比較悲觀,原因之一是他在闡述和論證時基本上脫離了語境。
  • 機器翻譯和人工翻譯,你pick哪一個?
    而翻譯,可以很好的解決語言障礙問題,且形式多樣,較常見的有機器翻譯、人工翻譯、同聲傳譯、筆譯等。近些年來,隨著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崛起,人工智慧技術的再度突破,機器翻譯也重新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情況下,機器翻譯可以替代人工翻譯,比如一個學生不知道某個英文單詞的意思,就可通過免費翻譯軟體來查找該單詞,而不必耗時耗力的尋找人工翻譯的幫助。雖然現在機器翻譯在翻譯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冷冰冰的機器總歸不懂人類的情感,無法與人類一樣共情。
  • 翻譯的過去與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周末談
    此後中國的翻譯事業繼續蓬勃發展,魯迅、郭沫若、瞿秋白、傅雷、楊絳、草嬰、朱生豪、錢春綺、柳鳴九......一個個閃光的名字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起橋梁。翻譯的未來機器能否取代人工翻譯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機器翻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其準確度也在不斷提高,對翻譯行業構成了一定衝擊。
  • AI人工智慧翻譯會真正取代人工翻譯嗎?
    當今機器翻譯水平得益於神經網絡翻譯的發展和語料庫擴充,機器翻譯準確度大大提高。對於僅瀏覽網站、無特殊需求的網民來說,在線翻譯平臺的語言質量已經「夠好」了。儘管許多在線平臺的翻譯質量不能滿足企業需求,但人工智慧翻譯也在這些領域產生巨大影響。
  • 人工智慧翻譯能不能取代翻譯?
    當很多人在討論人工智慧翻譯機器能不能取代翻譯的時候,我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人工智慧取代我們? 甚至,為了推動這種需求,我可能要宣揚人之所以聰明,就是因為能使用工具。所以「使用工具」能證明我們是聰明的,使用人工智慧,是歷史的必然,如果不支持那就是反潮流,思想不夠先進。 後來我發現,很多宣傳的邏輯也都是這樣的。這樣一來,我就有點茫然了。 難道選擇或者不選擇用機器,不是出於我的個人意願和需求嗎?
  • 翻譯的過去與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翻譯的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機器翻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其準確度也在不斷提高,對翻譯行業構成了一定衝擊。對機器翻譯的前景存在著兩種不同觀點,其中「機器不可能替代人工翻譯」的觀點目前佔主流,尤其在翻譯界。
  • 機器翻譯VS人工翻譯:二者關係究竟如何?
    這些計劃的研究成果有望為機器翻譯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尤其是譯文質量的迅速提高鋪平道路。  機器翻譯一直被科學界公認為是人工智慧領域最難的課題之一,它曾經被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列為21世紀世界十大科技難題的第一位。機器翻譯從基於規則的機譯技術,到基於實例的機譯技術,再到基於統計的機譯技術,最終發展到目前主流的神經網絡機譯技術。
  • 機器翻譯什麼時候能取代人工翻譯?知行翻譯公司認為不可能
    機器翻譯是通過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源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目標語言)的過程。它是計算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機器翻譯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機器翻譯技術在促進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智能翻譯VS人工翻譯,我們根本無法預知人工智慧的發展境界
    從谷歌推出翻譯神器,到博鰲峰會同傳機器人,人工智慧翻譯領域正在不停的進行顛覆與嘗試。我們根本無法預知人工智慧會發展到何種境界,智能翻譯是否真的能夠推動翻譯領域的進步、和代替傳統的手工翻譯呢?其背後的研發團隊在翻譯行業有著十四年的工作經驗。而這款翻譯界的神器,集AI聽譯、分工協作、等流程於一身,結合人工校對的方法,和AI技術進行快速的翻譯工作。即使外語一般,對視頻製作不夠了解的普通人,也能利用AI聽譯和自動生成字幕輕鬆操作。
  • 騰訊發布人工智慧輔助翻譯 致敬人工翻譯
    該產品採用業內領先的人機互動式機器翻譯技術,融合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統計機器翻譯、輸入法、語義理解、數據挖掘等多項前沿技術,配合億級雙語平行數據,為用戶提供實時智能翻譯輔助,幫助用戶更好更快地完成翻譯任務。產品旨在致敬人工翻譯,輔助人工翻譯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探索人工智慧賦能翻譯行業新思路。
  • 翻譯那些事 | 人工智慧翻譯會代替人工翻譯嗎?
    我是Leo,我有如下內容分享:現在機器翻譯和人工智慧翻譯正在興起階段,方興未艾。不少譯員開始擔心自己失業,也有很多人歡欣鼓舞地等著有朝一日把文件放網上過一遍,就能拿到免費的優質譯稿。說實話,Google Translator這個小婊砸也曾經把我嚇一跳,這貨翻譯得比很多低價譯員都好了。為此我專門做過一個測試對比,把各類文稿放到Google裡面翻譯,然後與自己的譯稿做對比。
  • 人工翻譯要失業?專家稱機器翻譯將在5到10年普及
    專家22日說,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近年來取得很多突破,能代替人類「高翻」的機器翻譯將在未來5到10年內全面普及。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和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主辦的2017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正在北京舉行。
  • 機器翻譯+人工翻譯,認識翻譯之美
    每年9月30日是國際翻譯日,是全體從事翻譯工作者的節日。在以往,人工翻譯佔主流,如今機器翻譯和人工翻譯相輔相成,共同推進世界範圍內的翻譯工作。全語通翻譯機在機器翻譯沒有成熟之前,只要涉及到跨語種,只能依靠人工。機器翻譯成熟之後,則將人類解放了出來,只需要在法律、金融等專業垂直領域依靠人工來完成工作。有人說,機器翻譯搶了人類的活,但是從另外一種角度考慮,正是機器翻譯的出現,才逼迫人類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 機器翻譯真的能取代人工翻譯嗎?知行君給出了這個答案
    把這句話翻譯成漢語時,我們發現在漢語中,譯者的「譯」和驛馬的「驛」不僅同音,而且在詞源、詞形和詞義上也很相近。用在驛站間往復奔波的馬兒來形容譯者,這裡面能品味出某種艱苦和辛酸,甚至是束縛和無奈。不過在知行君看來,驛馬自有驛馬的生活和使命,它是在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學之間遊走,行程本身就很精彩,更何況還有它們經年累月,堆積起來的一座座金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