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可視+寶媽協管團,泰安為學齡前兒童餐飲安全上了「雙保險」

2020-12-20 齊魯壹點

學校食堂餐飲安全,一直是市場監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泰安市共有學校(含幼兒園)食堂848家,泰安市市場監管部門以餐飲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為平臺,狠抓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和校外託管機構餐飲安全整治,截至今年共出動執法人員5000餘人次,檢查學校食堂3692家次,整治各類食品安全問題200餘項。

食品安全,不能亡羊而補牢,一定要「防患於未然」。11月19日,泰安市召開了託幼機構遠程可視明廚亮灶觀摩和學齡前兒童「寶媽食品安全協管團」成立大會,各縣市區監管局相關人員及部分學齡前兒童寶媽在內的50多位與會者,現場觀摩了泰山外國語學校幼兒園,泰山區明澤幼兒園遠程可視明廚亮灶情況,泰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介紹了遠程可視明廚亮灶建設進展情況,隨後召開了全國首家學齡前兒童「寶媽食品安全協管團」成立大會,標誌著市場監管部門一手抓監管、一手抓協管,把「預防」這把金鑰匙抓在手中,為學齡前兒童的餐飲安全上上了「雙保險」,有效的把食品安全風險擋在門外。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由於學齡前兒童屬於辨別能力較低的特殊消費群體,食品消費的健康權和安全權難以得到保障,成為家庭消費安全最薄弱的一環。針對這一現實狀況,泰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著力推進託幼機構食堂遠程可視明廚亮灶建設。託幼機構遠程可視「明廚亮灶」,是指託幼機構餐飲單位將食品加工區域的視頻監控影像傳輸至網際網路,監管人員和幼兒寶媽通過登錄網絡或使用手機終端等方式,在線觀看食品加工製作全過程,實現遠程監督監管,提高了監管部門的監管效能。

按照「試點先行,全面建設;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的原則,9月11日,泰安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泰山區市場監管局召開託幼機構食堂遠程可視明廚亮灶現場推進會。9月19日,泰安市市場監管局召開泰安市學校(幼兒園)食堂明廚亮灶「十月戰役」攻堅行動會議,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攻堅行動,集中推進學校(幼兒園)食堂「明廚亮灶」建設。截至目前,泰安市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率基本達到100%,幼兒園食堂「遠程可視明廚亮灶」已經實現200餘家。

學齡前兒童「寶媽食品安全協管團」是適應兒童消費複雜化發展趨勢,由泰安市消費者協會聯合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市餐飲行業協會成立的,宗旨是「集聚各界愛心能量、關注兒童食品安全」。團隊除邀請兒童權益保護組織、消費法律專家、醫療保健教授、監管人員外,主體為泰安市學齡前兒童的寶媽,都是關心兒童食品安全、致力於提高泰安食品安全整體消費環境的愛心人士,通過大家的積極參與,為學齡前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費環境。

「『遠程可視明廚亮灶』的主要作用是將學校(幼兒園)的主體責任和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置於陽光下,接受群眾和家長的監督,用監督促進自覺。『寶媽食品安全協管團』是橋梁和紐帶,暢通了泰安市幼兒寶媽意願表達渠道,用暢通傳遞訴求。通過自覺履行責任和有效受理訴求,為學齡前兒童餐飲安全上上了『雙保險』,將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泰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樹國說。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聶美風 通訊員 張雷

相關焦點

  • 食安共治 泰安舉辦「小幼機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觀摩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倪方圓 6月24日上午,泰安市寶媽協管團「小幼機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觀摩研討活動舉辦,來自寶媽協管團的10多位代表,以及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市消費者協會和律師團、市餐飲行業協會現場觀摩了泰安市大安小學、泰安市泰山區綠視界幼兒園
  • 學齡前兒童十大安全理念
    說明:孩子無法區分陌生人的好壞,學齡前兒童有權不接觸陌生人遇到危險首先要保護好自己,再去幫助別人說明:學齡前兒童缺乏自救互救能力說明:讓孩子從小認識到,安全知識、安全本領是必需品。「學齡前兒童十大安全理念
  • 運用安全工程實務題——學齡前兒童在幼兒園的安全由誰負責
    答:近年來,學齡前兒童在幼兒園期間發生人身損害的賠償案件數量不斷上升,人身傷害的原因越來越多,要求幼兒園方賠償的訴訟也成倍上升,請求賠償額也越來越大,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學齡前兒童在幼兒園的安全到底由誰來負責?幼兒園應對學齡前兒童的哪些傷害承擔責任?學齡前兒童的監護人又該負什麼樣的責任?對於這些問題,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司法實踐上都存在很大的分歧。
  • 青島發布學齡前兒童十大安全理念 畫繪本講安全故事
      半島網3月28日消息 近年來,溺水、交通事故、危險行為傷害、火災傷害等兒童安全問題急劇增多,凸顯出兒童自我保護和規避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明顯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兒童安全教育特別是學齡前兒童安全教育上的缺失有很大關係。
  • 學齡前兒童如何保護自己 青島公布十大安全理念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國兒童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溺水、交通事故、危險行為傷害、火災傷害等兒童安全問題急劇增多,凸顯出兒童自我保護和規避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明顯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兒童安全教育特別是學齡前兒童安全教育上的缺失有很大關係。
  • 運用安全工程實務題——促進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健康
    通過移動多元化本質安全技術就是要利用多媒體、物聯網、大數據、雲技術、人工智慧、5G、4K、互聯互通技術、資料庫(智庫)、混合現實技術(MR)連接,能隨時隨地了解促進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得到一定評估為下一步規劃提供數據依據。
  • 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是什麼意思
    學齡前兒童9月份了,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小朋友都要進去學校學習知識了,3-6歲兒童教育是很重要的階段,一般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學齡前兒童教育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了,那麼,學齡前兒童是幾歲?來了解一下吧。學齡前兒童是幾歲學齡前兒童指: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的兒童。
  • 運用安全工程實務題——教育技巧的全部在於如何愛學齡前兒童
    通過移動多元化本質安全技術就是要利用多媒體、物聯網、大數據、雲技術、人工智慧、5G、4K、互聯互通技術、資料庫(智庫)、混合現實技術(MR)連接,能隨時隨地了解教育技巧的全部在於愛學齡前兒童,得到一定評估為下一步規劃提供數據依據。
  • 淺談: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的環保原則
    現當今,在家長眼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長,學齡前兒童家具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必須接觸到的,合理的布局、環保 的選材、安全周到的考慮,是每一個家長都會認真考慮和選擇的。本文由學齡前兒童家具的功能分析入手,首重介紹了學齡前兒童家 具的環保設計原則.
  • 從人體工學的原理,考慮學齡前兒童家具的設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挑選家具的過程中,逐漸會將兒童家具納入挑選範圍內,目前市場上兒童家具種類繁多,但是鮮少有考慮到兒童成長的特點,兒童家具設計有待提高。學齡前兒童;家居設計;應用學齡前兒童家具是適應兒童心理特徵與生理特徵並能滿足兒童生活、娛樂和學習等功能需要的必需品,不僅要滿足一定的使用功能,還要符合當下社會審美認知,在造型、色彩以及質感上讓學齡前兒童感受到樂趣,在安全環保的基礎上滿足學齡前兒童心理需求和審美感知。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摸清學齡前兒童的心理活動,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費者。
  • 幼兒園培養學齡前兒童自我管理意識
    幼兒園根據新形勢對人才的更高要求,以提高素質為核心,以培養能力為目標,從幼兒園實際出發,把握兩個環節,培養學齡前兒童自我管理意識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課題,加以研究、探索與實踐,使幼兒園的德育工作呈現出一個新的局面。信息作為時代的媒介,具有特殊的價值。在開展保育活動中敏捷地藉助信息媒體,可以拓展思路,增長知識。
  • 學齡前兒童運動指南
    目的 針對健康的3~6歲學齡前兒童,旨在為基層婦幼保健機構的兒童保健專業人員、幼兒園教師和廣大學齡前兒童家長等,提出科學的運動推薦與指導,幫助學齡前兒童從小培養積極的生活方式,讓運動成為兒童養育文化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
  • 「學齡前兒童」怎麼說
    報導在界定這一孩子的年齡時,用了「preschooler」(學齡前兒童)一詞。英語中,一般稱「嬰兒」為「infant/baby」,稱「1-3歲初學走路的孩子」為「toddler」,而「preschooler」則指「3-6歲未入學的兒童」。
  • 戶口本上的學齡前兒童是什麼意思 戶口本上是學齡前兒童
    戶口本上的學齡前兒童是什麼意思臺灣旅遊開放,赴臺個人遊需要帶上戶口本證明到戶口本當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個人旅遊籤注,然後委託本城市指定旅行社,向臺灣相關機構申請「入臺證」。
  • 學齡前兒童教育 學齡前兒童教育的書籍
    學齡前兒童教育1、隨意運動的發展其運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斷改善,學會運用正確的姿勢跑,並能聽信號改變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軀體平衡,學會在平行線中間或平衡木上行走。2、言語發展主要發展詞彙量,學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其語音逐漸正確,詞彙逐漸豐富,4歲兒童掌握600—2000個詞,5歲時為2200—3000個詞,而6歲時為3000—4000個詞,從3歲到6歲,詞彙量增加了近3倍,詞類漸次增多,語法複雜化,已出現大量的複合句。
  • 寶媽寶爸往這裡看!學齡前兒童教育重點,看到就是賺到
    文/琪琪說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育工作者是需要燃燒自我的,不能腐朽,樂意燃燒起來照亮學生學齡前教育一直是人們討論的重點,關於學齡前教育的探索也從未停止,所有的家長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學齡前兒童知識教育的誤區
    學齡前兒童主要是指3~6歲年齡段的孩子,作為學齡前兒童的父母,你是否也猶豫過要不要對孩子進行知識教育呢?如果不對學齡前的孩子進行知識教育怕到了小學之後跟不上學校的進度,如果對孩子進行知識教育又擔心過早的接觸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學習興趣。
  • 學齡前兒童如何提高識字量?掌握這幾點,贏在起跑線上。
    從報紙上看到,一個四歲的孩子就能認得2000多的漢字,原來是他的爺爺把字詞貼滿了全家,每天讓孩子認字。學習英語的都知道,單詞孤立的記憶,容易遺忘,如果把單詞放在語境中記憶,理解單詞在語境中的意思,單詞的記憶效果會更好。學齡前兒童識字好處多,伴隨著識字量的增多,孩子可以自主閱讀,從而提高閱讀的興趣,擴展閱讀量。進入小學階段後,識字量高可以減輕功課帶來的負擔,從而讓孩子從獲得自信。
  • 學齡前兒童「避免獨處」 12歲以內坐車後排
    今天上午,《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正案(草案)》提交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有關學齡前兒童避免在家中和家庭乘用車獨處的條款,疑因獨處範圍過於狹窄,受到質疑。修正案草案針對近年來兒童墜樓造成傷亡,兒童在家庭乘用車窒息死亡等意外事件頻發,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看好未成年人,避免讓學齡前兒童獨處在家中或家庭乘用車內。對於市教委主任蘇明表示的未成年人尤其學齡前兒童認知能力有限,不能全面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和正確判斷自己的行為,在無人看護的情況下很可能受到意外傷害,審議過程中常委會委員沒有異議。
  • 學齡前兒童的共同特點
    學齡前兒童的共同特點2008-05-07 11:02 作者:佚名 來源: 錄入:longxin   收藏本文導讀:雖然人與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但依然有共同點,特別是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具有一些相同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