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專家談丨家暴被害人這次一起站出來了 這樣的醒悟不算晚

2020-12-19 央視新聞

美妝博主微博自曝家暴遭遇

11月25日是國際反家暴日,因為仿妝蒙娜麗莎而被眾多網友知曉的美妝博主宇芽在網上控訴其前男友對其多次家暴。

宇芽稱,自己曾遭五次施暴。視頻顯示,在一間電梯裡,一名男子正在拖一名躺在地上的女子,女子用腳抵住電梯門邊,以避免被拖出去,僵持十來秒後,女子被拖出電梯。此外,自稱是施暴人前妻的兩名女性也在該視頻中說出被家暴的經歷。

據媒體報導,重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介入調查。江北區政法部門已依法開展調查處理。重慶市、區婦聯對一切家暴行為予以強烈譴責,將為當事人提供幫助和服務。重慶市婦聯工作人員稱,如反映內容屬實,其男友行為就屬於典型的家庭暴力。

為何施暴者在因家暴離婚後,屢屢得手、能接連欺騙下一個?此次宇芽和施暴者的第一任、第二任妻子站出來,為何如此引起關注?「熱評」邀請專家和評論員,就事件關鍵點展開點評。

受到家暴第一時間發聲 是幫助自己也是幫助他人

這個案例更說明了遇到家庭暴力不能忍耐的重要性,如果前兩個受害人有任何一個及時報警,而且把這個家暴行為公之於眾的話,那麼這個施暴者可能的施暴行為就會被制止。所以,反家暴法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內容就是,任何人都要對家暴說不,一旦發現、發生家庭暴力,必須及時制止、說出來,這樣才能讓家暴不重複發生,遠離暴力。

現實當中確實有很多受害者,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最開始是不願意求助的,一個可能比如說面子問題,另外一個是情感的問題,相信加害方會改正。另外如果有孩子的話,可能還會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不想讓孩子受到影響,所以有很多受害者不願意在第一時間求助。

受害人向有關機構、部門求助 不一定非得是第一時間

即使當事人宇芽不是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的,她同樣有權向這些機構求助,不一定非得是第一時間。因為家暴本身就是一個會反覆發生的行為,而且當事人會一直處於一種矛盾狀態,即使不是第一時間求助或者報案,在其他的時間只要她想要報案或者求助仍然是可以的。

遭遇家庭暴力,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也就是說,如果是可能會遭受家庭暴力,或者是已經遭受家庭暴力了,或者將要遭受家庭暴力,受害者都可以到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人身安全保護令一旦經法院籤發,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明材料和法律文件,那是必須履行的。如果這個加害人違反了法院籤發的人身安全保護令,那麼他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一般來講包括:可以給予訓誡,如果情節比較嚴重的,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15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共同生活的人之間產生的暴力也叫家庭暴力

我國法律所說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所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所實施的暴力行為,也可以按照反家庭暴力法的規定去執行處理。宇芽被男友施暴,他們之間雖然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家庭成員,但是他們屬於家庭成員以外的共同生活的人,他們之間所發生的暴力,應該屬於家庭暴力的範疇,應該按反家庭暴力法的規定去處理。

家庭暴力的取證和認定存在困難 如何解決?

家庭暴力的認定,需要暴力事實行為、暴力實施的後果以及相互間的因果關係等多方面證據。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家庭暴力受害者往往是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處於弱勢地位的家庭成員,這些人的認知能力、收集證據的能力和資源相對較弱。如果家庭暴力案件按照一般的標準去收集證據、運用證據,就必然導致家庭暴力認定難,加之家庭暴力案件隱蔽性較強,很少有直接的目擊證人,侵害的客觀證據也比較少,即使有目擊證人,家庭暴力案件的證據收集、審查很多會受到來自受害人親屬的阻礙,從而難以獲得有利於受害人的證據。由於司法案件歸根到底是法律問題和證據問題,而且證據問題是正確處理案件的事實基礎,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就不可能充分發揮法律保障受害人的作用。

解決家庭暴力案件的證據問題,一方面,家庭暴力受害者應提升證據意識,注意保留的證據包括:施暴者辱罵、威脅的錄音、簡訊、郵件、微信、QQ聊天記錄,以及需要提交的傷情照片、醫院診斷證明,等等,也可以通過報警記錄、詢問筆錄、婦聯筆錄、居委會證明等多方面證據將暴力實施者的侵權行為固定下來;另一方面,司法機關還應該借鑑境外的一些做法,在收集證據、印證證據方面針對家庭暴力案件的特殊性制定一些特殊的規則。人民法院也應該對家暴受害方收集、提供證據進行指導。同時,通過代為告訴充分保障被害人自訴權,或者將具有一定嚴重程度的家庭暴力納入公訴案件也是必要的。

相關焦點

  • 被打了一次,算不算家暴?能不能離婚?2019《婚姻法》這樣規定
    家暴時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對於已婚夫婦來說,爭吵是常事,打架更是顯而易見。出現這種情況時,往往是女方被打,這也許是和雙方的性格相關吧。那麼,當被打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維權呢?也許有人會說:「他只是打了我一次,這應該不能算數吧?」到底被打一次,算不算家暴呢?能不能離婚呢?我們的權益能不能得到保障呢?
  • 男人被打算家暴嗎?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自上個月蔣勁夫被爆出家暴,好男人形象崩塌。隨後又有網友調侃自己被女友家暴,於是微博 一股「男人被打算家暴嗎」的話題成為微博新熱搜。「家暴」這個詞好像真的從衍生的時候開始就變成了形容一個暴戾男人的專有名詞,那麼男人被打算不算家暴呢?
  • 福音時評丨當「家暴」屢屢登上熱搜:對於2019年度若干家暴事件的...
    先是11月25日美妝視頻人氣博主、90 後重慶網紅姑娘宇芽在網上爆料自己被前男友家暴,緊接著是到了第二天(26日)晚上蔣勁夫烏拉圭女友Julieta在社交網站上曝出蔣勁夫對其進行家暴。這兩起事件交織在一起,在網絡上引起強烈震動,連續多日佔據熱搜榜首。
  • 熱評丨英雄——是我們在2020年共同擁有的名字
    熱評丨英雄——是我們在2020年共同擁有的名字把「膽」留在了武漢前線的張伯禮告訴少年們:「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熱評丨英雄——是我們在2020年共同擁有的名字面對自己的漸凍症,張定宇微笑著告訴少年們:「我努力地工作
  • 深談:女人被打算家暴!男人被打算家暴嗎?
    最近的網絡實在是不太平,娛樂圈很多大事件不斷的被網友發酵,比如:蔣勁夫家暴案。11月20日演員蔣勁夫微博公開承認家暴日本女友中浦悠花。11月28日蔣勁夫現身日本警署自首。那麼,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讓人談之色變的話題—家暴(又名家庭暴力。
  • 央視熱評:一起「紙面服刑」案件65人被處分,多少環節失守
    一起「紙面服刑」案件,26個單位失守,65名公職人員被處分,這樣的結果既大快人心——善惡終有果,作惡者沒有逃脫應有處罰刑事執行是刑事訴訟程序的最後一道環節,刑罰的各項功能,包括對罪犯的懲戒和改造,對被害人及其親屬的安撫,對潛在犯罪人的警戒和威懾等,都需要通過罪犯服刑來實現。然而,「紙面服刑」卻「架空」了有罪判決,嚴肅的刑罰執行在一些人眼中近乎兒戲。
  • 男子屢遭家暴朝妻子掄起木椅致其死亡 兒子:諒解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男性遭遇家暴的情況也正逐漸增多。「跪搓衣板」是一句針對男同胞們的玩笑話,惹怒另一半後,他們遭受的這些「小體罰」在大多數人眼裡可能不算什麼,甚至有人會嘲笑:「你一個大老爺們,人高馬大的,怎麼會被老婆打?」這樣的態度讓人不禁擔憂,當「跪搓衣板」的玩笑升級到家庭暴力的程度,男人該怎麼辦?
  • 他醒悟的不算晚!
    他在網上發出了這樣的話: 謝謝大家的關心,這幾天,有些疲倦,還在逐步適應回家的生活,夜裡還是睡的有點晚,會想很多事情。 於歡的醒悟來的不算晚 上次的事件,加上幾年的牢獄生活,讓他成熟了許多,也學會了思考。
  • 家暴不是「私事」,反家暴,如何向家暴說再見?
    近日,微博一則熱搜,網紅遭家暴,迅速將「家暴」再度推上熱搜。家暴時不時就會衝上熱搜,為什麼?其一大概其是因為家暴事件越來越多,但更重要的說明我們開始關注家暴,開始反對家暴,今天為大家說說家暴如何處罰,遭遇家暴怎麼辦?
  • 3歲童模被踢一腳算不算家暴?專家: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沉默的家庭暴力受害者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女性是家暴的主要受害群體,並給予她們很多關注,後來一群男性表示自己也會被家暴。唯有一個群體從不自己發生,他們就是智力、身體尚未發育健全,不會舉證、不會報案、不知法律為何物的兒童群體。
  • 法眼丨蔣勁夫打女友算不算家暴?國內法律這樣界定
    近日,蔣勁夫因為家暴登上微博熱搜,起因是其女友社交網絡上曬出多張鼻青臉腫的照片,全身大面積淤青,她指控被蔣勁夫實施家暴。網上有一種觀點認為該明星和其女友未結婚,非家庭成員關係,所以男友打女友並不是家暴,而只是故意傷害行為。
  • 網易雲音樂熱評:七月的日子常是這樣,街市井然,蟬和雀都在樹枝上……
    ——《Happy End》熱評 朝我走來的路途溫柔了萬般光景,晚一點沒關係,只要結局時我們在一起。 ——《你》熱評 他站在那裡,風吹得舒服,時至今日,他仍是我的光芒。 ——《有何不可》熱評
  • 「五塊錢一晚!」住在這裡的她們多是被家暴後逃出來的……
    「幹一天活,活一天」,在這裡的人大多都是這樣想的。 在吉林省吉林市的市中心,距離火車站步行不到五分鐘的地方,有一家五塊錢一晚的旅店。這家店在這裡開了24年,以前住在這家店裡的,多是被家暴後逃出來的女人。
  • 父母打罵教育孩子算不算家暴
    市民:「罵都算家暴,怎麼管教孩子」 2015年1月19日下午2點左右,博羅15歲的少年小林因家務瑣事被叔叔責罰,為發洩心中不滿,遂將獨居在家附近的八十多歲老太太李某殺害。日前,小林被博羅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該判決現已生效(相關新聞詳見2016年7月12日惠州讀本)。 雖然上述案例是一起極端的個案,但是也顯示,有時候罵比打更有殺傷力。
  • 內蒙女記者家暴死亡:一個家暴死刑犯的罪與罰
    有時候應酬很晚回家或是不回家,兒子那日松(化名)就會一直等著,金柱對此一直不滿。  據一審判決書,這天晚上九點開始,金柱自己開始在家喝酒,多次給紅梅打電話卻發現關機。到晚上11點半左右,金柱開車出去找,到小區花池附近時,發現在小區門口,紅梅從一臺計程車上下來了。  判決書顯示,金柱「走到紅梅旁邊打了紅梅幾個耳光,致被害人紅梅倒地後又踢了被害人紅梅。
  • 每經16點丨央視熱評:剝奪榮譽博士學位對何君堯就是一種榮譽;最高...
    每經編輯:王鑫1丨央視熱評:剝奪榮譽博士學位對何君堯就是一種榮譽英國安格裡亞魯斯金大學10月29日剝奪了香港建制派議員何君堯在2011年被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30日,央視熱評指出,律師出身的何君堯從不掩飾立場,尤其是面對這四個多月的香港亂局。何君堯說得堅決,做得乾脆,一直站在撐警第一線,堅決支持政府和警方止暴制亂,因其旗幟鮮明的愛港愛國表態,何君堯獲無數網友的點讚力挺。你被攻擊,你被剝奪榮譽博士學位,不是由於其他什麼原因,而是因為你旗幟鮮明的愛港愛國表態。
  • 打耳光算不算家暴?誰可以給我繼續婚姻的勇氣?
    他說只是打了一巴掌而已,怎麼就能成家暴了?而且還是我先打的他,我打他他還不能還手了?難道就站著讓我打嗎?他昨天跟我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徹底無語了。在一起這麼多年,他的力氣大,玩鬧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把我和孩子弄哭。跟他都不知道提過多少次,幾乎沒改過,最後反倒是我和孩子不對,我們跟他玩不起。
  • 婚姻冷暴力算家暴的一種嗎?
    導語:冷暴力算家暴嗎?如果遇到冷暴力你會怎麼辦?本文作者丨韓永強(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冷暴力算家暴嗎?那麼,在法律中,冷暴力算家暴嗎?這次,陝西省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包括經常性謾罵
  • 滿臉是血的「家暴妝」火了,我卻笑不出來:求求別再把家暴當玩笑
    ,比著畫,她們邊秀自己的樣子,邊嘲笑這次又騙了多少人以為自己真的被家暴。 照片裡的女孩,臉上有傷,頭髮凌亂,嘴角有血,拍著自拍,寫下這樣一段話:畫上家暴妝甚至還有的發出來「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我想不想是從地獄爬出來的人?」在社交圈一眾蒙蔽的狂歡和關注中,自己似乎也得到了升華,在某紅書的一則「家暴妝」底下,關於「家暴妝」閱讀量達到了42萬次。底下的評論和熱議更是高達5000多條,很多女孩子都打算躍躍欲試,甚至覺得「家暴妝」真的很酷。
  • 熱評丨法治社會不容「紙面服刑」
    9月7日,媒體曝出又一起「紙面服刑」案件,同樣發生在內蒙古巴圖孟和案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王某被判處死緩是在2005年,當時的保外就醫程序不像現在這樣嚴格,卻也並非無章可循,而是有一系列的審批程序。沒有「內部人」的「裡應外合」,「紙面服刑」是不可能做到的。「誰放走了殺人犯」?在王某案中,這一問題已經明確,而隨著調查深入,對此困惑苦尋多年的巴圖孟和案被害人親屬,也將很快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