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繡花功夫」,做活「精」字文章
鄭建新對「四精五有」理念進行系統解讀,勾勒城市未來發展美好藍圖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
城市是我們永恆的家園,是一個「骨骼強、血脈暢、氣質美、活力足」的有機生命體。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今年,長沙提出「四精五有」發展理念,加快將長沙建設成美麗舒適宜居現代化大都市。長沙為什麼要提出「四精五有」理念?「四精五有」有何內涵?建設「四精五有」美麗舒適宜居現代化大都市怎麼幹?15日,在全市建築業發展大會暨精美長沙建設論壇上,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鄭建新作《堅持「四精五有」標準,加快建設美麗舒適宜居現代化大都市》主旨演講,對「四精五有」理念進行系統解讀,為800多萬長沙市民勾勒出一幅城市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
為什麼提出「四精五有」?
中央有要求,城市有需要,市民有期盼
「精準規劃、精美建設、精緻管理、精明增長」「更加有顏值、有氣質、有內涵、有格調、有品位」……「四精五有」是鄭建新今年在多個場合、多次會議提到的高頻詞。「這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個標準,目標就是讓長沙成為美麗舒適宜居的現代化大都市。」鄭建新說。
長沙為什麼要打造「四精五有」美麗舒適宜居現代化大都市?
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長沙由『公交時代』進入『地鐵時代』,成功邁入全國城市『萬億俱樂部』,連續13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鄭建新認為,幾年來長沙城市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與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存在差距,「這就需要我們在現有城市品質基礎上,下足『繡花功夫』,做活『精』字文章,實現城市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
在論壇上,鄭建新播放了一段街頭隨採短視頻,多位市民對城市人行道、斑馬線、地鐵站、小區環境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新時代,市民對城市發展有著更高要求和更多期盼,期盼我們的市容市貌能更乾淨、更整潔、更清新、更精緻,期盼更高品質的綠化、美化、亮化、彩化,期盼城市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鄭建新說,歸結起來,就是期盼長沙成為更加美麗舒適宜居的現代化大都市。
此外,建設「四精五有」美麗舒適宜居現代化大都市,還是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從綜合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區域輻射力等方面來看,長沙與國際國內先進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只有奮起直追,才能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爭取主動,讓更多人願意來長沙創業、生活、定居,厚植區域競爭的新優勢。
「四精五有」內涵是什麼?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建設美好城市
「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工作的奮鬥目標,也是我們城市工作的價值追求,每一位市民、每一位城市工作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美好城市。」鄭建新也分享了自己心目中的「四精」美好城市——
精準規劃,就是城市的規劃覆蓋全面、精準精細,實現「多規合一」,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重點是「四個三」,即科學劃定「三區三線」,逐步構建「三級三類」空間規劃體系,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依據、分區規劃為基礎,構建規劃「一張圖」,精準到規劃的每個元素,比如城市天際線、城市色彩、建築風格、城市公共設施布局等。
精美建設,主要包含精美建築、精美街道、精美社區、精美環境、精美生活五個方面。精美建築,就是實現從「穿衣戴帽」到「內外兼修」轉變;精美街道,就是實現從「城市道路」到「人文街道」轉變;精美社區,就是實現從「傳統社區」到「幸福社區」轉變;精美環境,就是實現從城市「只做加法」到「加減結合」轉變;精美生活,就是實現從「騰籠換鳥」到「築巢引鳳」轉變。
精緻管理,就是要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數位化、智慧化、人文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城市管理全覆蓋,做到既規範高效,又充滿人文關懷。持續推進「清潔長沙」行動,長沙城區實行全時段、高頻次、深度化清潔,確保環境衛生360°無死角,努力實現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精細化城市管理。
精明增長,就是要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實現城市資源效率的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善於吸引多元化投資主體參與城市運營,充分利用城市資源,將城市建設與舊改、棚改相結合,堅持產城融合、醫城融合、教城融合,不斷提升城市品質。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主體合作的多元化城市開發模式,既拓寬城市運營社會資本投資渠道,又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真正實現精明增長。
「城市之美,首先體現在外在顏值。」「氣質是城市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一種氣場、一種氣派、一種氣息。」「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蹟、文化古蹟、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緊接著,鄭建新解釋了「五有」的涵義:有顏值就是城市要線條美、色彩美、協調美,有氣質就是城市要典雅、清新、自然,有內涵就是要彰顯歷史內涵、湖湘內涵、時代內涵,有格調就是要有大格局、國際範、現代化,有品位就是建築有品質、細節有品位、市民有品性。
長沙缺什麼?
找準差距短板,精準施策,實現城市華麗轉身
論壇上,鄭建新通過大量案例和圖片對比,為長沙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進行「把脈問診」,拉開了一幅「四精五有」美麗舒適宜居現代化大都市的宏偉畫卷。他認為,長沙必須對標上海、深圳、杭州等先進城市,找準差距和短板,精準施策,實現城市華麗轉身。
一是規劃不夠精準,包括規劃引領不夠,規劃覆蓋不全,規劃執行不力。例如湖南湘江新區、金洲新城、南部融城片區等重大片區還沒有做詳細規劃等。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應當起著重要引領作用,只有在高水平規劃引領下,城市才能實現高質量建設和管理。
二是建設不夠精緻,包括建設一體化不夠,建設人性化不夠,建設精細化不夠,功能配套化不夠,便捷化不夠等。下一步要強化全市「一盤棋」,做好規劃建設管理統籌一體化;要精益求精,樹立工匠精神,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精心優化改造城市的每個細節,讓細節處處彰顯城市品質。
三是管理不夠精細,包括違章建築有待進一步整治,市容秩序有待提升,垃圾分類有待加強,城市數位化水平有待提升。「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鄭建新說,城市越發展,城市越大,精細化、科學化、智慧化管理的需求就越高。接下來,要全面提升城市數位化水平,深入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在城市管理領域的應用,加快啟動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形成縱橫協同聯動的智慧治理體系。
未來怎麼幹?
採取六大行動,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鄭建新說,建設「四精五有」美麗舒適宜居現代化大都市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有清晰的思路和務實的舉措。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進一步優化山水洲城景觀格局、提升城市整體風貌、改善城市空間環境。下一步,圍繞建設「四精五有」美麗舒適宜居現代化大都市,長沙將採取六大行動,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穩步推進「精美長沙」三年行動。確保通過三年時間,以工匠精神、繡花功夫雕刻城市面貌、勾勒城市肌理,從建築風貌、整體空間、城市細節著手,全力打造精美建築、建設精美街道、共創精美社區、營造精美環境、共享精美生活,打造一批精美示範項目,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精美長沙」建設模式。
深入推進城市和建築景觀風貌管控行動。圍繞空間形態與建築高度、建築風格與建築立面、建築色彩與材質、公共空間、戶外廣告、戶外招牌與夜景照明、慢行系統、地下空間以及景觀環境等方面進行管控,對交通功能設施、步行與活動空間、附屬功能設施與沿街建築界面等四大類型的建築色彩、外立面等要素統籌管控,精心打造一批典型示範項目。
強力推進市容環境秩序整治行動。聚焦市容環境秩序短板,營造乾淨、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深化「三清」舉措(道路街巷全時段清掃、路面立面高頻次清洗、公共設施和綠化深度化清潔),高標準推進環衛保潔「全覆蓋、見本色、常態化」。開展道路窨井設施、佔道設施、交通隔離設施、橋隧安全等市政設施專項整治,保障「路平橋安」。
全力推進城市管理品質提升工程。大力推進「五縱五橫」道路空間品質提升工程、道路平坦行動、「一點三線」品質提升工程、「一江兩岸」城市照明提質、戶外廣告品質提升工程5類項目。強力整治違法戶外廣告招牌,提升主次幹道建築外立面品質。完善提升「一江兩岸」等重點區域景觀亮化效果,將夜景亮化打造為長沙文化旅遊名片,助力城市「夜經濟」發展。
持續推進城市有機更新。要注重因地制宜,綜合運用「留、改、拆、補」的方法,把留放在第一位,多採取「微改造」「微更新」措施,既保護好歷史文化街區、歷史遺蹟等,又優化好城市空間功能,做到「整體修舊如舊,局部修新如舊,細節修舊如新」。
持續推進主城區危舊房屋改造和鐵路沿線人居環境提升。對主城區危舊房屋改造工作,要注重分類處置,按照今年底完成20%、明年底完成70%、2022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的序時進度加快推進。對主城區鐵路沿線人居環境提升工作,確保在2022年底前按質按量完成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