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鳥兒終究是關不住的,因為他的羽翼太耀眼了。-《肖申克的救贖》
最近把豆瓣上評分9.7的這部影片又拿出來看了,看完後發現,經典的東西不管看多少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它會隨著年齡和時間漸漸變化。
肖申克的救贖中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些有能力又有著堅強耐力和毅力的人,不管他們身處何種環境,他們都能為自己尋得一條出路。他們天生性子裡就有不服輸的勇氣和智慧在。
為什麼他們會表現出與常人不同的東西,其實說到底還是一種思維。我們看一下在監獄中那些被判了終身監禁的人,他們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適應,再到無法擺脫掉這種生活,其實他們已經被馴化了。他們擁有了固定的生活方式,每天早起、點名、吃飯、做工,他們過著群居生活,在那裡不會餓死,不需要為了家庭、生活而考慮。因為從一開始他們適應後,就已經認同了。
因此,當布魯克被釋放,他最終還是適應不了而最後選擇自殺。而安迪呢,一個男人從一開始進監獄,他就想著找點事做,讓自己不用活得那麼空虛。他看書、幫監獄的管理層做假帳,幫他洗錢,偷稅漏稅,雖然這些行為不能被認同,但不可否認這讓安迪找到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安迪的思維其實就是成長型思維的一種。他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與人不同。
這種不同對安迪來說,是一件幸事,因為他又找到了自我價值,他不屈從於眼前的這一切。可對那些有些固定思維模式的人來說,他們早已經習慣監獄的生活,有人管吃管住,以至於後來他們都沒辦法擺脫。其實,說到底,監獄囚禁的不只是他們的身體,更是他們的靈魂和思想。這才是最可悲的一點。
安迪的人生其實也是現實中一類人的象徵,他們在面對命運刁難時,依舊能迎難而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讓自己快速適應環境,最後突破自己。
而老布的自殺恰巧也印證了另外一類人,他們安於現實,喜歡無憂無慮的日子,不想去突破,也不想去成長。因此當命運給他們突然的轉折時,他們往往無法適應,最後只能被時代所淘汰。
在《肖申克的救贖》中,老布的悲劇是註定了的。
埃馬卡姆說,人生的三大不幸是:接連不斷的極端貧困;使希望破滅的極端憂鬱;使靈魂空虛的極端無知。
老布的一生似乎也印證了這三大不幸。老布魯克在監獄做的是每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沒有任何變動,更別說挑戰。出獄後他去了超市工作,很可惜,因為無法接受挑戰,在出獄後不久他就選擇了自殺。
老布是一個被監獄囚禁了靈魂的人,因此,即使給他身體上的自由,他依舊走不出監獄的圈子,這也就是他人生的最大的不幸了。
安於現實的人,終將被現實所打敗。不是因為他們有多無能,而是因為他們失去了改變的勇氣。
《肖申克的救贖》一書中,教會了我們,那些不被現實所淘汰的,終究都是那些迎難而上,敢於與命運抗爭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