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靈魂被囚禁,也許才是一個罪犯最可悲的一面

2020-12-17 木槿木木兮

有些鳥兒終究是關不住的,因為他的羽翼太耀眼了。-《肖申克的救贖》

最近把豆瓣上評分9.7的這部影片又拿出來看了,看完後發現,經典的東西不管看多少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它會隨著年齡和時間漸漸變化。

肖申克的救贖中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些有能力又有著堅強耐力和毅力的人,不管他們身處何種環境,他們都能為自己尋得一條出路。他們天生性子裡就有不服輸的勇氣和智慧在。

為什麼他們會表現出與常人不同的東西,其實說到底還是一種思維。我們看一下在監獄中那些被判了終身監禁的人,他們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適應,再到無法擺脫掉這種生活,其實他們已經被馴化了。他們擁有了固定的生活方式,每天早起、點名、吃飯、做工,他們過著群居生活,在那裡不會餓死,不需要為了家庭、生活而考慮。因為從一開始他們適應後,就已經認同了。

因此,當布魯克被釋放,他最終還是適應不了而最後選擇自殺。而安迪呢,一個男人從一開始進監獄,他就想著找點事做,讓自己不用活得那麼空虛。他看書、幫監獄的管理層做假帳,幫他洗錢,偷稅漏稅,雖然這些行為不能被認同,但不可否認這讓安迪找到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安迪的思維其實就是成長型思維的一種。他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與人不同。

這種不同對安迪來說,是一件幸事,因為他又找到了自我價值,他不屈從於眼前的這一切。可對那些有些固定思維模式的人來說,他們早已經習慣監獄的生活,有人管吃管住,以至於後來他們都沒辦法擺脫。其實,說到底,監獄囚禁的不只是他們的身體,更是他們的靈魂和思想。這才是最可悲的一點。

安迪的人生其實也是現實中一類人的象徵,他們在面對命運刁難時,依舊能迎難而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讓自己快速適應環境,最後突破自己。

而老布的自殺恰巧也印證了另外一類人,他們安於現實,喜歡無憂無慮的日子,不想去突破,也不想去成長。因此當命運給他們突然的轉折時,他們往往無法適應,最後只能被時代所淘汰。

在《肖申克的救贖》中,老布的悲劇是註定了的。

埃馬卡姆說,人生的三大不幸是:接連不斷的極端貧困;使希望破滅的極端憂鬱;使靈魂空虛的極端無知。

老布的一生似乎也印證了這三大不幸。老布魯克在監獄做的是每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沒有任何變動,更別說挑戰。出獄後他去了超市工作,很可惜,因為無法接受挑戰,在出獄後不久他就選擇了自殺。

老布是一個被監獄囚禁了靈魂的人,因此,即使給他身體上的自由,他依舊走不出監獄的圈子,這也就是他人生的最大的不幸了。

安於現實的人,終將被現實所打敗。不是因為他們有多無能,而是因為他們失去了改變的勇氣。

《肖申克的救贖》一書中,教會了我們,那些不被現實所淘汰的,終究都是那些迎難而上,敢於與命運抗爭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體制化也禁錮不了我想要自由的靈魂
    《肖申克的救贖》是很久之前朋友推薦給我的一部電影,我昨天才把它看完。「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電影裡安迪說的這句話,向我們詮釋了希望帶來的力量。
  • 《肖申克的救贖》對自由的渴望,對靈魂的救贖
    作為一部推薦量很高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成功的,筆者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第一眼注意到的只是那個過長的進度條,對於如今快餐式的網絡娛樂來說,兩個半小時似乎有一些超出承受範圍,但是,認真看這部電影,就會發現它的過人之處。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安迪被判刑入獄,成了肖申克監獄的重罪犯。在獄中,他與黑人囚犯雷德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而以博格斯為首的一群囚犯卻經常襲擊安迪。後來,獄警們發現了安迪的理財能力,都來找他做投資諮詢,甚至孩子升學問題也來找他請教。監獄長讓他做假帳,從中漁利。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安迪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情夫入獄,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耗費20年時間,利用一把小錘子,成功越獄的故事。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越獄,重獲了自由,開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救贖要經過身體救贖和靈魂救贖兩個階段。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看了好多遍的經典電影,我一直都想知道電影為什麼叫做救贖,它在救贖什麼,在滿是犯人的監獄裡,談救贖是何等的好笑啊,可是看過影片之後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對這兩個字有自己理解肖申克的救贖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到達,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這是電影裡的一句經典臺詞,他讓我們在一個壓抑,充滿了罪惡的監獄裡看到了希望
  • 《肖申克的救贖》困住人的從來非高牆,而是潛移默化的體制化
    從最開始的安迪被指控槍殺入肖申克監獄,再到十九年後他重獲自由救贖了自己並救贖了整座監獄為結束,基本上所有的劇情都在這座監獄當中展開。作為一部涉及監獄並且絕大多數劇情皆在此展開的類型電影,該片罕見地撇開了此類題材的限制,而是在黑暗與冷漠的監禁當中,加入了不少溫馨的戲份,同時也塑造了身處晦暗之中依舊會生出的會拯救靈魂的友情,比如安迪和瑞德,比如安迪對湯米的教學。
  • 《肖申克的救贖》:三個階段探究安迪重獲自由的救贖之路
    孫偉瓊在對《肖申克的救贖》主題解讀中,將「救贖」的含義分為了廣義和狹義:廣義上的救贖,面向牢獄中絕大多數真正有罪的刑犯,即犯人們需要通過服刑期的改造和懺悔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通過不同年限的囚禁達到贖罪的效果,救贖自己從而獲得釋放和人身自由;
  • 《肖申克的救贖》:恐懼會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能讓你重獲自由
    周末看了一部美國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講的是一位因冤案入獄的年輕銀行家在牢中如何追尋自由的故事。不同的人看同樣的影片可能都有不同的感受。對於目前無力改變現狀的我,看完這部影片後最深的感受就是:才華、毅力兩樣,是任何人在任何境況下得到自由的最佳通途。
  • 《肖申克的救贖》裡五大堪稱座右銘臺詞,你最愛哪一句?
    豆瓣評分多年來一直位居第一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劇中安迪被冤枉入獄,面對「飛來橫禍」,他沒有言棄,反而憑藉強大的毅力,完成了自我救贖,與對獄友的救贖。而劇中展現的對自由的嚮往,對夢想的追求,永恆的友誼等都帶給了觀眾深刻啟迪。
  • 《肖申克的救贖》中英臺詞分享:人生跌落谷底時,該如何自我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有多經典,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吧~1994年上映,曾獲第67屆奧斯卡金獎,評分9.7,是目前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的第一名,同時也是豆瓣首部評分人數過百萬的電影。二十年後的一個雨夜,安迪從肖申克監獄越獄成功,他爬過惡臭的下水道,獨自站在雨中,任雨水衝刷自己自由的身體和靈魂,這一幕也成了影史永恆的經典!很多人都看得熱淚盈眶、不能自已,那種壓抑後的爆發、漫長歲月的孤獨,以及身處絕境時的從容,都深深感染著熒幕前的每一位觀眾。
  •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體制內的隱喻
    另一種可悲之處在於,他沾沾自喜的特殊之處,並非不可複製。 也許我們窮盡一生想去追逐一個目標,卻了無所獲,當我們萬念俱灰,不復希冀之時,那個已經並不需要的結果卻華麗麗的姍姍來遲,以報喜的姿態為生命敲響倒計時的鐘聲。
  • 強者救贖自己,聖人普度他人《肖申克的救贖》
    Zihuatanejo 是一個地方,在墨西哥,太平洋岸。你知道墨西哥人怎麼稱呼太平洋嗎?那是沒有回憶的海洋。那就是我想去的地方。一個溫暖而沒有回憶的地方。Andy Dufresne 這麼告訴 Red 。他們坐在肖申克監獄的高牆下,石頭築成的高牆,而墨西哥在遙遠的南方。
  • 《肖申克的救贖》:現實如果是牢籠,囚禁不了自由的靈魂
    電影票房不理想,雖有著7項奧斯卡提名,卻因為《阿甘正傳》而顆粒無收,直到後來DVD光碟的興起,才漸漸被觀眾認可,成為不可多得的好片。如果說《阿甘正傳》是美國人的夢,那麼《肖生克的救贖》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 《肖申克的救贖》,「上帝視角」下的理性與信念,友情和自由
    一個曾經很有名望的銀行家,因為一次被人們認定的衝動被判刑至監獄服刑,從監獄那段的俯拍全景鏡頭開始,關於安迪在監獄中的一切就都從瑞德的口中娓娓道來。在《肖申克的救贖》中,瑞德是個老大哥般的人物,慷慨任俠,老成世故又頗有頭腦。他在監獄裡法力無邊,若不是最初他幫助安迪搞到了許多工具,安迪也無法完成越獄的奇蹟。
  • 《肖申克的救贖》:永遠滿懷希望,永遠追尋自由
    紀伯倫說:自由是人類枷鎖中最粗的一條。電影中安迪所追求的自由,是痛苦的自我反省、漫長的自我救贖後,體會到的真正的自由。1994年《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正式上映,距今雖然已經有25年了,但這部電影卻依然是一部必看電影,因為它是永遠的經典。
  • 佳片如雲,為何《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和豆瓣都能排第一?
    >就在25年前的今天,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 公映。可奇怪就奇怪在 ——肖申克監獄的罪犯都言之鑿鑿,認為自己「無罪」原來這裡的每個人都和安迪一樣。肖申克監獄收起了殘酷的一面…恍惚之間,假扮成了一個帶著溫度的大家庭。02肖申克監獄因為安迪的努力而顯露出人情味。
  • 《肖申克的救贖》:構建了一個如何直面命運的象徵世界
    文/一木 一直以為肖申克是主人公的名字,原來是一座監獄,主人公的名字叫安迪。那為什麼電影名字不叫《安迪的救贖》呢? 《肖申克的救贖》讓人深為感動,但一肚子話似乎又難以表述,這是很多觀眾的反饋。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它是一部比較特別的電影,它建立的是一個關於人生與命運的象徵世界。雖讓人感觸良多,但它又不像一般的故事片那樣——讓人的情感聚焦到某個特別的場景和細節中去,所以又總感覺難以言說。 是不是看《阿Q正傳》也有這麼種感覺?
  • 《肖申克的救贖》與體制化
    ——《肖申克的救贖》這是《肖申克的救贖》當中我最記憶深刻的一段話,是一位老年囚犯布魯克斯因為在獄中表現良好而得到假釋時電影的旁白。並且,他明顯的感覺到了,大家對於他身份的歧視,不管他在獄中表現得多麼優秀,在沒有進入過高牆的人的眼裡,他就是個罪犯,沒有好壞之分。
  • 《肖申克的救贖》: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與救贖、信仰和自由的小說。作者史蒂芬·金是美國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擅長創作恐怖小說。他的作品已被譯為三十多國文字,讀者超過3億5千萬,在全世界擁有無數金粉。《肖申克的救贖》是史蒂芬·金的代表小說之一,創作於1982年。
  • 《肖申克的救贖》:自由是每一隻鳥兒心底最深的渴望!《下篇》
    雖然《肖申克的救贖》是"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最後一部作品,但它沒有史蒂芬·金的寒徹骨,反而像仲夏傍晚絢麗的彩霞,吹拂著漸涼的晚風,和《伴我同行》一起,是商業恐怖小說專家史蒂芬·金最主流的劇情項目。在這裡與邪惡的鬥爭,最可貴的是,在多次的打擊和傷害之後,他堅持他最後的善良。他是個商人,知道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在可能的時候從獄警那裡得到啤酒和片刻的閒暇。他利用這一特權贏得了一些為他辯護的獄友的支持。然後,推而廣之,他懂得用自己的專業和典獄長交換,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獲得真相的機會。《肖申克的救贖》前半部分是一部以規則在司法體系內尋求真相和清白的法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