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將對臺灣學生執行與大陸學生同一收費標準

2020-12-25 中國教育在線

  教育部港澳臺辦常務副主任丁雨秋在今日(24日)下午國臺辦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2005年出臺針對臺灣學生收費及設立臺灣學生獎(助)學金等問題。

  丁雨秋指出,新措施有三點:

  第一,調整對臺灣學生的收費政策。現在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自2005年秋季開學開始,對在大陸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學習的臺灣地區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執行與大陸學生相同的收費標準,即同一學校、同一科研院所、同一年級、同一專業學習的學生學費標準一致,同等住宿條件下的住宿費標準一致。

  第二,設立臺灣學生獎(助)學金,為鼓勵更多的臺灣學生到大陸學習,國家財政安排專項資金設立了臺灣學生獎(助)學金,臺灣學生獎(助)學金將設在中華教育基金會由教育部歸口管理。獎(助)學金的年度資金總額、獎勵範圍、獎勵標準、獎勵方法等我們將另行公布。

  第三,對招收臺灣學生的大陸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給予專項補助。對臺灣收費標準調整以後考慮到臺灣學生的實際培養成本,為保證教育和教學質量,同時為鼓勵招收更多的臺灣學生到大陸高等學校來學習,國家財政對招收臺灣學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據每年招收臺灣學生的數量,按照實際報導的人數安排財政補助。

  丁雨秋表示,我們非常熱誠地歡迎臺灣青年學生來祖國大陸高等學校進行深造,我們也願意為進一步推進兩岸教育文化交流作出努力。同時我們也非常希望臺灣當局切實關心臺灣青年學生的切身利益,及早對臺灣青年學生在祖國大陸高等院校所取得的學歷學位進行認可。

  為方便廣大臺灣同胞和社會各方面進一步查詢有關政策的情況,丁雨秋公布了教育部設立了專門的諮詢電話:010-6609788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掌上高招服務號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訂閱號

相關焦點

  • 臺辦等就臺灣學生在大陸就讀的收費標準答問
    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執行與大陸學生相同的收費標準,即在同一學校、同一科研院所、同一年級、同一專業學習的臺灣與大陸的學生,學費標準一致;同等住宿條件下,住宿費標準一致。  調整臺生收費標準後,我們將要求各個省市按照這次會議的精神,執行這項新的收費標準。關於這個標準,我想和大家介紹一下,大陸的大學現在有一些標準在不同的省市和不同的學校、不同專業是不一樣的。
  • 周濟:高等教育方面臺灣學生收費與大陸學生完全一樣
    我們知道,在大陸的這些學生中現在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是在大陸求學的臺灣學生,包括中小學生還包括大學生,甚至還有幼兒園的學生,對他們來說教育公平意味著什麼?教育部做了什麼?你怎麼看待兩岸教育交流 ,下一步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什麼?還需要做哪些工作?謝謝。
  • 大陸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臺媒:臺灣高教「內憂外患」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臺灣《中國時報》6日報導稱,反觀臺灣,陸生未獲公平待遇,招東南亞學生補充生源又未見成效。臺灣高等教育競爭力正在下滑,加上「年改」砍教授退休金,可說「內憂外患」。
  • 大陸學生赴臺學習 臺灣私立學校:學費高於本地生
    大陸學生赴臺學習 臺灣私立學校:學費高於本地生 2010年11月12日 14:1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媒稱臺灣學生青睞大陸名校 大陸今年對臺招生標準降低
    今年大陸高校首次將對臺招生標準降到學測均標,臺灣《中國時報》獨家整理了各校臺灣學生錄取名單。  據臺灣《中國時報》8月6日報導,此次二、三線城市以及不那麼有名的大陸高校,臺灣學生都肯去,且錄取的學科五花八門,包括獸醫、民航、海事等冷門科系。
  • 大陸學生在臺灣:大陸學生的臺灣夢(圖)
    由於今年是臺灣各大學第一年招收哲學系學生,所以他面對了比別的陸生更大的挑戰,沒有學長學姐的信息,完全要靠一己之力完成所有申請資料的準備。  在常誠去臺灣之前,父母對他最多的囑咐是注意安全,尤其在與對岸民眾交往時,要謹慎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在這邊,已經不再是代表了我一個人,我周圍的同學會將我作為了解大陸的最好窗口。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學生對大陸的好奇
    臺灣《旺報》19日刊載了到臺灣求學的交換生張曼玲的文章,作者從接觸到的臺灣學生看到,他們對大陸充滿著好奇,有的同學甚至對大陸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從外表上看,臺灣學生蠻「潮」的。女生大部分帶著精緻的妝容上課,甚至有同學將頭髮染成紫色,學生穿衣風格是日、韓、歐美風兼有。
  • 教育部:完善在內地(祖國大陸)學習的港澳臺僑學生收費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電 中國教育部網站8月31日公布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教育收費管理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完善在內地(祖國大陸)學習的港澳臺僑學生收費政策。
  • 大陸學生臺灣夢
    ,兩岸關係歷經了60多年的互動,兩岸高等教育學生交流也正式邁入了一個新紀元,因此在2011年時,楊景堯老師由於本身是長期研究兩岸與亞洲教育研究的專家,深感大陸學生來臺政策在兩岸關係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裡程碑,第一屆來臺的大陸青年學生赴有太多的歷史性及和平的使命,遂發起了「大陸學生臺灣夢」一書的徵稿活動,透過大陸青年學生將自己在臺讀書的故事體悟記錄下來,最終收錄了55位大陸同學在臺讀書的故事集結成冊。
  • 臺當局確定大陸研修生收費標準 每學分2100元
    臺當局確定大陸研修生收費標準 每學分2100元 2009年10月24日 15:2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爭取來大陸上大學」——劉奇葆與臺灣學生黃繹心的「忘年交」
    「爭取來大陸上大學」——劉奇葆與臺灣學生黃繹心的「忘年交」 原標題: (中國臺灣網 郭曉康 攝)  中國臺灣網8月28日訊 (記者 郭曉康)2017年8月26日下午,初秋的北京,褪去酷暑,顯得格外舒適。中央電視臺的一間會客室裡,一對「忘年交」再次聚首,相談甚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與18歲的臺灣高二學生黃繹心在北京再次相逢。
  • 大陸已成臺灣學生留學大熱門
    鳳凰衛視臺北10月5日消息 陳水扁日前表示,在任內不會承認大陸學歷,但根據一家雜誌的調查,有百分之六十三的人表示,即使大陸學歷不被承認,也不影響赴大陸留學意願。而臺灣人最想去留學的國家或地區中,美國排名第一,大陸排名第二。  根據臺灣一家雜誌的調查,大陸學歷雖然不被臺灣官方承認,仍有六成三的人表示,不影響赴大陸留學意願。
  • 臺灣學生:在大陸 「臺灣身份」將逐漸消失
    原標題:在大陸,「臺灣身份」將逐漸消失「二代臺胞證要上路了,上頭的數字和大陸身份證一樣,18位數,我們真的要『被統一』了,你怎麼看?」坐在北京大學附近的咖啡店,我問這三個90後、到北京將滿一年的臺灣學生。
  • 大陸高校對臺灣免試招生正式啟動.臺灣高校如何招大陸學生呢?
    2月24日,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兩岸關係雖面臨一些障礙,但無論兩岸關係形勢如何變化,大陸有關方面都將一如既往地為臺灣學生來大陸學習深造提供便利和服務。根據教育部《關於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通知》要求,大陸具有招生資質的384所高校將於2月底、3月初公布招生簡章。這意味著2021年,大陸高校免試招收臺灣學生工作正式啟動。
  • 教育部:超12000名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將擴大招收臺灣學生的...
    【環球網報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2月25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到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的情況,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對此作出回應。王志偉表示,教育部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大陸就學,並為此不斷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 周濟:歡迎臺灣學生到大陸交流學習
    周濟:歡迎臺灣學生到大陸交流學習 2008年03月14日 16: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四日電 (記者 黃翔 索有為)中國教育部部長周濟十四日在兩會新聞中心接受記者集體採訪時表示,非常歡迎臺灣地區的學生
  • 臺灣基測「頂標級」學生可申請就讀大陸123所高校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北京消息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範麗青今天表示,大陸方面承認臺灣基本學測中考試成績 ,達到「頂標級」的臺灣高中畢業生,就可以直接申請大陸123所高校就讀。   國臺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臺灣《中國時報》記者提問:國臺辦剛才公布臺灣學生來大陸就讀,「頂標級」的標準,這個頂級的界定是根據大陸的界定還是臺灣的界定?
  • 臺灣學生來大陸上學更容易
    倆岸關係一直是個嚴肅的問題,現如今,大陸對臺灣學生招生門檻降低,而且招生學校增加了。希望可以促進倆岸友好關係,畢竟同是華夏炎黃人。據廈門日報報導 說,為進一步便利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近日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只要學測語文、數學、英語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都可申請就讀。在廈的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和廈門理工學院都可以招收臺灣學生。
  • 國臺辦:所有在大陸高校就學的臺灣學生將納入醫保
    國臺辦:所有在大陸高校就學的臺灣學生將納入醫保 2013年04月10日 10: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心儀大陸名校 臺灣學生「登陸」求學蔚然成風
    去去去,去大陸。」隨著大陸的發展,臺生赴大陸求學近年蔚然成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臺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雲英對媒體表示,2018年臺灣學生到大陸高校讀書的人數是2017年的5倍,教育部今年1月公布的新政策將吸引更多臺生來大陸尋找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