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與宋清如:才子佳人的美好,柴米夫妻的辛酸

2020-12-22 近代史學堂

朱生豪是當時有名的才子,他的一生中只做了兩件事,一件是翻譯莎士比亞的著作,一件是給宋清如寫情書。朱生豪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商人家庭,他的家境算不上大富人家,但也不算差,他是家裡最大的孩子,還有兩個弟弟。雖然家裡沒有什麼大錢,但吃飽穿暖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一家五口過著幸福平淡的生活。可朱生豪母親因病去世這件是打破這平淡的生活,當時朱生豪只有十歲,可禍不單行,兩年後朱父也去世了。

年僅十二歲的朱生豪就成為無父無母的孤兒,朱生豪 也因此性格逐漸孤僻,沉默寡言。父母去世後,朱生豪就被頭髮微白的姑母收養了。朱生豪從小就品學兼優,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學校裡名列前茅的,所以在上完初中後就被校長舉薦保送杭州之江大學就讀。上大學之後朱生豪的性格也沒有改變,還是和以前一樣沉默寡言,但直到大四的時候遇到了宋清如開始,他變了。

宋清如也是民國時期有名的才女,她和冰心齊名。她出生於江蘇的書香世家,是一位千金小姐,年紀上她比朱生豪大一歲,她的童年和朱生豪相比那可是快樂多了。她從小就熱愛詩歌,因為家庭條件好,所以從小就開始讀書寫字,上了小學中學。在她中學畢業之後父母都希望她可以成家,但她表示不願意結婚,而宋母從小就十分疼愛她,也不願意逼她成家。於是宋清如以優異的成績被杭州之江大學的中文系錄取,宋清如在大學的詩社遇到了朱生豪。

在此之前,朱生豪有看過宋如清寫的詩,在見到本人之後朱生豪就對她一見傾心了。朱生豪也十分熱愛文學,當時他在學校裡也是小有名氣的才子,只是性格孤僻了一些。他和宋清如接觸中的表現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他們經常在一起聊詩歌聊文學,兩個人相談甚歡,完全看不出朱生豪是性格孤僻的人。朱生豪在認識宋清如一年後就向她表白求婚了,但宋清如婉拒了。宋清如對朱生豪是有好感的,但朱生豪對她太過於熱情了和對別人完全不一樣,加上突然間的求婚嚇到了她,所以她婉拒了。

雖然朱生豪第一次表白被拒絕了,但他沒有因此放棄,而是越挫越勇。繼續追求宋清如,宋清如喜歡詩,他就為她寫詩。從二十一歲到三十歲,他為宋清如寫了六十萬字的情詩。這九年的時間裡朱生豪一直給她寫信,逐漸宋清如也被打動了。終於在朱生豪三十歲的時候答應了他的求婚,才子佳人成雙對。他們結婚的消息傳出之後,親朋好友紛紛獻上祝福,還被稱為「才子佳人,柴米夫婦」。

結婚後,宋清如為了讓朱生豪可以專心繼續翻譯莎士比亞的著作,選擇放棄工作做全職太太。但是這一年的國情不太好,朱生豪被迫離職了,宋清如懷孕了,為了維持生活朱生豪不分晝夜的寫作賺取稿費。可惜當時的物價飛漲,朱生豪的稿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當時夫妻二人的生活過得十分清苦。很快朱生豪因為超負荷的工作身體受不住因病去世了。

朱生豪離世的時候才三十二歲,才結婚兩年,孩子才滿周歲。宋清如一度不能接受朱生豪離世的事實想跟著他去了,顧及到孩子還小不能沒有了父親又沒了母親。宋清如獨自一人撫養孩子長大成人,從未想過改嫁,並且將朱生豪還沒有翻譯完的莎士比亞著作替他翻譯完,發表朱生豪留下來的遺作,將自己活成了朱生豪。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結束了,那麼你們怎麼看朱生豪和宋清如這一對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分享你的想法,我們下一期再見啦.

相關焦點

  • 朱生豪與宋清如: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宋清如客氣地向朱先生討教做詩,而朱生豪則向心儀的天使傾訴著無限的愛戀,對其稱呼多達七十餘種,如寶貝、妞妞、傻丫頭、親親、宋兒、小鬼頭兒等,落款也是稀奇古怪。書信給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朱生豪訴說相思之情提供舞臺,藉助點點筆墨,寫盡滿腹愁悵、相思、煩惱,有情真意切、繾綣纏綿的一面,也有風趣幽默、活潑開朗的一面。
  •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翻譯家朱生豪與宋清如(整理/熊多智)
    在風景旖旎的西子湖畔、雍容高聳的六和塔下,才子朱生豪、宋清如因詩結識,因緣生情,於是催生了一段浪漫且深徹的愛情佳話,倆人相識十載,於是交流書信、詩文十載。1942年5月1日,歷經了十年的愛情長跑後,他們最終在上海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最會說情話的翻譯家朱生豪的浙大情緣!
    當時的杭州之江大學當時,朱生豪主修中國文學,並選擇了英文系作為副系。在受到夏承燾、鍾鐘山、胡山源等名師大家的指導與點撥之後,學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讀了一年的基礎學科之後,他的文採就在之江出了名,被推崇為「之江才子」。
  • 我是永遠的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朱生豪
    朱生豪與宋清如合影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或許很多人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看著眼前的苟且,沒有詩和遠方,哪裡有心思思考這些問題,就像思考生存還是死亡?1944年12月26日,年僅32歲的朱生豪永遠的定格在了這一天,才子佳人,佳人猶在,從此卻不見才子。關於事業,未能譯盡莎翁之作,關於愛情,未能與妻廝守餘生,都是缺憾。
  •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都是一樣的1932之江詩社有一對青年男女相遇了他家道中落,落拓、瘦弱蒼白,寡言內向他是宋生豪她是一個大家閨秀,衣著平凡,但個性獨立不羈他是之江才子望你的信如望命一樣。心沒處安放,寂寞得難堪。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我渴望和你打架,也渴望抱抱你。我一定要吃糖,為著寂寞的緣故。
  • 朱生豪和宋清如: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譯莎翁文字,訴情如情話,這便是朱生豪全部的生命了。1912年2月2日,朱生豪降臨在浙江嘉興鴛鴦湖畔的一戶正在凋零的商賈人家。雖經濟不景,然父母恩愛,且朱生豪勤勉好學,常為家族掙得榮光,一家人的日子便也安怡和順。誰料,安怡的歲月竟如此短暫。朱生豪10歲那年,隨著家中生意的垮敗,母親也懨懨病逝。
  • 譯莎翁巨作,說一世情話——最會「撒糖」的翻譯家朱生豪
    1935年朱生豪毅然投身《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的翻譯,為方便中國讀者閱讀,打破了英國牛津版按年代編排的次序,而分為喜劇/悲劇/史劇/雜劇四類編排,先後譯莎31種,他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較早的人之一,譯文風格別具特色,為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所公認。朱生豪是誰?莎翁作品譯者,二十世紀的翻譯大家。
  • 朱生豪情書節選
    朱生豪亦被稱為世上最會說情話的人。他與戀人宋清如相識於之江大學,兩人因志趣相投,相知相許。1933年畢業後,兩人開始了近十年的通信和苦戀。期間,朱先後給宋寫了540多封情書,每一封都動人心弦。這一對才子佳人,用最動人的情話,演繹著世間最純粹的愛情。本文即為朱生豪先生的情書節選。朱生豪情書節選▽
  • 朱生豪·宋清如
    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朱生豪宋清如相識於杭州錢塘江畔的之江大學。十幾年間,他們的愛既清澈如泉水,又熱烈似火焰。許多年後,宋清如回憶起初次認識朱生豪的場景時說:「那時,他完全是個孩子。瘦長的個兒,蒼白的臉,和善、天真,自得其樂,很容易使人感到可親可近。」
  • 南湖詩侶:朱生豪與宋清如,那是怎樣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深情
    (朱生豪的情書)1997年的夏天,被譽為「不下於冰心女士的才能」「詩文如瓊枝照眼」的詩壇才女,的宋清如女士得享天年,與丈夫朱生豪相聚於天國。陪伴她的是朱生豪嘔心瀝血的翻譯巨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還有那些字字深情的書信,以及裝滿了朱生豪靈魂的信封。
  • 「情書聖手」朱生豪:在他短短的33年人生裡,給愛妻寫了540封信
    他就是朱生豪,我國近代著名的翻譯家。「之江學社的開始的不解情緣」朱生豪出生在1912年浙江嘉興的一個小商人家庭,家裡在朱生豪出生那時也還算個小康之家,朱生豪順利地上了學。同時,地域也賦予了他傳統江南才子的溫婉的性格。
  • 快來看看朱生豪的常山趙子龍!
    民國時期出了很多才女才子,自然也就出現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情書。沈從文寫給張兆和寫的情書裡說:「我是這樣怕與你靈魂接觸,因為你太美麗了的緣故。」徐志摩寫給陸小曼的情書是:「你完全是我的,一個個細胞都是我的——你要說半個不字叫天雷打死我完事。」
  • 朱生豪 宋清如:從前時間慢,一生只夠愛一人
    起初二人只談詩詞,那場詩社活動結束三天後,朱生豪便寫信給宋清如,以請她指正之名,而教她一些舊體詩詞,逐漸地,他們開始談過往經歷與未來展望。時局動蕩,對於兩個年輕人而言,前路一片迷茫。很快,朱生豪即將畢業,他在師友中向來有才子的美譽。又因擅長英文,被上海世界書局聘作英文編輯,他懷著「肩上人生的擔負」,踏上了未來的旅程。
  • 朱生豪與宋清如的故事:他譯莎,我燒飯
    他是之江才子,一窮小子,她是之江校花,大家小姐,也是才女,施蟄存說她的新詩有「不下冰心之才」。他們因詩而相識、相知、相愛。他很矜持,即使路上遇見她也只當作陌生人,但很浪漫,每兩三天給她寫一封情書,是一位將情話說到人間極致的人。
  • 翻譯家朱生豪
    我國出版的第一部外國作家全集——1978年版的《莎士比亞全集》(中文本),戲劇部分採用了朱生豪的全部譯文。 1912年2月2日,朱生豪出生於嘉興南門外鴛鴦湖畔東米棚下一個破落的小商人家庭,家境貧寒。朱生豪原名朱文森。兄弟三人,他為長子。不幸10歲喪母,12歲喪父,孤兒三人,由早孀的姑母照顧。入學後改名朱森豪。
  • 紅樓夢異文比較賞:才子佳人還是佳人才子,詞序為何倒置不得
    甲戌本:「至若佳人才子等書,則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終不能不涉於淫濫,以至滿紙潘安、子建、西子、文君。」程本:「至於才子佳人等書,則又開口文君,滿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終不能不涉淫濫。」「佳人才子」一詞,不獨甲戌本,其他脂本也如此用,程本則將其改作「才子佳人」,不是有意顛倒詞序,刻意與脂本不同那麼簡單。其實「佳人才子」與「才子佳人」都是古已有之的成語,意思相同,改動似無必要。若說真有必要,那也可能是「才子佳人」作為成語,既出現早,又流行廣,程本熟用之故。
  • 朱生豪與宋清如:他愛不愛你,一開口就知道
    朱生豪的一生,除了翻譯莎士比亞,就是在愛宋清如了。他為人內向,少言寡語,常被朋友笑謔為「沒有情慾」的木訥書生:「一年之中,一整天不說一句話的日子有一百多天,說話不到十句的有兩百多天,其餘日子說得最多的也不到三十句。」但他寫給宋清如的情書,卻甜得齁人。就像冬天裡的一汪溫泉,從心底湧起,全身都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