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蕭紅在《呼蘭河傳》裡描寫了形形色色底層人的生活,不幸的人會有著千萬種不幸的模樣。
無論是被愚昧婆婆害死的12歲小團圓媳婦兒,還是60多歲仍然老無所依,靠著偷東西度日的有二爺,抑或是那群住在危房,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窮人。
他們的心酸讓人倍感悽涼,正如蕭紅所說,他們早就學會了對命運逆來順受,因為命運對他們從來只有惡意的捉弄,卻無善意的幫助。
這其中,馮歪嘴不僅形象上就已經接受了上天的嘲弄,長得其貌不揚。個人的命運也如螻蟻般,這一生都不曾舒展開,反而一直在打擊他。
難得的是馮歪嘴很堅強,他不像有二爺喜歡自暴自棄,消極悲觀,也不曾妄自菲薄。
無論命運如何對我,我始終不卑不亢,這大概就是馮歪嘴的人生信條。
蕭紅家的磨房裡住著馮歪嘴。
馮歪嘴很窮,雖然他一直兢兢業業地努力工作,平時幫著東家拉磨,等到秋天,新鮮碾米下來的時候,還能做些黏糕出去賣,然而他的生活仍然很窘迫。
這樣沒有希望的日子很容易讓人充滿負能量,常年都很貧困的馮歪嘴卻是個很和善的人,無論見著誰都是先給一個笑臉。他熱情地對待每個人,哪怕別人故意捉弄他,他也不會生氣。
生活常常為難他,他卻沒有因為苦難的人生而讓自己整日愁眉苦臉,為何隔壁家的王大姑娘願意嫁給他這個一貧如洗的光棍,大概便是因為他對生活是一個很溫柔的人。
畢竟,馮歪嘴的窮不是一般的窮。王大姑娘在零下幾度的寒冬為他生下孩子,他住的磨房裡,甚至沒有棉被給小孩子取暖。小小的嬰孩蓋的是四張面口袋,縱然這樣,也不容於東家。
只因迷信的東家認為讓剛生產的女人住在磨房裡會破他的財運。
被趕出來的馮歪嘴一家從零下幾度的磨房搬到條件更簡陋的草棚子,小孩子蓋著的面口袋也變成了草堆。
八卦的鄰居們知道了馮歪嘴不聲不響地娶了王大姑娘,便再也不忘隨時給這兩個人關注的眼神,只是這眼神是充滿惡意的。
好好的王大姑娘在鄰居們造謠的過程中變成了不知羞恥的壞女人,至於兩人所生的小孩,鄰居們隨時關注著這個小孩會不會被這寒冷的冬天給凍死,畢竟馮歪嘴住的草棚是如此破爛,四面漏風。
那一段時間,馮歪嘴的家門口站了不少的探訪員,他們不是來關心馮歪嘴的,卻是來看笑話的。
比如得出了這樣的觀察結論:「那草棚子才冷呢!五風樓似的,那小孩一聲不響了,大概是凍死了,快去看熱鬧吧。」
探訪員們知道小孩沒死,是這樣的口氣:「他媽的,沒有死,那小孩還沒凍死呢,還在娘懷裡吃奶呢。」
在這群人的眼中,仿佛小孩沒死成了一件讓人很遺憾的事情。
探訪員們看到馮歪嘴的炕上有一段繩頭,又開始傳說一貧如洗的馮歪嘴要上吊了。
誰曾想,馮歪嘴就沒有想過自殺,他和他的家人活得好好的。
看見馮歪嘴,大家都喜歡取笑他:「馮歪嘴子有了大少爺了。」馮歪嘴子只笑笑,也不生氣。
馮歪嘴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拿別人的錯誤讓自己生氣實在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情,然而很多人依然會生氣,馮歪嘴卻可以真正做到「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有了妻兒的他已經萬事足,又何曾在乎過外人的風言風語,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對馮歪嘴而言,他有了自己的家庭,他的人生就有了意義。
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馮歪嘴雖然窮的響叮噹,也不曾因為窮而虧待了妻子,真正做到了我有多少錢,就可以為你花多少錢。
王大姑娘為他生第二個孩子,他花光積蓄買了幾十個雞蛋,買了花洋布,別小看了這幾十個雞蛋,在那個窮人一年都吃不到一次肉的年代,馮歪嘴寧願不吃肉,也要給妻子補身體。
很多男人認為老婆生孩子不過像母雞下蛋一樣簡單,沒有文化的馮歪嘴卻能體諒妻子生產的辛苦。
他家是貧窮的,但他家是快樂的。夫妻相敬如賓,和和氣氣,不曾紅過臉。
然而命運無常,王大姑娘在生完第二個孩子後沒多久就病逝了。
八卦的鄰居們又等著看馮歪嘴子的好戲了,他們說道:「看熱鬧吧,馮歪嘴子又該喝酒了,又該坐在磨盤上哭了。」
大家都說馮歪嘴子這回非完不可了,似乎馮歪嘴子如果不完是不正常的。
怎料馮歪嘴子讓鄰居們失望了,他很堅強,為了兩個孩子,他一直在努力地活下去。
他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既要辛苦養家還要照顧孩子。
蕭紅眼裡的馮歪嘴是這樣的:「他在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們都用悲傷絕望的眼光來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經處在了怎樣的一種艱難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經完了,他沒有想過。」
馮歪嘴的人生再難,每每看到自己的兩個孩子,含著眼淚的眼睛也就笑了起來。
兒子在慢慢長大,他在慢慢老去。這人生風雨再多,這人生路再難走,馮歪嘴成了父親,就有了自己的擔當,也有了自己的寄託。
孩子是他生命的延續,是他對生活的希望。
命運從不曾厚待馮歪嘴,然而他卻從沒有自暴自棄,如果人生太苦,能夠堅強地面對也未嘗不是一種救贖。
熬著,熬著,也許就有了希望呢?走著,走著,也許就柳暗花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