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區冶山街道雙墩村村民正在採摘菜用甘薯苗。 本報記者 董家訓攝
本報訊(記者 李都 見習記者 鐘太昌)一種名叫「長壽菜」的綠葉蔬菜,近日成為我市各大超市和菜場的熱銷品,售價在每斤4到6元。據了解,「長壽菜」是南京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發的新品種,學名叫菜用甘薯,今年開始在我市推廣種植。
眼下正是本地蔬菜「伏缺期」,尤其是綠葉菜,目前市面上品種少、價格高。市農科所科技辦主任趙荷娟告訴記者,菜用甘薯的出現,讓市民餐桌上有了更多選擇。
在市農科所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大片菜用甘薯長勢旺盛,葉青苗翠。「菜用甘薯是山芋藤的改良品種,最大特點是耐旱。」趙荷娟介紹,和普通甘薯不同,菜用甘薯只長苗,不結果,營養集中在莖葉上,還有抗癌功效,因此被稱作「長壽菜」。
記者了解到,蔬菜品種改良一般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優化,而菜用甘薯的研發是「創造出」一種新的綠葉菜,讓以往一般不被食用的甘薯葉,也變成口感好、營養佳、易種植的蔬菜。市農科所從1998年就開始確定菜用甘薯的研究方向,經歷過一代又一代改良,才培育出該新品種。
六合區雙墩村今年5月開始試種菜用甘薯,成為我市最早大面積種植的地區。村民程學山介紹,菜用甘薯生長期短,一個多月就能採摘,採摘期能持續半年。同時,由於高溫天病蟲害少,也不用打農藥。程學山估計,菜用甘薯的畝產效益能達到1.5萬元,比種很多其他農作物都強。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菜用甘薯的種植主要集中在六合區,推廣種植的最大難度是採摘成本過高。程學山說:「採摘只能靠人工,成本要1元/斤,而且工人難找。」針對採摘的問題,市農科所正在和南京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尋求合作,將開發一款可以採摘菜用甘薯的農機,一旦成功,將極大促進菜用甘薯的推廣種植。
推薦閱讀
8月8日晚,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暨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在肇慶新區體育中心隆重舉行,共有來自廣東省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共22個代表團、近3萬餘人參加本次盛會。科比特將積極投身到安防工作中,更加專注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為護航更多精彩賽事貢獻力量。[詳細]
2018年8月3日在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了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養老服務基金成立暨揭牌儀式。養老服務基金成立儀式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老齡與綜合公益事業部劉芳主任主持、谷豔芬副秘書長宣讀了「養老服務基金」成立批准文件、理事長戚學森頒發牌匾、養老服務基金管理...[詳細]
近日,李恩慧賣西瓜攢學費的經歷在網上傳開後引發了大量關注,不少網友表達了對李恩慧的肯定和讚揚。李恩慧:也有很多人給我捐款,但我都退還給那些好心人了,我還是希望通過自己賣瓜來賺取學雜費。[詳細]
將推動區塊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記者9日從工信部獲悉,我國區塊鏈技術持續創新,產業初步形成,逐步在供應鏈金融、徵信、產品溯源等領域應用。目前,我國區塊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企業數量快速增加。[詳細]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日媒稱,一談及日本人和中國人的跨國婚姻,人們往往馬上想到「小有資產的日本男人與年輕的中國女人」這樣的不對等婚姻,事實上這種想法已經落伍,在今天甚至出現了反轉現象。[詳細]
近期全球極端天氣頻發。今夏高溫為何如此「強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