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幽默中不乏對大人物的調侃和戲謔(如在木偶劇中惡搞查爾斯王子、瑪格麗特公主等),缺乏貴族傳統的美國幽默文化表現出來的則是對小人物的生活、心理等更為關注,或持有一種更為正面的態度。
如在《預產期》中,主人公彼得由於妻子的預產期在五天後,於是他要緊急從東海岸趕往西海岸,結果在飛機上遇到了頭腦簡單、行為怪異的伊森。此後彼得的計劃被徹底打亂,先是被剝奪了乘機的權利,不得不駕車穿州越省,而在旅途中伊森還狀況百出。兩人金錢和地位上的差距在「去洛杉磯」這個目的面前被消弭了。兩人中彼得是一個精英人士,有著較為優越的生活,伊森則窮困潦倒,還一心想去好萊塢尋找自己的「美國夢」。兩人有著不同的個性,彼得略帶神經質,伊森則顯得有些一根筋,瘋瘋傻傻。他們趕路過程中彼得充分體會到了小人物的無奈,最後兩人也結為了好朋友。這種依靠小人物的憨傻、耿直的特點來製造幽默,並以公路電影的方式,將一個刻板的成功人士和一個小人物兩個人物集合在一個空間裡,讓他們不斷遇到麻煩的敘事手法,也出現在中國的《人在囧途》等電影中。
在美國強調「政治正確」的文化大環境下,帶有一些無傷大雅缺點的小人物頻頻出現在美國喜劇電影中,由於幽默所需要的對笑點的製造很容易導向對人物缺點的譏諷,因此美國喜劇電影往往會展現這類人物身上的其他優點,電影要藉助這種對小人物的彰顯來體現美國文化的包容。如在《臥底肥媽》中,主人公馬高是一個擁有豐富易容能力的FBI探員,為了緝拿一個搶劫銀行的犯罪嫌疑人,馬高不得不去接近嫌疑人的女友雪梨,他選擇扮演雪梨的姑媽,而這個姑媽擁有超過兩百磅體重的肥胖身材。毫無疑問,電影中的笑點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姑媽與馬高之間性別與身材的差異。但是姑媽雖然胖,卻是一個善良的人,如姑媽常去教堂做義務勞動,馬高為了將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也不得不將義務勞動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