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困境中的你,該如何脫離困境?《肖申克的救贖》告訴你答案

2020-12-14 愷說影視

外在的困境,就像一個監獄。

脫離困境,就是「越獄」。

想要「越獄」,不妨借鑑一下經典影片中的智慧。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講述越獄的電影,口碑影史第一,豆瓣評分9.7分。

它之所以被奉為經典,不是因為簡單的越獄情節,而是因為其深刻的內涵。

我對它的解讀,是一句話:

比外在監獄更可怕的,是心中的監獄。

影片中,在肖申克監獄呆了大半輩子的布魯克離開監獄後選擇了自殺。

而離開前,他甚至想要殺獄友,好換取繼續留在監獄的機會。

一個囚犯竟然到了離不開監獄的程度,為什麼會這樣?

用影片中瑞德的話說,這叫做被「體制化」了。

用我的話說,是布魯克在監獄中呆的時間太長,已經被監獄「同化」。

——在布魯克的心中,已經裝進了一個監獄。

即使監獄本身是不自由的,但它在某種意義上,卻帶給布魯克安全感。

布魯克的事例只是一個典型,事實上,幾乎所有肖申克監獄中的囚徒都會被逐漸「同化」。

現實中,我們大部分人也是這樣,曾經心懷自由,卻在歲月的侵蝕下變得麻木。

遭遇困境,常常選擇妥協,亦或聽天由命。

最怕的是,因為曾經的痛苦,在心中烙印下了根深蒂固的「監獄」。

——如果想要自由,就必須越過心中的監獄。

安迪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心中一直都閃爍著自由的光輝。

「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

蒙冤入獄後的20年中,安迪一直都在為自己的新生創造條件。

直到有一天,安迪穿過挖出的隧道,爬過惡臭的下水道,在一場大雨中重獲新生。

「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不只是身體的自由,更是靈魂的自由。

像安迪一樣,讓自己成為一束光,你的靈魂終將「越獄」。

瑞德,在肖申克監獄呆了40年,

獲得保釋後,他連上廁所都有難度——因為沒有習慣性地向獄警打報告。

瑞德面臨著和布魯克一樣的窘境:無法適應監獄外的世界。

他感到迷茫,感到自己沒有價值、活得沒有意義,他一度想要靠犯罪重回肖申克。

幸好,和安迪的約定阻止了他。

安迪在成功越獄之前,給瑞德留下了一個信息,

這個信息指引的是一個方向——安迪所在的方向。

對瑞德來說,這個方向,意味著自由和光明。

是安迪,讓瑞德重新找回了活著的意義。

我們或許不能像安迪一樣永遠保持自由的初心,但我們可以像瑞德一樣,

即使心中有一所監獄,也可以在耀眼光芒的吸引下,踏出那一步,跨越心中的監獄。

找到自己的光,這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心中有光,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如果心有監獄,無論身處何地,境遇如何,都如在獄中。

每當你處於困境,

請回想起肖申克監獄中的故事——

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文/愷說影視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點燃希望,讓你有一種什麼樣的救贖!
    這部老電影,當年的你是因什麼而看的呢,我個人當年看全憑著因為評分高,看完電影卻感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多年以後的今日看完了整本書才發現當年的自己真是閱歷不夠,書中所表達的體制化是我們無法逃過的話題,書中的一部分與大學的我也引起了共鳴,大學比高中更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幹什麼,整日無所事事
  • 《肖申克的救贖》:即使身處困境,永遠不要放棄信念與希望!
    在眾多影片中,存在許多經典之作,但非要說一部,那肯定還是《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被評為9.7的高分。《肖申克的救贖》是1994年的一部影片,至今播出二十多年,仍獲得無數好評,曾在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還斬獲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9項提名,更是一部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 必看電影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困境,願你是一隻有希望的的鳥
    這次所要介紹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就是這樣一部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該作講述銀行家安迪,被當作殺害妻子的兇手送上法庭。《肖申克的救贖》場景分析場景內容:《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有許多經典的場景,印象深刻的應該是主角在監獄裡多年之後終於逃出來並在下大雨的夜晚流淚擁抱自由的一幕!
  • 這部被稱為韓版《肖申克的救贖》的電影,你看過了嗎?
    影史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即將迎來上映25周年,為了慶祝其上映25周年將開啟重映作為紀念,而首先宣布重映的是北美,將於9月22日、24日、25日在部分影院上映。聽到這一消息,相信很多影迷都無比興奮,不過國內暫時沒有重映的消息。
  • 《肖申克的救贖》:構建了一個如何直面命運的象徵世界
    《肖申克的救贖》讓人深為感動,但一肚子話似乎又難以表述,這是很多觀眾的反饋。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它是一部比較特別的電影,它建立的是一個關於人生與命運的象徵世界。雖讓人感觸良多,但它又不像一般的故事片那樣——讓人的情感聚焦到某個特別的場景和細節中去,所以又總感覺難以言說。 是不是看《阿Q正傳》也有這麼種感覺?
  • 《肖申克的救贖》裡的句子,句句經典,令人回味無窮!
    《肖申克的救贖》講的其實是一道關於自由的選擇題,如果你一定要喪失某一部分自由,你是願意肉體的自由還是靈魂的自由?對於肖申克監獄的犯人們來說,就是選擇被體制同化安於現狀而尋求相對的行動自由還是選擇雖然被監禁行動受限但仍然保持自由的意志和對自由的嚮往?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越獄,重獲了自由,開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救贖要經過身體救贖和靈魂救贖兩個階段。一、身體救贖肖申克監獄是一個地獄般的牢籠,同性、暴力、洗錢、暗殺等行為橫行,囚犯在失去了尊嚴和人格。
  •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史上的第一!帶你重新感受這部神作的魅力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一部堪稱神作的電影作品,豆瓣電影的top1,被網友稱為「電影史上永遠的第一」究竟這部電影有著什麼樣的獨特魅力呢?布魯克上吊自殺監獄的高牆,很奇怪,最初你痛恨他,然後慢慢習慣他,再過久一點,你就離不開他了
  • 《肖申克的救贖》,「上帝視角」下的理性與信念,友情和自由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於1994年。 講述的是一位因冤案入獄的年輕銀行家在困境中如何追尋自由的故事。這部電影除了宣揚理性、希望、奮鬥,還詮釋了男人之間的溫暖的友情。一個曾經很有名望的銀行家,因為一次被人們認定的衝動被判刑至監獄服刑,從監獄那段的俯拍全景鏡頭開始,關於安迪在監獄中的一切就都從瑞德的口中娓娓道來。在《肖申克的救贖》中,瑞德是個老大哥般的人物,慷慨任俠,老成世故又頗有頭腦。他在監獄裡法力無邊,若不是最初他幫助安迪搞到了許多工具,安迪也無法完成越獄的奇蹟。
  • 長期霸佔IMDB排行榜頭把交椅的《肖申克的救贖》到底講了啥
    換句話說,儘管你無力改變世界,但你能堅持不被世界改變,也是一件極其難能可貴的事,更何況,通過安迪的鬥爭,他不但沒有被肖申克監獄所改變,並且,他還改變這個環境,以及生活在這環境當中的「麻木的人」。答案很明顯,安迪最終沒有被同化,可以說他一直都沒有被任何同化,並且,在他與那樣的環境堅持不懈的鬥爭的同時,也對這環境悄然產生著影響,逐漸的讓這環境中的「行屍走肉」開始變得擁有了靈魂意識和生命思考,而這一點正是基於安迪作為一個「真正的人」所擁有的生命思考和人性意識,那就是對希望的堅持和對自由的渴望。
  • 《肖申克的救贖》被「體制化」的你我
    《肖申克的救贖》作為一部IMBD長期排名第一的作品,很多人即使沒看過,也曾聽聞過它的名字,它雖然在奧斯卡上顆粒無收,但卻是電影史上的無冕之王,是所有影迷最不應該錯過的電影之一。《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有一種鳥是不因該被關在籠子裡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起初我以為這部電影講的只是「自由」,劇中主人公安迪被冤枉,從銀行家變為階下囚,看著安迪在獄中被侵犯,到通過金融才能改變生活,有了沉冤昭雪的機會,卻又轉瞬即逝,最終通過自己挖了十九年的密道,爬過了臭氣燻天的下水道,最終通往自由。
  •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道理你知道多少?
    長期佔據豆瓣評分榜首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可以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部電影了,那這部影片中的道理你們都知道多少呢?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技之長,這樣不管你在哪裡,都能混得風生水起。在監獄裡,安迪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他的獄友們爭取到了啤酒,安迪的一技之長,讓他不用再乾洗衣房的工作,讓他獲得了圖書室的工作,讓整個片區的獄警都來找他幫助他們報稅。
  • 《肖申克的救贖》:在被體制化人生中心懷希望,才有無限可能
    故事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肖申克的救贖》,講述因被指控殺害妻子及其情人而含冤入獄的成功銀行家安迪,二十年在監獄生活中獲得的友誼、一直存在於心的希望、對自由的嚮往和對體制化的感悟。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看了好多遍的經典電影,我一直都想知道電影為什麼叫做救贖,它在救贖什麼,在滿是犯人的監獄裡,談救贖是何等的好笑啊,可是看過影片之後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對這兩個字有自己理解,就這樣,他被指控謀殺,關進了肖申克監獄,而且被判處無期徒刑,這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估計就崩潰了,可是在安迪身上你卻看不到絲毫的慌亂和無奈,在監獄裡,他悠然自得,仿佛這不是監獄而是家一樣,每天他都把自己收拾的乾乾淨淨,手指甲也剪得很整齊,在這裡,你看到許多人的醜態,要麼害怕,要麼無助,要麼絕望,可是安迪自始至終從來沒有表現出慌亂的意思,他始終都是那個謙謙君子,穩如如玉
  • 《肖申克的救贖》:逃出困牢的監獄,解脫你困境中的自由
    被人們評為人生中必看的三部電影之一 ,可想而知它的價值。這也是我至今為止所看電影印象最深刻的電影之一,從中獲取了很多的人生道理,今天就對於這樣一部經典的電影而進行一段解析。影片開頭便是一位年輕有為的銀行家被懷疑殺害了自己偷情的妻子而被告上法庭,兩次辯護都無果而被判處終身監禁,服役於一個名叫肖申克的監獄。而肖申克監獄在當時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地方。
  • 《肖申克的救贖》憑什麼是人生必看電影?
    如果有很多很多過來人告訴你,有一本書可以幫助你快速成長,也可以幫助你火速看清人性,關鍵還不枯燥乏味,基本上每個人都看得懂,而且每看一次,收穫不一樣,每一個年齡階段觀看,得到的感悟截然不同,你相信嗎?你會去看嗎?
  • 從心理學、象徵意義、現實意義解讀《肖申克的救贖》的魅力
    而這句話也完全適用於另一部經典電影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肖生克的救贖》是一部成名已久且經久不衰的高分電影,它講述了一個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安迪因冤入獄,被判終生監禁。但在我看來,弗蘭克爾和安迪雖然處於不同的時代,但他們卻有著高度相似的經歷,兩部作品中也有著很多共同之處。如果僅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此片,也許會過於局限,也很難詮釋出這部作品的真正魅力。因此,本文將從「心理學的三個階段、煙與酒、宗教與文化的象徵意義、和兩部作品共同的現實意義」這四個方面來為大家解讀。
  • 在體制化中救贖自己—《肖申克的救贖》影評:安迪是如何做到的?
    他的代表作品有《肖申克的救贖》《綠色奇蹟》《迷霧》等。作為一個對電影有著狂熱追求的導演,他對《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有著精準的把控。這部犯罪劇情電影被希望、自由這主題所涵蓋,在監獄的每個人都被體制化了,被極度嚴格的紀律和聖經所禁錮著。正如瑞德所說:「希望是很危險的東西,希望會讓人瘋狂,它在這裡沒用」。
  • 《肖申克的救贖》|奧斯卡無緣的它憑什麼是豆瓣電影TOP250第一?
    《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評分是9.7分,是豆瓣電影TOP250中的第一名,但其實這部電影在當年的奧斯卡評選中確實顆粒無收的,但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 (1995)中最大的贏家卻是同樣讓人覺得勵志的電影《阿甘正傳》。
  • 《肖申克的救贖》騙了我們25年,安迪既不是男主,也沒有得到救贖
    猶記得第一次看完《肖申克的救贖》之後,感覺自己就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只覺得男主又帥有厲害,最後能逃離監獄簡直大快人心,除此之外再無吸引人的地方。「救贖」等於「自由」嗎?顯然不是,救贖不是「自由」而是「希望」,比如後來獲得自由的圖書管理員老布,他被救贖了嗎?沒有,身體上獲得了自由,但靈魂早就被「體制化」了,早已經對生活沒有了希望,因此他在出獄後不久便懸梁自殺了,十分悲哀。瑞德的旁白中多次提到「體制化」,體制化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