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大陸用語比臺灣更為簡單明了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臺灣《旺報》「臺灣人看大陸」欄目刊登讀者文章,比較兩岸用語差異,全文如下:

兩岸雖然同文,但在許多用字遣詞上早已大不相同。想當初在接觸大陸信息時,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漸漸弄清楚彼此的慣用語有何不同。我發現有些大陸用語其實還比臺灣用語更能直接表達要闡述的意思,若非旁人聽不懂,否則我已經習慣在言談、書寫中使用這些詞句。

比方說,「同比」、「環比」是大陸財經新聞中最常出現的兩組用詞。用臺灣人的說法,「同比」是與「去年同期比較」,也可以說成「年增率」;「環比」則是與「上月同期比較」。同樣一個意思,大陸只要兩個字就解決,但臺灣最多要用到6個字,故大陸略勝一籌。還有「破發」。對岸說「破發」,就是我們「股票跌破發行價」之意,但「破發」是不是更加簡單明了呢。

大陸的房地產則有「一居室」、「二居室」的說法,所謂「居室」指的就是臥房,有幾間臥房,就是幾居室,相較於臺灣說幾房幾廳,用「居室」表達隔間布局,確實清楚多了。

其實兩岸之間的用語已經到了相互交流,不分你我的階段,有時候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語,其實最當初就是從大陸傳過來的。例如最近有臺灣的偶像劇取名為「小資女孩向前衝」,「小資」是1990年代開始在大陸流行的名詞,原本為「小資產階級」的簡稱,特指嚮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內心體驗、物質和精神享受的年輕人。

隨者兩岸交往日深,很多表達方式可以彼此截長補短,相互修正,搞不好可以創造出更多更新更有意義的新語詞,這也是好事一樁啊!當溝通沒有隔閡,不再有誤會產生的時候,不也象徵彼此的關係更進一步了嗎?

來源:環球網  編輯:段若蘭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大陸媳婦看臺灣/ 張蓓蕾一語驚醒夢中人 / 馬琴琴職場臺灣人君子劍溫柔咒 /陸路【臺灣人看大陸】臺企臺幹優勢正在消失 / Hippo鋼琴演奏家之怒 / 曾泰元三訪朱自清〈背影〉月臺 / 曾泰元不自亂陣腳但也不能混下去 /DARK我的中國想像 / 蔡瑀婷這就是小劉教會我樂觀生活
  • 臺灣人到底用不用微信?(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人到底用不用微信?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身在大陸的人都知道,微信已經是超級app了,基本上它不只取代了電話,也取代了媒體的功能,甚至還取代了事實上,這東西就是看朋友用什麼,你就得用什麼,你用LINE的朋友多,也不可能自己下個wechat自己玩,市場先搶下的就比較有利,要扭轉局面就要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  我自己是在大陸先用微信,後來回來臺灣玩,又用起了LINE,但發現怎麼玩都不順手。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4
    【推薦序】【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寧靜是一把利刃——王塞壬有意義的他者——賈葭臺灣一泡尿 激起大陸千層浪——黎勇我體會到的「臺灣意識」——郟星星崇高和悲劇總是相互關聯 ——穆建新臺灣到底有多好?沒有她 就沒有我的今天 ——宋印偉【臺灣人看大陸】我是誰?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2011年07月08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大陸哪些常用語讓臺灣人不爽
    但經過這幾年在北京居住,特別是有許多來自臺灣的鄉親父老來京短暫停留或經商,的確是需要協助他們做個"兩岸翻譯"。  原因在哪兒?詞彙不同是個基本的原因;更多的是背後的思維方式不同。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前兩天應邀作客《海峽衛視》,主持人提到一個問題。說是有陸客到臺灣迷了路,就問街邊的人路怎麼走。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有很多大陸朋友都喜歡看《讀者》,因為它有很多美文,有深度,文字又雋永,而且也便宜。  簡單來說,臺灣人不喜歡的原因是:覺得它土。  排版土,紙質土,形式土……各種土。  它的排版,臺灣人會聯想到上個世紀1990年「解嚴」以前的雜誌,基本上沒有什麼美感可言,就是字排上去,讓人看到文章即可。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學生對大陸的好奇
    臺灣《旺報》19日刊載了到臺灣求學的交換生張曼玲的文章,作者從接觸到的臺灣學生看到,他們對大陸充滿著好奇,有的同學甚至對大陸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從外表上看,臺灣學生蠻「潮」的。女生大部分帶著精緻的妝容上課,甚至有同學將頭髮染成紫色,學生穿衣風格是日、韓、歐美風兼有。
  • 看兩岸天翻地覆 一臺灣人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普通臺灣民眾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一個中國」原則在大陸老百姓的口中更為親切:兩岸都是一家人。然而,一海之隔的家人卻讓大陸人愈發看不懂。就在幾天前,臺灣一座蔣介石塑像被人砍斷頭顱,十分駭人。    這個面積為大陸265分之一的島嶼,似乎成為遠離大陸的孤島。
  • 那些漂流在大陸的臺灣人
    我從臺灣放完寒假回京的某一天,接近中午時我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說在北大附近,約我見面。 我跟他說,我剛起床還在宿舍,你可以到小西門找我,別在東門了,我從宿舍走到東門要二十分鐘呢。語畢立刻掛斷電話。小西門一般只有學生知道,某方面我期望這傢伙找不到小西門就懶得過來,沒想到他還真找到了。
  • 臺灣人看大陸:臺灣女生大陸趕考記
    立下志願 追逐夢想在臺灣長大的徐子芸對大陸並不陌生。因為母親是重慶人,她常在假期回山城探親。在桃園念高中時,從小學習美術的徐子芸得知有學長考入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由此點燃「登陸」求學夢想,並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 臺灣人看大陸:90後女生行走大陸 返璞歸真
    臺灣人看大陸:90後女生行走大陸 返璞歸真 2011年07月07日 08: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人在臺灣:「陸二代」的濃濃鄉愁
    中國臺灣網4月17日消息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由於歷史的原因,多少年來,兩岸血脈相連但親情分離。現在的臺灣,有著這樣一個群體:父輩從大陸而來,自己出生於島內,但又對大陸充滿著故鄉般的思念。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大陸人看臺灣:淘寶大熱 臺灣五味雜陳
    媒體之辣 網購新勢力,淘寶掀巨浪  《臺府開大門 大陸淘寶鯨吞臺灣網購財》,這是臺灣《自由時報》近日對淘寶網專題報導的題目。  報導認為,臺灣當局對大陸電子商務業者大開方便之門,導致淘寶在臺業績半年大增五成,同期島內電子商務行業僅成長17%。
  • 臺灣人看大陸:橫掃臺灣土特產一點也不手軟
    中新網3月19日電 臺灣《旺報》19日刊載一篇投稿文章指出,隨著兩岸交流的愈來愈密切,越來越多的大陸人對臺灣特產的需求變得愈加挑剔,常會開出一堆明細,委託往返兩岸的親朋下回順道帶過來。
  • 臺灣人怎麼過春節?(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很多大陸朋友會問我:臺灣人也過春節嗎?
  • 臺灣學生看大陸:與大陸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臺灣學生看大陸:與大陸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原標題:   中新網8月23日電 臺灣《旺報》23日刊出臺灣學生文章稱,開學前的最後假期,作者即將和社團同學們一起組團參加由民間的兩岸交流相關協會所舉辦的大陸參訪團,希望這趟人生中第一次踏上大陸土地的旅程
  • 不同年齡段大陸人對臺灣的看法……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如今海峽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多,大陸人對臺灣的了解也越來越多。隨著了解的逐漸加深不同年齡段的大陸人對臺灣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差異,小熊喵訪問了身邊不同年齡的大陸人,聽他們講述他們心中的臺灣。
  • 臺灣人看大陸:剛來到北京就被徹底震撼了
    而臺灣人卻要屁癲屁癲的跑到銀行,取號,排隊,轉款,或者ATM轉款。大陸的銀行現在已經很少排隊了,因為現金以外的業務,都用手機完成了。而臺灣,卻還會很驕傲地掏出信用卡結帳;5、晚上,你想約個女網友看電影,你在去的路上就在手機上買好了票,選好了座位,而臺灣人卻還要在擁護的人群中排隊,還很驕傲地說:「你看,我們都排隊的哦。」6、看完電影,你想和女網友去開房,在手機上訂好房,去到賓館刷一下身份證就入住了,避免了你在前臺辦手續,女網友坐在沙發上等候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