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崔瀺設下的書簡湖考驗,為什麼這場局會直指陳平安本心?

2020-12-14 小小說編年史

文/小小說編年史

導讀:這是一場對陳平安史無前例的考驗,這是一場問心之局,這場考驗,一切都是坦坦蕩蕩的直鋪平敘,沒有一丁點兒陰謀詭計,甚至,這全部都算是陽謀,大脈絡的發展,都沒有刻意去安排,只是在大勢之下,稍微有那麼一點兒的點撥。

但是,單單就這場局來講,哪怕章節還沒看到陳平安究竟將會如何應對,但是,單單崔瀺和崔東山兩人之間入場直敘,崔東山就輸得一敗塗地。

甚至因為這場考驗,在章節《秋狩時分,請君入甕》中,第一次見識到崔東前的囧態:

「崔東山閉上眼睛,滿臉淚水,輕聲呢喃道:願先生心境,四季如春,四季如春……」

可想而知,能夠讓此前任何事都能夠主掌全場的崔東山都這般囧態,可想而知這場問心局的考驗究竟有多麼的艱難。

對於這場局,可以發現從小說開始就緩緩在展開了,從顧璨之母對陳平安有大恩,從陳平安對顧璨視如親兄弟,從陳平安把小泥鰍送給顧璨,從顧璨被截江真君劉志茂收為弟子開始,這場局其實就已經開始了,當然,一開始只是局勢自己在走,之後崔瀺才緩緩開始設局。

對於這場局,暫且不展開細說(其實是因為小小說目前也還是一知半解,看的章節才開始進入這場局),今天,就單單來說說這場局為什麼會直指陳平安本心?

第一、陳平安對顧璨的感情,一直以來,陳平安對顧璨都可以算是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其一、來源於顧璨之母對陳平安的恩情;其二、來源於陳平安對顧璨的認可,所以,對於自己最好的兄弟犯下大錯,陳平安不可能無視,甚至不得不主動入局,而這種親情帶來的局,往往才是最考驗人心的。

第二、而因為顧璨在書簡湖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濫殺無辜,本質上說是為了自保,可最終還是打開了顧璨的心魔),在這件事上,和陳平安的道心簡直是赤裸裸的相違背,那麼,陳平安的選擇究竟是選擇否定自己還是退一步求心安?這些選擇,可以說任何一步都是處處危機,都是錯,另外,至於說為了他陳平安心中的理,為了自己的大道斬殺顧璨,那更不可能,其一、來源於兩個人之間關係的親近性;其二、陳平安有自己的道理,顧璨一樣有自己的道理,那麼,究竟誰的道理才是正確的呢?本質上顧璨還是為了自保,並且,在書簡湖這片無法之地,在這裡不分善惡,只分境界大小,一切靠拳頭說話,那麼,這個理又應該依誰呢?所以,無論是哪個選擇?最後好像都會錯,而這種錯,就直指陳平安道心。

第三、陳平安自己的道理並不圓滿,正因為有所不足,有缺陷,所以才會被人利用缺陷,當然,這個年紀的陳平安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能夠將對錯分一個道理,分一個順序,分一個入鄉隨俗,這些種種,都是陳平安從南下送劍的路上,從萬裡之遙的經歷中,從道德書本上所學到的,但是,還遠遠不夠,這場考驗的難度,已經遠遠超過陳平安若學若想,本身,因為陳平安又不是聖人,但這次卻被委任了聖人的般的考驗,所以,這一場考驗直指陳平安的所學若想的不足以及缺陷,更是直指陳平安的內心。

最後,對於這場考驗,陳平安究竟會如何去渡呢?歡迎評論區留言,長按點讚,一鍵三連,感謝大家的支持。

小小說編年史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劍來:書簡湖洞府境老修士對陳平安沽名釣譽指責,錯在誰?
    在章節《拳劍皆可放》中,就有這麼一件不大不小的趣事,故事的原因很簡單,陳平安打算繞著青峽島走一圈,可能會耽擱了吃飯,於是,陳平安就選擇去看和守山門的一個老修士打一聲招呼,叫照顧陳平安衣食住行的那位少女修士這天不用送飯。
  • 《劍來》陳平安得罪老修士,救下白狐狸,原來她是同道中人!
    導語:《劍來》 陳平安得罪老修士,救下白狐狸,原來她是同道中人!劍來 作者:烽火戲諸侯陳平安說道:「我出錢與你買它,如何?」 老修士猶豫不決。 陳平安丟出一塊玉牌。 陳平安一拍養劍葫。老修士眼皮子直打顫,揮袖一推,將玉牌拂退回那個身穿青色棉衣的年輕「劍仙」身邊,然後收下了那顆穀雨錢,打了個稽首,笑道:「不打不相識,道友若是信得過,以後可以來我們龍蟠山做客。」 陳平安收起玉牌,初一十五也掠回養劍葫,微笑道:「老仙師如此會做生意,我可不敢上門送錢。」
  • 我為什麼喜歡《劍來》!
    看《劍來》時,不覺得是在看書,而是在觀看一個世界發生的事。從捭闔睥睨的廟堂縱橫,隱晦波瀾的官場錯雜;到險峻峭立的修仙大道,男耕女織的田野鄉間。看《劍來》,就像是假借他人之身,短暫拋卻現實煩惱,轉身投入陳平安的人生之中,浮生偷得半日閒。各花入各眼,人之砒霜,我之蜜糖。《劍來》是我迄今為止唯一追的一部網絡小說,只說說我為什麼喜歡:第一,我喜歡陳平安這個名字。
  • 劍來:陳平安的成長曆程與各路大神的精彩糾纏
    本文轉自琳夢之櫻課代表第八百四十九章 那個一 看點#劍來# 放於開篇:1.陳平安不是神祇轉世,只是獲得了天庭共主的部分氣運。2.楊老頭希望平安把人性吃飽,放大神性。可人間依舊有惡,不得純粹自由。而此道,亦非平安歸途。三教,神族,所求實為兩個一,但障眼法俱相同。
  • 劍來:陳平安的純粹神性的產生
    而陳平安的苦手,一個是劉材這是作為劍修陳平安的苦手,一個曹慈則是作為武夫陳平安的苦手。這些都不讓人意外,意外的是,陳平安的苦手竟然是自己?這又是站在什麼角度的呢?在小編看來,這其實是站在作為一個人的角度來看的。
  • 劍來:「單手」捶仙人,陳平安戰力能否比肩跌落飛升境的姜尚真?
    在劍氣長城孤身駐守十數年,又因大師兄崔瀺設下問心局考驗夢了五年,如今的陳平安再也不是當初那個需要依仗合道半座劍氣長城才能達到的偽玉璞境上五境劍修及山巔境武夫的實力了,一個堂堂玉璞境譜牒修士在他手中抗不過半炷香的時間,甚至連跑路都做不到,可謂是真真正正的鳥槍換炮了,那麼他如今的戰力極限究竟是多少呢?
  • 劍來:陳平安到底是不是赤子之心?烽火的解釋你認同嗎?
    是陳平安的圓潤狡黠、人心向善,還是大水怪、粉裙女童的天真無邪,質樸善良?赤子即是幼兒,赤子之心便是幼稚童心,又怎會有什麼「算計」?又哪來的善惡之分?不過是憑著一種單純,行無邪之事罷了,哪有那麼多彎彎繞繞?
  • 《劍來》:主線,各方大佬的操縱(中)
    在驪珠洞天墜落大酈之後,陳平安護送李寶瓶、李槐、林守一等一批讀書種子去大隋。這時候的陳平安,其實已經進入到各方大佬的視野中。在劍媽考驗的時候,各方出聲之人皆是強者,司風之神、楊老頭等,甚至,最後一位出聲「事不過三」的那位,極有可能是道祖,一步登山,二步登天,第三步,意義非凡!
  • 《劍來696》大師兄的禮物
    烽火的《劍來》世界,就是一個白紙福地,其中所有人物,隨著烽火的不停落筆,就真實出現在福地內,而人物活動帶來的故事,除了烽火構建的「骨架」之外,還有那些「人」遵循自己的角色,在自發的不停衍生和變化。就是說,在這個名字叫「劍來」的白紙福地裡,我們如果觀察,他就是紙上的小說和故事,如果沒人觀察,福地內部的人就是真實的存在,在做著他們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 劍來:什麼陳平安善財童子作派反而財越來越多呢?
    不過,在之後的劇情中,陳平安一拳一拳打夠了百萬,性命其實已經毋庸擔憂了,可是,縱觀陳平安行腳下的百萬裡路,這一路上,時不時就會散財,這些支出,零零總總加起來,怕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了,可是,為什麼陳平安卻越散越富裕呢?
  • 從四個角度讀《劍來》,陳平安原來你是這樣的人
    對於眾多的網絡小說讀者來說,2020年可以閱讀的網絡小說著實不少,不管是《萬族之劫》、《我師兄實在是太穩健了》又或者是《詭秘之主》都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劍來》作為話題榜及搜索榜排行前三的作品其影響力與討論度也不容小覷,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從全新的四個角度,看看陳平安在《劍來
  • 「劍來」陳平安與一的背景分析
    楊老頭說,陳平安就跟一顆野草差不多。筆者以為,陳平安雖然沒有什麼大道根腳,但陳平安的背景還是有些嚼頭的。劍來書中提到過許多次,陳平安總能讓人不由自主想到萬一中的那個一。陳平安這個一到底是怎麼來的,筆者以為,這就要從頭說起了。說一說劍來書中似有若無的,陳平安的背景。小鎮陳氏,祖上當然也闊過,而到了陳平安父母這一代,已然淪落到只有陳平安一家沒有依附別家姓氏。而陳平安這支陳氏,往前數去,沒落至少二十餘代人,毫無出奇之處。可以說這本身就是一件極不尋常的事。陳氏的氣運跑哪裡去了。
  • 《劍來》關於天庭推測,15境陳平安:開天!人間大地,皆起劍
    看了烽火最新的章節,猜測劍來最後可能是天庭大戰,原因如下,與大家分享討論。我們先介紹一下目前線索:文聖合道三洲,扶搖洲、寶瓶洲、桐葉洲。再涉及陳平安的身世,在劍來前幾章便寫過,不明為什麼山上神仙就可隨意殺人,這樣看來,陳平安內心是不認同「神仙」在人間的,他更希望得到的是人間溫暖,家庭和睦。陳平安立宗後才對正陽山動手不合理,放在立宗之後是要掃除障礙啊,後面帶動大佬是一起掃了。
  • 《劍來》浩然失「秀」,祭崔瀺—人物系列傳記1·書簡問心
    關於這個單元,很多讀者看完以後可能感覺很鬱悶,會有諸多想不通。當然這本身也有作者希望讀者們能夠在這裡多做辯證思考的考量。那麼在筆者認為,要理清這個局,我們不妨先從明確這個問心局的目的出發,他崔瀺辛苦做這個局想要達到什麼目的?既然書簡湖的題目對於陳平安來說明顯超綱。就像是讓初中生做高中生的題目,結果註定毫無懸念,那他為什麼這樣?就是為了難住主角?
  • 劍來,陳平安和陸沉恩怨分析,真的需要問劍白玉京?
    陳平安自從修行之後,一直想問劍白玉京,問劍陸沉。其實這是沒道理的。陳平安和陸沉的恩怨牽扯很深,劍來第一卷中,陸沉是第三個對陳平安表達善意的大佬。以第一卷為依據,文中第一個幫助陳平安的大人物是楊老頭。陸沉雖然下手早幾天,但是 道家收徒喜歡搞一些莫名其妙的考驗,折騰幾十年上百年都算是少的。而且,這個時候的陸沉,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和齊靜春的算計上。陸沉這段時期,告訴了陳平安很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陳平安父母的死因內幕。在這個時候,陳平安對陸沉的態度,其實一直都很不錯。陸沉離開時,陳平安幫忙推著算命用的車子。
  • 劍來:除了鄒子等人,陳平安的本命瓷碎片還可能在誰手中?
    遠走倒懸山送劍、桐葉洲重鑄長生橋、書簡湖問心、北俱蘆洲破境、再赴劍氣長城出劍、誕生本命劍、縫衣合道殘城……數十年間陳平安不知吃過多少苦、遭過多少難,縫皮碎骨、形銷骨立這等皮肉之苦尚且不說,就是險些讓其心死的劫難他也不是沒經歷過。
  • 劍來,陳平安結束北俱蘆洲行程,回歸寶瓶洲
    三、陳平安一行人會寶瓶洲,做客披麻宗木衣山。詳述:陳平安購買鳧水島後,因為有寧姚隨行,沈霖避嫌,由李源負責接待陳平安一行人。李源終於送出玉牌「峻青雨相」,這面玉牌來自李柳。當年,陳平安在鳧水島成功煉化木宅後,李柳躲在暗處護道,曾交給李源一面玉牌「峻青雨相」,讓他送給陳平安。李柳是水神轉世,龍宮洞天本是她的私人避暑行宮,她的本意是將鳧水島送給陳平安。但是,陳平安第一次與李源接觸,不敢接受這面玉牌。因為未能送出玉牌,李源遭到李柳訓斥。
  • 劍來:陳平安金色文膽破碎,顧璨的問題真的說不通嗎?
    文/小小說編年史導讀:來源於章節《島上來了個帳房先生》,其後章節暫時還未讀到,所以,單單以這一個章節的理解,結合小小說的一些見解,來談談顧璨的問題是不是真的無解了?陳平安心頭的問題是不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通了?在這一個章節中,陳平安趕到了書簡湖和顧璨見面了,兩人正式開始坐下來講道理,從中,不僅是寫出了顧璨對陳平安的在乎,更是寫出了陳平安對顧璨的不放棄,所以,在文膽破碎上這一點上,陳平安根本就沒辦法。
  • 劍來,陳平安問拳女武神大弟子,議事結束,陳平安拜見至聖先師
    二、河畔議事結束,陳平安第一個回歸河畔,能夠第一個回歸,可能與之前禮聖說的,陳平安早已經通過了考核有關。陳平安趁機詢問破字令的學問,為夜航船之行做準備,禮聖同意他去翻看文廟密檔。登頂虛假託月山是三教祖師設下的考核,考核內容無人知曉,十四境大佬對登山之事,同樣思維模糊。
  • 劍來:陳平安拜見至聖先師用意何在?文聖為弟子操碎了心!
    可終究人力有窮時,文聖想要把最好的都給陳平安,但力不能及,就像當年兩袖清風的他想要給關門弟子的小小福地送點錢尚且無能為力,而今更是如此。陳平安因為合道劍氣長城和書簡湖問心的緣故導致無法修行儒家術法,更無法再擁有陰神、陽神,文聖無力解決,只好為此求助禮聖,但仍無解決之法。故而在文聖死皮賴臉相求之下,陳平安就有了穗山之巔的拜見至聖先師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