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學習中,詞類活用現象是難點之一。難就難在一個「活」字,不少中學生朋友不得要領常常丟分。有不丟分的秘籍嗎?當然有啊!只要握緊現代漢語語法這把金鑰匙,就能穩賺不賠!
名詞用作動詞
如何判定名詞用作動詞
1.當句子中沒有動詞卻明顯存在賓語或補語時,可以毫不猶豫地判定賓語或補語前面的名詞已改變了名詞詞性,用作了動詞。當然,活用後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只是動作化了罷了。
「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通常意義是名詞,義為「刀鋒」,刀鋒能殺人,「刃」後帶了賓語「相如」,就活用為「殺」的意義。
譯文:(秦王的)侍從們想要殺藺相如。
大雪三日《湖心亭看雪》雪:下雪 譯文:大雪接連下了多日。
客此 《湖心亭看雪》 客:客居。 譯文:客居於此處。
2.名詞充當謂語,作動詞。
大楚興,陳勝王《陳涉世家》王,稱王。
陳勝王是主謂關係。連用的兩個名詞,其中一個有可能用作動詞。只有可以分析成動賓關係和主謂關係的連用的兩個名詞才有可能是活用。
譯文:大楚將興,陳勝稱王。
從左右,皆肘之(《左傳》)肘之,動賓關係。肘:用手肘碰。
譯文:跟在左邊或右邊,(韓厥)都用肘制止他。
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蹄之,動賓關係。蹄:用蹄子踢。
譯文:驢非常憤怒,用蹄子踢老虎。
皆指目陳勝 《陳涉世家》目陳勝,動賓關係。目:用眼睛看。
譯文:互相以目示意看著陳勝。
置人所罾魚腹中 《陳涉世家》罾魚,動賓關係。罾本義為魚網,這裡作「捕捉」解。
譯文:放在別人所捕的魚的肚子裡。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公輸》楚寇,主謂關係。寇:入侵,進攻。
譯文:在宋國城上等待楚國入侵了。
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亭記》號:取號。
譯文: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醉翁。
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 ,樂亦在其中矣《論語 述而》飯:吃
三個動賓關係的短語並列,即可推斷「飯」活用為動詞。
譯文: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
恐前後受其敵 《狼》敵:名詞用作動詞,攻擊
譯文:擔心前後都受到狼的攻擊。
狼不敢前 《狼》前:上前。 譯文:狼不敢上前。
一狼洞其中 《狼》洞:挖洞,打洞。
譯文: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裡打洞。
但微頷之 《賣油翁》 頷:點頭。譯文:只是對此微微
3.副詞,特別是否定副詞後面的名詞用作動詞。按照現代漢語規範,副詞不能修飾、限制名詞,只能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
二月草已芽《採草藥》芽:發芽。前有副詞「已」。
譯文:二月草已經發芽。
不冠不襪 《大鐵椎傳》冠:戴帽子。襪:穿襪子。
譯文:不戴帽子,不穿襪子。
不蔓不枝《愛蓮說》 蔓:長出藤蔓 枝:長出枝莖
譯文:不橫生藤蔓 ,不旁生枝莖。
4.能願動詞後面的名詞也用作動詞(「能水」、「欲刃」)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水:遊泳,前有能願動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