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馬帝國滅亡時,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2020-12-09 腦洞外星人

羅馬人從臺伯河岸七丘之城起家,歷時1000多年,建立了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代表了古代西方文明的最高成就,乃世界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帝國之一。全盛時代,羅馬帝國佔地一千多萬平方公裡,人口近一億。

公元2世紀末期至3世紀末期,羅馬爆發了軍事、經濟、政治等全面大危機,走向衰敗。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部分,國力殘敗,公元476年徹底滅亡。西羅馬的終結,標誌著歐洲古典文明的終結。

西羅馬的滅亡是個複雜的過程,充斥著暴力、反抗、叛亂,而同時期的中國,正處於南北朝時代,同樣動蕩混亂。今天我們就看看這一時期兩者的對比。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首先是人民反抗:自公元4世中葉開始,羅馬各地的人民運動就不斷發展:不列顛、西班牙發生激烈的納稅人行動。北非轟轟烈烈的阿哥尼斯特運動衝擊著西羅馬在北非的統治。

外蠻入侵也聲勢浩大。公元410年哥特人進攻羅馬,後來與高盧、西班牙的起義奴隸匯合,推翻羅馬在這兩處的統治。

西哥特人攻擊羅馬在西班牙的統治時,汪達爾人轉戰到北非,與那裡的阿哥尼斯特運動相互配合,摧毀了羅馬在北非的統治。

公元476年,羅馬帝國的日耳曼僱傭兵推翻了西羅馬帝國最後一位皇帝羅慕洛,自立為王,西羅馬帝國正式宣告滅亡。西羅馬的滅亡原因雖然複雜,但根本上是由於羅馬帝國統治者腐化,軍人擅權,階級矛盾難以調和、公民意識淡化。

這一時期中國處在南北朝。這是我國史學界目前公認第二動亂的年代(第一是五代十國)。公元420年,

晉朝大將軍劉裕廢了東晉皇帝,推翻東晉,自立為帝,建立劉宋王朝。但僅僅幾十年,權臣蕭道成掌握了實權,公元479年,劉宋王朝走進尾聲。

在北方,多國並立的局面基本結束,出現了局部統一的北魏王朝。這一時期北魏的執政者是勵精圖治的孝文帝拓跋宏和馮太后。皇興三年(公元469年),三歲的拓跋宏被立為太子,兩年後受父親禪位,改國號為延興。

此時太上皇拓跋弘仍舊把握政權。北魏境內災害頻仍、官吏貪暴、叛亂四起。承明元年(476年),孝文帝十歲,馮太后毒殺拓跋弘,以太皇太后之位臨朝稱制,改年號為太和。

之後馮太后、拓跋宏在北魏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最值得一提的,是孝文帝的漢化政策。450年開始,北魏的漢化進程就開始加快。

公元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把拓跋氏改為元氏,明令禁止穿著鮮卑服飾、使用鮮卑語,吸收漢族文化。

同時他吸收漢族統治者以前的經驗,實行三長制和均田制。三長制,最初是漢族地主李衝向孝文帝提出的。即五家人設立一個鄰長,五鄰又立一個裡長,五裡又立一黨長。

「三長」的職能是檢查戶口、監督耕作、徵收租調以及徵發徭役、兵役等。目的是抑制地方豪強進行隱匿戶口、逃避徭役等行為,確實收效甚好。

均田制實行於公元485年。由於北魏初年戰亂頻仍,百姓流離,因此出現許多荒蕪的田地。北魏朝廷就把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配給小農,土地為國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後歸耕作的農民所有。

已經被地主階級佔領的土地並不屬於均田範圍。這一舉措保證了王朝穩定的稅賦來源,北魏的經濟、政治更加穩定。這一舉措在隋唐仍有應用,具有深遠的影響。

其他方面,在這一時期內,江南地區的土地得到充分開發,南方地區士族變得強大,掌握了國家的政權與兵權。

並且南北朝時期是個民族大融合的時代,北方的鮮卑人與漢人融合,他們互相學習對方的農業生產經驗、畜牧業經驗,漢族接受鮮卑的服裝、用具、食物等。西北民族的樂器、歌曲、舞蹈等也受到漢人的歡迎,隔閡與偏見逐漸減少。

南方的漢人和當地少數民族融合,出現了明顯的少數民族漢化現象。這對後來包容性極強的隋唐盛世的建立有很大助益。

總之,西羅馬帝國開始出現裂痕並最終宣告滅亡的這段時期,當時中國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不過,西羅馬滅亡,同時標誌著歐洲古典文明的終結。而中華文明卻能夠在每一次滄海巨變中,浴火重生,在歷史的長河中,煥發新的生命力。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相關焦點

  • 戰爭史上,當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拜佔庭人是如何反應的?
    首先,西羅馬帝國是什麼時候滅亡的?問題是典型的現代思維,意味著西羅馬帝國在某種的災難性事件。就像亞特蘭蒂斯事件是一個神話,羅馬帝國的「衰落」也是一個神話。換句話說,雖然西羅馬帝國確實消失了,但它並不是突然消失的。相反,它是在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逐漸發生的。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西羅馬帝國滅亡2
    羅馬帝國之西羅馬帝國滅亡2 從四至五世紀起,羅馬帝國在奴隸、隸農起義和日耳曼人入侵的聯合打擊下,日漸衰落,帝國政府逐漸放棄對邊遠行省不列顛的控制;從407年起開始撤退戌軍,至442年全部退走。
  •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這五個敵人都很厲害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古代羅馬是建於臺伯河岸的一個小城邦,經過長期的對外徵服,逐漸發展成為以地中海為內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奴隸制帝國。古羅馬帝國創造出了璀璨的文明。在高峰時,一天的死亡人數達到2000多人。公元250年,一場新的瘟疫再次降臨到羅馬帝國,史稱「西普裡安瘟疫」。空前的瘟疫大災難持續猖獗了16年,影響了當時已知西方世界的各個地區。公元312年的冬天,在一場饑荒之後,羅馬帝國西部再次爆發瘟疫,此次疫情的元兇被基本確認為天花。
  • 為什麼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拜佔庭帝國還能延續上千年?|備課札記
    九上第10課《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主要講述了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庭帝國的興衰,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覺得學生們應該會對東西羅馬帝國截然不同的命運的原因產生興趣
  • 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皇帝
    在位時間:公元395年~公元423年 主要事跡: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後西羅馬帝國的首任皇帝 勃艮第和蘇維克蠻族政權從王國削減為帝國附庸 利比烏斯·塞維魯 生卒年:公元420年~公元465年 父:不詳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461年~公元465年 主要事跡:在位期間並沒有什麼作為
  • 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而一個一直延續,另一個很快就滅亡
    18歲的長子阿卡丟執掌東羅馬帝國的權柄,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年僅11歲的次子霍諾留則接任西羅馬帝國的皇位,以拉文那(名義上仍在羅馬)為都。從此之後,東、西羅馬帝國分裂的局面在歷史上便正式固定下來了實際上,羅馬帝國分裂的傾向卻早露端倪,並非始於四世紀末。人們要問,這個縱橫地中海、地跨歐亞非、曾經盛級一時的龐大帝國,為什麼最終走向分裂呢?
  • 西羅馬帝國衰落原因的分析
    這一事件被普遍的認為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標誌。然而,如此龐大的帝國的衰落,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那麼這一長期而無情的衰落。直至湮沒無聞的過程的動力是什麼。曾經有一位法國歷史學家說:「羅馬文明不是自然消亡的,而是被扼殺的。」羅馬帝國的器質性病是經濟。而這一器質性病不僅在羅馬,而且在諸希臘化國家、古典希臘甚至更早的古代文明中都可以見到。
  • 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羅馬帝國,為何被「蠻族」所滅?
    此後,阿拉裡克率族人5次進攻西羅馬帝國。其中,401年、 403年兩次進攻都被西羅馬統帥斯提利科打敗;408年、409年兩次圍攻羅馬,得到豐厚的贖金後退兵;410年再次圍攻羅馬,在城內奴隸配合下於8月攻陷該城,在城內劫掠3天後率軍南下,羅馬城遭到了嚴重的毀壞。此戰結束不久,阿拉裡克就去世了,阿陶爾夫斯繼任首領。
  • 羅馬戰爭:汪達爾王國被徹底消滅,西羅馬帝國不堪一擊!
    汪達爾人洗劫羅馬公元455年,西羅馬帝國的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被部下系死,羅馬帝國發生了爭奪皇位的戰爭,最後,馬克西姆斯篡奪了羅馬的皇位。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皇帝與汪達爾人籤訂和約。一年後,該撒裡克在迦太基首府去世,他的繼任者蓋裡莫繼續對羅馬發動進攻。
  • 橫跨亞非歐,地中海為內海的羅馬帝國,為何成殘缺的西羅馬帝國
    本文就是要講,殘缺的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在中國史書中也有記載,名為大秦,之初的它只是羅馬共和國,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大國。後在元老院賜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神聖偉大)稱號,從此羅馬共和國進入帝國時代。歷代羅馬皇帝的治理下,羅馬帝國疆域不斷擴大,成為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 西歐在法蘭克王國滅亡以後,為何再也沒有走向統一?
    探尋西歐的歷史,不免令人疑惑,這個地區曾出現過大一統的羅馬帝國和法蘭克王國,但在法蘭克王國滅亡以後,西歐卻徑直走向分裂,這與中國的一句老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謂大相逕庭。那麼,到底是什麼緣故使得西歐再也沒有走向統一呢?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要先了解西歐最後一個統一國家,法蘭克王國。
  • 日耳曼各分支,在滅亡西羅馬後,分別去了哪裡?
    所謂日耳曼人是一個大的種族概念,其實它內部分為很多部族,把西羅馬帝國滅掉並當作自己的"新家"後,各分支的去向也不一樣。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公元476年西羅馬滅亡後日耳曼各分支部族的落腳點。薩克森人人數最多,因此分布也更廣,而且還有另一個影響就是規模太大,不可能集體超遠距離遠遷,所以他們從原居住地往西一直到海邊也就停住了腳步。
  • 羅馬帝國是怎麼滅亡的?日耳曼人是他的終結者嗎?
    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他的兩個兒子實行永久分治,從此歷史上便出現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不過在多數情況下,人們所稱的羅馬帝國都是指西羅馬帝國,而東羅馬帝國則被稱為拜佔庭帝國。因此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也只涵蓋西羅馬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自此,歐洲歷史從古典時代進入到了中古時代(中世紀)。
  •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中國文明得以保留,而其他幾個國家滅亡?
    中國的地理位置讓中國文明得以保存,中國東面是海,海的東面只有小日本,不足以在古代對中國產生巨大的威脅,我們不進攻它,它就要謝天謝地了。南面一樣是海,再往南是菲律賓,和小日本一樣。北面是遊牧民族,在元和清時佔了中原,但因人口和文化底蘊的原因反倒是被漢人同化了。西面是高原和大山擋住了來自西方的威脅。
  • 美國獨立建國時,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而在英國的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上,一場反抗和獨立的戰爭正在掀起。這場從歐洲點燃,在美洲爆發的起義,最終促使了美國的誕生。這件事情,在世界歷史而言,也算是一個重要的大事件了。那麼,在同一時間的中國,正在發生呢?美國獨立這一年,正是公元1776年,正是中國的乾隆四十一年。在中國歷史上,乾隆是一個非常有福氣的皇帝。相比較於其他皇帝而言,乾隆得到皇位的手段容易許多。
  • 不為人知的古羅馬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蠻族部落的入侵從歷史的記載上看,導致羅馬帝國滅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蠻族的入侵。在公元前四世紀後期,羅馬帝國延續了500多年的世界霸主地位就已經土崩瓦解。當時西羅馬帝國在對抗外部勢力時,就遭受了一連串的軍事失敗,而這也導致了西羅馬帝國對國家的掌控不斷衰弱。
  • 大清滅亡前,發生了三件非常奇怪的事,直接預示清朝將要滅亡
    中國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國家,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帶給了我們很多奇聞趣事。日新月異的發展,朝代的不斷更迭,都將中國推向更好的發展。但是,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每當有朝代即將滅亡之時,都會發生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無法解釋的事情,例如六月飛雪、牝雞司晨等,其中也包括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 拜佔庭成了「敗仗庭」(上):為何西羅馬帝國滅亡,而東羅馬帝國卻能...
    這一切還要從羅馬帝國的分裂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開始說起……從毀滅西羅馬帝國的危機中存活在著名的「3世紀危機」時期的公元292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us,244年-312年)為了更好地管理龐大的帝國,將整個帝國分為兩部分,在義大利和希臘地區各設立一個皇帝(稱奧古斯都
  • 【今日歷史】9月4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9月4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9月4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
  • 羅馬帝國分裂後,西羅馬滅亡後,東羅馬為何不趁機收復西部領土?
    西羅馬的滅亡,代表這歐洲正式進入了中世紀時代。而東羅馬的滅亡則是宣告了中世紀的結束,可以說羅馬帝國見證了歐洲整個中世紀時代。早在三世紀的時候,羅馬帝國就徹底分類成了東西領土。而在一個世紀以後,西羅馬就走向了滅亡,為何東羅馬不趁機收復西部領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