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臺灣人看大陸」欄目刊登讀者文章,比較兩岸用語差異,全文如下:
兩岸雖然同文,但在許多用字遣詞上早已大不相同。想當初在接觸大陸信息時,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漸漸弄清楚彼此的慣用語有何不同。我發現有些大陸用語其實還比臺灣用語更能直接表達要闡述的意思,若非旁人聽不懂,否則我已經習慣在言談、書寫中使用這些詞句。
比方說,「同比」、「環比」是大陸財經新聞中最常出現的兩組用詞。用臺灣人的說法,「同比」是與「去年同期比較」,也可以說成「年增率」;「環比」則是與「上月同期比較」。同樣一個意思,大陸只要兩個字就解決,但臺灣最多要用到6個字,故大陸略勝一籌。還有「破發」。對岸說「破發」,就是我們「股票跌破發行價」之意,但「破發」是不是更加簡單明了呢。
大陸的房地產則有「一居室」、「二居室」的說法,所謂「居室」指的就是臥房,有幾間臥房,就是幾居室,相較於臺灣說幾房幾廳,用「居室」表達隔間布局,確實清楚多了。
其實兩岸之間的用語已經到了相互交流,不分你我的階段,有時候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語,其實最當初就是從大陸傳過來的。例如最近有臺灣的偶像劇取名為「小資女孩向前衝」,「小資」是1990年代開始在大陸流行的名詞,原本為「小資產階級」的簡稱,特指嚮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內心體驗、物質和精神享受的年輕人。
隨者兩岸交往日深,很多表達方式可以彼此截長補短,相互修正,搞不好可以創造出更多更新更有意義的新語詞,這也是好事一樁啊!當溝通沒有隔閡,不再有誤會產生的時候,不也象徵彼此的關係更進一步了嗎?
來源:環球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