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賤傷農」及糧食豐收反而會帶來農民收入下降,是風調雨順是,農民收穫的糧食數量加,但賣糧收入反而減少的現象。其經濟學邏輯是——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糧食豐收使得糧食價格下降,並且糧食價格下降程度大於糧食產量增加程度。
家裡小麥剛收割完畢,才知道今年的小麥價格是1.1-1.28元/斤。也就是說一瓶礦泉水就可以換一斤小麥。而現在一畝地大約畝產可達1100斤左右。也就是說是一畝地一年才一千一百塊左右,家裡今年只種了七八畝,也就是一年才七八錢塊。刨去種子、化肥、犁地、種地、澆地、農藥、聯合收割等,每畝要花掉4五百塊錢。七八畝就是兩千多。所以一年才收入五千多。所以家裡是徹底放棄種種地了,都轉做他用了。
後來了解到,在家裡包地種,租金每年每畝地600塊錢,以前大多主要是種玉米小麥。從去年開始,大部分的土地都轉成了建光伏廠。
只是了解到種玉米和小麥,其實也是收入不太好看。看新聞上報導哪裡情況都差不多,特別是北方地區。而且地租也差不多600塊。村裡有位大戶承包了本村五六十畝地,地租600。現在村集體租出去了500畝地,基本上村子裡的地都租出去了。只是租的都比較便宜,也是租600元/畝。
只是村裡目前還有幾戶是沒有租出去的,只是現在主要都是用機械化種植,投入的也多。還有好幾個人都是因為操作機械,落下了終身殘疾的,只有一條手臂,或者終身不能從事重的體力勞作。所以慢慢的會選擇種地的人就更少了。
之前的玉米,畝產1500斤左右,玉米單價0.8.KG/元,算了一下帳:70塊錢的玉米種子,農藥20元,化肥150,澆一茬水每畝10塊。種玉米20,聯合收割機收穫帶粉碎秸稈130。每畝需500元,收益:700元/畝左右。
今年的小麥畝產1100斤:種子70元,化肥150元,犁地60,種20,澆地2次20,農藥20元,聯合收割機45元。每畝需385元。小麥單價1.05-1.28.KG/元,那麼每畝收益:770-1080元/畝左右。我們家前些天問的是在1.18左右。
所以就跟我家算的那樣七八畝就是兩千多。所以一年才收入五千多,80畝才五萬左右。如果是租地的話,又扣除一些。而且還不敢得病,前兩年家裡連著是做闌尾炎手術。結果最近幾年都是白幹了。
特別是看到有很多人抱怨,現在種地賺不到錢。而且收糧食後,還要曬糧。而現在只有曬糧,拉糧只能靠人工。每年曬糧食最辛苦,糧食都是在田地裡曬乾在拉回家,最怕遇見下雨天氣。而且一家四口不夠用。請人太難,他家都是力氣活,村民都不願意去,再說農忙的時候村民也沒時間掙外快。只能喊親戚來幫忙,想多掙錢錢只能屯糧看行情出售。
所以,最後還是想說在農村,掙錢肯定是沒問題的,只是多少的問題,規模的問題。一般像我們家也就是補充個溫飽而已,所以也是這兩年我們一家都是在外打工,種的糧食也就是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