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是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
——朱生豪
也許有人會問,朱生豪是誰?宋清如又是誰?也許你們很陌生,不過也確實,在他們那個生機勃勃的年代,湧現出不少的文人才人,他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大多以翻譯為主,她是翻譯家、教師、詩人。
我知道這兩個人物便是在高中的某個晚上睡前習慣性地點開了一個微信推文,剛好是講述了這兩個人的故事,內容讓人十分動容,也非常讓人感到惋惜,當時的年輕人談論愛情,往往會在現在看來是可以算是極致的。就像當代年輕人所流行的這句話:
這兩人的故事也把這句話詮釋到了極致,因此今天便想分享於此,聽完這個故事你會發現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甚是有趣。
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朱生豪宋清如相識於杭州錢塘江畔的之江大學。十幾年間,他們的愛既清澈如泉水,又熱烈似火焰。許多年後,宋清如回憶起初次認識朱生豪的場景時說:「那時,他完全是個孩子。瘦長的個兒,蒼白的臉,和善、天真,自得其樂,很容易使人感到可親可近。」
在之江大學的最後一年,朱生豪認識了蕙心蘭質、一樣有著錦繡詩才的宋清如,「一笑低頭意已傾」,一切就在自然而不經意間發生了。
那一年的杭州,那一年的之江大學,那一年風景優美的「情人橋」邊,見證了一段愛情的開始,一對才子佳人的初次相見。之江大學之江詩社的迎新會開始了。
剛入學的常熟才女宋清如,懷揣著夢想,帶著朦朧的詩情走進了迎新會。已經頗有名氣的學生詩人,大四的學長朱生豪也步入會場,這是命運安排的一場並不意外的相遇。
每一位詩社的新成員,都要獻上一首詩供大家互相傳閱。宋清如的新題寶塔詩比較小眾,並不受歡迎。寫慣了古體詩的詩社成員讀後,均搖頭嘆息滿臉複雜之色。宋清如的自信在質疑之下受到了打擊,很不開心地低下頭。
小詩傳到了朱生豪的手裡,細細品讀也頗有風味。於是朱生豪抬頭看向略顯憂鬱的新人,送上了鼓勵的微笑。宋清如的心裡好像又了一股春風,吹散了陰霾,露出了燦爛的陽光,於是自然地向學長回復了一個純真的笑臉。
在隨後的一年裡,兩個同樣熱愛詩歌的年輕人開始了寫作上的交流,從此也開始了頻繁的詩詞酬和,而相互之間的愛慕之情在那時候就已經萌芽。朱生豪瘦弱蒼白,寡言內向,但這位被朋友笑謔為「沒有情慾」的才子,卻向宋清如寫了不少動情的詩和信。
「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我實在是個壞人,但作為你的好朋友的我,卻確實是在努力著學做好人。」
「我愛你也許並不為什麼理由,雖然可以有理由,例如你聰明、你純潔、你可愛,你是好人等,但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你全然適合我的趣味。因此你仍知道我是自私的,故不用感激我。」
」似乎我每次見了你5分鐘,便別了你100年似的。「
」我並不願自擬為天才(實在天才要比平常人可憐得多),但覺得一個人如幸而逢到一個傾心相交的友人,這友人實在比全世界可貴得多.如果我有希望,那麼我希望我們不死在同一空間,只死在同一時間。「
1942年5月1日,這對精神情侶終於完成了婚禮。
(宋清如年輕照)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這八個字是對他們的愛情和婚姻最好的概括。生活上,宋清如主持家庭開支,節儉省用,朱生豪閉戶譯作,他們在極低微的收入中苟延殘喘。朱生豪曾對宋清如說:「我很貧窮,但我無所不有。」
朱生豪臨終前兩天,大便失禁,全是鮮血。26日中午,朱生豪忽然叫道:「小清清,我去了!」華美的樂章就這樣驟停停下了。
這一年,朱生豪和宋清如都只有32歲。
此後,宋清如經歷了風雨飄搖的歲月,她含辛茹苦地撫養自己的兒女。晚年的宋清如給我們留下了一系列紀念朱生豪的文章。故事到這裡結束了。
以前我覺得朱生豪對宋清如的愛情過於甜膩,但是又免不了會羨慕那個年代的感情,那時候又或許是純真,朱生豪更重於表達,而宋清如又會如此了解他,他們既是因為愛情在一起也是因為適合所以在一起。
感謝閱讀!喜歡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