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救贖和自由之路

2021-01-10 南瓜的頭套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自由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6,在IMDB評分9.2,雙榜第一,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反向和深思,直至今天仍有其社會意義和人性探索!在這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影片關於救贖和自由的暗示,也可以讓觀眾深思如何自救!

為什麼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呢?因為「救人者自救」,肖申克是坐落在鯊堡的一座監獄,也就是故事發生地,安迪花了19年的時間的救贖之路不單單救了自己,也拯救了整個肖申克監獄,折射的是當時一種社會現象和制度!從後面的肖申克的人無罪就可以看出安迪確實在逐步影響整個監獄風氣,而著名演員摩根.弗裡曼所演的角色叫「Red」就是救贖英文單詞的前綴,再通過他和老布的假釋出獄結局對比更突出這一點。

我們可以看看安迪救贖之路的一路艱辛,首先是被誤判為殺死自己的妻子,然後受到獄警不公平對待以及監獄長諾頓對他的壓迫,在監獄中也被「三姐妹」欺凌,但他都通過自己的方式得以自救,通過拉好獄警把「三姐妹」送醫院了,再也不能為非作歹,解決了目前最直接的危害,再利用他身為銀行家的本事幫很多獄警解決了子女上學和申報稅務的問題,更是幫監獄長諾頓洗黑錢,才有在監獄的丁點自由權力,這是他的能力和處世智慧,只有利用好自己和身邊的資源才能有自救的希望!

光靠安迪一個人是無法完成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救贖的,所以肖申克的意義出來了,安迪借獄警之手剷除「三姐妹」就等於幫了很多犯人,當他幫獄警頭目海利得到免稅的遺產,並沒有自己享受,而是讓其他犯人享受到陽光和啤酒,這就是自由生活的味道。在他幫獄警報稅時也沒閒著,作為監獄圖書管理員一邊不斷寫信申請資金和書籍,一邊鼓勵監獄犯人學門手藝,這是為他們出去鋪路,嚮往自由的種子種下了,再後來的安迪私自播放《費羅加的婚禮》,更是放飛了大家的心靈,也讓自己的心靈得到進一步救贖。

最後安迪通過自己的興趣發現了並實施了逃離之路,這裡的暗示在於石錘藏身之處就是監獄長諾頓口中的福音章節《出埃及記》!安迪身體上得到了救贖,那麼心靈呢?第一,安迪出來後立馬寄出洗黑錢資料,讓獄警海利和諾頓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第二,讓監獄眾人有了希望,最典型的對比就是老布和瑞德,老布在監獄是個受人尊敬的知識分子,出來只是個行動不便的老頭,所以在小旅館留下「老布到此一遊」就上吊了,而瑞德接受安迪的委託找到那封信,找到了希望,也是在和老布一樣的地方留下「瑞德到此一遊」,就去追尋自由了,大家可以設想,其他犯人出來後,如果沒有一技之長,無法適應環境(就像瑞德沒口號都撒不出一滴尿),結果會是怎樣?重新走上犯罪之路吧!而安迪給了他們學習的機會,有能力能適應外面的世界,有了追尋希望的資本!安迪救贖了肖申克,也完成了自己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救贖!

影片最後的暗喻跟片名一樣,也是個地名,就是安迪去的地方芝華塔內歐,西班牙語的意思是「沒有回憶的海」,完全告別黑暗的過去,擁抱未來生活的希望,和老友重逢,更是為「救人者自救」畫下完美句號!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三個階段探究安迪重獲自由的救贖之路
    孫偉瓊在對《肖申克的救贖》主題解讀中,將「救贖」的含義分為了廣義和狹義:廣義上的救贖,面向牢獄中絕大多數真正有罪的刑犯,即犯人們需要通過服刑期的改造和懺悔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通過不同年限的囚禁達到贖罪的效果,救贖自己從而獲得釋放和人身自由;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故事發生在1974年,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出軌,在醉酒後他本想槍殺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事實上他卻沒有動手,可是巧合的是,當晚發生了命案,而死者幫他做了他一直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肖申克的救贖監獄是強制剝奪人的自由的地方,在這裡有嚴格的紀律和制度,這種被監視和強迫的生活,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習慣,因為這裡的犯人們都崇尚著外面自由的世界,可是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並沒有犯罪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安迪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情夫入獄,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耗費20年時間,利用一把小錘子,成功越獄的故事。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越獄,重獲了自由,開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救贖要經過身體救贖和靈魂救贖兩個階段。
  • 在體制化中救贖自己—《肖申克的救贖》影評:安迪是如何做到的?
    他的代表作品有《肖申克的救贖》《綠色奇蹟》《迷霧》等。作為一個對電影有著狂熱追求的導演,他對《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有著精準的把控。這部犯罪劇情電影被希望、自由這主題所涵蓋,在監獄的每個人都被體制化了,被極度嚴格的紀律和聖經所禁錮著。正如瑞德所說:「希望是很危險的東西,希望會讓人瘋狂,它在這裡沒用」。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越是深層次的東西,越需要消耗人的精力和學識。《肖申克的救贖》位居電影榜單top1,到底救贖了什麼?為什麼要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肖申克是一所監獄,而安迪是一個年輕的銀行家,之所以叫肖申克的救贖,那代表著一個大環境,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每個人(囚犯)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無非兩種,要麼被徹底改造了,服從於環境,有人解讀說是制度化,要麼像安迪一樣,抗拒命運,不願屈服,為了自己的自由,不惜花了19年時間,鑿牆挖洞,終於逃出監獄,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 《肖申克的救贖》:永遠滿懷希望,永遠追尋自由
    紀伯倫說:自由是人類枷鎖中最粗的一條。電影中安迪所追求的自由,是痛苦的自我反省、漫長的自我救贖後,體會到的真正的自由。1994年《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正式上映,距今雖然已經有25年了,但這部電影卻依然是一部必看電影,因為它是永遠的經典。
  • 《肖申克的救贖》:三個人物,承載著三種關於「自由」的定義
    然而其中最值得推崇的一部,就是《肖申克的救贖》。從1994年上映至今,仍以9.7分高居豆瓣高分電影榜首,不愧為世界電影史上的裡程碑之作。影片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初,青年銀行家安迪因被判涉嫌殺害妻子和情人而入獄。
  • 《肖申克的救贖》騙了我們25年,安迪既不是男主,也沒有得到救贖
    猶記得第一次看完《肖申克的救贖》之後,感覺自己就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只覺得男主又帥有厲害,最後能逃離監獄簡直大快人心,除此之外再無吸引人的地方。直到二刷,三刷之後,才慢慢理解安迪的自我「救贖」之路。如今再看一遍,回顧電影的整個脈絡,竟然把此前對電影的理解幾乎全盤推翻。被救贖的根本不是安迪,甚至連主角也不是安迪!瑞德才成了那個唯一被救贖的人。
  • 淺談《肖申克的救贖》,安迪是那腐朽主義的救世主
    《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能夠一直在豆瓣和IMDd中同評為第一,這個話題一直都是有爭議的。其實在2008年之前,《教父》一直蟬聯美國IMDd的第一名,《教父》也確實是影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片子,深受眾多老影迷的追捧。
  • 《肖申克的救贖》對自由的渴望,對靈魂的救贖
    作為一部推薦量很高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成功的,筆者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第一眼注意到的只是那個過長的進度條,對於如今快餐式的網絡娛樂來說,兩個半小時似乎有一些超出承受範圍,但是,認真看這部電影,就會發現它的過人之處。
  • 《肖申克的救贖》選擇「自由」或「體制化」
    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收錄於小說合集《四季奇譚》中,副標題為「春天的希望」。妻子的不忠、律師的奸詐、法官的誤判、獄警的兇暴、典獄長的貪心與卑鄙,將正處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從人生的巔峰推向了世間地獄。而獄中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迫使忍無可忍的安迪終於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越獄而出,重獲自由。當翌日典獄長打開安迪的牢門時,發現他已不翼而飛,預感到末日來臨的典獄長在檢察人員收到安迪投寄的罪證之前,畏罪自殺。
  • 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照進人們內心中的希望和救贖之光
    一、作品簡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肖申克的救贖》而改編的一部經典之作。影片主要是圍繞以安迪、瑞德、山姆等人物為主線展開的發生在肖申克監獄裡面的一系列故事。該部作品的導演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創作者的作品風格的基礎上適當地融入了個人的見解,圍繞希望、救贖為主題展開,表現出史蒂芬.金在驚悚題材之外的驚人功力。《肖申克的救贖》深刻地揭示了體制化對人們的壓迫,展現出人們對於希望和自由的渴望的同時,也表現出了人們內心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和瑞德到底誰年長?
    經典電影無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贖》相信影迷朋友們都看過,很多人也許都看過許多遍。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可能許多人都困惑的問題:影片中到底是安迪年長,還是瑞德年長?他倆年齡差多少?影片一開始,年經的波特蘭銀行信貸部副總裁安迪入監時,監獄中的扛把子瑞德似乎已經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了。劇中也是這樣的感覺,安迪在與瑞德一開始的交往中,瑞得一直是以長者和指導者的身份在關注和幫助安迪。即此,很多影迷朋友們有一種感覺:瑞德應該比安迪年長很多。
  • 《肖申克的救贖》: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
    沒錯,我要說的就是《大話西遊》,不過是美國的《大話西遊》:《肖申克的救贖》!至尊寶花了整整500年時間才完成對自己的救贖,而安迪也花了將近20年時間才完成肖申克的救贖。安迪和江玉郎都懂得隱忍與堅持,但他們的區別是,安迪身上充滿了人道主義關懷,而江玉郎就和他鑽過的糞坑一樣臭不可聞。五、到底是誰的救贖這部關於監獄的片子,講述的中心詞就是:自由。自由是誰給的?上帝嗎?
  • 《肖申克的救贖》,「上帝視角」下的理性與信念,友情和自由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於1994年。 講述的是一位因冤案入獄的年輕銀行家在困境中如何追尋自由的故事。這部電影除了宣揚理性、希望、奮鬥,還詮釋了男人之間的溫暖的友情。在《肖申克的救贖》中,瑞德是個老大哥般的人物,慷慨任俠,老成世故又頗有頭腦。他在監獄裡法力無邊,若不是最初他幫助安迪搞到了許多工具,安迪也無法完成越獄的奇蹟。對在重重擠壓之下的牢獄裡待了三十年的瑞德來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從進入肖申克監獄的那一天起,獄長就揚言,「把靈魂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故事從1946年說起,緬因州一位銀行家安迪喝得醉醺醺地上了自己的車,還把手槍裡裝滿子彈,接著是他妻子與人私通的畫面,然後兩人雙雙被殺。安迪被判刑入獄,成了肖申克監獄的重罪犯。在獄中,他與黑人囚犯雷德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而以博格斯為首的一群囚犯卻經常襲擊安迪。
  • 《肖申克的救贖》:對自由的渴望,讓人從絕望中找尋希望
    作為豆瓣TOP250榜單中的第一名,《肖申克的救贖》實至名歸。對這部拍攝於1994年的電影,時間不會磨滅它的光輝,每一次觀看都會有不同的體會。相比現在形形色色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藝術層面上,它所表達出的精神上,都是無可比擬的。
  • 《肖申克的救贖》點燃希望,讓你有一種什麼樣的救贖!
    讓我們重溫其經典場景,要麼忙著死,要麼忙著活,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是體制化下被無形禁錮的心,守著那微薄的希望,相信並堅守著,找到勇氣和精神力量不被環境同化,一次含冤入獄,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20年後,安迪從入獄那一刻起就開始盤算的越獄計劃終於成功實現,這到底是安迪一個人的越獄故事還是肖申克監獄裡靈魂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與救贖、信仰和自由的小說。作者史蒂芬·金是美國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擅長創作恐怖小說。他的作品已被譯為三十多國文字,讀者超過3億5千萬,在全世界擁有無數金粉。《肖申克的救贖》是史蒂芬·金的代表小說之一,創作於1982年。
  • 掙脫即救贖——《肖申克的救贖》
    一條骯髒的水溝最終成為他通向自由新世界的康莊路,而陰暗的監獄,或許就是湮滅了許多靈魂之善之美的罪孽的泥沙沼澤。從含冤入獄的第一天起,冰冷的高牆就徹底將外界的明媚割裂開。壓抑的灰調下,粗糲和嘶啞在蠶食著內心的光和希望。是殘暴的警長還是邪惡的獄友?是夜色籠罩下的罪惡,還是看似永遠無法翻越的高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