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生:在大陸 「臺灣身份」將逐漸消失

2020-12-17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在大陸,「臺灣身份」將逐漸消失

「二代臺胞證要上路了,上頭的數字和大陸身份證一樣,18位數,我們真的要『被統一』了,你怎麼看?」坐在北京大學附近的咖啡店,我問這三個90後、到北京將滿一年的臺灣學生。

「我之前要買天貓國際的海外商品,用現在的臺胞證號就被拒絕了,改成18位數之後可以用嗎?」一個學生問另外兩個同學。

「聽說可以,好像以後去車站的自助機取票也行。」

「只要淘寶支付寶能用就好。」年輕的「天然獨世代」笑笑,「當然看到這種新聞還是會不舒服,總覺得怪怪的,但真的接受不了就別到大陸了。」

「我們有意見也改變不了什麼,來大陸又不是為了吵架,找一份好工作、好好生活賺錢最重要。」

相關焦點

  • 臺生:在大陸「臺灣身份」將逐漸消失 接受不了就別到大陸
    中國臺灣網6月28日報導,隨著二代臺胞證被提上日程,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開始擔憂是不是要被「被統一」。當在大陸臺生被問及這個問題,他們都感覺「臺灣身份」的標籤快要被抹去,以前會為了「中國臺灣」這種用語和大陸學生吵架,現在越來越接受臺灣「不爭氣」的現實,「真的接受不了就別到大陸了」。
  • 大陸學生在臺灣:大陸學生的臺灣夢(圖)
    由於今年是臺灣各大學第一年招收哲學系學生,所以他面對了比別的陸生更大的挑戰,沒有學長學姐的信息,完全要靠一己之力完成所有申請資料的準備。  在常誠去臺灣之前,父母對他最多的囑咐是注意安全,尤其在與對岸民眾交往時,要謹慎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在這邊,已經不再是代表了我一個人,我周圍的同學會將我作為了解大陸的最好窗口。
  • 大陸將對臺灣學生執行與大陸學生同一收費標準
    教育部港澳臺辦常務副主任丁雨秋在今日(24日)下午國臺辦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2005年出臺針對臺灣學生收費及設立臺灣學生獎(助)學金等問題。  丁雨秋指出,新措施有三點:  第一,調整對臺灣學生的收費政策。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學生對大陸的好奇
    臺灣《旺報》19日刊載了到臺灣求學的交換生張曼玲的文章,作者從接觸到的臺灣學生看到,他們對大陸充滿著好奇,有的同學甚至對大陸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從外表上看,臺灣學生蠻「潮」的。女生大部分帶著精緻的妝容上課,甚至有同學將頭髮染成紫色,學生穿衣風格是日、韓、歐美風兼有。
  • 臺灣方面陸委會呼籲儘快將大陸學生納入健保
    新華網臺北11月26日電(記者李寒芳、傅雙琪)臺灣方面陸委會26日發布聲明表示,臺灣行政當局在2012年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已逾3年,攸關大陸學生在臺就學期間之醫療保障,希望各界支持儘早通過,讓在臺陸生能享有學習及生活的友善環境。
  • 臺灣逐漸消失的八大美景
    隨著全球暖化、人類過度開發,全球很多景觀逐漸消逝,臺灣也不例外,有很多美麗的自然景觀也逐漸消失中,為大家細數臺灣逐漸消失的八大美景,希望有機會就趕快去吧~1. 花蓮新城山新城山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秀林村與富世村交界處的一座山峰,峰頂海拔1,440公尺,是舊臺灣小百嶽之一,可眺望遠處立霧溪口景致,雖然名氣沒有前面的景點大,但因為是亞泥礦場的所在地,所以這座山也一直被挖得越來越深,近年來亞泥雖然致力於復育新城山生態,但漂亮的美景已逐建消失。
  • 教育部:超12000名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將擴大招收臺灣學生的...
    【環球網報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2月25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到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的情況,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對此作出回應。王志偉表示,教育部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大陸就學,並為此不斷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 大陸學生臺灣夢
    ,兩岸關係歷經了60多年的互動,兩岸高等教育學生交流也正式邁入了一個新紀元,因此在2011年時,楊景堯老師由於本身是長期研究兩岸與亞洲教育研究的專家,深感大陸學生來臺政策在兩岸關係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裡程碑,第一屆來臺的大陸青年學生赴有太多的歷史性及和平的使命,遂發起了「大陸學生臺灣夢」一書的徵稿活動,透過大陸青年學生將自己在臺讀書的故事體悟記錄下來,最終收錄了55位大陸同學在臺讀書的故事集結成冊。
  • 臺灣學生來大陸上學更容易
    倆岸關係一直是個嚴肅的問題,現如今,大陸對臺灣學生招生門檻降低,而且招生學校增加了。希望可以促進倆岸友好關係,畢竟同是華夏炎黃人。據廈門日報報導 說,為進一步便利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近日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只要學測語文、數學、英語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都可申請就讀。在廈的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和廈門理工學院都可以招收臺灣學生。
  • 國臺辦:所有在大陸高校就學的臺灣學生將納入醫保
    國臺辦:所有在大陸高校就學的臺灣學生將納入醫保 2013年04月10日 10: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臺媒:臺灣高教「內憂外患」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臺灣《中國時報》6日報導稱,反觀臺灣,陸生未獲公平待遇,招東南亞學生補充生源又未見成效。臺灣高等教育競爭力正在下滑,加上「年改」砍教授退休金,可說「內憂外患」。
  • 大陸學生臺灣緣─陸生的臺灣成長記憶
    出版社:麗文文化事業出版出版日期:2013年6月,高雄市內容介紹:本書是繼2012年《大陸學生臺灣夢》之後,楊景堯老師再次透過徵稿的方式,向55位大陸學生進行徵稿集結成冊,55位同學55個不同的故事,有已經在臺讀書近兩年的學位生、一年級的新生及來臺交流一學期的交換生
  • 臺灣最優秀的學生都要來大陸了!
    「最優秀的學生都要去大陸了!」臺灣媒體近日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不久前,臺灣公布了學測(相當於大陸的高考)成績,人們隨即發現,大陸高校一夜之間成了大熱門,申請去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好幾倍,且申請者多為頂標(相當於大陸過重點線)成績,競爭相當激烈。忽如一夜東風來臺南是傳統的「綠色大本營」。
  • 臺灣間諜策反大陸赴臺學生:林兆偉等間諜資料被曝光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從國家有關部門獲悉,隨著兩岸交流加深,大陸赴臺學生數量穩步增加,2009年以來,臺灣間諜在島內針對大陸學生的拉攏策反活動愈趨活躍。  策反大陸學生的三名臺諜被我有關部門掌握。
  • 大陸學生初到臺灣 被問「北京有地鐵嗎?」
    首屆陸生已有人研究生畢業 一批本科生繼續求學  他們近距離地觀察臺灣 並掀起出書熱  2011年,首批來自祖國大陸的928名學生來到臺灣地區高校學習,這場「破冰」之旅後,越來越多大陸學生緊隨其後,求學臺灣。
  • 臺灣終於對大陸學生開放,島內輿論也表達了憂心
    對於民進黨當局的錯誤做法,臺灣民眾已經感到十分不滿,8月24日,臺灣地區方面採取措施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學,該政策已宣布就引起了臺灣地區民眾的熱烈討論。臺灣地區終於對大陸學生開放民進黨當局從6月份開始開放政策允許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學生返回臺灣地區,可是卻一直不包含大陸學生,這引起了島內民眾的不滿,可是民進黨當局仍舊在一意孤行,8月5日再次開放仍舊沒有包括大陸學生,對於民進黨當局的錯誤做法,大陸方面已經做出了警告。
  • 臺灣交通大學將消失 2021與陽明合校
    @銳看臺灣報導 臺灣「少子化」嚴重衝擊高校生存發展,大學合併、關閉的消息頻傳。據臺媒報導,在島內排前的臺灣交通大學也將消失,2021與陽明合校。 位於新竹的臺灣交通大學與大陸的上海、西安、西南(成都)、北京等五所交大,系出同門,並稱「五校一家」。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大陸學生去臺灣讀大學是不是坑?
    於是責令四所公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臺灣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組成「大專聯招會」負責招生事宜。這年聯考參加的學生只有10532人,但就是這次規模不大的考試開啟了臺灣長達47年的聯考制度。
  • 大陸學生在臺灣校園競選引熱議:統戰?踐行臺灣民主?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 曦臺灣淡江大學的學生會會長選舉,首次有大陸籍學生蔡博藝參選,其選舉公報上還清楚標註五星紅旗凸顯國籍,引發島內議論。蔡博藝則講述了她從赴臺讀書到決定參選的「心路歷程」,稱大三時學校要調漲學費,她和其他同學找數據,討論漲價案程序上有無問題,學校漲價的理由是否合適等,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驚覺學生在校內捍衛自己的權益是多麼困難且重要。她坦言,「我是淡江大學的學生,其次才是哪國學生」,學生會會長該做的是捍衛學生權益,國籍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