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中九歌1940年,中國抗戰進入極為艱苦的時期
日寇從海洋上和陸地上,對於中國雙管齊下進行封鎖。
無論是前線還是後方,生活物資極為緊張,更別說抗戰物資了。
為打破封鎖,中國抗戰的中堅力量之一,發動了百團大戰。
之後引起的是日寇的瘋狂報復。
加上,1940年3月30日,近代史上有名的漢j汪某人,成立偽國民政府。
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國內統一戰線上的士氣。
極大動搖國民價值觀和抗戰信念,真是個十足的千古罪人。
為打破封鎖,爭取國際力量的援助。
國民政府在1940年派遣官員前往印度,尋求支持。
很難想像,中國居然落魄到向印度尋求支持的地步,但在當時確實發生過。
印度被稱之為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與英國的關係好比兒子與父親。
英國曾經有日不落帝國的美譽,實力非同一般。
印度作為親兒子,幾乎繼承了英國在亞洲的全部政治遺產,還有數量龐大的武器裝備、重工業設施。
從工業重工業產值和工業基礎來看,遠遠甩同時期中國相當大的一個段位。
中國派遣代表前往印度尋求支持,也就不奇怪了。
尋求支持的過程中,不得不會見印度英雄甘地。
甘地
甘地被稱之為印度聖雄,提倡非暴力不合作的政策,反抗英國人的統治。
最終還取得了成功,就此成為印度人的偶像。
什麼叫非暴力不合作?
指提倡以非暴力行動的方式,採取各種反抗的措施。
包括但不限於站在你家門前,以近乎無賴的方式躺在地上,讓你無可奈何,最終屈服。
就站在那裡不反抗,假如你要用刀砍來進行抓捕,無所謂,隨你的便。
要以最終「道義」的力量來感化你,讓你屈服在「正義之光」的力量之下。
上面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本質。
總的來說就是反抗敵人的過程中,不得採取任何武力的措施,只能要溫和,讓敵人最終在道義的力量之下臣服。
甘地在宣傳他的非暴力不抵抗政策
此等愚蠢的行徑,不禁讓人想起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典故:宋襄公在戰場上當君子,放跑敵人,最終導致自己國家被滅亡。
那麼為什麼印度會產生如此奇葩的觀念呢?
源於印度的歷史。
套用一句唯物主義歷史的觀點,印度的歷史就是被殖民被徵服的歷史。
成百上千年來,匈奴人、大月氏人、蒙古人、波斯人、中國古人輪番胖揍印度。
印度每次遭到徵服後,心理狀態還賊好。
就像生活把人那啥那啥,最後無法反抗,只能默默享受了。
基於此等傳統的文化,衍生出來甘地式的奇葩也就不奇怪了。
1500年前,雅利安人進入南亞大陸徵服印度
面對中國的求援,甘地直言不看好中國的抗戰:
「既然日寇如此兇猛,那中國為何不能採取與印度一樣的非暴力不抵抗政策呢?
中國人有4億之多,拿出一半的人口,就站在日本人的面前,不要反抗。
讓他們(日本人)先殺個2億,日本人到最後會良心不安,屈服於中國。
這樣子你們(中國)就可以贏得勝利。
中國真的像我說的做了,日本人會因為道德上的不安,成為中國奴隸的。」
中國代表面對如此奇葩的言論,差點沒有暴走。
如果真像甘地這樣執行,中國真的成了跟印度一樣的「奴隸和韭菜」。
或許對於一個已經臣服與他國的印度民族而言,永遠不會知道獨立自主,自立自強的快樂。
在中國人的基因中,刻著一種骨子裡的自強精神。
從大禹治水就開始了。
壁畫:大禹治水
洪水暴發,其他國度求上帝寬恕,中國甩開了膀子就是加油幹。
拜神、拜佛,國人也有,但都建立在不靈就砸的基礎之上。
如此靠著自己的本領,印度不論是接受多少外力援助都無法學會的。
說來也好笑,甘地這一號稱用人性之光感化全體印度人的聖雄,最終結局卻死在一個BAO徒手中。
愛因斯坦,聽聞甘地去世後,還感到惋惜
「(甘地)他是一個政治家、但他的成功,不靠權謀術數;一起全憑著人格的感化!
他是一個勝利的鬥爭者,但時時輕視使用武力;......以純正人性的莊嚴,抵抗著歐洲的暴力!」
最後,不論如何都無法認同甘地近乎奴隸似的卑微反抗。
搞得獨立自主這麼一個有民族尊嚴的事情,跟別人施捨似的。
把臉伸過去給別人打,打完了還要問問別人的手痛不痛。
如此愚蠢的觀念,中國不需要。
但中國相當支持印度的做法,把國防武器什麼的,都銷毀了,在邊境上不設防效果可能會更好。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一個學新聞的歷史故事持有者。關注我,這裡有現象背後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