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食堂餐飲安全,一直是市場監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泰安市共有學校(含幼兒園)食堂848家,泰安市市場監管部門以餐飲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為平臺,狠抓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和校外託管機構餐飲安全整治,截至今年共出動執法人員5000餘人次,檢查學校食堂3692家次,整治各類食品安全問題200餘項。
食品安全,不能亡羊而補牢,一定要「防患於未然」。11月19日,泰安市召開了託幼機構遠程可視明廚亮灶觀摩和學齡前兒童「寶媽食品安全協管團」成立大會,各縣市區監管局相關人員及部分學齡前兒童寶媽在內的50多位與會者,現場觀摩了泰山外國語學校幼兒園,泰山區明澤幼兒園遠程可視明廚亮灶情況,泰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介紹了遠程可視明廚亮灶建設進展情況,隨後召開了全國首家學齡前兒童「寶媽食品安全協管團」成立大會,標誌著市場監管部門一手抓監管、一手抓協管,把「預防」這把金鑰匙抓在手中,為學齡前兒童的餐飲安全上上了「雙保險」,有效的把食品安全風險擋在門外。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由於學齡前兒童屬於辨別能力較低的特殊消費群體,食品消費的健康權和安全權難以得到保障,成為家庭消費安全最薄弱的一環。針對這一現實狀況,泰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著力推進託幼機構食堂遠程可視明廚亮灶建設。託幼機構遠程可視「明廚亮灶」,是指託幼機構餐飲單位將食品加工區域的視頻監控影像傳輸至網際網路,監管人員和幼兒寶媽通過登錄網絡或使用手機終端等方式,在線觀看食品加工製作全過程,實現遠程監督監管,提高了監管部門的監管效能。
按照「試點先行,全面建設;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的原則,9月11日,泰安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泰山區市場監管局召開託幼機構食堂遠程可視明廚亮灶現場推進會。9月19日,泰安市市場監管局召開泰安市學校(幼兒園)食堂明廚亮灶「十月戰役」攻堅行動會議,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攻堅行動,集中推進學校(幼兒園)食堂「明廚亮灶」建設。截至目前,泰安市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率基本達到100%,幼兒園食堂「遠程可視明廚亮灶」已經實現200餘家。
學齡前兒童「寶媽食品安全協管團」是適應兒童消費複雜化發展趨勢,由泰安市消費者協會聯合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市餐飲行業協會成立的,宗旨是「集聚各界愛心能量、關注兒童食品安全」。團隊除邀請兒童權益保護組織、消費法律專家、醫療保健教授、監管人員外,主體為泰安市學齡前兒童的寶媽,都是關心兒童食品安全、致力於提高泰安食品安全整體消費環境的愛心人士,通過大家的積極參與,為學齡前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費環境。
「『遠程可視明廚亮灶』的主要作用是將學校(幼兒園)的主體責任和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置於陽光下,接受群眾和家長的監督,用監督促進自覺。『寶媽食品安全協管團』是橋梁和紐帶,暢通了泰安市幼兒寶媽意願表達渠道,用暢通傳遞訴求。通過自覺履行責任和有效受理訴求,為學齡前兒童餐飲安全上上了『雙保險』,將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泰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樹國說。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聶美風 通訊員 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