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翻譯家,情話大王,32歲辭世,一輩子只活三個字:宋清如

2020-12-14 多肉小娘子

01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朱生豪出生於浙江嘉興,父母是沒落的小商人,家產頗豐。奈何在朱生豪10歲那年,母親去世了,兩年後父親也走了,留下兄弟三人,踽踽獨行於世上。後來的日子,朱生豪和寡居的姑姑一起生活。

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加上寄人籬下的生活困苦,讓朱生豪的性格變的孤僻,寡言,甚至有些消極。

但是,話越少的人心裡越清明,朱生豪雖然嘴上話不多,卻能看清很多事情,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能夠為之堅持。

朱生豪是一個學霸,用當時的話,叫「才子」。他就讀於之江大學,是一所教會大學,在1952年被分拆為浙江師範學院,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

朱生豪就讀於之江大學的中國文學系和英語系,這在當時是很優秀的。

浙江大學有一個之江詩社,在這裡,朱生豪遇到了他一生的女神,宋清如。

宋清如出身書香門第,祖上赫赫有名。她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獨立自主,追求自由。她用「不要嫁妝要讀書」的呼號向父母立下誓言,換來3年的學校生涯。

宋清如是之江大學的校花,是當時少有的新女性的代表。這一切,都讓宋清如的一顰一笑都充滿了魅力。

朱生豪和宋清如,就這樣在之江詩社相遇了。

宋清如熱愛新詩,第1次見面,宋清如就將自己寫的「寶塔詩」遞給朱生豪指教。

朱生豪手裡拿著宋清如的詩,掃過一眼,默然無語。宋清如,看了看這眼前這個冷毅的男子。心道,他竟這般孤傲。

宋清如錯了,朱生豪不但不孤傲,反而是熱情似火。而點燃他這火焰的,就是三個字:宋清如。

幾天後,朱生豪把宋清如的詩作還給了她,隨之一變奉還的還有,他對宋清如詩作的的評價和修改意見。宋清如對她很是信服,寫了新詩,就讓朱生豪修改。

朱生豪也很願意把自己學寫的新詩拿給宋清如看,兩個人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就這樣,一來二去,朱生豪知道,這一輩子,再也逃脫不了「宋清如」的牢籠了。

02 要說情書哪家強,朱生豪是王中王

宋清如從小過著富庶的生活,父母對他的婚姻期望也非常的高。因此,對於窮小子朱生豪表現出來的熱情,宋清如有點膽怯,第一次,她拒絕。

對於宋清如拒絕的書信,朱生豪這樣回道:

「你不懂寫信的藝術,像「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這種句子,怎麼可以放在信的開頭地方呢?…如果說,「今天天氣真好,春花又將悄悄地紅起來,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那就是絕妙好辭了。」

這並不是因為朱生豪的反射弧比較長,他只是通過這種插科打諢的方式,告訴宋清如:不管你愛不愛我,反正我就是愛你。

為了向宋清如表達自己愛的決心,朱生豪開始不斷的給她寫信,有時候三天一封,有時候一天一封,更有的時候一天幾封。

慢慢的,宋清如的心也向他打開了,也開始接受了這個一心只想和他談愛的傻小子。自此,他們開啟了長達9年的鴻雁傳書,紙上談情。

在朱生豪給宋清如的情書裡,他們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從莎士比亞談到吃喝拉撒,他們之間無話不談。

從字裡行間看來,朱生豪患得患失,又時常失落自卑,宋清如比他大一歲,他們可謂是妥妥的姐弟戀。對此朱生豪竟然稚氣的說道要「一年長兩歲」,讓人獨來不覺失笑的同時,也感受到朱生豪愛得熱烈。

在朱生豪的情書裡,對宋清如的稱呼超過70餘種。愛一個人不就是這樣嗎?把對方當做成自己的寶貝,所有世界上最美好的名字,都給她安上。

在情書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亮點就是,朱生豪的落款幾乎每次都不一樣,甚至有人不完全統計:在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540封情書當中,至少有100個以上的署名。

有的署名是根據心情寫的,比如,在宋清如來信只有70餘字的時候,朱生豪「報復性」的署名為「x」;在對宋清如表達無比想念的時候,朱生豪用了堂·吉訶德和伊凡來署名。

堂吉訶德愛上了一位彪悍的農婦,想向他為自己一生追求的女子,發誓要為他終身奮鬥。而伊凡指的是伊凡·屠格涅夫,他迷戀上來自西班牙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利娜·維亞爾杜,他終身未娶,至死都愛戀著波麗娜。這些都是情書中的情書,可謂用情至深。

有的署名是為了表明決心,比如,他多次用到魔鬼/路西法(魔鬼),是因為宋慶茹就是天使,為了愛宋清如這個天使,朱生豪願意當那個不入天門的魔鬼,一愛到底。

我想朱生豪之所以用了這麼多的署名,除了作為文人表達愛情的方式,更是在向宋清如傳達一個信息:我願化作萬物來愛你。

朱生豪的情詩,之所以經久不衰,一直被人們反覆誦讀,除了他對宋清如絕對的愛戀和沉迷以外,也因為在這些情詩當中他通過花式署名的方式,將自己淋漓盡致地刻畫成一個困於愛情的少男、痴男形象。對於這樣有情、專情的男子,世間誰人不愛?

要問情書哪家強?朱生豪絕對是王中王。

有人曾經這樣說道:

「沈從文是深情無措的稚子,魯迅是溫情彆扭的硬漢,朱湘是溫柔委屈的弱書生,徐志摩就是個自以為是的小白臉。跟朱生豪比起來,他們都差了一個等級啊。」

雖然這是各家各言的話,但管中窺豹,足以見得朱生豪的深情,以及這份深情的感染力。真心總會被人感受,感情越真摯,其輻射就越廣,範圍就越大,感觸也就越深。

03 宋青如,我願化作萬物來愛你

朱生豪這一輩子非常短暫;朱生豪這一輩子,又非常漫長。

他用短暫的一輩子活了三個字:宋清如。

正是因為他堅定的愛著宋清如,如此熱烈而真摯的感情,為世間有情男女皆所嚮往。這段愛跨越了時間、跨越了歷史,成為人們心中經久不衰的白月光。

這本書原名為《寄在信封裡的靈魂》,這個名字是宋清如擬的。寄在信封裡的朱生豪的靈魂是可愛的、直率的、甚至是卑微的。可以說,這就是愛的本來面目。

張愛玲說:「愛一個人就是卑微到塵埃裡,再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我們都堅信,這本情書集就是朱生豪在塵埃裡開出的那朵絕世之花。

在朱生豪死後的53年裡,宋清如一直獨居,這就是她對朱生豪熱烈愛情的回應。

可以說在才情上,宋清如和朱生豪是旗鼓相當的,朱生豪在短暫的生命裡翻譯了31種莎劇(莎劇一共37種),是全世界公認的翻譯莎劇最好的人之一。而宋清如則被譽為「不下於冰心女士之才能」的才女,一生育才無數,桃李滿天下。

我們看到,在情書裡似乎朱生豪愛得比較多,覺得他比較吃虧,但誰又知道,宋清如對朱生豪的守護和惦念,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正是這份愛,以及朱生豪留下的540封情書,支撐著宋清如度過了漫長的53年孤獨時光。

這正是「你優秀,我也不差」,你愛我如生命,我的生命裡便只有你。

宋清如死後,讓人在她和朱生豪合葬的墓碑上,刻下這樣一段話:

「要是我們兩人一同在雨聲裡做夢,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聲裡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

我想,他們在雨聲裡的夢已經永恆了,因為它已永不醒來。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會說情話的人,活了32歲,翻譯了31部莎士比亞劇作
    這句著名的獨白正是朱生豪先生所譯,他也是中國最早的莎士比亞戲劇集翻譯者之一。朱生豪先生的一生只有32年。在這短暫的一生中,他翻譯了31部莎劇。在這短暫的一生中,他只愛一個女人。人們稱朱生豪,為民國最會寫情話的人。朱生豪一生似乎只做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是翻譯莎士比亞的著作,另一件事就是愛宋清如。【一】我想作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寫不出。
  • 我是永遠的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朱生豪
    32歲,剛過而立之年,本該有大把的好時光去完成未竟的事業,卻逃不過天妒英才的魔咒,一句:「清如,我要去了。」包含了太多的無奈與不舍。1944年12月26日,年僅32歲的朱生豪永遠的定格在了這一天,才子佳人,佳人猶在,從此卻不見才子。關於事業,未能譯盡莎翁之作,關於愛情,未能與妻廝守餘生,都是缺憾。
  • 朱生豪與宋清如的故事:他譯莎,我燒飯
    他就是《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者,著名翻譯家朱生豪。30幾年的短暫生命朱生豪做了兩件挺出名的事兒,翻譯莎劇、寫情書。丈夫早逝,妻子宋清如孤獨了一生,撫養孩子,出版遺稿,甚至親自動手翻譯莎劇,用自己的一生,維護了朱生豪的清白與尊嚴。
  • 朱生豪 宋清如:從前時間慢,一生只夠愛一人
    他只能重新再譯,戰火紛飛下,僅《暴風雨》一篇就翻譯了三次。好在,這段日子裡有失也有得。朱生豪與宋清如終於相聚,相約逃離此地,還是朋友建議,二人本是眷侶,不如結成夫妻, 好方便同行。兩人的感情一如既往,朱生豪的翻譯工作每天從3000字加到8000字,平日裡足不出戶,精神上卻如坐囚籠,只有埋頭工作時,才恢復了一點自尊心。有位好心的鄰居曾向他提議某個縣的教育局長是同為之江大學畢業的同學,若是你們找他謀一個教師的職位,大概不成問題。朱生豪當時雖不作答,但事後吐露,「要我到敵偽那裡去要飯吃,我寧願到媽媽那裡去。」此時,他的母親早已過世。
  •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大翻譯家的愛情可以有多幼稚!
    要是評個情話大王,那朱生豪鐵定是名列前茅的。以前看到這個名字時,立馬想到他是著名翻譯家,有多牛呢?人家天天跟莎翁打交道,他的譯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是迄今中國莎士比亞作品的最完整的、質量較好的譯本。在翻譯事業上,他向來以態度嚴肅認真著稱,「求於最大可能之範圍內,保持原作之神韻」是他的宗旨。
  •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翻譯家朱生豪與宋清如(整理/熊多智)
    作為才子情痴,他寫下大量情深雋永的詩文情書,而這些情書中,不乏優美之句,堪稱民國時期的納蘭容若、倉央嘉措。自認識起,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308封情書中,對宋清如的稱呼有很多,比如:「清如、寶貝、好人、傻子、愛人、老弟」,借錢的時候還稱其為「祖母大人」。情書的落款就更調皮了:「你腳下的螞蟻、朱朱、朱兒、嘰裡咕嚕」等。
  • 他天性木訥是翻譯界的巨匠,說出的情話卻溫暖而有趣
    追根溯源,這句「我只願意憑著這一點靈感的相通,時時帶給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輝,照耀我疲憊的夢寐,永遠存一個安慰,縱然在別離的時候。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來自著名翻譯家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情書,是不少人心目中的模範情書。浪漫溫暖的文筆,讓現今的許多人開始認識朱生豪。
  • 宋清如與朱生豪:一生只做兩件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和寫情書!
    他還說過這樣一段話:「愛國是一個情感的問題,國民對於國愛不愛全可以隨便,不能勉強的,但因為個人是整個國家的一分子,因此必然地他對於國家有一種義務,一個好國民即是能盡這種義務的人。」在之江大學生活的這段時間,生豪過得十分充實、快樂,不僅如此,在大學的第四年,他收穫了自己的愛情,遇到此生他最愛的女子——宋清如。
  • 肉麻的情話,只服民國翻譯家朱生豪,簡直甜到腿軟!
    朱生豪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翻譯家,筆名朱朱、朱生,光是看看朱朱這個筆名就知道,這是一個多麼肉麻的翻譯家,可以照見他能把他的感情生活過得多麼甜蜜!他是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比較早的人之一,譯文質量和風格酌具特色,為國內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大家也知道莎士比亞是一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從此也可見朱生豪的浪漫與甜從何而來。
  • 7年異地戀500多封情書60萬餘字,最美的愛情是想像出來的!
    恕我直言,要談到痴情、寫情書在座各位都是渣渣,什麼徐志摩、郭沫若都弱爆了,朱生豪才是民國第一情話高手。這個名字你可能很陌生也正常,民國才子無數,朱生豪一生32年只做兩件事,一是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二就是給自己的女生宋清如寫情書。
  • 朱生豪·宋清如
    宋清如又是誰?也許你們很陌生,不過也確實,在他們那個生機勃勃的年代,湧現出不少的文人才人,他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大多以翻譯為主,她是翻譯家、教師、詩人。  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朱生豪宋清如相識於杭州錢塘江畔的之江大學。十幾年間,他們的愛既清澈如泉水,又熱烈似火焰。許多年後,宋清如回憶起初次認識朱生豪的場景時說:「那時,他完全是個孩子。瘦長的個兒,蒼白的臉,和善、天真,自得其樂,很容易使人感到可親可近。」
  • 「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二)朱生豪:《朱生豪情書全集》朱生豪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他的妻子叫宋清如。朱生豪說,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因為處在抗日戰亂的年代,兩人分離多過相聚。輾轉分離的十年時間裡,朱生豪給宋清如寫了將近60萬字的情書,終於在他32歲的時候,用他的真摯感動了宋清如,兩人攜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朱生豪卻在兩年後不幸因為肺結核去世。在朱生豪去世以後,宋清如含著對朱生豪的思念完成了丈夫未盡的事業: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 「情書聖手」朱生豪:在他短短的33年人生裡,給愛妻寫了540封信
    今天我要說的一個人,也是一個情話高手。他白白淨淨的,身體經常看起來弱不禁風,話也不怎麼說,但是在遇到自己喜歡姑娘的時候,卻擁有著無盡的熱情。他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之中,給愛妻寫了足足有540封信。他就是朱生豪,我國近代著名的翻譯家。
  • 他寫起情書來,甩了徐志摩十萬八千裡,讀者:看完太肉麻了
    沈從文沈從文,在他的情書裡面有一句是寫給張兆和他老婆很有名的話:我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形狀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除了他們,還有一個特別能成情書的聖手,但是他並不是文人出身,而是一個翻譯家,叫做朱生豪,但是英年早逝,僅32歲。
  • 這些民國時期最動人的情話,哪一句能觸動你的心?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這是民國時期的結婚證詞,一紙婚書,見證兩個相愛的人共渡白頭,這是一件多麼浪漫的事情。民國時期,多的是才子佳人,也就演繹出一幕幕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當「我愛你」這三個字的情話已經不能再觸動你的心扉,來看看這些民國時期最動人的情話,哪一句能觸動你的心?
  • 翻譯家草嬰辭世 翻譯作品特點:準確流暢(圖)
    翻譯家草嬰辭世 翻譯作品特點:準確流暢(圖) 2015-10-25 16:17:35■ 草嬰夫婦  中國著名翻譯家、託爾斯泰文學作品譯者草嬰先生,因病於昨天18:02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93歲。
  • 譯莎翁巨作,說一世情話——最會「撒糖」的翻譯家朱生豪
    」大學二年級參加」之江詩社「,他的才華折服了一眾同學老師的心。「之江詩社」的社長夏承燾老師評價他說「其人今年才二十歲,淵默若處子,輕易不發一言。聞英文甚深,之江辦學數十年,恐無此不易之才也。」他是一個沉默寡言的翻譯家,以性格內向為人熟知。他曾這麼形容自己:「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格外厭世。」
  • 翻譯大師朱生豪:用540封情書追妻10年,結婚2年半後便抱憾離世
    翻譯家梁實秋曾窮一己之力,用30多年的時間才譯竣並出版《莎士比亞全集》,翻譯後他還跟女兒大吐苦水:「一星期校對10本莎氏,可把我整慘了,幾乎把我累死了!譯書之苦,不下於生孩子。」除了梁實秋,翻譯莎士比亞的還有一個人,他叫朱生豪。
  • 活了32年,追妻10年,結婚僅2年,他寫的每句情詩,都朝悲劇狂奔
    你也深知,不會為了再去尋找一個新房而離開居住了半個世紀的家,哪怕是老房子,你也深愛著他。相遇,是始料未及「一見鍾情」在我看來是一個特別美好的詞語。它不是不負責任的見色起意,也不是三分鐘熱度的心猿意馬。世間好看的皮囊有千萬,為何偏會起你的賊心。全只是因為有緣,命中注定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