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朱生豪情書》

2021-02-14 野球書屋

熟悉莎士比亞的書友,對於朱生豪先生一定不陌生,他短暫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朱先生1912年(民國元年)出生於浙江嘉興,1944年(民國33年)在窮困潦倒中病逝。年僅32歲,卻成為中國最偉大的莎士比亞作品譯者(譯31部半)。朱先生出身破落商人家庭,11歲喪母,13歲喪父,一生清貧。但卻天資聰穎,中學時就已經展現中英文才華,畢業獲保送之江大學並獲得文學士學位。(之江、燕京、震旦、聖約翰、輔仁、滬江等大師輩出的大學都是外國教會在華創辦,皆於1952年被教育部關閉)。並在之江大學結識了一生所摯愛宋清如,宋清如先生出身富豪家庭,大家閨秀知書達理,與朱先生相識相戀相知相守,並在他英年早逝之後替他完成遺願,傾其一生從事教書育人工作,桃李滿天下。兩人在1942年結婚,並育有一子。在適逢亂世戰火紛飛的年代,能有如此真情,哪怕只有32年陽壽也死而無憾。

王強在北大演講時稱:「你現在再讀任何一本(莎士比亞譯作),哪能找到朱生豪當年用漢字表現出的莎士比亞……如果沒有朱生豪,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不會第一時間知道還有莎士比亞。所以莎士比亞的墓地應該旁邊有一個朱生豪的碑,多麼偉大,四分之一的人口是通過朱生豪第一時間知道的英國還有一個莎士比亞。」

這本《朱生豪情書》則是其後人整理收錄了朱生豪先生給愛妻宋清如寫的情書。全篇肉麻至極,簡直無法想像一位今後幹出這麼偉大事情的人,居然跟一個小男生一樣黏糊,更難以想像這樣的一個人筆下的莎士比亞會是什麼樣?

信中的暱稱也非常之多,喊對方:清如、好人、無比的好人、好、宋、寶貝、宋兒、好友、好宋、澄、小姐姐、小親親、哥哥、阿姐、傻丫頭、宋姑娘、青女、我們的清如、清如賢弟、好澄、虞山小宋、昨夜的夢、愛人、小弟弟……

信尾落款則為:朱、朱朱、朱兒、專說騙人的誑話者、你腳下的螞蟻、厭物、不說誑的約翰、Lucifer、快樂的亨利十三、傷心的保羅、小瘌痢頭、Ariel、黃天霸、鴨、蚯蚓、醜小鴨、朱朱和我、太保阿書、吃筆者、希特勒、繡水朱君、老鼠、綜合牛津字典、和尚、無賴……

如果一個人把所有的外號都給你起了個遍,在現代人眼裡這種人的佔有欲是多麼的可怕啊,哈哈,真覺得可怕的話,那是你不配被愛。而那個懂得佔有與珍惜的時代也再也一去不復返了。

「不許你再叫我朱先生,否則我要從字典上查出世界上最肉麻的稱呼來稱呼你,特此警告。

你的來信如續命湯一樣,今天我算是活過來了,但明天我又要死去四分之一,後天又將成為半死半活的狀態,再天死去四分之三,再後天死去八分之七……等等,直至你再來信,如果你一直不來信,我也不會完全死完,第六天死去十六分之十五,第七天死去三十二分之三十一,第八天死去六十四分之六十三,如是等等,我的算學好不好?」

「親愛的小鬼,我要對你說些什麼肉麻的話才好耶?我只想吃了你,吃了你。」

「弟怨不欲生,阿姐是否被大狼銜去了乎?紙上灑幾滴誰,當作眼淚。」

「我待你好、待你好、你好、好。」

「但願來生我們終日在一起,每天每天從早晨口角到夜深、恨不得大家走開」

兩人的信一去一回,書中雖看不到女方的回信,但從朱先生的信中基本能看出來兩人之間發生了什麼,有時候會吵架,有時候會假裝故意疏遠,但又開始耍賴耍橫,鬥嘴發小脾氣,既抒發著對生活的不滿,也交流著詩歌、文學、表達著無盡的思念。文人之間的來往,總能顯得意境更美。

回想我最後一次寫信還是在高中時期,天天呆在學校裡被洗腦毒害,寫給那些過去的同學們,後來老師好像查封信件,就開始寄到校門外的書店或者找朋友代收。再到後來就真的是沒時間與精力了,因為有了手機。

讀到後來,就想起了巖井俊二的《情書》,在那個沒有手機,通訊並不發達的年代,愛情,是需要時間等待的。人與人之間的空間是那麼的寬廣,心與心之間卻是那麼的近。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卻不在你心裡。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即使結婚不到兩年,朱先生就撒手人寰,留下未完成的遺稿與一歲多的孩子,但兩個人卻擁有著永恆的愛情,這樣的人生,在未亡人宋清如先生87歲溘然長逝之時,心中也一定是知足與安詳。

早上甦醒睜開眼第一個看見的是還在如孩子般酣睡的你,瞳孔的聚焦使得你從朦朧逐漸變得清晰,我的眼始終沒有離開你那清秀美麗的面容,天吶,竟真的是你,這不是在夢境的夢境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刻,竟真實存在過。

相關焦點

  • 朱生豪情書節選
    朱生豪亦被稱為世上最會說情話的人。他與戀人宋清如相識於之江大學,兩人因志趣相投,相知相許。1933年畢業後,兩人開始了近十年的通信和苦戀。期間,朱先後給宋寫了540多封情書,每一封都動人心弦。這一對才子佳人,用最動人的情話,演繹著世間最純粹的愛情。本文即為朱生豪先生的情書節選。朱生豪情書節選▽
  • 今日份壁紙 | 朱生豪情書
    《朱生豪情書《朱生豪情書》🌻文 / 朱生豪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時卻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愛你。你如同照鏡子,你不會看得見你特別好的所在,但你如走進我的心裡來時,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樣好法……《朱生豪情書》🌻文 / 朱生豪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如果沒有你,即使我愛了一百個人,或有一百個人愛我,我的靈魂也仍將永遠彷徨著。
  • 朱生豪情書專題(一)
    —— 長 安 詩 社 | 電 臺 ——朱生豪與宋清如   朱生豪簡介
  • 朱生豪情書專題(四)
    —— 長 安 詩 社 | 電 臺 ——在之江大學讀書時的宋清如   朱生豪簡介
  • 朱生豪情書第一封——平淡見濃情
    後附原文「謝謝你給我這麼 一份好工作很想拒絕你,但不願拒絕你,你大好了」.這是朱生豪給宋清如與的。這份好工作」可想而知是他成為宋清 如的男朋友,語言實真誠,卻又生動有趣。這是兩個人因為來事出現摩擦後朱生豪說的,從摩擦中看出兩個人相知, 而將這種生冷的氛圍轉化,脈脈濃情流轉於心中。「我們的性格並不完全一致,但盡有互相共鳴的地方。我的的認識雖是偶然.我們的交契卻並非偶然。」相知相守 是兩個人內心深處的共鳴與交契這種人相遇便明了,此生難再得。
  • 翻譯家朱生豪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熟悉莎士比亞的人來說,不能不去朱生豪故居。近期又一次去了朱生豪、宋清如夫婦在嘉興南門的故居。我國出版的第一部外國作家全集——1978年版的《莎士比亞全集》(中文本),戲劇部分採用了朱生豪的全部譯文。 1912年2月2日,朱生豪出生於嘉興南門外鴛鴦湖畔東米棚下一個破落的小商人家庭,家境貧寒。朱生豪原名朱文森。兄弟三人,他為長子。不幸10歲喪母,12歲喪父,孤兒三人,由早孀的姑母照顧。入學後改名朱森豪。
  • 我是永遠的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朱生豪
    戰火無情,不知毀盡朱生豪多少心血。1937年8月13日,日軍攻入上海,世界書局被佔為軍營,朱生豪交付的譯稿全部化為灰燼;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美日報》被日軍查封,朱生豪再次丟失全部的資料及譯稿。命運總是對朱生豪如此薄情,不肯善待哪怕一分一毫。
  •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翻譯家朱生豪與宋清如(整理/熊多智)
    此後朱生豪便繼續潛心於莎劇譯作,完成了國內《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的最早譯本。朱生豪也是國內第一位獲得國外莎劇研究學者認可的譯者。但朱生豪卻在1944年便去世了,丟下了妻與幼子。作為才子情痴,他寫下大量情深雋永的詩文情書,而這些情書中,不乏優美之句,堪稱民國時期的納蘭容若、倉央嘉措。
  • 南湖詩侶:朱生豪與宋清如,那是怎樣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深情
    (朱生豪的情書)1997年的夏天,被譽為「不下於冰心女士的才能」「詩文如瓊枝照眼」的詩壇才女,的宋清如女士得享天年,與丈夫朱生豪相聚於天國。陪伴她的是朱生豪嘔心瀝血的翻譯巨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還有那些字字深情的書信,以及裝滿了朱生豪靈魂的信封。
  • 朱生豪·宋清如
    ——朱生豪  也許有人會問,朱生豪是誰?宋清如又是誰?也許你們很陌生,不過也確實,在他們那個生機勃勃的年代,湧現出不少的文人才人,他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大多以翻譯為主,她是翻譯家、教師、詩人。  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朱生豪宋清如相識於杭州錢塘江畔的之江大學。十幾年間,他們的愛既清澈如泉水,又熱烈似火焰。許多年後,宋清如回憶起初次認識朱生豪的場景時說:「那時,他完全是個孩子。瘦長的個兒,蒼白的臉,和善、天真,自得其樂,很容易使人感到可親可近。」
  • 朱生豪與宋清如的故事:他譯莎,我燒飯
    他很矜持,即使路上遇見她也只當作陌生人,但很浪漫,每兩三天給她寫一封情書,是一位將情話說到人間極致的人。他就是《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者,著名翻譯家朱生豪。30幾年的短暫生命朱生豪做了兩件挺出名的事兒,翻譯莎劇、寫情書。
  • 快來看看朱生豪的常山趙子龍!
    民國時期出了很多才女才子,自然也就出現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情書。沈從文寫給張兆和寫的情書裡說:「我是這樣怕與你靈魂接觸,因為你太美麗了的緣故。」徐志摩寫給陸小曼的情書是:「你完全是我的,一個個細胞都是我的——你要說半個不字叫天雷打死我完事。」
  • 肉麻的情話,只服民國翻譯家朱生豪,簡直甜到腿軟!
    在民國,要提到誰說情話最厲害,不服徐志摩,不服鬱達夫,只服朱生豪!朱生豪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翻譯家,筆名朱朱、朱生,光是看看朱朱這個筆名就知道,這是一個多麼肉麻的翻譯家,可以照見他能把他的感情生活過得多麼甜蜜!
  • 朱生豪與宋清如:才子佳人的美好,柴米夫妻的辛酸
    朱生豪是當時有名的才子,他的一生中只做了兩件事,一件是翻譯莎士比亞的著作,一件是給宋清如寫情書。朱生豪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商人家庭,他的家境算不上大富人家,但也不算差,他是家裡最大的孩子,還有兩個弟弟。雖然家裡沒有什麼大錢,但吃飽穿暖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一家五口過著幸福平淡的生活。
  • 朱生豪和宋清如: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譯莎翁文字,訴情如情話,這便是朱生豪全部的生命了。1912年2月2日,朱生豪降臨在浙江嘉興鴛鴦湖畔的一戶正在凋零的商賈人家。雖經濟不景,然父母恩愛,且朱生豪勤勉好學,常為家族掙得榮光,一家人的日子便也安怡和順。誰料,安怡的歲月竟如此短暫。朱生豪10歲那年,隨著家中生意的垮敗,母親也懨懨病逝。
  • 中國翻譯莎士比亞最多的人:朱生豪的「書單」
    自1935年春開始隻身挑戰卷帙浩繁的《莎士比亞全集》,到1944年末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朱生豪人生最後十年的譯書歷程,在他的《譯者自序》中化作如此輕巧而沉重的一句。2月2日是朱生豪104周年誕辰的日子。這位中國莎士比亞戲劇譯介史上的先驅,以32歲的短暫人生譯出莎劇31部半,放到如今亦如不可能完成之任務,遑論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時代、物質條件。
  •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最會說情話的翻譯家朱生豪的浙大情緣!
    如今,我們還能在朱生豪的母校秀州中學的校刊《秀州鍾》上,看到朱生豪曾經發表過的詩歌:「水那邊,兩三茅屋……信步走上了城牆,向下一望:幾處民房,縷縷炊煙直上。」字裡行間,孩提時代的稚氣與天賦一覽無餘。年輕時的朱生豪儘管在兒時就顯示出了不凡的才華,但時局的動蕩與不安讓不幸降臨在了年輕的朱生豪身上。
  • 《朱生豪情書》的主人翁是這種人,知行翻譯帶你走進真相
    戲劇大師,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首任會長--曹禺曾親筆題詞稱頌他一生為譯莎劇「功績奇絕」,也奠定了他在莎劇翻譯的突出地位,他就是--朱生豪。翻譯1912年2月2日,朱生豪出生於嘉興南門一個沒落的小商人家庭,家境貧寒。1929年高中畢業,經校方推薦,保送入杭州之江大學,享受獎學金,主修中國文學,以英文為副科。
  • 翻譯大師朱生豪:用540封情書追妻10年,結婚2年半後便抱憾離世
    除了梁實秋,翻譯莎士比亞的還有一個人,他叫朱生豪。他雖然只活了32年,他卻翻譯了180萬字的《莎士比亞全集》,也成為迄今中國莎士比亞作品的最完整的、質量較好的譯本,至今無人超越。在他短暫的生命中,除了翻譯莎翁的作品,他還給妻子宋清如留下了540多封情書。
  • 「情書聖手」朱生豪:在他短短的33年人生裡,給愛妻寫了540封信
    他就是朱生豪,我國近代著名的翻譯家。「之江學社的開始的不解情緣」朱生豪出生在1912年浙江嘉興的一個小商人家庭,家裡在朱生豪出生那時也還算個小康之家,朱生豪順利地上了學。同時,地域也賦予了他傳統江南才子的溫婉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