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臺海大師兄)愚人節這天,被外界諷為「臺獨新秀」的新科「立委」陳柏惟在臉書秀出一張住院照片,聲稱「打手槍打到住院」。

貼文一出,島內網友反應兩極,陳柏惟辦公室緊急刪文,並解釋稱,陳柏惟1日在視察行程中,進行打靶活動,因為求好心切力拼滿靶,在瞄準時閉氣太久,造成頭部暈眩,「可能發文敘述太過簡略,才會造成誤會。」
另一位「立委」蔡易餘這兩天也登上臺媒的版面,日前他在質詢臺當局「法務部長」蔡清祥時,詢問網絡用語「老司機求上車」是否聽過,只見蔡清祥一臉懵圈,愣了好幾秒,直到蔡易餘解釋意義才恍然大悟。
又是「打手槍」又是「老司機」,很難相信這種充滿「曖昧暗示」的詞語出自臺灣最高級別的民意代表之口。本該嚴肅的政壇,在臺灣呈現娛樂化的趨勢。
臺灣政治娛樂化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政治人物熱衷上娛樂節目博取曝光度,娛樂節目也時常談論政治話題,「娛樂政治化」也成為另一大趨勢。
進入網絡時代,這種風氣更是愈演愈烈。每逢選舉,網上討論的往往不是各個政黨的政見,而是美女帥哥候選人的顏值或八卦。以2020「大選」為例,網友就排出十大顏值最高的候選人,綽號「學姐」的黃瀞瑩以及蔣家第四代蔣萬安以及陳柏惟都入列。
此外,現今的臺灣政治人物,很多把自己打造成 「網紅」,先做「網絡紅人」,再當「政治紅人」,臺北市長柯文哲、高雄市長韓國瑜可以算是典型的例子。
臺北市議會有個議員叫邱威傑,他本身也是一個「網紅」,網名呱吉,前不久他張羅的政黨「歡樂無法黨」正式開張。他和他的黨,就很好地詮釋了臺灣政壇「娛樂至死」的現狀。

在島內政治中,選票決定一切。政治人物從爭取選票角度,將政治娛樂化是一種廉價而有效的營銷。因為,基於人的非理性心理,美女、帥哥、「網紅」,以及各種標榜「接地氣」的話語,遠遠比專業的政策宣講和枯燥的政策辯論更容易吸引眼球。
只是這種風氣對臺灣發展真的會有好處嗎?相信時間會給出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