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孜孜不倦地從事科學研究50年,卻先後4次被拒

2021-01-15 文少的日常

她叫李愛珍,她勤奮學習已有了,她第四次申請院士是因為年齡太大而被拒絕的,這意味著無論怎樣重大成果她都沒有機會獲得院士。一次次被拒絕後,美國向她拋出橄欖枝,她也被成功評為院士,但是,她沒有放棄祖國,以另一種身份支持國內建設。

從李愛甄子丹的院士申請因年齡太大而被拒,到合肥研究所的90多名研究人員集體辭職,再到小學生能夠發表博士級研究論文並獲得國家級獎項,足以說明人才留不住的原因,既然如此,把人才流失的責任轉移到高校有什麼意義?

李愛甄子丹4次申請院士,第4次被「今生無緣」院士拒絕!在此期間,她四次被拒絕申請國內院士。當第一次撞牆時,李愛甄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突出。直到第四次,拒絕的原因是「年齡過大」。也就是說,李愛四次被拒後,沒有機會申請院士。

作為一名高材生、李愛畢業於復旦大學的甄子丹,她的能力和水平可想而知。經過多年的研究,這種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仍在申請院士時,想想「國寶級」科學家李愛簡的經歷也是一陣遺憾。當美國評價李愛甄子丹為院士時,她也把「橄欖枝」延伸到了自己身上。僱用高薪並沒有使李愛簡失去道德的誠信和初衷,所以她堅決拒絕。

相關焦點

  • 男子代辦手機銀行業務被拒 先後50次存取1分錢
    信息 男子代辦手機銀行業務被拒 先後50次存取1分錢 2016-07-08 09:28:25來源:揚子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2016年07月08
  • 劉曉紅:孜孜不倦,教書育人
    劉曉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理工大學ACM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基地負責人。長期從事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工作,先後講授過《程序設計基礎》、《編譯原理》、《人工智慧及其應用》等課程。連續11年獲得學校教學質量獎,連續獲得學校第二到第六屆教學優秀獎,參與了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試點、山東省特色專業、名校工程等建設工作,獲得了「我愛我師—我心中最愛的老師」、「大學時期,我心中最好的老師」、教書育人標兵、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科研方面主要從事計算機數字圖像處理和數據分析等方面工作,曾先後參與各類科研項目10餘項,發表論文10多篇,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2部。
  • 侯保榮院士從事科研工作50周年學術交流...
    侯保榮院士從事科研工作50周年學術交流會舉行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11-28 21:03:5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1月28日,面向未來的海洋腐蝕與防護學術研討暨侯保榮院士從事科研工作50周年學術交流會在青島舉行。
  • 最早在國內從事生物化學研究的女學者——吳嚴彩韻
    秋季,入哥倫比亞大學,在著名食物化學和營養權威謝爾曼(Henry C.Sherman,1875—1955年)和羅斯(Mary Swartz Rose)的指導下從事食物化學和營養的研究,特別是維生素的研究工作。當時維生素的研究在國際上尚處起步不久階段,在嚴彩韻隨謝爾曼從事研究時,人們已經發現並認識的只有維生素A、B、D。
  • ​孜孜不倦 勇往直前——徐麗麗老師和她的教學故事
    教師簡介:徐麗麗,一級教師,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數學教學工作,先後獲得過泰安市優秀教師、泰安市人民滿意教師孜孜不倦 勇往直前 寬厚質樸,古道熱腸,不辭辛苦,默默耕耘。 披星戴月,孤燈守望,愛生如子,甘為綠葉。
  • 孜孜不倦學者路 矢志不渝履職情
    菁菁校園中,他是孜孜不倦的學者;為民履職時,他是積極建言的政協委員。兩種不同的身份,一份同樣的責任。多年來,他專注自己所學領域,用行動實踐職責,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區政協委員——蔡中華。蔡中華,北京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長期從事「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管理方面的研究,具有較為深厚的管理學和經濟學背景,是一位學者型人才。2016年,蔡中華當選為朝陽區政協委員,這讓專注於學術研究的他,又多了一份社會責任。 因為自身專業的緣故,蔡中華平時非常關注與區域經濟發展有關的消息。
  • 數十年如一日,她孜孜不倦地分享著瑜伽這份愛的贈禮
    但是,教師也不僅出自講臺,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有這樣一位老師在海邊不辭辛苦、孜孜不倦地教授:細緻示範指導瑜伽姿勢,以及其他各項瑜伽技法,認真地講解健康的瑜伽生活與科學。鏡頭記錄下蔚藍的海岸和她柔美的身姿,美麗的花環和服飾。這位為瑜伽辛勤奉獻的老師,就是當代中國瑜伽之母張蕙蘭老師。張蕙蘭老師是將瑜伽引入當代中國的第一人。
  • 記國內最早從事軍用雷射技術和光電武器研究的單位
    在人民南路諸多樓宇建築中,位於人民南路4段的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並不起眼」。  然而,這個「低調」的科研機構,在紮根成都50餘年發展的時間裡,其在雷射技術領域的成績單,卻全然「不低調」——它是國內最早從事軍用雷射技術研究和光電武器裝備生產的科研型事業單位,曾創造了中國雷射史上「六個第一」。
  • 你該如何科學地宣傳自己的研究
    我曾在博客、大眾科學和科普媒體,甚至是兒童讀物上發表過文章。我過去(以及現在)傾注了很多心血才讓我的作品走進讀者的視野。我認為,我們確實需要更多的有科研背景的科學作家,但我們也要充分了解這份職業背後的艱辛。重新學習寫作、習慣被拒稿、涉獵新的領域,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
  • 中科院被《科學》拒稿,讓普林斯頓「先」發現了外爾費米子?
    而在這一重大發現的背後,又一樁科學公案正在發酵。7月16日,《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家扎伊德·哈桑團隊的實驗成果,該研究團隊宣布他們在「外爾半金屬」中發現了「外爾費米子」。同一天,《科學》雜誌還在線發表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陸凌等人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團隊宣布在光學晶體裡發現「外爾玻色子」。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 百年地學的新生機
    原標題:百年地學的新生機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辦公樓裡,張貼著中心新近發表的論文,90%是英文的,內容五花八門:有關於大氣環流的,有關於溼地保護的,有力學領域的,還有計算機領域的……在清華園,這個富有交叉性與國際化的學科,歷史悠久又年紀輕輕。
  • 滕星:如何科學地從事田野調查工作
    人類學有它的一套嚴謹的研究方法,這就是田野工作、民族志的撰寫和文化理論的建構,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田野工作是人類學最有特色的一個研究方法。教育人類學作為人類學和教育學交叉形成的一個綜合性邊緣學科,田野工作也是它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我最近10年做了一些田野工作,先後在美國、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做了田野工作。
  • 夫妻身亡,理賠被拒,保險公司:妻子父親無權理賠,法院:賠50萬
    夫妻身亡,理賠被拒,保險公司:妻子父親無權理賠,法院:賠50萬01真實案例在2011年9月份,因為高某(化名)和妻子共同從事電梯安裝工作,高某考慮到二人從事的職業危險係數大,在諮詢過當地的一家保險公司之後,便決定為妻子投保一份人身意外傷害險,年繳保費為1000元,總保額為50萬元,受益人為高某自己。
  • 葫蘆島男子曾先後4次越獄,隱姓埋名24年後落網
    圖/受訪者提供動作片《金蟬脫殼》中,史泰龍飾演的主角是一名「越獄專家」,曾經在8年內成功逃出14座監獄。但這畢竟只是電影情節,現實中真的有人能越獄多次嗎?隨著調查的展開,發現這名男子姓朱,竟然曾先後4次越獄。最後一次從監獄逃脫後,他來到邵陽市隱姓埋名。不過這名男子可不是電影裡的「越獄專家」,而是一名貨真價實的大盜。他究竟有什麼「手段」,能先後越獄4次,潛逃24年之久?
  • 科學地寫英文,與世界科學接軌
    科學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Editorial Board Member)是作者、期刊與審稿人之前溝通的橋梁,他們出於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和責任感,孜孜不倦地為促進科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為了感謝他們的努力與奉獻,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訪談,將編委的角色從幕後搬到臺前,請他們談談作為編委的感受和想法。
  • 她是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為了國家隱姓埋名,30年沒有回家
    1912年6月,王承書出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祖籍湖北。不久,一家人就搬到了北京。她從小身體不太好,曾兩次因為生病而休學一年。不過,這不影響她的成績。身為女子,她卻非常喜歡理科。所以,她選擇到燕京大學物理系就讀,是當年13個學生中唯一一個女生。1934年畢業時,13個學生中僅有4個學生順利畢業,王承書不僅畢業了,成績還名列前茅,繼續留在學校讀研。
  • 三線城市的她,如何從被前50大學全拒到逆襲拿下全美前十Offer?
    2018年,擁有優秀成績的她,首戰美本申請,卻慘遭滑鐵盧——在收到來自Top50美國大學的全拒時面對一手的拒信,她對美本申請幾乎放棄了希望。即使資質平平,只要擁有一顆真心,無論是否經歷風雨都能夠用愛與善意去真誠地、積極地對待和回報他人以及這個世界,也可以被文理學院發現和賞識。Ella認為,她個人在學業上並沒有在某一方面技壓群雄,但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多優秀文理學院的認可,是因為她始終能夠與人為善,且積極地勇敢地真誠地去做出改變,讓她所處的團體更加美好。
  • Transfer Desk | 被拒稿並不意味著結束
    今天,我們就有請Springer Nature 的Editorial Director, Louisa Flintoft 為大家分享更多關於Transfer Desk 的細節和特別之處。既然作者們和編輯們都不喜歡拒稿,就讓Transfers Desk 負責把投稿傳遞給為它們敞開大門的期刊吧。
  • 她穿著17封拒稿信做的裙子去答辯……網友:我有條拖地長裙!
    17封拒信做成的紙裙子這位不走尋常路的女生是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地球與環境科學博士生Caitlin Kirby,在博士論文答辯這天,她沒有選擇穿普通的西裝裙,而是用自己曾經收到過的17封拒信做成的裙子去參加答辯,裙子上身效果是這樣的:
  • 上世紀50年代趙州橋下的4次科學發掘都挖出了什麼?
    1955年-1958年,國家文物部門在修繕趙州橋期間,先後於趙州橋下進行了4次科學發掘。發掘範圍為橋身的上遊及下遊各15米以內的1200平米,由淤泥直挖至河床的硬土層,共出土大小橋石1500餘件。這裡,特意布置有面積很大的「玻璃棧道」,踏上「玻璃棧道」,能夠清晰地觀察幾款具有代表性的橋石,而且,所有橋石的擺放布局全是按照發掘現場的原狀進行恢復的,場面十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