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望海樓:辯證看待「穩」和「進」的關係

2020-12-20 人民網

  2018年以來,在國內外環境複雜變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也面臨壓力和挑戰。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黨外人士座談時強調:「穩中求進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工作總基調。我們做工作就要以穩求進、以進固穩,經濟發展是這樣,社會發展也是這樣。」「穩中求進」「以進固穩」,這為經濟發展指明方向。

  以穩求進,就需要在做好「六穩」工作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穩」的重點是放在穩住經濟運行上——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從而提振市場信心,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六穩」工作,積極進取就有了基礎,調整結構、深化改革的頂層布局就有了底氣。首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二來,繼續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脫貧攻堅戰、汙染防治攻堅戰;三是通過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等,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以進固穩,是在應對「穩中有變」複雜形勢同時,不斷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鞏固長期「穩中向好」態勢。2018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主要表現在:從國際方面,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對中國外貿進出口等造成多方面影響;從國內形勢看,雖然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但同時也存在著拉動經濟增長的內需動力有所放緩、金融市場出現一定波動、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困難增多等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後,明確了2019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強調要「變壓力為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高質量發展不是單純地追求經濟發展速度,而是要追求更高的效率、更有效的供給、更高端的結構、更綠色可持續和更和諧的增長。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經濟轉型的內在動力,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轉型的外在表現,兩者相互促進、同步進行,穩固經濟發展良好態勢。

  中國40年改革開放是全面的也是漸進的,摸著石頭過河,堅持試點先行,取得經驗後再在面上推開。這就是穩中求進的歷史經驗。辯證看待「穩」和「進」的關係——穩中求進中,穩是主調,是大局。而進是方向,是目標。沒有發展、沒有進,就不會真正實現穩。「穩」和「進」不是割裂的,而是辯證統一的。既不能激進地單方面追求高速度發展,也不能一味為了穩而不惜放棄來之不易的奮鬥成果、發展機遇,而是要把兩者有機統一起來,從發展角度去理解各自重點。

  有風有雨是常態。越是面對風雨,越要保持足夠定力。以穩求進、以進固穩,把握好工作節奏和力度,使兩者良性互動,從而促進經濟運行中各種關係平衡與協調,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作者分別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助理研究員)

(責編:袁勃、王倩)

相關焦點

  • 望海樓:辯證看待「穩」和「進」的關係
    2018年以來,在國內外環境複雜變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也面臨壓力和挑戰。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黨外人士座談時強調:「穩中求進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工作總基調。我們做工作就要以穩求進、以進固穩,經濟發展是這樣,社會發展也是這樣。」
  • 把握好「穩」與「進」的辯證關係
    把握好「穩」與「進」的辯證關係  中國新聞周刊評論員/閆肖鋒  發於2019.12.23總第929期《中國新聞周刊》  在12月12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再度成為明年中國經濟的註腳。2020年如何把握好「穩」與「進」的辯證關係?
  • 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但綜合起來看,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
  • 辯證看待,把根留住!
    近期,因為疫情關係,國家出臺了一些為控制疫情的臨時性政策或法規,國際上對於中國也出現了褒貶不一的說法,這些說法最終無不指向了很多華人華僑和留學生。正因如此,我們才要辯證的去看待留學的問題。當然,現在那些在網絡上抨擊中國的留學生是無法與這些偉人和功勳教授相比美的,甚至連相比的資格都沒有,但在這裡魔君認為,大部分人還是有良知的。從建國初期到此次疫情,海外華人華僑為祖國捐獻的人還是功不可沒的,他們能在祖國危難之時用於捐助,說明這些人還是有良知的愛國人士的,至少也說明他們知道自己的「根」是在中國的。
  • 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nbsp&nbsp&nbsp&nbsp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nbsp&nbsp&nbsp&nbsp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
  • 穩中求進,須辯證把握「穩」和「進」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新情況新變化,中央明確提出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進」,就是要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 劉學新:穩中求進堅定穩妥蘊含的辯證關係
    穩中求進是總基調,堅定和穩妥有機統一、相輔相成。堅持穩中求進、堅定穩妥,要把握好穩中求進、堅定穩妥中蘊含的辯證統一關係,自覺地具體地貫徹到紀檢監察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使各項工作思路舉措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不斷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 辯證和發展地看待「殺手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的關係
    因此,我們要用辯證和發展的觀點看待「殺手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之間的關係,更好地鍛造「殺手鐧」技術,突破「卡脖子」技術。例如,對於那些關係到國計民生和國家戰略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卡脖子」問題,其目標靶向並非市場,甚至並不能帶來直接經濟利益,此時不再適合由市場主體突破「卡脖子」問題。
  • 書記談 | 穩中求進堅定穩妥蘊含的辯證關係
    穩中求進是總基調,堅定和穩妥有機統一、相輔相成。堅持穩中求進、堅定穩妥,要把握好穩中求進、堅定穩妥中蘊含的辯證統一關係,自覺地具體地貫徹到紀檢監察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使各項工作思路舉措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不斷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 辯證看待中醫
    與其他傳統文化類似,中醫有很多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的「特點」:隱性知識遠多於顯性知識,缺乏雙盲對比的數據分析等。正是由於這些特點,中醫文化受到了諸多指責,一位資深中醫人士就講過,在建國後的七十餘年裡,中醫受到過三次集中攻擊和打壓。至於零星的、小規模的攻擊更是不計其數。
  • 辯證看待基礎科學與技術創新的關係
    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必須依靠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但是,在推動體制和科技創新的工作中,我們遇到一系列認識上、政策上、實踐上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勢必影響我國的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基礎科學與技術創新的關係就屬於這樣一類認識問題。基礎研究要加強,特別是關係到國家安全和社會公益性的基礎研究要切實受到重視,這是不容置疑的。但同時我們注意到,許多人特別是一些從事科學研究的同志頭腦中存在著一維單向思維定勢,認為沒有基礎性研究就不能有應用性研究,沒有應用性研究就沒有技術開發。這種觀點值得商榷。
  • 經濟運行須更好把握穩和進的關係
    原標題:中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當前經濟運行熱點問題——經濟運行須更好把握穩和進的關係  「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最主要的思想方法就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好把握穩和進的關係。」
  • 乾燥症候群可以汗蒸嗎辯證看待
    那麼乾燥症候群可以汗蒸嗎辯證看待的問題該如何解答呢?其實能不能夠汗蒸,要看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和生存能力,有些人身體比較虛弱,出現貧血的症狀,因此汗蒸可能會導致頭暈的現象,大家要注意這些情況和汗蒸的條件。另外在面對乾燥綜合症症狀的時候,大家要多了解調養的方法,比如每天都要有足夠的飲食,保障好良好的生活狀態。如果發現症狀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以後恢復難度會大大增加。
  • 辯證看待漢語歐化與語言創新
    辯證看待漢語歐化與語言創新 2017年09月20日 09:4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春海 趙璐 字號 內容摘要:漢語歐化是現代漢語在印歐語言影響下出現或發展的語法現象。
  • 袁光平:堅持辯證思維處理好穩與進關係 切實防範和化解房地產市場...
    儋州新聞中心消息     為紮實做好房地產風險防範工作,有效化解房地產行業重大風險,全力維護儋州和諧穩定的社會大局,樹立儋州良好形象,4月19日,市委書記袁光平主持召開房地產風險防範會議,強調要堅持辯證思維,正確處理穩與進的關第,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防範和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
  • 望海樓: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是大國擔當
    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與伊朗14日終於達成了歷史性的全面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協議。六國和伊朗通過一年半多時間的談判,為解決延續了12年的伊朗核問題達成了政治共識。
  • 事業單位政治知識: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
    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時,我們會學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主要研究自然觀,包括了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三個部分;而歷史唯物主義,也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唯物史觀,主要研究人類社會歷史領域。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在認識論中最常見的知識點,即: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主要分為實踐決定認識與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兩個部分。
  • 董小麟:以全面辯證長遠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
    如何正確分析判斷當前的經濟形勢,成為我們更好應對挑戰、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所必須回答的重要命題。習近平總書記5月23日上午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指出:「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大師兄思想|以辯證的思維看待管理問題
    2021/02/01以辯證的思維看待管理問題在乾隆的南巡中,面臨兩個問題:這個河道是誰堵上的?多數人看待事情的時候,都是從一個角度去看,他是帶著自我的一個主觀情緒,帶著自己的情緒色彩,對一個事情做出一個判斷和評價。最關鍵的是,一個人總會因為自己的情緒使然,而模糊了事物的本質,而剛好事物本身,又存在著多個層面,多個角度,需要從客觀全局的角度去觀察。那麼問題就出現在這裡,當你不懂得轉換角度,不懂得用辯證性思維去客觀觀察一個問題的時候,你就會陷入其中一個片面,而無法自拔。
  • 閒話家常,如何辯證的看待燒雞的八種主要香料
    燒雞,一種受眾面十分廣泛的菜餚,過年的時候曾和一位長輩聊起燒雞的一些事情,因為我們這邊的地方習俗,在年底的時候拜神常常會使用到清水燉整雞,作為一種供品。燒雞和我們傳統的滷水雞是有一些區別的,它的附香重點主要集中在表層,蜂蜜等糖分物質醃製,配合上高溫帶來的表皮凝實和香味,製作燒雞的這一過程,可以說是對於整雞的一種預製,整是因為燒雞的這特有的步驟,使得燒雞在選擇香料的時候,應該有別於傳統的滷水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