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藝術市場的12幅偉大肖像畫

2021-01-19 可以藝術書店

一、源自不知名藝術家的《錢多斯版肖像》(1600-1610年作)



畫家不詳,《錢多斯版莎士比亞畫像》,約1600-1610年作,傳由約翰·泰勒(1651年卒)作。油彩 畫布。22 x 17吋(55 x 44公分)。1848年8月15日至10月7日期間由佳士得於白金漢郡斯託莊園售出,成交價33,400英鎊。倫敦國家肖像館


這幅畫有兩大聞名之處:首先,坊間普遍視之為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生前的唯一肖像畫;另外,它是倫敦國家肖像館於1856年創立時的首批館藏之一。


此畫的作者和創作日期不詳,原藏家身份亦不清楚,但有可能是自稱為莎士比亞之子的詩人兼劇院經理威廉·達文南特爵士(Sir William Davenant)。

作品名中的「錢多斯」指後來的藏家即第三代錢多斯公爵詹姆斯·布萊奇斯(James Brydges)。十九世紀中期,他的後人由於經濟拮据,而將位於白金漢郡斯託莊園(Stowe House)大宅中的所有畫作出售,買下莎士比亞肖像的買家後來將作品捐贈予倫敦國家肖像館。




二、維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的《胡安·德·帕雷亞》(1650年作)



維拉斯奎茲(1599-1660),《胡安·德·帕雷亞》,1650年作。油彩 畫布。32 x 27½吋(81.5 x 70公分)。此作於1970年11月27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2,310,000英鎊成交。由Fletcher and Rogers Funds購入,由Adelaide Milton de Groot小姐(1876–1967)連同博物館好友的禮物於1971年贈予館方


維拉斯奎茲於1649至1651年在羅馬居住兩年,期間創作出藝術生涯中最出色的肖像畫,包括著名的《教宗英諾森十世肖像》。


他亦曾為陪同其出行的助手胡安·德·帕雷亞(Juan de Pareja)繪畫肖像,作品情感細膩,栩栩如生,亦非常逼真,令當時的觀賞者驚嘆不已。


德·帕雷亞是維拉斯奎茲的奴隸,二人從羅馬回來後,他於1650年代中重獲自由,其後更以獨立畫家的身份於馬德裡工作多年。


這幅畫作曾多次易手,於1970年由第八代拉德諾伯爵出售,成為史上首幅拍賣成交價超過100萬英鎊的畫作。作品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三、喬治‧史塔布斯(George Stubbs)的《紐馬克特場上的金克拉克與馴馬師、馬夫和騎師》(1765年作)



喬治‧史塔布斯(1724-1806),《紐馬克特場上的金克拉克與馴馬師、馬夫和騎師》,1765年作。油彩 畫布。40½ x 76½吋(102 x 194公分)。此作於2011年7月5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22,441,250英鎊


灰色雄駒金克拉克(Gimcrack)是十八世紀的頂級純種賽馬之一,以體型小、速度快見稱。它於1765年連續贏得十場賽事,在其中一場紐馬克賽事中,喬治‧史塔布斯為馬主、第二代布爾布魯克子爵費德列克.聖約翰(Frederick St John)繪畫此肖像。


史塔布斯憑著對馬匹的熱愛和對其體態結構的深入認識,獲譽為史上最擅於畫馬的畫家之一。他在畫中描繪金克拉克(及騎師)的兩個不同場景︰背景的賽馬賽中,金克拉克脫穎而出,前景的房子旁,騎師正為其洗擦身體。


畫作曾四度經由佳士得拍賣,第一次為1780年,最近一次則在2011年。




四、查爾斯‧威爾遜‧皮爾(Charles Willson Peale)的《普林斯頓的喬治.華盛頓》(1779年作)



查爾斯‧威爾遜‧皮爾(1741-1827),《普林斯頓的喬治·華盛頓》,1779年作。油彩 畫布。96½ x 61½吋(244 x 156公分)。此作於2006年1月21日在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21,296,000美元。私人收藏


查爾斯·威爾遜·皮爾曾擔任馬鞍工匠和鐘錶維修工匠,但事業發展不順。相比之下,他在藝術(第三職業)方面的成就明顯更勝一籌。他在藝術生涯結束之時,幾乎已畫遍美國革命的所有關鍵人物,包括託馬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以及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


他亦曾為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創作60幅肖像,華盛頓本人七度為其擔任模特。在這幅作品中,華盛頓剛在重要的普林斯頓戰役中獲勝,他充滿自信地倚著大炮。


此畫原本是贈予法國的外交禮物,但運送畫作的船隻卻因為天氣惡劣而被迫停靠西班牙,最終被送到西班牙北部納瓦拉省的方濟嘉布遣會。


作品於2006年重返美國,由佳士得紐約以超過2,100萬美元拍出,刷新美國肖像畫的拍賣紀錄。  




五、湯瑪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的《德文郡公爵夫人佐治安娜肖像》(1787年作)



湯瑪斯‧庚斯博羅(1727-1788),《德文郡公爵夫人佐治安娜肖像》,約1785-1787年作。油彩 畫布。127 x 101.5公分。此作於1876年5月6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10,100堅尼。查茨沃斯的德文郡珍藏


1876年5月,大批民眾湧至佳士得,根據《泰晤士報》的報導︰「所有人都爭相一睹湯瑪斯·庚斯博羅筆下的美麗公爵夫人……所有人均被她的美貌迷倒」。引起如此鬨動的是庚斯博羅巧奪天工的十八世紀德文郡公爵夫人肖像畫。


畫中撩人的公爵夫人以食指和拇指拿著一朵含苞待放的粉紅色玫瑰,眼神誘人,展示她對性的開放態度。


拍賣現場亦盛況空前,《泰晤士報》形容那是一場「激烈的爭奪戰」,也是「歷來最刺激的競投」,當拍賣終於收槌成交,「席上……和地上遍布的觀眾紛紛頓足鼓掌,歡呼喝採。」


畫作最後以10,100堅尼成交,刷新當時藝術品拍賣的成交紀錄。




六、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戎裝指揮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約1612-1614年作)



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戎裝指揮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約1612-1614年作。油彩 木板,48½ x 38½吋(123 x 98公分)。私人珍藏


《戎裝指揮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由魯本斯於藝術生涯巔峰時期所作,但直至1947年才確定其出處。作品起初被視為魯本斯學派的畫作,其後又被認為是法蘭斯・波虞爾伯斯(Frans Pourbus) 學派的作品。畫作何以在藝術史上沉寂良久仍然是一個謎,但可能與十九世紀英國人看待魯本斯作品的矛盾心理有關。


當貴族史賓莎(Spencer)家族於1802年買下畫作時,魯本斯被歐洲人視為畫壇之王,但英國人卻以刻板懷疑的態度看待魯本斯的迷人色彩和充滿戲劇感的巴洛克風格。


《戎裝指揮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描繪一位英勇但厭戰的將領準備出戰,他堅定的眼神反映他深切了解戰爭帶來的痛苦,但他的手卻溫柔地搭在侍從的身上,流露出親切的態度。


200年來,這幅畫一直掛在史賓莎家族位於北安普敦郡的奧爾索普莊園門口。畫作由德國畫商Konrad Bernheimer於2010年以超過900萬英鎊的價格投得,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七、朱莉婭·瑪格麗特·卡梅隆(Julia Margaret Cameron)的《梅·普林塞普肖像》(《聖約翰頭像》)》(1866年作)



朱莉婭·瑪格麗特·卡梅隆(1815-1879),《梅·普林塞普肖像》(《聖約翰頭像》),1866年攝。蛋白相紙。15 x 12吋(38 x 30.5公分)。此作於2006年11月14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48,000英鎊。私人珍藏


維多利亞時代攝影師朱莉婭·瑪格麗特·卡梅隆是攝影史上最傑出的人像攝影師之一,這張裝裱於卡片上的蛋白照片中,她攝下扮成聖約翰(St John)的侄女梅·普林塞普(May Prinsep)。


當時,攝影技術仍然處於發展初期,而人像攝影最講求仔細重現人物的五官。然而,卡梅隆卻打破傳統,銳意創新。在這幅照片中,她聚焦於普林塞普的頭部,並且利用光線與光化學的神奇作用,塑造柔焦的效果,為照片增添神秘的感覺。




八、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嘉舍醫生肖像》(1890年作)



文森特·梵谷(1853-1890),《嘉舍醫生肖像》,1890年作。油彩 畫布。26 x 22½吋(66 x 57公分)。此作於1990年5月15日在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82,500美元。私人珍藏。


文森特·梵谷人生的最後幾個月,一直由保羅·嘉舍(Paul Gachet)醫生照顧。梵谷於1890年自殺前不久創作此畫,並形容作品「充滿疲憊感,悲情地展現我們的時代」。

這幅肖像多年來曾由多位知名人士收藏,包括巴黎藝術商人安布魯瓦茲‧沃那(Ambroise Vollard)和納粹高官赫爾曼·戈林(Hermann Göring)。


作品於1990年再度推出拍賣,其時正值日本買家追求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作品的巔峰十年。造紙商齊藤了英於佳士得以8,250萬美元投得《嘉舍醫生肖像》,刷新當時藝術品拍賣的成交紀錄。




九、古斯塔夫‧克裡姆特(Gustav Klimt)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肖像II》(1912年作)



古斯塔夫‧克裡姆特(1862-1918),《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肖像II》,1912年作。油彩 畫布。75 x 47½吋(190 x 120公分)。此作於2006年11月8日在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87,936,000美元


阿黛爾·布洛赫-鮑爾(Adele Bloch-Bauer)是一名猶太糖商的妻子,也是世紀交接之際的維也納上流社會名媛,她的身份從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為她繪畫的肖像畫中可見一斑。畫中的她身型苗條,身穿華麗長裙,頭戴闊邊帽,置身於裝潢瑰麗的居所之中。


1938年,此畫與克裡姆特另一幅題材相同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肖像I》被納粹黨充公,60年後,奧地利政府通過藝術歸還法,容許將納粹黨竊取的財產物歸原主。


經過漫長的法律訴訟後,阿黛爾的侄女瑪麗亞·阿特曼(Maria Altmann)於2006年勝訴,獲得兩幅肖像畫的擁有權,其後委託佳士得拍賣《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肖像II》。




十、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的《散發自畫像》(1947年作)



芙烈達·卡蘿(1907-1954),《散發自畫像》,(1947年作)。油彩 纖維板。24 x 18吋(61 x 45公分)。此作於1991年5月15日在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1,650,000美元


芙烈達·卡蘿於1947年踏入不惑之年,但她的40歲生日卻毫無快樂可言。那年,她經歷了多次痛苦的脊椎手術,治療20年前因交通意外引致的多重脊椎骨折。她於康復期間創作《散發自畫像》。


卡蘿拒絕傳統的審美觀,經常為畫中的自己畫上濃密的一字眉和唇毛。此畫的風格比以往更真摯,畫中的她沒有如平日般將頭髮紮成辮子或馬尾,而是垂於左肩,顯示她的虛弱病況。


她於1954年去世,終年47歲。1991年,《散發自畫像》成為首幅成交價超逾100萬美元的拉丁美洲藝術品。




十一、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盧西安‧佛洛伊德肖像三習作》(1969年作)



弗朗西斯‧培根,《盧西安‧佛洛伊德肖像三習作》,1969年作。油彩 畫布,共三部分。各︰78 x 58吋(198 x 147.5公分)。此作於2013年11月12日在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142,405,000美元


弗朗西斯‧培根與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之間的友誼,就如二十世紀一眾藝術家之間的友誼一樣複雜難解而引人入勝。二人多年來形影不離,但在培根於1969年畫下這幅罕見的佛洛伊德三聯畫後不久,二人的關係便變得疏離。


作品由三幅並列的佛洛伊德全身像組成,每幅均描繪五官扭曲的他坐在籠狀結構內的椅子上。作品於1970年代中被分拆,有違培根的原意,直到1980年代後期才重組。


這幅三聯畫於2013年拍賣時,共有10位買家展開激烈競爭,最終以142,405,000美元成交,創下當時藝術品拍賣的成交價紀錄。




十二、盧西安‧佛洛伊德的《準將》



盧西安‧佛洛伊德,《準將》,2003-2004年作。油彩 畫布。88⅛ x 54½吋(223.8 x 138.4公分)。此作於2015年11月10日在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34,885,000美元


盧西安·佛洛伊德的肖像畫從來都無意讚賞或歌頌畫中人,他一直採取冷眼審視的原則。他筆下的主角幾乎全部都會將目光轉向一邊,任由觀者注視,卻從不回望。

此畫由佛洛伊德於80多歲時所畫,主角是安德魯·帕克·鮑爾斯(Andrew Parker Bowles),這位60多歲的退役準將身穿全套軍服,衣鈕解開的外套非常奪目,他的面容浮腫,目光低垂。


他似乎陷入沉思之中,彷佛對暮年的來臨感到不安。相反,佛洛伊德的晚年卻依舊充實精彩。 



可以藝術公司圖書部

專營進口藝術類圖書,假一罰十

書單推薦


Lucian Freud 盧西恩·佛洛伊德 表現主義繪畫大師 英文原版藝術


頁數: 488 pages

Publisher: ; Slp edition (Nov. 6 2007)

語言: English

ISBN-10: 0847829529

ISBN-13: 978-0847829521

Product Dimensions: 26.5 x 5.1 x 31.5 cm

Shipping Weight: 3.7 Kg


購買和瀏覽請掃描上方二維碼或點擊底部「閱讀全文」



掃碼加我

購書、投稿、收藏、諮詢



相關焦點

  • 膜拜大神,西班牙藝術家用咖啡畫出超逼真的肖像畫
    畫畫的人當中從來不缺大神,他們總是能用各種方式讓你感到嘆服,許多人都見過用鉛筆,油畫,水彩畫肖像畫的,那你見過用咖啡畫肖像的嗎?西班牙的一個名叫Nuria的藝術愛好者,就偏偏喜歡用咖啡繪製作品。對Nuria來說,咖啡的棕色讓自己著迷,用咖啡畫肖像畫類似於水彩畫,又和水彩畫有些不同。
  • 讓·克魯埃父子,法國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藝術最傑出的代表畫家
    #說起法國16世紀的肖像畫藝術,讓·克魯埃和他的兒子弗朗索瓦·克魯埃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他創作肖像作品有130多幅,作品含蓄、沉靜,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弗朗託瓦一世 法蘭西國王》1525-1530年 巴黎羅浮宮藏讓·克盧埃的這幅《弗朗託瓦一世 法蘭西國王》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一百幅著名油畫作品之一。
  • 最走心的畢業禮物 老師為學生手繪230幅肖像畫
    6月28日,成都金堂某高校藝術設計班的畢業生,都收到一份來自老師畢業禮物——純手繪的卡通肖像畫。這份走心禮物,讓學生們很感動。   談及這份肖像畫的意義,鄧老師坦言,比起那些五花八門的畢業禮物,他想給學生送點值得收藏的紀念品,「自己動手做的東西,總歸還是有意義。」
  • 藝術盒子| 歐巴馬的肖像畫,竟然有朝聖效應?
    01 | 歐巴馬的肖像畫有朝聖效應?歐巴馬肖像。作者Kehinde Wiley為黑人藝術家。背景的花枝象徵著歐巴馬的生平:芝加哥的菊花、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亞的茉莉花、肯亞的非洲百合,以及象徵愛情的玫瑰花。
  • 【名人訪憶】俞雲階和肖像畫
    即便在十九世紀——肖像畫最後鼎盛期的羅丹那個年代,關於肖像畫,羅丹也曾有過今不如往的嘆息。羅丹讚美文藝復興時期的貴族們,對於藝術高貴的趣味。這種對藝術高貴的理解在於:「肖像的主人能最大限度的容忍藝術家把他(她)的肖像處理成一頭鷹、一種猛禽的神態;而當今(指羅丹那個年代)資產者幹預畫家的工作,只要求畫家把他(她)的畫像處理成一個理髮師的神態!
  • 美國畫家George Catlin:土著人的肖像畫藝術作品
    喬治·卡特林(George Catlin 1796年7月26日 - 1872年12月23日)是一位美國畫家、作家和旅行家,專門從事老西部土著美國人的肖像畫。在1830年代旅行到美國西部五次,卡特林是第一個描述印第安人在他們的本土領土的白人。
  • 痴迷直線藝術 藝術家用縫紉線 「網」出肖像畫
    斯洛維尼亞藝術家薩索·克拉因茨藉助類似繡花繃子的圓形框架,僅用一根普普通通的縫紉線,就創作出全部由直線構成的細節肖像畫。如果仔細看,肖像畫包括眼睛和嘴唇曲線等在內的面部特徵,全部由重疊程度不同的直線構成。
  • 土耳其藝術家用牛仔布拼貼肖像畫
    【新華社微特稿】土耳其女藝術家德妮茲·薩德奇用牛仔布拼貼肖像畫。在她巧手之下,一幅幅畫作有著意想不到的光影效果,畫中形象栩栩如生,有的作品中連眼睫毛這樣的細微之處也清晰可見。薩德奇現年38歲。美國奇趣新聞網站16日報導,她父親是彩色玻璃製作大師,家中其他長輩中有木雕師和裁縫,因此她從小就接觸手工藝品,受到藝術薰陶。薩德奇1999年進入梅爾辛大學學習藝術,畢業後前往伊斯坦堡,在那裡開辦工作室。她起初在畫布上作畫,但發覺傳統油畫受眾範圍較小,因此決定用新表現形式來開拓受眾群。
  • 偉大的繪畫:蒙娜麗莎的微笑
    通過這幅驚人的圖像,達·文西在被畫者與觀眾之間建立了一種心理上的聯繫感,這種肖像畫上的革新,迅速為其他藝術家所採用。肖像畫中的現實主義達·文西最偉大的本領就是在這幅卓越的肖像畫中注入了生氣。看著這幅畫,仿佛真的有一個人坐在你的面前。蒙娜麗莎皮膚的柔軟,頭髮上的閃光,眼波的流轉,都在每一微小的細節中呈現出來。
  • 他鍾情於風景畫和肖像畫,並將之融為一體,引領了英國的新風俗畫
    這段經歷促成他繪畫風格的轉變,那就是洛可可藝術風格的減弱和浪漫主義風格的增加。這些在他的肖像畫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因此,他的繪畫很受皇家的喜愛,1768年他被選為皇家藝術學院院士,迎來了事業的輝煌。但是,庚斯勃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其藝術獨創性,他的作品中流淌著音樂的旋律,筆觸奔放,充滿活力,他也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在歐洲藝術傳統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英國畫家。
  • 10幅世界上最貴的畫作,你知道幾幅?
    10幅世界上最貴的畫作,你知道幾幅? 安迪·沃霍爾曾說:「藝術就是你可以隨便扔掉的東西。」
  • 俄羅斯一餐廳四萬塊麵包丁拼成肖像畫 網友:保質期多久?
    在俄羅斯就有一位藝術家別出心裁、獨闢蹊徑,用食物來創作藝術作品,他用麵包創作的一幅肖像畫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匿名的街頭藝術家,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一家餐館裡展示了他的一幅完全用烤麵包丁製成的女性肖像畫。創作這幅特別的、點陣圖形式的肖像畫總共使用了四萬個麵包丁。 這幅肖像畫長和寬均為3米,是這家名為「芝士派先生」的餐館委託這名匿名藝術家創作的。
  • 柴姆·蘇丁筆下的肖像畫,展現戰爭中人們的生存狀況
    這幅「肉質怪物」是柴姆·蘇丁於1919-20年在巴黎所繪。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法國藝術界疲憊不堪,蘇丁的屠夫男孩或許正是映射了這場戰爭給藝術家所帶來的心理影響。蘇丁沒有盲目的追隨二戰後所湧現的藝術潮流,而是始終堅持自己的藝術風格。在1919年,最新潮的東西就是最原始的東西,從腐敗的所謂前衛中釋放出來的,就是那樸實無華的具象繪畫。
  • 上海畫家劉雙獲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大獎賽金獎
    央廣網上海12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 吳善陽)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協會近日公布了第129屆協會年度展作品入選與獲獎評審結果,在2020年近2500幅提交作品中,上海青年寫實繪畫沙龍會長劉雙作品《施泰德美術館的婦人》榮獲該協會最高獎項——「昂達傑爵士」獎金獎。
  • 鍾南山辦公室掛的肖像畫,竟然是我們閬中人畫的…
    11月26日,旅居廣州的閬中籍畫家趙澤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這幅畫的原作他已經送給了鍾南山院士,鍾院士還在趙澤帶去的複製品上親筆籤下了「感謝趙澤兄,永遠具活力」10個蒼勁有力的文字。
  • 高三男生創作78幅肖像畫畢業照,網友:好珍貴的一份禮物
    4日,貴州省畢節市民族中學高三年級學生劉一歌,在畢業典禮上將肖像畫畢業照作為畢業禮物送給班上的每一位同學。劉一歌利用課餘時間,耗時一年半為77名同學逐個寫生,並加工成為肖像畫,加上自畫像,共78幅。
  • 人工智慧創作的肖像畫首次在紐約拍賣(雙語)
    本周,一幅具有顛覆意義的肖像畫歷史性地出現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的拍賣臺上,它是由人工智慧創作的。這將是藝術界首次拍賣通過運算創作出的藝術品。   這幅肖像畫採用了數百年前的歐洲藝術 「繪畫大師」的風格,它的顏料僅僅覆蓋了部分畫布,主體人像周圍留出了大片空白。畫作似乎描繪了一名五官模糊的男子,其身上的外衣類似於17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筆下人物的穿著。
  • 他有近百幅《自畫像》享譽畫壇、傲視群雄
    談西方繪畫史,17世紀荷蘭最偉大的畫家是誰?大家都會想到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1606-1669年),後世畫壇習慣只叫他「倫勃朗」。倫勃朗的父親是個磨坊主,母親的娘家是開麵包坊的。他畫技非凡,與達文西不相上下,擅長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宗教畫、歷史畫等。在繪畫上,他尤善對光影的把控,讓畫面產生戲劇性的效果,畫作十分具有表現力,影響了上百年的西方畫風。倫勃朗有「光影大師」的美譽。1669年10月4日,倫勃朗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享年63歲。
  • 對話西方藝術大師
    作品被收藏在法國許多博物館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下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典型的鄉村勞動場景,豐收季節。 從這幅畫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展品:《Self-Portrait on a Bad Day》。
  • 美術館之世界名畫500幅鑑賞——《畫家母親肖像》 惠斯勒
    美 術 館 世界名畫500幅鑑賞 畫家母親肖像惠斯勒美國1871年布面油畫144 × 163cm巴黎奧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