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差別到底有多大?實驗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2020-09-23 北京教育播報

精彩導讀

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Part.1

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以後該誇孩子「聰明」還是該肯定孩子「很努力」。

史丹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裡,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

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

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圖任務。

首先,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裡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

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

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Part.2

隨後,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

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

結果發現,那些在第一輪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

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這也就是實驗中「聰明」的孩子的所作所為: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

這一次,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沒有選擇。這次測試很難,是初一水平的考題。可想而知,孩子們都失敗了。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

那些先前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德韋克回憶說:「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

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

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第三輪測試中,德韋克團隊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接下來,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

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Part.3

德韋克一直懷疑,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解釋說:

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在後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現,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

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麼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

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鼓勵是指鼓勁而支持,表揚則是指對一件事或品行的讚揚、宣揚。

鼓勵通常是針對過程和態度的——"爸爸看到你這學期的努力,為你驕傲!"

表揚通常是針對結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績提高,為你高興!」

多鼓勵,少表揚;多描述,少評價,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揚綁架,或輸不起,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

轉載丨校長派 圖片丨部分攝圖網

責編丨李 培 主編丨雷 玲

相關焦點

  •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差別到底有多大?
    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
  •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差別到底有多大?
    這不禁讓我想起史丹福大學曾做過的一個實驗:把參加實驗的孩子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半的孩子得到的是表揚,如:「你真棒」、「你真聰明」;另一半孩子得到的是鼓勵,如「你剛才很專注,用心,看得出你很努力,加油!」。
  • 「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差別究竟有多大?
    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隨後,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
  • 表揚與鼓勵,差別有多大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
  • 斯坦福實驗:「表揚」與「鼓勵」的差別有多大?
    來史丹福大學的測試結果令人震驚,「表揚」與「鼓勵」的結果大相逕庭!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
  • 絕對震驚所有父母,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裡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 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
  • 斯坦福實驗發現:"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的差別很大
    ;以前我這樣的時候你都會誇我有個性的。,最後的結果顯示:經常接受鼓勵的孩子比接受表揚的孩子更容易進步,而相反,經常接受表揚的孩子反而會退步,不敢直面問題。有的家長甚至不理解,鼓勵和表揚有什麼區別?表揚是指:對一件事或是品行進行顯揚和宣揚,針對的是成果:"你考了100分,好棒!"、"你得了第一名,真厲害!
  • 「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不一樣,斯坦福實驗發現差別巨大
    以至於不管小朋友做了什麼,朋友都是一通誇獎,以至於孩子上學的第一天都被老師叫了家長,原來,老師讓小朋友喝完水之後把杯子送回茶杯架,小朋友不僅不送還抱著胳膊對老師表示出不屑;之後小朋友和別的孩子發生爭執,將孩子打傷。朋友了解了來龍去脈之後想要孩子聊一聊,孩子卻一臉不解地看著媽媽:「以前我這樣的時候你都會誇我有個性的。」
  • 鼓勵孩子跟表揚孩子差別竟然這麼大!父母一定要知道
    常常有家長問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哪個是最重要最有效呢?卡羅爾德韋克的研究她在10年的時間,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進行調查研究,他特別想知道一句鼓勵的話和一句表揚的話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的差別
  • 鼓勵孩子、表揚孩子、讚美孩子,三者到底有什麼不同?
    關於你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的「表揚」,比如說「你真棒」這種話語,會否用多了,孩子會為了得到大人的表揚稱讚而迎合大人呢?我也在了解蒙氏教育和正面管教的說辭,他們更強調「鼓勵」,就是說明,孩子哪裡做得好,而不是簡單的「你真聰明」「你真棒」這樣的方式。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理解錯。
  • 教育孩子:鼓勵比表揚更重要
    可能從表面上看,表揚與鼓勵兩者沒有什麼大區別,而且常會將鼓勵和表揚混為一談,或認為這二者都是激勵人積極向上、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其實不然。鼓勵是過程,表揚是結果,鼓勵是行為,表揚是看到有了正確的結果給予肯定。
  • 表揚孩子≠鼓勵孩子!其中的差別原來這麼大
    之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是由於家長沒有分清楚「表揚」和「鼓勵」的區別。最常見的表揚說法有:你真聰明、你真棒、你真厲害…,想想看我們平時是不是經常對孩子這樣說? 鼓勵不是空泛地給孩子貼標籤,而是客觀地描述孩子的行為。不是說「你真能幹」,而是說「我看到你自己穿好了衣服,穿好了褲子」;不是說「你積木搭得真漂亮」,而是說「你這次搭得積木就像個神奇得魔法城堡,這圍牆高高的還點綴著漂亮的綠色,這屋頂還有個天線,非常有創意,媽媽也想住進去呢」。鼓勵孩子時從細節上去描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孩子更能get到。
  • 還在跟孩子說你很棒?表揚不當會害了孩子,七個做法正確激勵孩子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要學會鼓勵孩子,而不是隨意的表揚孩子,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也發現,「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對孩子的心智和價值觀的發展有著極其顯著的差異。「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差別?估計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沒有想清楚,這兩者有差別嗎?孩子的表現超出家長的預期,為什麼不能表揚甚至獎勵孩子呢?
  • 孩子焦慮、抑鬱,怕考試不上學,是你表揚害了他,你會鼓勵他嗎
    很多人不明白的就是:到底為什麼這些本來非常優秀的孩子拒絕上學呢?我先講一個科學發現。史丹福大學經典實驗:「表揚」與「鼓勵」的差別巨大,甚至會出現相反的結果!我們常常會把「表揚」和「鼓勵」混為一談,作為父母,有必要認識表揚和鼓勵的區別。
  • 史丹福大學:「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擁有完全不同的抗挫力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對此,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 孩子玻璃心,父母表揚惹的禍!這些毀孩子的表揚話你中招了嗎?
    首先,我來說說,究竟表現和鼓勵之間的差別有多大。2、表揚——我為你感到驕傲和自豪!結果:在某種意義上,父母剝奪了孩子的價值感。鼓勵——你一定很為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吧!結果:孩子自己感受到價值感。3、表揚——你真聽話,我很高興!結果:常常這樣說,只能讓你培養一個聽話而沒有主見的孩子。
  • 鼓勵和表揚有什麼差別?媽媽把握好這個度,孩子會更優秀
    瑤瑤是個很喜歡表揚孩子的媽媽,她真的是把表揚用到了極致,兒子自己吃飯,她會說「你真棒」!兒子完成了一個遊戲,她會誇獎「你真厲害」!就連孩子自己上個廁所她都會忍不住說「你太聰明了」。現在兒子已經上了幼兒園了,每次和同學一起玩遊戲,自己只能贏不能輸,輸了就一直哭,同學和老師都害怕跟他玩。很明顯孩子已經被瑤瑤「表揚壞了」,很多媽媽都和瑤瑤一樣,並不知道該如何誇獎和鼓勵孩子。有的媽媽不喜歡表揚孩子,對孩子要求過分嚴格,有的媽媽總是喜歡誇獎孩子,讓孩子獲得過多的優越感,而受不了失敗的打擊。
  • 多鼓勵少表揚,讓孩子從「要我做」到「我要做」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和她的團隊花了10年時間,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以及成千上萬的學齡前兒童,做了長期的研究,得到了一項震驚學術界的結果。在揭開實驗結果之前,先來看看德韋克的實驗過程。
  • 為什麼你的鼓勵沒有效果?史丹福大學:鼓勵和表揚不一樣
    凡凡媽鼓勵他:「寶貝,不要怕,你一定可以的!」可是,無論怎麼給他加油鼓勁,凡凡還是不敢走。凡凡媽說:孩子比較膽小,我也知道要多鼓勵他,也經常這樣做,每當孩子有哪怕一點點進步,我都會及時的豎大拇指,誇他:「寶貝,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厲害」……想要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剛開始,孩子確實很開心,感覺特別棒,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 表揚和鼓勵聽起來都賦予孩子積極的力量,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
    女兒成長過程,學習騎自行車,學習遊泳這兩件事,讓我體會到了鼓勵和表揚之間存在巨大的差別。那是幼兒園小班的時候,買了一輛她中意的粉色小車,帶著輔助輪。一拿到車就去小操場玩,由於帶著輔助輪,不需要刻意保持平衡,所以女兒一下子就可以騎車奔起來,高興之際打響鈴鐺得意地向我們展示她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