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虛詞的語法意義與現代漢語語法有相通、相同、相似之處,藉助現代漢語語法這把金鑰匙,有利於我們學習文言虛詞。下面分析第二個文言虛詞。
而
(一)、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這種並列關係相當於現代漢語語法的並列短語。並列短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代詞並列組成。彼此沒有修飾和被修飾的關係。如:老師和學生 觀察與思考 積極而熱情 美麗又大方
如:
任重而道遠。《論語》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謂語:知 賓語: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常處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處安逸快樂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周亞夫軍細柳》
——至於亞夫,豈能被侵犯!
3.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如: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聚室而謀《愚公移山》——就集合全家來商量
成禮而去《周亞夫軍細柳》——禮儀完畢即離去。
4.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可是」「卻」。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隆中對》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擔心挖不平嗎?
5.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
如: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6.表示修飾關係,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這裡的修飾關係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偏正短語。現代漢語語法把由詞語與詞語組合而成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稱為短語。詞和詞按修飾、限制、補充關係構成偏正短語,由定語或狀語+中心詞組成。如:美麗的中國、勇敢地探索、英雄的人民等。 如: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河曲智叟譏笑著阻止愚公說
(二)複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通過以上例子得知,藉助現代漢語語法知識學習文言文的確有所助益。
同學,希望您也能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