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在臺灣:臺灣學生對大陸的好奇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臺灣《旺報》19日刊載了到臺灣求學的交換生張曼玲的文章,作者從接觸到的臺灣學生看到,他們對大陸充滿著好奇,有的同學甚至對大陸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從外表上看,臺灣學生蠻「潮」的。女生大部分帶著精緻的妝容上課,甚至有同學將頭髮染成紫色,學生穿衣風格是日、韓、歐美風兼有。但在課堂上,學生的思想並不如外表看起來新潮獨特,上課都是靜靜地聽。

  臺灣的學生也常運用大陸網站看視頻,甚至有同學跟我講過她十分迷戀《步步驚心》。當老師播放《中國達人秀》和大陸網上流傳的搞笑視頻時,學生們專注觀看的神情中,可以看出臺灣的學生對大陸的通俗文化頗有興趣,甚至達到趣味盎然的程度。

  茂為是我認識的第一位臺灣朋友,我正在等電梯,看到他似乎對我這個大陸學生有點好奇,於是對他笑了笑,他就開始和我搭起話。他常常會問我一些關於大陸的問題,同時也熱情地帶我在臺北到處逛,介紹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阿拉伯」是我認識的第二個臺灣男生,身材高大,個性開朗活潑。他的人生蠻具有傳奇色彩,他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阿拉伯度過的,當他高中回到臺灣時,竟然發現自己不會普通話,這讓他當時極為窘迫。

  有天晚上,「阿拉伯」跟我說來到陽明山竟然沒有看夜景多可惜,於是把我帶到學校後山欣賞夜景,我眺望整個臺北市的夜景,橘黃的城市夜光,泛著金色光芒的、柔情的淡水河和臺北港穿插在高樓樓宇間。萬物俱籟,我心底呼喊一聲:這麼大的臺北市,我是多渺小啊。

  「阿拉伯」稱自己的爺爺是跟著國民黨來到臺灣的老兵,自己的祖籍在大陸,他最好的幾個好朋友也在深圳,因此他一直很想去大陸看看。我望著他充滿期待的眼神,想著,有一天他肯定能去到大陸。

相關焦點

  • 臺灣學生看大陸:與大陸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臺灣學生看大陸:與大陸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原標題:   中新網8月23日電 臺灣《旺報》23日刊出臺灣學生文章稱,開學前的最後假期,作者即將和社團同學們一起組團參加由民間的兩岸交流相關協會所舉辦的大陸參訪團,希望這趟人生中第一次踏上大陸土地的旅程
  • 大陸學生在臺灣:大陸學生的臺灣夢(圖)
    由於今年是臺灣各大學第一年招收哲學系學生,所以他面對了比別的陸生更大的挑戰,沒有學長學姐的信息,完全要靠一己之力完成所有申請資料的準備。  在常誠去臺灣之前,父母對他最多的囑咐是注意安全,尤其在與對岸民眾交往時,要謹慎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在這邊,已經不再是代表了我一個人,我周圍的同學會將我作為了解大陸的最好窗口。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大陸學生臺灣夢
    ,兩岸關係歷經了60多年的互動,兩岸高等教育學生交流也正式邁入了一個新紀元,因此在2011年時,楊景堯老師由於本身是長期研究兩岸與亞洲教育研究的專家,深感大陸學生來臺政策在兩岸關係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裡程碑,第一屆來臺的大陸青年學生赴有太多的歷史性及和平的使命,遂發起了「大陸學生臺灣夢」一書的徵稿活動,透過大陸青年學生將自己在臺讀書的故事體悟記錄下來,最終收錄了55位大陸同學在臺讀書的故事集結成冊。
  • 臺灣情報部門為何瞄準大陸學生?
    日前大陸央視罕見高調系統地公布了國安部門破獲近的幾年對臺灣情資部門對大陸發展間諜案件。臺灣方面集中瞄準陸生的群體。陸生淪陷人數之多、之易觸目驚心。按照公開的資訊分析,赴臺陸生是臺灣情報機構關注和滲透的重點群體之一。但什麼樣的人容易被拖下水呢?
  • 那些漂流在大陸的臺灣人
    「是這樣的,我是她哥,臨時必須跟她進學校取個東西,很快就出來,我是臺灣人,不是什麼恐怖份子,您就方便一下臺灣同胞嘛……」這傢伙還真把臺胞證帶身上,好說歹說說動對方了,進入學校以後得意地說「臺灣身份在這兒挺好用的。」 我不知該說什麼,那時我對大陸人對臺灣的天然好感(甚至過度熱情)其實有些尷尬,因為我知道我的同胞多數不喜歡大陸人。
  • 大陸學生初到臺灣 被問「北京有地鐵嗎?」
    因為是首屆陸生,這批臺灣人眼中的「新新人類」,也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眼光,他們不經意間被貼上「破冰者」的標籤,但在求學過程中,他們並沒有刻意標榜自己的身份,因為文筆犀利、觀點獨到,以異鄉人的身份描繪了他們眼中的臺灣,如今臺灣的很多書商都很樂意出版大陸學生的作品。  「你為什麼來臺灣讀書?」首屆大陸學生來到臺灣後,往往都會最先迎來這第一個問題。每位陸生的回答或許不一。
  • 大陸人在臺灣:大陸口音帶來的福利
    大陸人在臺灣:大陸口音帶來的福利 >   中新網10月25日電 臺灣《旺報》刊登了江蘇無錫作者七七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與讀者分享了大陸口音在臺灣帶來的有意思的故事。
  • 大陸學生臺灣緣─陸生的臺灣成長記憶
    小編看到這段文字的每個逗點句號,身為臺灣人真的是難以用感動兩個字來形容,自己也幾乎就如同作者般眼淚就要奪眶而出了,謝謝你臺灣,讓大陸同學們學會了很多事情。大陸人的寶島之戀─獻給這片我深愛的土地和我所愛的人青山依舊我的臺大,我的臺灣他鄉夢憶2012,臺灣,那些人教我唱的歌在寶島談電影二三事藍色的水晶瓶寫在末日之前重生之後一瞬間的好陸生成長記臺灣,陌生,新生再感動中成長在臺學習體會
  • 大陸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臺媒:臺灣高教「內憂外患」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臺灣《中國時報》6日報導稱,反觀臺灣,陸生未獲公平待遇,招東南亞學生補充生源又未見成效。臺灣高等教育競爭力正在下滑,加上「年改」砍教授退休金,可說「內憂外患」。
  • 大陸將對臺灣學生執行與大陸學生同一收費標準
    教育部港澳臺辦常務副主任丁雨秋在今日(24日)下午國臺辦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2005年出臺針對臺灣學生收費及設立臺灣學生獎(助)學金等問題。  丁雨秋指出,新措施有三點:  第一,調整對臺灣學生的收費政策。
  • 臺灣這樣「閉關鎖臺」在大陸的學生怎麼辦?
    這樣就導致島內許多人去藥店進行哄搶口罩。引發了社會的恐慌。蔡英文當家的出爾反爾讓臺大陸學生大倒苦水疫情防控期間,臺灣當局要求學校推遲開學,但是推遲開學的時間一變再變,使得許多大陸學生不得不多次對航班進行改籤,給他們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而且他們還擔心如果臺灣當局一直這樣下去的話,會不會對他們的畢業等方面造成影響。
  • 大陸高校對臺灣免試招生正式啟動.臺灣高校如何招大陸學生呢?
    2月24日,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兩岸關係雖面臨一些障礙,但無論兩岸關係形勢如何變化,大陸有關方面都將一如既往地為臺灣學生來大陸學習深造提供便利和服務。2017年,教育部進一步放寬標準,參加臺灣地區大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就可直接向大陸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就讀。 2019年,教育部再次放寬標準,臺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參加當年學測,語文、數學、英文考試科目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即可直接向大陸高校申請就讀。有資料顯示,2020年共有近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
  • 大陸人看臺灣:NGO是臺灣的氧氣
    在真正抵達臺灣當地,切切實實地接觸到臺灣NGO之前,我對NGO這個名詞的了解僅僅停留字面上的「非政府組織」,由於大陸的國情環境,政府的強大在民眾心裡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我對沒有政府支持的組織會否有足夠的執行力和影響力這個問題存疑,同時也好奇NGO在臺灣民眾的生活中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 大陸學生看臺灣:臺北城區的街道名
    在去臺北西門町夜市的路上,我好奇地觀察路邊每個角落,騎樓綿延的臺北街頭有一種既陌生,卻又有些熟悉的感覺。因為在這裡,看到的街道名稱,竟然幾乎都是大陸的地名。穿行在臺北的大街小巷,如同穿行在大陸的某個地方,很是有趣。
  • 大陸學生:臺灣不喜歡大陸是因為我們太窮?
    說話可愛生活有愛作為一個偽資深臺灣偶像劇小女生愛好者,我對臺灣人的說話腔調情有獨鍾。我覺得吧,北京人的腔調有一種滑溜的感覺,上海人的腔調有些執拗,四川人的腔調又太過直板,而臺灣人的腔調中,有一種可愛俏皮在裡面。之前一直以為是偶像劇裡面可愛女生專有的說話方式,因為那時沒有網絡又鮮少關注時事,我對臺灣的了解真的太少。
  • 臺灣人看大陸:臺灣女生大陸趕考記
    立下志願 追逐夢想在臺灣長大的徐子芸對大陸並不陌生。因為母親是重慶人,她常在假期回山城探親。在桃園念高中時,從小學習美術的徐子芸得知有學長考入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由此點燃「登陸」求學夢想,並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 用心感受 臺灣學生暑期大陸long-stay出發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杜嗣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中心主任陳東健與兩位臺生一起點亮了long-stay的路線圖(你好臺灣網 李婷婷 攝)8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樓大廳裡迎來了25位臺灣學生
  • 大陸學生有望到臺灣上大學
    據臺灣媒體的報導,日前,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計劃從2009年開始,招收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大專院校,並開放承認部分大陸學歷。按照規劃,臺灣各大學每年招收大陸學生的名額總數約為2000人。那麼,臺灣當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大陸學生到臺灣上大學有哪些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