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文化主題酒店實踐者:讓非遺活起來

2020-12-18 文學雜談

(中華報導新聞社 主任記者 黎軍強)

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歷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演變,維護著一個國家的文化身份和主權,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載體。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歷史發展的重要見證和極其珍貴的文化資源,對於民族、國家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茂成文化主題酒店實踐者

成都旅遊飯店協會會長、中國主題飯店研究院院長、

海峽兩岸主題飯店聯盟理事長、

參與起草國家旅遊局《文化主題旅遊飯店基本要求與評價》標準、

被國家旅遊局聘為全國標準化委員會委員;

還分別擔任:

四川省藝術品研究會副會長、

四川省旅遊發展研究會副會長、

四川飯店與餐飲娛樂協會副會長、

安茂成被譽為中國文化主題酒店創始人;

1996年率先打造中國首家四星級道家文化主題飯店一一鶴翔山莊,並任總經理;

2002年打造中國首家四星級三國文化主題飯店一一成都京川賓館,並任總經理;

2004年發起中國首屆文化主題酒店論壇。並任國際主題酒店研究會執行會長;

2007年參與起草《四川省主題旅遊飯店劃分與評定》標準。

——讓非遺活起來——

二十年來,安茂成參與創建了紅色文化,紙文化,茶文化,熊貓文化,藏族歌舞藝術文化,三國文化,道家養生文化,五行養生文化,藏醫藥溫泉養生文化,自然風光攝影文化,成都人文'攝影文化等主題酒店。是中國最早涉足文化主題酒店的領軍人物、是中國文化主題酒店的實踐者、是「非遺活起來」的行動者。

一、主題酒店的踐行者

青城山鶴翔山莊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安茂成在青城山鶴翔山莊任總經理,率先把當地青城山的道家文化融入到將鶴翔山莊確定為道家文化主題酒店。道家文化特色,如同一篇文章,成為一個中心思想貫穿於鶴翔山莊的各個方面,他請來行業專家對這樣的中心思想進行論證,獲得大家認同,主題酒店由此被社會認可,蓬勃發展。至此,鶴翔山莊成為全國第一家有文化主題特色的四星級旅遊飯店,鶴翔山莊被譽為中國文化主題酒店的發祥地。

成都京川賓館

2002年,安茂成兼任成都京川賓館總經理,憑藉打造鶴翔山莊的成功經驗和挖掘酒店經營效益的創新思路,以及對文化的敏銳度,認真梳理成都地域文化,決定藉助成都武侯祠的旅遊資源,成都蜀漢文化的厚重歷史,創建中國首家三國文化主題酒店,聘請專家,尋找文化與酒店的有機結合點,提煉出三國人物的精明與智慧。將誠信與智慧融入服務體驗性及互動性,在全國酒店業引起較大反響,成為酒店創新、差異化發展的教學案例。

二、行業標準的起草者

文化主題酒店建設的成功,帶動酒店新業態的發展,行業急需有一個建設指導標準,引領新生事物健康發展,2006年就參與起草《四川主題旅遊飯店的劃分與評定》標準,這是全國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率先組織起草的行業評定標準,是主題酒店先有實踐,後有理論的產物,後來山東,浙江,安徽,北京分別頒布了主題酒店行業標準。2015年又參與起草國家旅遊局組織的文化主題旅遊飯店評定標準,2017年10月1日,國家旅遊局正式頒布了《文化主題旅遊飯店基本要求與評價》這一全國性的行業標準,目前正在全國貫徹實施。同時他還是《成都市主題旅遊客棧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主要起草人,主要促進成都鄉村旅遊與全域旅遊的發展需要。

中國國際主題酒店研究會

2004年,由安茂成發起並組建了中國國際主題酒店研究會,並當選為研究會的執行會長,每年召開論壇,組織參觀交流學習活動。2015年又發起組建中國主題酒店研究院並任院長,同年,組織召開了首屆海峽兩岸主題飯店高峰論壇,在全國首開先河,邀請臺灣、香港、澳門、中國大陸等200多位知名主題酒店代表,相聚成都西藏飯店,暢談中華文化與酒店融合的成功經驗和發展途徑,形成更大區域間的發展交流,同時成立海峽兩岸主題酒店發展聯盟,當選為聯盟理事長。安茂成用他畢生的精力,不斷地推動著中國文化主題酒店的研究與建設發展。

主題酒店最大的益處是跨界融合,她能把當地的文化資源轉換為酒店的文化資本,她是體驗經濟時代,供給側改革的產物,她能創造需求,把酒店作為旅遊目的地,還能將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盤活起來,使之能夠看得到、摸得著、帶得走,她是文化與旅遊有機結合。

國家已將文化與旅遊合併成立了文化和旅遊部,這必將為文化與旅遊的發展,必將為文化主題旅遊飯店的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安茂成將實踐和理論充分結合,積極助推中國文化主題酒店的發展,貢獻了他一份力量。

讓非遺活起來引領人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安茂成

相關焦點

  • 非遺文化「活」了起來 來益葉黃素社區活動上演民俗大戲
    「關EYE成長 圓夢精彩未來」浙江醫藥來益葉黃素非遺主題社區公益活動在長沙市開福區老百姓大藥房(湘雅店)舉行。讓市民們近距離欣賞變臉絕技。臺下非遺文化體驗區。紅網時刻5月25日訊(記者 孫潔 毛強)非遺文化只能存在於螢屏上或者展覽廳嗎?5月25日,「關EYE成長 圓夢精彩未來」浙江醫藥來益葉黃素非遺主題社區公益活動在長沙市開福區老百姓大藥房(湘雅店)舉行。現場,非遺傳承人、藝術家及非遺文化愛好者們、市民們熱烈歡聚,通過精彩紛呈的演出與互動體驗,讓非遺文化靈動融入現代生活中,真正「鮮活」起來。
  • 我市首家「非遺」主題酒店昨日試營業
    我市首家「非遺」主題酒店昨日試營業本報訊 我市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九姓漁民婚俗」為主題的酒店———羅桐九姓漁村昨日試營業。
  • 探索「文化+旅遊」新模式 廣東潮州讓非遺「活」起來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日前,記者跟隨「文化建設」主題採訪團走進潮州,感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目前,潮州已有潮州木雕、潮州剪紙、潮州花燈等15個非遺項目被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近年來潮州探索「文化+旅遊」模式,建設「世界潮文化旅遊體驗目的地」,文化旅遊產業連年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 稻香曲水流觴文化源遠流長 稻香湖酒店搭臺助力非遺公益展演
    近日,非遺公益展演在稻香湖景酒店亮相,本次活動以「稻香曲水流觴文化綿遠流長」為主題,是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家國情千帆共舞中關村萬眾歡歌」系列活動之一。精彩紛呈的非遺展演活動通過表演的方式對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的傳統舞蹈、舞龍舞獅、曲藝、傳統戲曲類項目進行集中展演,也用展板的形式對非遺公益活動進行集中展示,彰顯了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和深厚底蘊。
  • 打破非遺活態傳承的邊界,讓文化自由流淌
    從實用主義出發,用「服裝」這個最直接、最明顯、最易被大眾觸及的介質,讓非遺技藝活過來、活下去,不僅是服裝人的使命,也是人類文明傳承的召喚。 「天才媽媽×東鄉繡娘」·張肇達 如何讓非遺活過來、活下去?
  • 廈門集美區開展非遺普及活動 讓非遺項目活起來傳下去
    林志傑 攝     非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印記,也是體現城市個性與延續活力的關鍵所在。對於非遺而言,傳承人既是承載者,也是傳遞者。換句話說,非遺傳承人所承載的技藝、經驗與教學能力,是保護與發展非遺的核心內容與動力來源。然而,由於傳承人普遍年事已高,不少非遺項目已然面臨「人亡藝絕」的危機。
  • 酒店和非遺項目的跨界:國家級非遺木版水印傳承人魏立中首次公開收徒
    12月22日,杭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魏立中老師首次舉行公開收徒儀式。魏立中老師2018年5月成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和他的十竹齋藝術館現在也成了中國傳統木版水印技藝的代名詞,今年魏老師還入選了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光明網主辦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100人候選名單。
  • 93號院博物館在行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原標題:93號院博物館在行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93號院博物館   「讓文化遺產活起來」,這是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來的。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文化遺產不是束之高閣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寶貝」,文化遺產不是遠離百姓、沒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關係民生幸福指數的文化大餐。
  • 打開「嶺南之窗」 「廣式非遺」活了也火了
    打開「嶺南之窗」,綻放文化活力   「廣式非遺」:活了,火了!  城市靈魂▶▷   「文化形象大使」點亮地標  以珠江新城現代建築群為背景,廣州塔下,一出出傳統粵劇劇目在「名家周末大舞臺」上贏得滿堂彩;廣州塔內,嶺南文化主題展覽展出的百年金漆木雕神樓氣勢恢弘,精美粵劇服飾吸引遊客駐足觀賞。
  • 非遺為何在這所學校「活」了
    ■職教奮進新時代 經驗篇湘繡、湘瓷、小鬱竹藝、侗錦、花瑤挑花……這些都是湖南的優秀傳統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20多年前這些非遺項目的保護和發展一度步履維艱,有些非遺項目甚至瀕臨消亡。不過,因為一所職業院校的努力,這些非遺項目「活」了下來。這裡所說的「活」,是指這些非遺項目不僅得到了保護和傳承,相應產品還走向了市場,大受歡迎。
  • 襄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讓民間瑰寶「活」起來
    如果說挖掘和申報工作讓非遺有了「名分」,那傳承則讓非遺有了「生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進程中,襄州區運用形式多樣的創新表現形式和平臺,讓非遺「活」了起來。「搞皮影戲至少牽涉三門學問,劇本創作涉及文學、人物雕刻涉及美術、演奏涉及音樂,三者完美融合在一起,才能上演一部精彩的皮影戲。」去年6月8日,「非遺校園行,時代新傳承」活動在襄州七中舉行。
  • 安慶潛山市:聚焦文化自然遺產 共享多彩非遺盛宴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人民網消息,非遺展覽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4000多名市民觀看非遺、體驗非遺;鼓書、琴書、三句半、木偶戲輪番上演,讓老百姓過了癮、解了饞……連日來,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潛山市文化館和非遺保護中心以「聚焦文化自然遺產、共享多彩非遺盛宴」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
  • 非遺文化和五星級酒店的完美融合!來自佘山世茂深坑的伴手禮!
    點擊播放 GIF 0.3M非遺文化與五星級酒店,這看似「不搭噶」的兩個領域,通過合作,也可完美融合。近日,八十八畝田的葉榭軟糕展位入駐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為遊客及市民朋友們帶來「城市伴手禮」。以「松江大米」為主要元素的展臺十分吸睛。米穗包圍著主展區,八十八畝田的品牌LOGO與介紹在木質櫃檯尤為顯著,牛皮紙袋與紅色包裝等不同規格的松江大米與葉榭軟糕置於中央,大屏幕正播放著大米與軟糕的宣傳視頻,畫面令人饞言欲滴。
  • 臺上演著非遺劇種、臺下網紅直播帶貨 廣西非遺京城活起來
    一曲壯鄉風情的《等你來》打開了遙遠而神奇的八桂大地美景,隨後,包括「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 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北京)展示活動開幕式,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展演,廣西非遺手工技藝類商品、貧困縣區名優特產展陳,廣西國家級、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宣傳展示等活動一一展開。
  • 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榜之2019浙江十佳非遺文化主題民宿
    9、湖州市簾青安吉白茶非遺主題民宿簾青的主人兼設計師陳谷,是一位回鄉設計師,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亞太最佳地域文化大獎。業主是傳承人,從本土文化中吸取精華,不斷把烏梅延伸產品、菜品開發做好。藉助網際網路營銷思維,把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實現增收。特色主題菜品也是客人必點菜,一年營業額近50萬。作為傳承人,推動以民宿生活為載體的活態傳承傳習,打造適應市場的非遺品牌,讓當地百姓對傳統文化價值有了新認知,促使大家更好的傳承和發揚當地優秀文化。
  • 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 《非遺公開課》:一次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
    國際在線消息:為讀懂非遺之美、傳承文化之根,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央電視臺將於6月8日20:08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特別節目《非遺公開課》。節目由董卿擔當主持,以專家授課、傳承人講解展示等多種形式,帶領觀眾走進寓教於樂的「文化課堂」。
  • 鳳凰佛教專訪雲南迪慶州非遺保護副主任益新卓瑪
    這場由佛樂、茶禪、書法、祈福等佛教文化元素構成的文化雅集,以其美輪美奐的舞美燈光、國際水準的節目設計、吉祥殊勝的祈福祝禱,成為開當代佛教歷史先河的文化實踐。鳳凰佛教專訪此次活動嘉賓演員、雲南省迪慶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益新卓瑪老師,阿新老師向大家介紹雲南迪慶州非物質文化保護的現狀和傳承情況。
  • FUNNY ICH嘉年華促成都「文商旅」融合 打造「國際非遺 」文化地標
    10月17日,由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中心主辦的FUNNY ICH嘉年華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拉開序幕。據悉,此次活動以「趣玩,趣享,趣創造」為主題,倡導大家盡情享受文化魅力的趣味,沉浸在非遺與現代生活的結合之中,迸發創意靈感的場景之中。
  • 黃果樹旅遊區舉行非遺文化傳承主題系列活動
    非遺傳承人楊正洪教小朋友雕刻  近日,黃果樹旅遊區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契機,在該區面具雕刻傳承示範基地、布依蠟染傳承示範基地舉行以「傳承匠心 傳習文明」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  在面具雕刻傳承示範基地,非遺傳承人楊正洪從古代祭祀圖騰的概念出發,深入淺出地闡述安順地戲臉子與安順屯堡文化的發展歷程,通過現場講解不同面具種類雕塑技法、裝飾花紋、色彩調配,讓孩子們了解、熱愛安順屯堡文化。
  • 大世界非遺主題樂園,端午打卡攻略送上!
    大世界非遺主題樂園,端午打卡攻略送上!將在此輪番上演戲曲茶館少兒戲曲導覽與皮影戲趣味、體驗於一體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藝術的魅力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經典欄目專訪視頻回顧《51號兵站》梁波羅、《保密局的槍聲》陳少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