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網上「衝浪」的你,應該知道大陸網絡用語「老司機求上車」什麼意思。
這樣一句話昨天(30日)被臺灣的民意代表蔡易餘帶進議場,並於專題報告時向法務部門負責人蔡清祥詢問,結果對方當場愣住,回應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臺灣官員在議場上第一次使用大陸流行語。2016年5月,時任臺灣法務部門負責人的羅瑩雪卸任前夕參加活動,大方化用大陸流行語「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以「寶寶心裡苦,但寶寶應該要說」來形容自己的個性,令臺灣媒體耳目一新。
如果盤點這些年風靡臺灣的大陸流行語,你會發現——比想像中的還要多!從《甄嬛傳》、《延禧攻略》等IP劇的熱播,及選秀節目的崛起,加上社交網絡的推波助瀾,大陸流行文化對臺灣的影響甚至超越韓國。大陸流行文化勢不可擋,正在越來越迅猛地影響臺灣,反觀臺灣,曾經引以為傲的「軟實力」正急遽地衰減。
「老司機求上車」什麼意思?
因韓國發生「N號房事件」,臺灣立法機構昨天邀法務部門負責人蔡清祥針對「未經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之防制」進行專題報告。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質詢時以網絡用語「老司機求上車」詢問蔡清祥是否聽過?只見蔡清祥一臉狐疑,愣了好幾秒,直到蔡易餘解釋意義才恍然大悟。
蔡易餘質詢時,秀出動畫片《哆拉A夢》中的小夫說:「說實在的,我也真的是……很想上車。」的臺詞截圖,詢問蔡清祥什麼是「老司機求上車」?有沒有聽過這句話?
蔡清祥愣了好幾秒,蔡易餘解釋,這句話在年輕人社群非常流行,這句話,每次新聞媒體報導哪個藝人有怎麼樣的影像流出,網站上就會有一堆留言出來說「求上車」,這密語代表網友也想要拿到影片,「這樣你聽懂了嗎?」
蔡清祥這才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笑說:「喔!我懂。」
「老司機求上車」源於雲南山歌《老司機帶帶我》,各種片段通過視頻、表情包等多種方式,前幾年開始就在大陸網絡廣為流行,非常「魔性」和「洗腦」。如今,也傳到臺灣去了。
「寶寶體」「攻陷」臺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臺灣「衛福部」每天推送的防疫宣導,以一隻被叫做「總柴」的柴犬各種賣萌,教你如何「正向防疫」。同樣在昨天,最新的推送的圖片裡,文字寫著「防疫期間,嚴禁(嚇到)吃手手」,提醒大家要用肥皂勤洗手。
「嚇到吃手手」是不是很耳熟?因為這也是大陸的網絡流行語,如今「登堂入室」,臺灣官方都在用了。
雖然「嚇到吃手手」的來源不可考——有說是從《海綿寶寶》出來的,也有說來自《天線寶寶》,但不管怎樣,這句大陸年輕人喜歡用,也經常出現在各種表情包的流行語,現在和「嚇死寶寶了」、「寶寶心裡苦」等「寶寶體」一起,「攻陷」臺灣了。
用大陸流行語是「被滲透」?
從「藍瘦香菇」到「賤人就是矯情」再到「嚇死寶寶了」,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深入與社交網絡的發展,大陸流行語風靡臺灣並不算稀罕事。
尤其是ACG(「二次元」)圈子的影響,現在的臺灣小孩,透過網絡直接接觸大陸文化,也對大陸的日常用語習以為常,比如攝像頭(臺灣叫:攝影機)、滑鼠 (臺灣叫:遊標)、智慧型手機(臺灣叫:智慧型手機)、屏幕 (臺灣叫:熒幕)等等。
亞文化的交流和輸入本就是正常現象,也是很好的互動。但可笑的是,對一小撮「臺獨」分子來說,這就是一種「文化入侵」、「文化統戰」,是要搞「統戰」,他們甚至在社群網站發文大喊「狼來了」。
對此,島內網友直接懟回去:「奇怪了,日本歐美也一堆外來語,就沒看過有人有這麼多意見」、「所以,歐美日用語=潮流,中國大陸用語=入侵?西方文化入侵就沒關係!」
事實上,引領「流行」的從來都是「軟實力」,背後離不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這也是如今大陸文化產業的真實寫照。反觀臺灣,曾經位於「亞洲之巔」的流行文化,正加速走向沒落,如何重新再起、恢復生機,還是先摒棄「臺灣南波萬」的迷思,從敞開懷抱、淡定交流做起吧。
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