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中國不是在實行非暴力。它能英勇對日抗戰,說明中國從來沒有非暴力意願。說它只是自衛,從非暴力原則來說,這不是理由。從非暴力主義者的立場來看,我必須說,以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來對付一個開化了的日本,還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樣手段來抵抗日本侵略,我以為這是不適當的。假如中國人有我這樣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樣的最新毀滅手段。中國人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以兩億人給你,可是剩下的兩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假如中國人真的這樣做了,日本人就會變成中國人的奴隸。」(來源於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論」)
憑什麼?
面對敵寇侵國,山河淪喪。
趙博生說:「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
大仲馬說:「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
而被泰戈爾稱之為「聖雄」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國父,卻公開聲明:「假如中國人有我這樣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樣的最新毀滅手段。中國人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以兩億人給你,可是剩下的兩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
憑什麼!他憑什麼說這樣的話。
當全世界人都在反法西斯時,你卻告訴世人不要抵抗,要非暴力;當猶太人幾乎在歐洲被屠戮殆盡時,你卻勸說猶太人放棄抵抗希特勒;當中國傾全國之力與日寇決戰東方時,你卻建議中國人應該身體上低頭,靈魂上抵抗。
1942年4月,在印度國內廣大群眾反英情緒高漲和日本侵略者迫近印度的形勢下,甘地提出了英國「退出印度」的口號,並先後發起了1940~1941年第三次不合作運動和準備發動第四次不合作運動,均被英國鎮壓下去。
這才是真正的奸雄,他明白國家處於混亂之中,自己的機會也就來了。
1942年1月1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籤訂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迅速擴大,日軍進攻猛烈,連續侵佔多個國家。反法西斯聯盟也迅速給予回應,開始反擊。而這些,與印度無關,印度還是那個被英國統治下的印度。但面對日軍的逼近,甘地卻選擇內亂,要獨立,要自由,要民主。
國家將無,民族將亡,難道不是拿起武器抵禦外辱嘛?要什麼獨立,要什麼自由,要什麼民主。
他的思想精神一半來自於印度教,結果還是被印度教的人刺殺了,這是在說明什麼。
甘地授予泰戈爾「偉大的靈魂」的稱號,泰戈爾則贈予甘地「聖雄」的稱號。這就是兩個無知的印度人之間商業互捧的故事啦。
泰戈爾偉大,那是他們印度人的偉大;甘地聖人,那是他們印度人的聖人。印度就是如今那個自稱世界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超級大國。古印度佛教中的那種虔誠沒有了,再有沒有了,有的只是一些有豺狼之志的鼠輩,這就是甘地的新印度。
「後世的子孫也許很難相信,世上竟然真的活生生出現過這樣的人。」「我認為甘地的觀點是我們這個時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們應該朝著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過暴力達到我們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愛因斯坦
這個民族都要被屠戮殆盡卻依然還在勸美國政府不要使用原子彈的猶太人學者,是真的「偉大」,他的思想與甘地不謀而合。「來吧,可惡的強盜,瘋狂的蹂躪我的身體吧,玷汙它吧,只是在這之前,你要明白,我的靈魂是不會屈服的,即使我本來可以反抗。」
身體可以出軌,但靈魂絕對不行。
「瞧那位倫敦法學院畢業的善於煽動的律師,現在卻裝成東方人常見的苦行僧模樣,半裸身子,瘦如骨柴,居然還心安理得地與副王(印度總督)平起平坐,進出王府,裝模作樣與英王的代表一起用餐喝茶,真是令人作嘔。——邱吉爾
邱吉爾的話雖說沒有愛因斯坦的那麼有詩意,但我喜歡。
不要軀殼,只要靈魂。妙啊!「聖魂」甘地,好一個飄蕩在印度上空的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