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科所歷經20年培育把山芋藤改良成菜用甘薯 蔬菜新品種...

2020-12-22 大眾網

六合區冶山街道雙墩村村民正在採摘菜用甘薯苗。 本報記者 董家訓攝

本報訊(記者 李都 見習記者 鐘太昌)一種名叫「長壽菜」的綠葉蔬菜,近日成為我市各大超市和菜場的熱銷品,售價在每斤4到6元。據了解,「長壽菜」是南京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發的新品種,學名叫菜用甘薯,今年開始在我市推廣種植。

眼下正是本地蔬菜「伏缺期」,尤其是綠葉菜,目前市面上品種少、價格高。市農科所科技辦主任趙荷娟告訴記者,菜用甘薯的出現,讓市民餐桌上有了更多選擇。

在市農科所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大片菜用甘薯長勢旺盛,葉青苗翠。「菜用甘薯是山芋藤的改良品種,最大特點是耐旱。」趙荷娟介紹,和普通甘薯不同,菜用甘薯只長苗,不結果,營養集中在莖葉上,還有抗癌功效,因此被稱作「長壽菜」。

記者了解到,蔬菜品種改良一般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優化,而菜用甘薯的研發是「創造出」一種新的綠葉菜,讓以往一般不被食用的甘薯葉,也變成口感好、營養佳、易種植的蔬菜。市農科所從1998年就開始確定菜用甘薯的研究方向,經歷過一代又一代改良,才培育出該新品種。

六合區雙墩村今年5月開始試種菜用甘薯,成為我市最早大面積種植的地區。村民程學山介紹,菜用甘薯生長期短,一個多月就能採摘,採摘期能持續半年。同時,由於高溫天病蟲害少,也不用打農藥。程學山估計,菜用甘薯的畝產效益能達到1.5萬元,比種很多其他農作物都強。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菜用甘薯的種植主要集中在六合區,推廣種植的最大難度是採摘成本過高。程學山說:「採摘只能靠人工,成本要1元/斤,而且工人難找。」針對採摘的問題,市農科所正在和南京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尋求合作,將開發一款可以採摘菜用甘薯的農機,一旦成功,將極大促進菜用甘薯的推廣種植。

推薦閱讀

  • 8月8日晚,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暨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在肇慶新區體育中心隆重舉行,共有來自廣東省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共22個代表團、近3萬餘人參加本次盛會。科比特將積極投身到安防工作中,更加專注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為護航更多精彩賽事貢獻力量。[詳細]

  • 2018年8月3日在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了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養老服務基金成立暨揭牌儀式。養老服務基金成立儀式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老齡與綜合公益事業部劉芳主任主持、谷豔芬副秘書長宣讀了「養老服務基金」成立批准文件、理事長戚學森頒發牌匾、養老服務基金管理...[詳細]

  • 近日,李恩慧賣西瓜攢學費的經歷在網上傳開後引發了大量關注,不少網友表達了對李恩慧的肯定和讚揚。李恩慧:也有很多人給我捐款,但我都退還給那些好心人了,我還是希望通過自己賣瓜來賺取學雜費。[詳細]

  • 將推動區塊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記者9日從工信部獲悉,我國區塊鏈技術持續創新,產業初步形成,逐步在供應鏈金融、徵信、產品溯源等領域應用。目前,我國區塊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企業數量快速增加。[詳細]

  •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日媒稱,一談及日本人和中國人的跨國婚姻,人們往往馬上想到「小有資產的日本男人與年輕的中國女人」這樣的不對等婚姻,事實上這種想法已經落伍,在今天甚至出現了反轉現象。[詳細]

  • 近期全球極端天氣頻發。今夏高溫為何如此「強悍」。[詳細]

相關焦點

  • 暑期「吃草」正當時 山芋藤、南瓜藤身價倍增
    金山網訊 黃瓜、冬瓜、茄子、豇豆……夏季菜場,各種蔬菜紛紛登場。那山芋藤、南瓜藤等藤類蔬菜,你吃過了嗎?昨日,記者走訪鎮江市多家菜市場發現,這些口味新鮮、原生態的蔬菜頗受市民喜愛,但菜場內的蔬菜攤,幾乎沒有銷售。只有少數農戶將自家田裡種的,拿上來擺在菜場旁邊銷售。
  • 嵊州農科所辦了一場瓜菜新品盛宴
    5月29日,嵊州市農科所瓜菜新品種展示園內異常熱鬧
  • 2020年江門市蔬菜新品種展示會熱鬧開幕500多種蔬菜新品種同臺競秀
    12月8日上午,由江門市農業農村局主辦、江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承辦的2020年江門市蔬菜新品種展示會在市農科所基地隆重開幕。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鄭少強,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賀湘仁,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潘志堅、副局長李志剛等出席展示會。
  • 鄧寶友:四十載,只為食藥兩用甘薯
    有些駝背的鄧寶友剛從田地裡回來,雖然看起來有些疲憊,但和記者談起他培育的食藥兩用甘薯時,已經75歲的他馬上兩眼放光,打開了話匣子。  鄧州市農科所所長餘川文告訴記者,河南省科高食品安全檢測有限公司的檢測報告顯示:鄧寶友培育的食藥兩用甘薯所含蛋白質、還原糖等成分明顯降低,結合蒽醌、鉀等含量明顯提高。
  • 永葆初心,助力江門農業發展——王長青副市長為2020江門蔬菜新品種...
    12月9日下午,副市長王長青在市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江門市農科所科研基地,參觀2020年江門市蔬菜新品種展示會展示現場。圖1、王長青副市長參觀2020江門市蔬菜展示會現場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農科所科研基地蔬菜新品種展示現場的瓜菜飽滿、清新,十分惹眼。
  • 哪種甘薯好吃?「『三峽杯』十大好吃甘薯」新鮮出爐
    正是甘薯飄香時節,首屆「三峽杯」十大好吃鮮食甘薯品鑑會日前在渝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育種單位選送的34個甘薯品種激烈角逐,肉質、甜度、香味、水分……口感風味、內在營養、外觀形象各項指標一一比拼,最終,廣薯72號、渝紅心薯98等奪得好吃鮮食甘薯前十名。
  • 江門農科所5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廣東省2020年評定,是唯一榜上...
    近日獲悉,江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5個蔬菜新品種通過了廣東省農作物品種評定,是江門市農科所選育的又一批具江門地方特色優良蔬菜新品種,是唯一榜上有名的由市級單位選育的科研成果(蔬菜類),一次通過評定品種數量之多也是地級市中的翹楚。
  • 山芋藤炒辣椒,清脆爽口,香辣入味,還十分開胃下飯
    山芋藤炒辣椒#快手餐#山芋藤是夏季常見的蔬菜皇后,素有「長壽菜」的美譽,做法簡單且很快手,5分鐘就可以上桌,特別適合夏天不願長時間呆在悶熱廚房燒飯做菜的朋友;那麼要想把山芋藤做得清脆好吃,也是需要技巧的;多加一步,做出來的山芋藤清脆爽口、香辣入味還十分開胃下飯
  • 二師農科所選育出梨新品種 梨樹上結出「紅蘋果」
    天山網訊(通訊員位傑報導)「媽媽,你看你看,梨樹上結了好多蘋果……」9月18日,在二師農科所梨種質資源圃內,有一行梨樹特別引人注目,來來往往的遊人紛紛駐足觀賞、拍照,梨樹上結出了「紅蘋果」,這可是一件稀奇的事兒。  據二師農科所高級農藝師林彩霞介紹,樹上的果實看起來是蘋果,其實是梨,這是二師農科所選育出的梨新品種「新梨9號」。
  • 南京農科所研發草莓早育新技術 上市早一周 價格漲七成
    臺創園內的7畝草莓園,正是該公司引進南京農科所新技術進行的試點。記者在現場看到,通過「穴盤育苗」培育的草莓苗,明顯比一般的草莓苗更加粗壯,根系更發達,兩者對比差異非常明顯;「架式栽培」則讓工人不用再彎腰幹活,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兩個人就能打理7畝草莓園。談起引進這兩項新技術,王志剛坦言是意外之喜。
  • 甘薯和馬鈴薯為什麼有那麼多名字
    這種習慣至今亦然,如同一種蔬菜,上海叫「青菜」,北京叫「油菜」。江浙人說的「包菜」西安人就稱「蓮花白」。荷花的莖大多數地方稱作「藕」,西安則是「蓮菜」。廣東人熟悉的「芽菜」在嶺北卻是「豆芽」。海南人所謂的「石榴」在臺灣成了「芭樂」。不過,比起兩種食用根莖類作物的名稱的多樣性,以上所有都是小巫見大巫,只得甘拜下風。這兩種作物的學名分別是「甘薯」、「馬鈴薯」。
  • 百縣千村行(284) | 120畝基地內種了49個新品種蔬菜 「怪菜」成...
    「這可不是一般的菜園子」,兩河口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何佔武說,120畝基地內種了49個新品種蔬菜,這些新品種對當地老百姓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怪菜」。熟悉在於,辣椒、茄子、玉米等都是當地菜農的「老相識」,陌生在於,仔細看這些菜又有不同,譬如27個品種的辣椒,有用於「過嘴癮」的食用辣椒,各種辣度配置不同菜餚,也有20個品種是「過眼癮」的觀賞類彩色椒,赤橙黃綠青藍紫閃爍田間。
  • 過千蔬菜新品種亮相,廣州蔬菜新品種展示推廣會啟動
    展示推廣會以田間展示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為主,結合開展大灣區菜心文化嘉年華、「乾農杯」蔬菜主題攝影、科普嘉年華、扶貧對接、種業交流洽談、鮮蔬現場品嘗、種企與農民交流互動、產品展示、市農科院建院60年成果展等活動。
  • 寧德:市農科所主持的2個省級科技項目順利通過中期現場驗收
    近日,市農科所邀請省農業科學院、寧德市農業農村局、福安市農業農村局有關專家,對2018年福建省科技廳下達的支持設區市農科院所建設專項項目《臺灣四季檸檬引種試種及盆栽造景技術研究》和《觀光瓜果蔬菜引種及其關鍵技術研究》進行中期現場驗收。
  • 在方騰參與培育的有哪些新品種?
    在方騰參與培育的有哪些新品種?韶 月接從市場上收集,國內的苗圃經營者和資源愛好者,也常常通過一些網站和專業圈子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材料。此外,他每年都會花大量時間進行野生植物資源考察。在方騰參與培育的 9 個新品種中,最受關注的當屬『福祿紫楓』。『福祿紫楓』是金縷梅科楓香樹屬,是從鄉土樹種楓香樹實生苗中選出的植物新品種,最大特點是葉片初展至落葉的整個生長季節,葉片均呈紫紅色,樹幹通直,韌皮部呈紫紅色,當年生枝也是紫色,具有較強的觀賞性。
  • 水產養殖新品種「翡翠斑」市場反映不錯
    翡翠斑是廣州市番禺區農科所利用從澳洲引進的翡翠斑原種經過本土馴化後選育出來的優良新品種。該魚具有肉質鮮美,養殖難度小,運輸方便和養殖前景廣闊等一系列優點。為此筆者聯繫了在翡翠斑推廣方面經驗豐富的中山市海洋與漁業局科教科副主任科員方炎松、翡翠斑的研創人員--廣州市番禺區農科所的陳哲龍水產高級工程師和佔了翡翠斑目前一半養殖量的養殖戶--中山的盧根倫老闆。
  • 「蔬菜產業矽谷」的奮鬥史!
    如今,伴隨著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腳步,壽光徹底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成為國際知名的「蔬菜產業矽谷」:壽光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設施蔬菜之鄉」,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約60萬畝,年產量達450萬噸,菜農畝均純收入超3萬元;壽光是溫室大棚建造及管理模式的輸出地,催生了1100多家「農」字號企業,每年接待為菜而來的客人超過200萬人次;2017年,壽光人民戶均存款超過15
  • 讓技術「長」在泥土裡——記省勞動模範、市農科所所長黃顯良
    2020年12月25日早上9時,在市農科所白沙試驗基地,黃顯良已在田間巡視完一圈。最近一段時間,他都忙著籌備蔬菜新品種展示會。黃顯良是市農科所所長、二級研究員。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就一直紮根在基層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