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構建了一個如何直面命運的象徵世界

2020-12-15 騰訊網

文/一木

一直以為肖申克是主人公的名字,原來是一座監獄,主人公的名字叫安迪。那為什麼電影名字不叫《安迪的救贖》呢?

《肖申克的救贖》讓人深為感動,但一肚子話似乎又難以表述,這是很多觀眾的反饋。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它是一部比較特別的電影,它建立的是一個關於人生與命運的象徵世界。雖讓人感觸良多,但它又不像一般的故事片那樣——讓人的情感聚焦到某個特別的場景和細節中去,所以又總感覺難以言說。

是不是看《阿Q正傳》也有這麼種感覺?

一、影片裡的幾個象徵意象

因為這個影片非常出名,就不再細細複述情節了。單刀直入,開始解讀。

監獄——象徵人們面對的命運:安迪並沒有任何罪,是被冤入獄的,並且是非故意陷害那種,他不涉及偵探、報仇等等常見的故事推動情節。監獄不期而至無可躲避,就像人們無可躲避的命運,或者是無處可躲的生存困境,它就是從方方面面影響人束縛人壓制人捆綁人的「無物之陣」。

有雞姦癖好的博格斯「三姐妹」——象徵人生遇到的一些傷害和打擊。生活中不可能沒有傷害沒有打擊,關鍵是你會如何面對?

老布——象徵認命的芸芸眾生。老布在影片中一直不起眼,但他最後的一個情節深深觸動了我內心的弦,感覺到一種透不過氣來的沉重。老布終於可以離開監獄了,但他已經失去了獲得新生的能力。他首先是強烈地抗拒離開監獄,冀圖通過對獄友實施傷害來再度留在監獄裡,後來離開監獄不久,就因百無聊賴靈魂空空而上吊自殺,他自由了,卻無法新生,因為他已經沒有能力抵抗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說到老布,像不像某些退休了的人?以前為了生活不情不願地工作,真退休了反而更加空虛,無比珍貴的光陰卻成了需要設法去打發的多餘時光。老布的結局——就是他自己在牆上刻下的一行字——「老布到此一遊」。一遊而已,令人唏噓。

瑞德——象徵懂得應對處理各種現實生活的聰明人,但他與老布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在遇到安迪之前。

典獄長諾頓——象徵站在利益鏈頂端的當權者。

逃出監獄獲得自由——象徵生命的超越,至於什麼是生命的超越,你可以有各種理解,比如得到了財務自由,比如實現了有價值的生命,比如獲得了心靈的自在等等,凡是超越了過去,就是自己的一次新生,無需在乎境界的高低。

二、到底要救贖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幾種理解都可以,是肖申克監獄裡發生的救贖,或是對肖申克監獄的救贖,抑或對肖申克監獄裡一些人的救贖。

救贖,從宗教角度解釋,是指把沉淪入黑暗境地的靈魂解救出來,並給予其解脫、光明和自在。

這裡的救贖是什麼?就是走出監獄的高牆,獲得生命的新生。——這點可以從劇中的一段經典臺詞推導得出,那就是——「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它;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這裡的「體制化」,一木不認為僅僅是機關事業單位那種意義上的體制化,其本質上就是外部環境給一個人的層層捆綁,是「無物之陣」對人的吞噬。

面對無可躲避的命運——監獄,遇到種種困境——監獄裡的各種約束,然後人日漸機器化木偶化——在各種規則的約束下不斷重複昨天,使生命沒有意義地被逐漸消耗,並且還要遇到各種挫折和打擊——博格斯「三姐妹」的羞辱和毆打,但對命運卻極難反抗——高高在上的監獄管理者冷血無情又殘暴。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徹底妥協,變成「老布」——任從命運的擺布,小心翼翼地日復一日地重複著昨天的生活,將自己的時光活得一錢不值,將自己則活成了一尊木偶。或者成為瑞德,聰明地應對,在規則之下儘可能地活得更加舒服,但與老布並無本質的不同。

只有主人公安迪找到了面向命運的第三條路——救贖。正如影片中的名言:強者自救,聖者度人。

三、如何實現救贖?

如何面對命運的裹挾和捆綁卻實現救贖呢?影片中的答案就是主人公的所言所想所作所為。

一、不抱怨。從來命運多坎坷,能否直面命運,決定了一個人終究是強者還是弱者。安迪被冤入獄後,不吵不鬧不抱怨。有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淡定和強大。

二、不妥協。後來受到「三姐妹」欺辱時,即使經常被打得滿臉傷痕也絕不妥協,一個字,就是幹,雖然輸多贏少。終究有一天,安迪強大了,他成了「三姐妹」不敢再侵犯的存在。

三、不放棄。他抓住一切機會,先是接近監獄管理人員,通過自己的理財知識贏得了監獄管理者的認同和依賴,一步步改善自己的處境,不斷地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誰能度你?唯有自度。

四、勇敢地追求和走進那些美好的東西,讓生命彰顯價值。人在監獄,但始終心存彼岸。在戶外勞動時,他勇敢地向監獄管理者爭取到喝啤酒的機會——就像修葺自家房頂一樣,勞作後自由自在地休閒片刻,讓陽光灑在身上;獲得唱片後,他不懼關一個月禁閉的處罰,鎖上門將音樂的聲音開到最大,盡情享受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音樂世界。

五、偏執一般的堅持與行動:認準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認準那些能夠讓自己新生的事情,偏執狂一樣地堅持和行動著。他為了建一個監獄圖書館(圖書館也有很深的象徵味道),先是堅持一個月寫一封信去申請,後來看到一絲絲微光一樣的希望後,他開始堅持每周寫一封信。為了逃離監獄,他用一個小小的雕刻石頭的錘子,堅持挖了近二十年,終究被他打通了新生之門。

六、保持對未來的希望。瑞德說:在監獄千萬不能有希望,因為有希望是可怕的。沒錯,希望確實可怕,因為它總讓你失望讓你痛苦讓你碰得頭破血流。但沒有理想的人,只是行屍走肉,無論他富可敵國或者貧無立錐之地。最後,安迪讓瑞德震驚了,因為安迪完成了所有他認為不可能實現的奇蹟。安迪所有的夢想全部實現了。這正如影片中所說: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那就是希望!

曾仕強教授曾經在一個講座中說到:很多人是很可悲的,如果人的靈魂像影像帶,很多人上輩子是這麼播放的,這輩子只不過是重新播放了一遍而已,一輩子白來了,沒有一點意義。其實,一木覺得,比這個更可憐的,就是生命的每一天都在重複播放一個影像。

救贖之路艱難,但總有像安迪一樣的人。因為——「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要麼忙於新生,要麼趕著赴死。我們到底是服從命運的擺弄,還是傾聽希望的召喚呢?!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看了好多遍的經典電影,我一直都想知道電影為什麼叫做救贖,它在救贖什麼,在滿是犯人的監獄裡,談救贖是何等的好笑啊,可是看過影片之後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對這兩個字有自己理解肖申克的救贖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到達,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這是電影裡的一句經典臺詞,他讓我們在一個壓抑,充滿了罪惡的監獄裡看到了希望
  • 從心理學、象徵意義、現實意義解讀《肖申克的救贖》的魅力
    而這句話也完全適用於另一部經典電影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肖生克的救贖》是一部成名已久且經久不衰的高分電影,它講述了一個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安迪因冤入獄,被判終生監禁。因此,本文將從「心理學的三個階段、煙與酒、宗教與文化的象徵意義、和兩部作品共同的現實意義」這四個方面來為大家解讀。
  • 《肖申克的救贖》:靈魂被囚禁,也許才是一個罪犯最可悲的一面
    -《肖申克的救贖》最近把豆瓣上評分9.7的這部影片又拿出來看了,看完後發現,經典的東西不管看多少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它會隨著年齡和時間漸漸變化。肖申克的救贖中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些有能力又有著堅強耐力和毅力的人,不管他們身處何種環境,他們都能為自己尋得一條出路。他們天生性子裡就有不服輸的勇氣和智慧在。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安迪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情夫入獄,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耗費20年時間,利用一把小錘子,成功越獄的故事。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越獄,重獲了自由,開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救贖要經過身體救贖和靈魂救贖兩個階段。
  • 《肖申克的救贖》深度解析,帶你了解電影中你所不知道的意義
    但《肖申克的救贖》將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向了別處,和所有猜想不同的是,肖申克監獄裡的凡人害怕被釋放,即使他們討厭監獄的高牆,他們也不想從中逃跑。被關押了50年的布魯克斯就是這樣想的。對於自己的假釋,布魯克斯嘗試殺害自己的朋友,只是為了留下來。對布魯克斯來說,自由將她驅逐到另一個他不屬於的世界。所以當他最後發現自己只剩孤身一人,除了自殺以外他別無選擇。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救贖和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自由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6,在IMDB評分9.2,雙榜第一,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反向和深思,直至今天仍有其社會意義和人性探索!在這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影片關於救贖和自由的暗示,也可以讓觀眾深思如何自救!為什麼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呢?
  • 25年後,肖申克沒有救贖,只有中年危機
    /《肖申克的救贖》看《肖申克救贖》的我們,心裡大概都諳熟一個道理:感動容易,追求很難。「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這是一句只要有人在人群中提起,就會馬上得到興奮響應的臺詞。「就像客廳裡的一個朋友,在我失落的時候跟我說話,把我扶起來。」經歷了婚姻失敗、親人去世、事業迷茫、自我懷疑等種種人生困境的影迷,在安迪身上收穫了勇於直面人生的力量。在安迪逃出生天的一刻,無數人也隨著他走出了自己內心的桎梏。而當人們將視線轉回到生活中,發現竟還有曼德拉的跌宕人生足以與其交相輝映。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4篇,快來看看吧!
    人們總說不要和命運抗爭,可是當安迪戰勝命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這種勝利恰恰是命運的一部分。《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故事發生在1947年,講的是一個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無期徒刑,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他的餘生。
  • 《肖申克的救贖》——詮釋執行力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最近看了《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再一次被主人公安迪的不放棄的精神吸引了。這部電影大家應該很熟悉了,它不同於其他很多英雄主義和大片。整部電影就在闡明希望和執行力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情人,然後被捕入獄。最後就是因為有了一絲希望和說做就做的執行力才重獲自由。
  • 《肖申克的救贖》中英臺詞分享:人生跌落谷底時,該如何自我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有多經典,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吧~1994年上映,曾獲第67屆奧斯卡金獎,評分9.7,是目前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的第一名,同時也是豆瓣首部評分人數過百萬的電影。網友熱評:「它是男人必看電影的前三名」「要把它一起帶到墳墓」,甚至讓抑鬱症患者走出陰霾,影響不可謂不深遠,上映多年,依然深受世界各地影迷和電影人的追捧!妻子的不忠、律師的奸詐、法官的誤判、獄警的兇暴、典獄長的貪心與卑鄙,將正處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從人生巔峰推向了人間地獄。
  • 佳片如雲,為何《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和豆瓣都能排第一?
    >就在25年前的今天,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 公映。肖申克監獄收起了殘酷的一面…恍惚之間,假扮成了一個帶著溫度的大家庭。02肖申克監獄因為安迪的努力而顯露出人情味。03[肖申克的救贖]的成功離不開「懸念」的鋪墊…經過安迪和瑞德的友情,讓觀眾誤以為他會如瑞德那樣一次次「假釋駁回」之後接受命運。而布魯克的自殺更讓人忍不住想到最壞的結果。
  • 《肖申克的救贖》可怕的體制化
    一部好劇,可以影響一個人、可以影響一個家庭、可以影響一個團體甚至可以影響一代人幾代人。《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就是這樣一部偉大的影片。該片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
  • 《肖申克的救贖》與體制化
    ——《肖申克的救贖》這是《肖申克的救贖》當中我最記憶深刻的一段話,是一位老年囚犯布魯克斯因為在獄中表現良好而得到假釋時電影的旁白。他被體制化了......就像文章開頭引用的電影臺詞裡說的那樣,這個與社會脫節了幾十年的人,他並不渴望自由,也許他開始的十多年歲月裡是嚮往外面的世界並非常渴望要出去的,但是,經過長年累月的時間的衝刷,他的自由意志早已消磨殆盡了,剩下的是一顆安於現狀的心,他開始接受
  • 在體制化中救贖自己—《肖申克的救贖》影評:安迪是如何做到的?
    他的代表作品有《肖申克的救贖》《綠色奇蹟》《迷霧》等。作為一個對電影有著狂熱追求的導演,他對《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有著精準的把控。這部犯罪劇情電影被希望、自由這主題所涵蓋,在監獄的每個人都被體制化了,被極度嚴格的紀律和聖經所禁錮著。正如瑞德所說:「希望是很危險的東西,希望會讓人瘋狂,它在這裡沒用」。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黑暗中的人性自贖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故事雖然發生在監獄裡,卻絲毫不影響它故事內的傳播價值。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與其他經典電影不一樣,其中故事以男性角色為主,沒有女性角色的融入,故事內容深沉,影片名字帶有宗教色彩,雖然獲得奧斯卡提名卻沒有獲獎,這使得它在短期內沒有流傳開來,不過,故事內的生長力、爆發力最終使它能長久地流芳在影迷的心中。
  • 票房慘澹《肖申克的救贖》,補電影票的機會來了!
    1994年是一個影史爭奇鬥豔的一年,這一年,海外有《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阿甘正傳》、《低俗小說》、《夜訪吸血鬼》等多部經典口碑佳作上映,而國內也有《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活著》出品,堪稱輝煌。
  • 《肖申克的救贖》: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與救贖、信仰和自由的小說。作者史蒂芬·金是美國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擅長創作恐怖小說。他的作品已被譯為三十多國文字,讀者超過3億5千萬,在全世界擁有無數金粉。《肖申克的救贖》是史蒂芬·金的代表小說之一,創作於1982年。
  • 《肖申克的救贖》選擇「自由」或「體制化」
    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收錄於小說合集《四季奇譚》中,副標題為「春天的希望」。安迪是一個無罪的好人,卻被關進監獄接受改造。肖申克的幾任典獄長沒有一個是清白的,但他們卻在那裡頤指氣使,教化訓導著無罪的安迪。在這樣一個錯謬、黑白顛倒的世界,現代派作家筆下的人物通常會自甘墮落或精神崩潰,而史蒂芬·金塑造的安迪卻像一隻浴火後重生的火鳳凰,健康自信地飛出了煉獄的火坑。這樣的結果同樣寄託著作者要使荒原上的人們堅守善良人性並「振奮」起來的創作主旨。
  • 影史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奧斯卡一個獎沒獲,還賠了1000多萬
    而《肖申克的救贖》雖然獲得七項提名,最後卻一無所獲。儘管未在奧斯卡中獲得獎項,卻並不影響《肖申克的救贖》在電影史上的影響力。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肖申克的救贖》,一起探究這部26年前電影的幕後故事。《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該片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當時還是個在好萊塢底層打拼的無名導演,儘管職業軌跡慘澹,但作為史蒂芬金忠實粉絲的他誓要拍出一部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經過多次推翻與準備後,《肖申克的救贖》成了弗蘭克第一部搬上螢屏的作品。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安迪被判刑入獄,成了肖申克監獄的重罪犯。在獄中,他與黑人囚犯雷德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而以博格斯為首的一群囚犯卻經常襲擊安迪。後來,獄警們發現了安迪的理財能力,都來找他做投資諮詢,甚至孩子升學問題也來找他請教。監獄長讓他做假帳,從中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