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今起加稅 經銷商囤積居奇部分白酒斷貨

2020-12-23 環球網

今天起,國內白酒消費稅制正式調整。隨著稅費的相應提高,各白酒企業正在醞釀新一輪漲價。記者了解到,山西汾酒集團下屬部分產品的價格已明確將於8月上旬上漲10%,同時傳出漲價消息的還有劍南春、瀘州頭曲等。在漲價消息的影響下,部分經銷商和消費者開始囤貨,致使市面上部分白酒出現不同程度斷貨。

提價比例在10%左右

記者昨天走訪了滬上部分超市、賣場後了解到,目前白酒消費稅調整的消息還未影響到白酒零售價,但有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已開始陸續接到企業漲價通知。

已明確將要提價的,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杏花村系列酒。據了解,該集團在6月底已將十年老白汾酒的價格提高了10%。該集團上海營銷處經理趙劍軍告訴記者,自8月上旬起,杏花村系列酒中的部分產品價格將上調10%左右。調價產品屬該系列的低端酒,目前單價在10-30多元。

某超市相關負責人透露,已得知劍南春、瀘州頭曲即將發出漲價通知,提價時間就在8月,漲幅同樣為10%左右。白酒「龍頭」企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的滬上經銷商均表示,至今還未接到公司的漲價通知。

批發商手中貨品吃緊

「不少提前漲價,都是經銷商的行為。」上海市釀酒專業協會秘書長吳建華告訴記者,部分精明的經銷商預估到了企業的提價對策,先行提價來賺取差額。

記者從滬上部分茅臺經銷商處了解到,53度茅臺的批發價目前漲到了660元左右,零售價則攀上了700元。五糧液上海旗艦店透露,目前52度五糧液批發價維持在568元左右,價格相比一個月前均有所上揚。

隨著價格的上揚趨勢,熱銷的白酒產品也開始面臨斷貨。「目前全國的茅臺批發商都缺貨。」一名茅臺經銷商告訴記者,7月以來,訂貨的大客戶和零售消費者都增加了,廠家的發貨量卻有所減少,還有一些經銷商在囤貨,欲等企業提價後再銷售。

此外,高價年份酒由於漲幅更大,最近格外熱銷。「一瓶15年陳的茅臺批發價漲到3800多元,30年陳的茅臺也漲了1000元左右,現在要9000多元了。」不少茅臺批發商都表示,高價年份酒最近供不應求,15年陳茅臺也斷貨半個月左右了。

稅制調整不是加價理由

「白酒消費稅調整,不應該是白酒價格上漲的理由。」吳建華認為,市場上白酒價格喊漲,是一些酒企對於調稅的「有意」誤讀。本次稅制調整,國家並未提高稅率,而只是調整了稅基,是企業本就該承擔的稅費。而部分白酒企業卻將此認為是額外增加的「支出」,並企圖通過漲價的方式轉嫁給消費者。

據記者了解,目前有相當一部分酒企將白酒低價出售給自己設立的銷售公司,然後再高價出售給經銷商,以此達到避稅的目的。稅務總局明確指出,本次辦法制定的初衷就是為了收緊企業的避稅通道。

吳建華還指出,由於目前正是白酒消費淡季,搶在消費旺季前完成漲價,降低市場對漲價的反應,這也是部分經銷商的如意算盤。

責任編輯:任鑫恚

相關焦點

  • 白酒猛漲價 部分酒企難逃跟風之嫌
    白酒猛漲價 部分酒企難逃跟風之嫌 出處:北京商報
  • 消費稅新政增加白酒稅負?財政部:總體稅負基本穩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消費稅新政增加白酒稅負?財政部喊話:總體稅負基本穩定!目前未涉及酒類,逐項報批後穩步實施。雖然消費稅改革目前並未涉及到酒類,但還是引發市場加稅的擔憂。根據消費稅暫行條例,酒類消費稅目前在生產環節徵收,白酒稅率為20%,而黃酒(240/噸)、啤酒(220元/噸,或者250元/噸)適用從量計徵的辦法,其他酒10%,酒精5%。由於生產端價格較低,經過流通環節後的批發貨零售環節會存在加價行為,外界擔憂白酒消費稅負擔會相應增加。
  • 疫情「寒流」空襲白酒股 酒企穩渠道「幫扶」經銷商
    其二,為防控疫情,禁止人群聚集,餐飲行業受到極大的衝擊,因此聚餐消費白酒的場景也大幅減少,此外因為春節長假延期,很多企業的復工也延期,導致商務宴請的白酒消費也大幅減少,因此白酒行業前景並不樂觀,今天白酒板塊的股價就是最好的說明。
  • 經銷商:年底高端白酒普漲或有難度
    臨近歲末,白酒銷售旺季即將來臨,白酒業又在蠢蠢欲動。近期一則「五糧液產品全線漲價」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而剛剛重返600元大關的貴州茅臺股價,已有機構迫不及待吼出900元的目標價。紅星新聞記者12月5日走訪成都市場發現,有五糧液的經銷商明確表示已收到漲價函,價格將上調10%左右。同時,「漲價」已成為各家經銷商大力推銷的賣點:「現在不買的話,後面要漲到1200元左右。」目前五糧液官方零售價為1099元,與飛天茅臺差距較大。
  • 白酒品牌營銷逐鹿白酒沙場
    一切文化,一切品牌,一切訴求,一切傳播,都是為市場所服務,為消費者所服務,中、小型白酒企業在文化和品牌都不具備優勢的前提下,唯有通過市場的實際執行運作,才能在市場中有立於不敗!瞄準空間,找準定位,目前,幾乎大品牌酒業的基本控制白酒類市場,比如,茅臺,五糧液等。低端市場主要是無名小企業。
  • 茅臺難求,青花郎斷貨,好酒花錢買不著?
    醬酒齊漲,量價齊高,直接推力是茅、郎帶飛的醬香市場熱浪和白酒消費升級。源動力是僧多肉少的高端醬酒賣方市場。據統計,中國高端醬酒的精華產區赤水河谷,醬香白酒的年產總量總共不超過20萬噸。而業內預測,未來五年醬酒市場的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 消費稅新政來襲 白酒行業加稅金額或超300億
    根據方案,按照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要求,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改革調整的存量部分核定基數,由地方上解中央,增量部分原則上將歸屬地方。對於消費稅的改革,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並不突兀,「今年年初就有預想了。」
  • 部分白酒漲價後折價出售 青花郎對標飛天茅臺不被看好
    高端白酒漲價 誰在魚目混珠?  部分白酒漲價後折價出售,青花郎對標飛天茅臺不被看好  高端白酒集體漲價,有些企業被指跟風操作。  近期,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郎酒、古井貢酒、山西汾酒紛紛上調部分產品出廠價和零售指導價,預示著高端白酒迎來新一輪漲價潮。不過新京報記者發現,包括53度500ml青花郎、國窖1573在內的不少高端白酒均在打折出售,遠沒有達到提價效果。
  • 劍南春三傳提價 白酒漲價潮誰買帳
    12月20日晚間,劍南春經銷商之間流傳著兩張漲價海報,一張是水晶劍,一張是珍藏版劍南春,漲價幅度分別為30元/瓶和100元/瓶。值得關注的是,這已是當月內劍南春第三次傳來漲價消息。兩周前,劍南春提出將於明年上調水晶劍出廠價後,再度上調金劍南、銀劍南等5個系列產品的零售指導價。除了劍南春外,酒企中不乏漲價者,僅12月內,先後有10餘次漲價,漲價幅度10-110元。
  • 多個高端白酒停貨挺價 淡季又將迎來一波漲價潮?
    近段時間以來,已有多個高端白酒主動斷貨或局部斷貨,給市場營造出一種緊俏缺貨的氣氛。高端白酒市場又將迎來一波淡季漲價潮?據了解,2019年初,郎酒宣布公司所有醬香酒銷量控制在1萬噸以內,2020年開始,每年新增不超過 2000噸。
  • 貴州省約談所有茅臺酒經銷商不得加價銷售,這種做法合法嗎?
    案情:8月6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官網發布消息稱,經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統一安排,全省市場監督部門對貴州省所有茅臺酒經銷商(專賣店)進行了行政約談。約談中,明確要求各經銷商(專賣店)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做到「五個不得」:不得加價銷售,不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不得與「黃牛黨」合作,不得銷售侵權假冒產品,不得虛構銷售記錄規避監管。
  • 白酒行業消費稅稅率未調整 白酒股大面積飄紅
    在 「徵求意見稿」中,對於市場關心的白酒稅率並未調整,也沒有納入後移徵收改革試點,仍然延續之前再生產(進口)環節徵稅的政策,稅率為20%加0.5元/500克(或者500毫升)。對此,中信證券在其12月4日發布的一份研報中稱指出,「意見稿中白酒消費稅率、徵收環節均未變化,與現行制度一致,預計將解除市場的短期擔憂,對白酒板塊形成利好。
  • 白酒行業專題報告:地產白酒的突圍之道
    這種模式廠家 控制終端的能力較強,屬於控價模式,經銷商職能被弱化,利潤相對較低。 經銷為主,直銷為輔模式:主要代表是今世緣和金徽酒。廠家主要依靠經銷商進行 市場開發,酒企制定指導性政策,市場交經銷商運作,產品依託經銷商資源推廣; 同時公司在部分重要區域設有直營公司,輔助開發市場。
  • 白酒行業迎來首輪漲價,茅臺部分醬酒出廠價上調10%-20%
    由於餐飲業仍未完全恢復,商務宴請、婚宴消費依然受到抑制,因此白酒終端漲價的基礎並不存在。 在渠道庫存猶在、消費場景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白酒行業卻迎來了首輪漲價。其中,茅臺部分醬酒出廠價上調10%-20%,劍南春正式落地去年提價政策,53度玻汾、42度玻汾上調了終端供貨價和開票價,飛天茅臺也傳出或在5月份提高出廠價格。
  • 中國白酒,誰是老三?
    洋河股份,主打「綿柔牌」,弱化「濃香型」,差異化競爭和準確定位,造就了淮揚派綿柔白酒的NO.1。其在江蘇本埠和華東、長三角深耕渠道多年,家底豐厚,產能巨大,高端、次高端、腰部、底盤產品線齊全。 若能迅速處理好和經銷商的利潤分成,其恢復高速奔跑是大概率。
  • 中國白酒 誰是老三
    表3中,我們摘錄了三家白酒公司2019年財報的部分數據。他們誰能贏得未來,我們從其財報中,或可得出部分結論。對奉白酒「年份」、「老陳」為圭臬的高端消費者而言,願不願意為民國、新中國時期窖池產出的「國窖1573」買單,殊難預料。  五.經銷商控制能力對比  相對於面廣、量多、體小的經銷商們,實力雄厚的白酒生產公司具有強大的博弈能力。除了各種明著暗著的控制,其還向經銷商大量預收貨款。
  • 年前白酒扎堆漲價 在割誰的韭菜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指出,漲價具有傳導性,對於品牌力不足的中小型區域酒企,漲價的壓力會由經銷商傳導至終端客戶,甚至透支品牌價值,並導致經銷商退出品牌經營。白酒掀漲價潮 單瓶可調高百元白酒行業的漲價可謂此起彼伏。瀘州老窖頭曲、特曲系列,劍南春金劍南、銀劍南系列,以及國臺、釣魚臺等醬酒企業組成了漲價大軍。
  • 白酒漲價理由"隨便"?拍賣價位水漲船高
    一邊一線白酒持續獲資金支撐,部分藏品在近期屢創拍賣天價,另一邊在消費市場各大品牌也蠢蠢欲動,有些更人為「放風」希望帶動經銷商囤酒來為提價開路,導致酒市人心躁動。對此,分析認為酒企不能弄巧成拙「嚇跑」了消費者。昨天,在體育西路開店的小型經銷商許先生說中秋行情還有一周就爆發了,但是從目前看生意只屬一般。漲價理由可「隨便說」?
  • 深論白酒股投資價值
    它的釀造主要需經過配比粉碎、加糠攪拌、糊化晾曬、發酵配料、上甄摘酒、封窖陳釀等過程,其中上甄摘酒是五糧液的絕活,頭酒度數高、雜質多,需要去除;尾酒度數低、香味少,也要去掉;最後留出來的中段酒酒花飽滿、酒體芳香,也僅有這部分酒在經過儲藏之後才能成為五糧液酒,其餘的基酒只能當做系列酒出售,這也是濃香型白酒公司大都具備較多中低端產品的原因。
  • ...加強茅臺等名優白酒價格監管 督促社區團購、外賣等平臺合法經營
    通知要求,兩節期間,要密切關注消費量大的糧油肉禽蛋菜奶等農副產品、茅臺等名優白酒、防疫物資和當地居民節日消費特色商品的線上線下市場價格。元旦春節適逢名優白酒銷售旺季,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密切關注茅臺等名優白酒相關企業價格行為,加大對重點企業、重點環節、重點商品的巡查力度。重要產區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要緊密聯繫生產經銷企業,及時掌握價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