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有這麼一個小姑娘。她是遼寧人,今年12歲,長得很高挑,比同齡人要高很多。皮膚雖不白皙,但她喜歡笑,總是笑呵呵的。她梳著又黑又長的大辮子,長得都快到膝間了。她胃口也好,不挑食,有時候一頓能吃三碗飯呢。性格也不錯,開朗大方,見人也不膽怯。走起路來,腰杆挺得筆直,走得風快。家裡來客的時候,她會幫著長輩去招待人家。你是不是會覺得她一定是個招人喜歡的孩子?
可是,她卻被折磨死了。
一
在她12歲的那年夏天,她坐著火車從遼寧來到了呼蘭河。並不是去參加夏令營,也不是跟隨父母去旅遊,而是去給那家趕車的,作團圓媳婦,也就是童養媳。
這趕車的老胡家租著蕭紅家的小偏房。屋裡一共有三個炕,住著祖孫三代八九口人。
他家有兩個兒子,一家一個孫子。大兒子家的孩子已經娶媳婦了。
這團圓媳婦自然是給二兒子家的孩子娶的。
她來的那天,附近的人和過節一樣興奮。老胡家不大的屋子和院子,竟擠下了三十多個人,圍著看這團圓媳婦。
可是,人們卻並不十分喜歡她,認為她不像個團圓媳婦。
周三奶奶覺得她「見人一點也不知道羞」。楊老太太也覺得她不怕羞,理由是她頭一天去婆家就吃了三碗飯。
蕭紅的母親也覺得這個女孩不像個團圓媳婦。
大家都覺得不像。可見,成為合格的團圓媳婦得符合好多標準呢。
二
不幸的是,這個女孩子不達標的地方卻太多了。就連腰杆挺得直、走得風快都是錯誤的。
剛來家沒幾天,婆婆因為她的不合格,以及為了給新進門的媳婦一個下馬威,就開始動手打她。
這一打不要緊,居然又發現了她新的不合格之處。
這個小團圓媳婦才厲害呢!沒見過,你擰她大腿,她咬你;再不然,她就說要回家。」
不知道害羞就罷了,居然還不聽話,還敢咬婆婆,而且,更嚴重的是,她竟然敢說要回家。
她可是婆婆花錢買來的,居然喊著要回家,這可是觸犯了「天威」了。
於是,夏天、秋天,這團圓媳婦被打了小半年。
她也哭叫了小半年。
到了冬天,這哭喊聲才停了下來。
三
團圓媳婦病了。這是她婆婆說的。
得的不是尋常的病。她婆婆說這團圓媳婦是狐仙旁邊的,狐仙要讓她去「出馬」,也就是當跳大神的。
為了給團圓媳婦保命,婆婆夜夜請人來跳大神。
聽說這女孩恐怕性命不保,大家都幫起忙來,貢獻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建議。
周三奶奶提議給她吃一個全毛的雞。據說她的曾祖母就用的這個法子好的。
楊老太太則說,要把黃連和豬肉用瓦片來焙,壓成面來吃。
才吃了一天,那些熱心的人們又來了,他們說黃連大寒,團圓媳婦這麼虛弱,吃了會洩了元氣。
於是,一個曾在藥店當廚子的人又給了個藥方子,說是藥鋪的先生常用的,不管什麼病都能治好。
團圓媳婦的婆婆當真了,趕緊留了這方子。
其實,那個廚子是個半瘋子,這方子也是他瞎說的,根本就不能用的。
四
團圓媳婦的病更重了。
她生病的表現有三。一是半夜睡覺會忽然坐起來。二是見了人會害怕。三是眼裡總有淚。
當然,這也是她家裡人說的。
這二三條我覺得都很平常,畢竟天天被打,又夜夜被折騰著看跳大神,不害怕不哭才是奇怪呢。
至於第一條,我猜想,只不過是做噩夢嚇醒了吧。
但是,所有人卻覺得她這是病入膏肓,眼看就不行了。
既然有病,那就得治。畢竟是花錢買來的,這錢可不能打了水漂。
婆婆卻和眾人說,自己不是捨不得錢,是真的心疼這孩子。
話既然說了出口,就不能收回了,畢竟這面子是很重要的。
所以她花了大價錢,讓一個「抽貼的」給團圓媳婦治病。
每抽一貼要十吊錢,抽著不好的貼,可以再抽,這就意味著,還要交錢。
一吊錢可以買二十塊豆腐,十吊錢能買兩百塊豆腐。十吊錢還能買十來個小雞,能買一頭小豬仔。
團圓媳婦的婆婆算了很久,她覺得每抽一貼,都是巨大的損失。
畢竟,她連手受傷很嚴重了,都不捨得花兩三吊錢去買紅花油。
但是身邊很多人看著呢,她只好硬著頭皮,恭恭敬敬地去抽貼。
結果兩貼都抽得不好。這抽貼的只好又給團圓媳婦的手心和腳心貼了寫了字的紅紙。貼腳心的時候,他發現這團圓媳婦的腳心有一大塊疤痕。婆婆忙說:
我方才不是說過嗎,是我用烙鐵給她烙的。哪裡會見過的呢?走路像飛似的,打她,她記不住,我就給她烙一烙。」
抽貼的就嚇唬她,說是虐待媳婦的婆婆死了會下油鍋的。
嚇得婆婆趕緊跪下求他。於是,這抽貼的又多掙了一筆。
團圓媳婦的婆婆,這次花了五十吊銀子。她秋天去田裡拾黃豆粒,拾了半個多月才掙了幾十吊錢。但是,這會子她卻想開了,畢竟也沒有其他法子了,而且只有給了錢,抽貼的才不會宣揚她是惡婆婆呢。
五
抽貼的打發走了以後,團圓媳婦的婆婆開始懷念以前的日子。
那時候,團圓媳婦還沒病得這麼嚴重,還可以打。這婆婆若是打碎了碗、丟了東西或是摔了一跤,都可以打團圓媳婦出出氣。
有娘的,她不能夠打。她自己的兒子也捨不得打。打貓,她怕把貓打丟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
經過一番分析,她發現只有這團圓媳婦可以打,因為她沒有地方可以逃跑,也沒有人在乎她,打壞了一些也沒事。於是她換著花樣打她,吊房梁打、烙腳心、用針扎手指尖……
團圓媳婦常常夢見婆婆打她。一夢見,她就喊著要「回家」。
『回家』這兩個字,她的婆婆覺得最不祥……於是就請了一個圓夢的。那圓夢的一圓,果然不錯,『回家』就是回陰間地獄的意思。」
這下子,老胡家鬧得更厲害了。人們像追熱播劇一樣地狂熱,爭著搶著去老胡家,看那些跳神趕鬼的。
人們竟覺得,不去的人,是落伍的,而腿腳不便不能去的人,是非常不幸的。
其實,只有一個人才是最可憐的,那就是團圓媳婦。
一次,她被當眾脫光了衣服,浸在一大缸滾燙的熱水裡洗澡。
人們為了她好,好幾個人一起給她把衣服撕了,又往她的頭上澆熱水。
團圓媳婦被燙得昏了過去。
然後,被弄醒了,再洗第二次。
又昏了過去。
再被弄醒,洗第三次。
之後,她昏睡了六七天。
六
老胡家不能眼看著她一直昏睡下去了,就又找了大神。
大神讓他們去扎彩鋪扎了個紙人,然後縫上布衣服,抬到南河沿旁邊的大土炕去燒了。
團圓媳婦的婆婆還特意找了幾個吹鼓手跟著,顯得更有些聲勢。
結果,卻因為天冷,並沒有很多人來看。
她後悔極了,早知道沒人看,她就不花一百吊錢去買那件布衣服了。
到現在,對團圓媳婦的醫治已經快結束了。
她以前走得太快,如今嘗過烙腳心的滋味,怕是走得很慢了。
她以前不知道害羞,經歷了當眾在大缸洗澡的治療後,估計已經好了吧。
她以前經常做噩夢,現在她老是昏睡著,就算做噩夢也是安安靜靜的。
她以前還敢反抗婆婆,這時卻已經快死了,恐怕是沒有力氣再掙命了。
她以前老是說要回家,這個倒是不可怕,畢竟,她也沒有家可以回。
還剩下一個問題沒有糾正,那就是她的長辮子。
人家的辮子都是到腰的,她的卻長到膝蓋了。這可不行。
要解決也簡單,只需要一把剪刀。
她婆婆說,這團圓媳婦是個妖怪,睡了一覺後,辮子就掉了下來。
至此,團圓媳婦的病算是都治完了。
不知道這下子她是不是和別的團圓媳婦一樣了?
可是,病治完了,她卻死了。
七
她死了以後,幫忙辦喪事的有二伯和老廚子,開開心心地去老胡家吃了酒。
不久,老胡家的大孫媳婦跟人跑了。
團圓媳婦的婆婆哭瞎了眼,哭的倒不是別的,而是她砸進去的那些錢。
團圓媳婦死後變成了一隻大白兔,常跑到橋下哭,哭的倒不是別的,她只是想回家罷了。
八
張愛玲說:「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總發現他不過是個可憐的人。」
這句話正好可以用在團圓媳婦的婆婆身上。她的惡已經非常明顯了,但腐朽的舊社會才是孕育這醜惡的土壤。其他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充當了劊子手,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可見,這舊社會對人的浸淫是很徹底的。
但也有例外的,比如蕭紅和她祖父,他們始終知道團圓媳婦沒病。但是他們沉默了,並沒有去摻和人家的家事。
團圓媳婦,也是個例外。她之所以遭受厄運,除了人們有意無意的惡毒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她弱小如羔羊,卻沒有學會沉默。
她和人們心中的團圓媳婦太不同了,人們覺得這是錯的。
她會害怕,會反抗,會掙扎,人們更覺得這是錯的。
這隻沒有學會沉默的羔羊,讓人們感到了恐慌。
可是她太弱小了,弱小的反抗者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
不過,她卻反抗過。
這一章讀起來讓人覺得很沉重,很壓抑。
因為這一章所反映的問題太複雜了,人性的善與惡、舊社會的腐朽、人們的麻木與愚昧、女性的悲慘命運,甚至還關於規則的打破與維繫等等。
有人說,團圓媳婦其實是沒出走成功的蕭紅。這個角度或許可以給大家一點啟發。
《呼蘭河傳》作為一本小說,我們自不必去尋找蕭紅在書中的影子,只是這個觀點可以將我們的注意力從書中的角色跳脫出來,去思考更多,倒也不是個壞事。
蕭紅曾不顧家人反對去北平求學,也曾為了逃避婚約而出走。她為了反抗,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她不曾屈服過。她選擇的路也許很難走,但她一直在堅持著。
人生不就應該這樣嗎?
勇敢,是不讓別人隨便定義自己。堅定,是不允許自己陷入懷疑。
不勇敢,就會永遠是待宰的羔羊。不堅定,就是親手斬斷前行的道路。
只有自己強大了,外界才能聽到你發出的聲音。
明晚我們繼續閱讀《呼蘭河傳》第六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原著,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讀書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