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富九
1
前不久,我突然萌生了退學的念頭。
我在一所高校讀博,因為疫情遲遲不能開學,學校「停課不停學」,讓博士研究生在兩星期後提交一篇綜述文章。
我每天都在查文獻,卻越查越煩躁。看著同學幾萬字的綜述,睡也睡不著,坐也坐不住,急得動不動就想哭。
我的心底充滿恐懼:我害怕自己不會寫文章,害怕對課題研究不夠深入,害怕沒有成果。好像只有退學,才能讓我不再焦慮。
當我的想法觸及到退學這條底線時,才猛然發現,所有的恐懼都是我自己虛構出來的,其實現狀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糟糕。
我的文章還沒開始寫,我的實驗還沒開始做,我擔憂的失敗不一定會發生。
我深知自己絕不能退學,也不能逃避眼下的這一切。
我開始查文獻,寫文章,竟漸漸發現,有的文獻可以讓我會心一笑,有的實驗還會讓我躍躍欲試。
漸入佳境時,再回想之前的狀態,竟不知自己的恐懼從何而來。
所以你看,當沒有退路的時候,我們雖然害怕,卻還是可以做些什麼;鼓起勇氣跨過去才會發現,擔憂的不會發生,害怕的不再害怕,人不知不覺就成長了。
我們之所以那麼相信自己恐懼的東西,不過是因為它給了我們足夠的理由,讓我們心安理得地原地不動。
其實人生哪有那麼多做不到的事,只不過是心境限制了行為,我們能做到的事情就變少了。
2
大學時期,我被送到另一所學校做交換生。
因為宿舍申請出現問題,需要自己租房,18歲的我便戰戰兢兢地開始與人打交道。
當時我電話聯繫到一個中介,說好每月房租1100元,無其它開銷。
交定金入住時,中介卻要求每個月另交60元維護費。考慮到定金不能退,我交了剩餘租金。
第一次續合同時,中介臨時漲房租到1200元,並承諾不再漲,我讓步了。
第二次續合同時,中介再一次上調租金,說是物價上漲,房租也要跟著上調。我無奈交了房租,卻發現室友新籤的合同遠還停留在1200元,甚至有的是1130元。
我當時又委屈又氣憤,想去討公道,但是又害怕與中介爭吵。我一個窮學生,沒什麼社會經驗,要怎麼跟他們理論呢?他們會罵我嗎?會跟我打架嗎?
糾結了許久,我還是硬著頭皮去找了中介公司。
場面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難堪。我和負責人理論了一番,他們不僅返還了我多出的錢,還解釋說,是中介在收費的時候算錯了房間。
當時我拿著錢出了門,身體和嘴巴還在因為害怕而不受控制地打顫。
因為恐懼,我們總幻想著會有很多無法承擔的後果,但事實並非如此。
你也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硬著頭皮完成之前令你害怕的事情後,感嘆事情也不過如此。此時心中除了徵服的快感外,更多的是對未來同樣事情的熟悉與期待。
害怕的事情逐漸變少,應對艱難的經驗逐漸變多,生活不就是這樣教會我們成長嗎?
3
曾以為,只有足夠強大的人才無所畏懼。
成年後才發現,不是強大了才不恐懼,而是不恐懼才能變強大。
小時候害怕天黑,爸媽不在時,一個人的夜晚我們也能扛過去;害怕上臺演講,領導布置演說任務時,我們也能侃侃而談;害怕離職創業,不得不養家餬口時,我們也能硬著頭皮闖下去。
恐懼大只會變成我們不願做某事的藉口,以此來勸自己打退堂鼓。其實,壓倒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恐懼,而是我們不想前行的惰性。
每一次恐懼,都不足以為懼。就像一位名人說的: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你害怕的挫折不一定會到來,你害怕的困境也不一定會發生。當你被恐懼打倒,它們就真的在心裡發生了;但當你在第一時間切斷恐懼,咬牙過後會發現一切都是自己嚇自己。
恐懼不是用來逃避的。因為讓我們恐懼的部分,也暗藏著我們缺失的部分。當你突破了這層障礙,那些讓我們害怕的東西,就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強大。
人生在時時重複,走過現在的害怕,以後怕的就少了。
眼下不敢做的事少了,未來的可能就多了。很多鮮為人知的美好,總是要勇往直前才能看見。
作者簡介:
富九,右手用實驗煮酒,左手以文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