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再起
一位王姓非著名經濟學家,曾經對中醫大放厥詞,引來不少人的極大不滿。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其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
與其他傳統文化類似,中醫有很多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的「特點」:隱性知識遠多於顯性知識,缺乏雙盲對比的數據分析等。
正是由於這些特點,中醫文化受到了諸多指責,一位資深中醫人士就講過,在建國後的七十餘年裡,中醫受到過三次集中攻擊和打壓。至於零星的、小規模的攻擊更是不計其數。
中醫是科學
當今國內主動接受中醫診治的病患有限,不少病患是在被西醫宣布絕症之後,才去被動地選擇中醫——到了被動選擇的地步,其治療效果當然會相對較差。
遭遇數次打壓之下,最受傷害的是中醫人才隊伍,有志於中醫發展的人士在不斷減少。
2020年的新冠疫情發生,給中醫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機會,張伯禮先生獲得國家級的表獎證明了其結果是好的。
不必要自輕自賤
對待中醫需要辯證看待,需要建立國人的自信,中醫在中國倍受打壓的這許多年裡,中醫在日本卻一直發展得非常好,各種中醫的膏、丸、散、劑都有,不少國人去日本就去購買日本的中藥,比如各種的膏藥。
中醫確實需要不斷提升和改進,比如將存在大醫腦子裡的隱性知識顯性化,又如進行大量的雙盲對比實驗,取得必要的數據。
有了現代科技的支持,有了現代的科學精神,假以時日,這些都可以實現,中醫的未來光明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