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身高、體重、智商等「瘋長期」,錯過後悔一輩子!

2021-01-14 拜託了媽媽


大家好,我是熊寶媽

 

最近在後臺媽媽們的留言中發現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還是寶寶各方面的生長發育

 

有的媽媽問:

我兒子好幾個月沒長個兒了,是不是發育慢啊


有的媽媽問:

我閨女最近體重不增反降,是不是營養不夠啊


還有的媽媽問:

我家寶貝都一歲半了還走不穩,是不是有問題

…寶寶身高的「瘋長期」在哪,怎麼做能讓寶寶將來個兒更高?


…寶寶體重的「瘋長期」在哪,怎麼做既不會養出想胖堆兒,又能確保寶寶的營養夠?


…寶寶的智商有沒有「瘋長期」,怎麼做能讓寶寶更聰明?


…不同月齡的寶寶該有哪些標誌性發育,怎樣做能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些「瘋長期」?


 


多數寶寶出生時身長在50釐米左右,出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大約會長25釐米左右,是寶寶身高的第一次瘋長期。這一年,媽媽做到這些,將為寶寶以後的「大高個兒」打下好基礎。



每天睡夠12個小時

 

促使身體長高的是大腦分泌的一種生長激素,它只在寶寶深度睡眠後才會分泌。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生長激素才會分泌更好,幫助寶寶長大個兒。


3歲內

寶寶的總睡眠時間不少於12小時

(含午睡、小睡、夜晚睡眠)

 

晚上睡覺別開小夜燈,小夜燈會影響褪黑素分泌,褪黑素減少分泌會不利於寶寶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間接妨礙生長激素的分泌,不利於寶寶長高。



別瞎補鈣

 

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其中的鈣含量都是可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如果寶寶沒有挑食、偏食的毛病,堅持喝奶、曬太陽,基本上就不需要額外的補鈣。補鈣過量還會使孩子的骨骺加速鈣化,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最終身高。

 


每天外出活動1-2次

 

除了極端天氣,比如大風、下雨、霧霾,不管是冬天冷,還是夏天熱,都應該每天帶寶寶外出活動至少20分鐘,曬太陽尤其關鍵,能促進寶寶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幫助骨骼對鈣的吸收。另外,適量的運動會可以刺激寶寶的身體分泌生長激素,促進骨骼發育!


 

別只用「平均值」看身高曲線表

 

很多新手爸媽會人手一份這個表,恨不得每天都對著表看寶寶的身高在哪個水平,但很多爸媽都看錯了!

 


這兩個表,正確的參照方法是這樣的:

 

表最下面的一條曲線為3%,意思是有3%的嬰幼兒低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發育遲緩;

 

最上面的一條曲線為97%,意思是有3%的嬰幼兒高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過速;

 

中間的一條曲線為50%,很多寶媽誤以為寶寶的身高,至少要在50%上才放心,但並不是!只有兩種情況需要引起家長關注,或去諮詢醫生:


第一,身高發育在97%以上,或3%以下時,說明寶寶可能存在發育遲緩或過速,最好帶寶寶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第二,如果寶寶之前都發育的很好(在3%-97%之間),最近一段時間突然減緩或增加。比如寶寶一直在50%,最近突然掉到25%,就需要爸媽注意了,要回想一下最近寶寶的飲食、睡眠是不是不太好,導致了寶寶身高發育的降低。突然增高也一樣需要爸媽格外關注,及時找到原因,調整養育方式,或者去諮詢醫生。


此外

1-2歲間,寶寶會再長10釐米左右

錯過1歲身高「瘋長期」的媽媽

也不用太焦慮

2歲後,每年大概長高5-7釐米

寶寶3歲前,儘量做到這些

都能幫助寶寶「竄一竄」



 



寶寶體重的增長,也許並不像身高增長那樣受到爸媽們的關注,但它卻能看出寶寶的營養狀況,比如體重過重,可能提示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良;體重過輕,通常是營養不良,都需要爸媽及時調整寶寶的餵養。寶寶出生時平均體重為3.3千克,1歲內是寶寶體重增長最快「瘋長期」。1-2歲內,體重平均增長2.5千克。

 


和寶寶身高曲線比照方法一樣,媽媽定期記錄寶寶的體重變化,若體重超過最上面那條線,就是超標了在最上面和最下面兩條線之間都屬於正常低於最下面那條線說明體重增長緩慢,需要調整寶寶餵養或去諮詢醫生。

 

現在的寶寶,基本上很少有營養不良、體重過低的狀況,反倒是營養過剩、體重過重的寶寶特別多。但寶寶體重超標,更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等問題,進而出現佝僂病,較大兒童導致抽筋等缺鈣表現,而且會增加成年後換慢性疾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的機率。不想寶寶體重超標,家長要注意:


奶瓶餵養,別逼寶寶「乾杯」

 

用奶瓶比直接母乳要喝得輕鬆不費力,往往會喝得比較快,而且媽媽總想讓寶寶把奶瓶裡的奶都喝光才好,即便寶寶已經喝飽了,也難免被迫「乾杯」。所以,只要寶寶不再吃了,剩下的奶也別逼寶寶喝光。

 


能喝母乳就別喝配方奶

 

母乳中含有大量好的菌種,吃母乳的寶寶一般都不會太胖。如果因為某些緣故,寶寶只能喝配方奶,就一定要注意奶量不要過量,或奶粉衝調過稠。



吃輔食後,別追著餵飯

 

很多家長總是擔心寶寶吃的不夠,會影響身體的發育。即便寶寶已經吃飽了,也還是要追著餵幾口。尤其是姥姥、奶奶覺得寶寶只有胖胖的才是健康,但其實吃的過多很可能對寶寶的生長激素分泌不利,不僅會讓寶寶長不高,而且長大後更容易變成大胖子。



 


寶寶出生時,腦重相當於成人腦重的25%;而寶寶3歲時,腦重就已經相當於成人腦重的85%了,這說明0-3歲,是寶寶大腦的快速生長期!在寶寶大腦發育的「瘋長期」,家長這樣做,將來寶寶更聰明:



2歲內,儘可能久的母乳餵養

 

DHA對小孩大腦發育是非常關鍵的營養素,而DHA是無法自身合成的,需要從食物中攝取,母乳是寶寶最好的DHA來源,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母子之間的皮膚接觸、目光交流,母親的愛撫和哺乳前後的語言交流等都有利於嬰兒的感觀知覺和神經元發育。如果母乳不足的話,就需要配方奶粉中含DHA或者單獨補充DHA。 



3歲內,讓寶寶感到安全

 

寶寶有了安全感,大腦才有能力去發學習、去探索、去發育智力;寶寶沒有安全感,大腦就會不遺餘力的去不斷尋找安全感,忽略其他發展。

 

而3歲內,寶寶的安全感完全來源於父母,包括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對寶寶需求的及時回應、父母的認可,以及父母的情緒平和,和夫妻關係的融洽。想讓寶寶更聰明的父母,就要努力做到這些。



讓寶寶有個好心情

多逗寶寶笑

 

愛笑的寶寶長大後多較聰明。犯了錯被父母訓斥、吃飯慢被父母催促等時常處於不高興、愛生氣的寶寶,目光更呆滯、反應更遲鈍。而那些父母多與寶寶接觸,並用歡樂的表情、語言以及玩具等激發寶寶的快樂情緒,促使其早笑、多笑,能夠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儘可能多的給寶寶新鮮刺激

大腦越用越靈光

 

寶寶接觸到不同的新鮮事物,大腦突觸會被刺激,促進腦發育。多跟寶寶互動,多帶ta去外面看看走走,多摸多感受不同的事物……都是在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而手和口,分布於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最多,多和寶寶說話、開心的和寶寶玩一些手部遊戲,更能刺激寶寶的腦發育。

 

so

聰明=母乳餵養+安全感+快樂+新鮮刺激

這就是對寶寶大腦最好的開發



 


寶寶從出生開始,幾乎每個月都會「長本事」。不同月齡的寶寶,在大運動發育上都會有一些標誌性動作:

 

 

針對不同月齡寶寶的大運動發育特徵,家長可以這樣做:

 

滿月開始,就可以讓寶寶趴著了

 

趴非常重要!是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重要動作,是寶寶所有大運動和精細動作的起點。滿月起,就開始讓寶寶趴著,有助於寶寶練習抬頭,同時鍛鍊到寶寶的頸部肌肉、到背部肌肉、到腰部肌肉,為之後的翻身和坐做準備。

 

2個月,轉頭練習

 

我們可以用一個小紅球,在距離寶寶眼睛越30釐米處左右移動,來引導寶寶轉頭;或者通過躲貓貓的方式來吸引寶寶轉頭。

 

3個月,翻身練習

 

用寶寶喜歡的玩具,在一層逗引寶寶抓夠、翻身,如果寶寶能稍稍翻起,但不能完全翻過來,可以輕推寶寶助力。即便還是翻不過來,也不必勉強,可以經常這樣引導寶寶學翻身。

 

4個月,拉坐練習

 

寶寶仰臥於床上時,大人握住幼兒的手,將其拉坐起來。大人切忌過度用力,要讓寶寶自己用力坐起來。

 

5個月,靠坐練習

 

將寶寶放在有靠背的沙發或者椅子上,讓其練習靠坐,家長可以給予一定的支撐,支撐力量要逐漸減少,訓練時間為每次10分鐘左右即可。

 

6個月,獨坐練習

 

獨坐是在靠坐的基礎上進行的。當幼兒靠坐較穩時,可慢慢抽離其支撐物,切記不可突然抽離。

 

7個月,匍匐練習

 

家長可以用一隻手抵住幼兒腳底,另一隻手提起幼兒腹部,使其不斷往前爬行。為手膝爬做準備。

 

8個月,爬行練習

 

此時的爬行訓練要儘量讓孩子的腹部離開床面,可以用一些玩具引誘幼兒爬行。在訓練時,還可以用毛巾提起腹部,練習手膝的支撐力。

 

9個月,繼續爬

 

我們還要繼續幫助孩子爬。因為爬行是大腦綜合能力的訓練,對孩子的智力發育非常重要。

 

10個月,拉物站起

 

坐在寶寶對面,雙手伸出,讓寶寶拉住自己的雙手站起來。這時候家長要注意,切勿用力拉扯幼兒,讓孩子自己發力。

 

11個月,爬越障礙。

 

11個月的寶寶具有熟練的爬行技能和極強的攀高欲望,家長可以把家裡的被子堆的高一些,讓孩子爬行,寶寶應該會十分開心。

 

12個月,學走

 

這時的寶寶開始可以自父母之間學著走,因為父母可以隨時攙扶,慢慢的,父母要放開手讓孩子獨立行走幾步,還可以用拖拉玩具的方式可以增加獨走的興趣。

 

13-15個月,拋球練習

 

給孩子一個很輕巧的球,教他舉手過肩用力將球拋出,反覆練習,直至能向前方拋球,以鍛鍊平衡和動作協調能力。

 

15-18個月,學跑

 

家長可以先跑步,讓孩子跟著學。慢慢地,你可以跑在前面,呼喚孩子在後面跟上。

 

18-21個月,走S形曲線

 

家長可以用粉筆在地上劃一個大約10米長的「S」曲線,讓孩子跟著曲線從頭走到尾,如此往復,可以鍛鍊寶寶的平衡能力。

 

21-24個月,踢球

 

踢球是一項能同時鍛鍊四肢和大腦的遊戲。準備一個軟點的球,和寶貝一人站一邊,相互踢給對方。



 


寶寶的精細運動發育也和大運動發育類似,每個月都會有不同的精細。媽媽可以根據不同月齡寶寶的發育特徵,有引導的給寶寶一些練習:

 

1個月,別給寶寶帶「手套」

 

讓寶寶能自由地揮動拳頭,用手直接接觸空氣,和各種材質的物體,有利於早期觸感發育。

 

2個月,被動抓握

 

常撫摩寶寶雙手,促進抓握反射,選擇細手柄的搖鈴,放入嬰兒的手心,嬰兒會馬上抓住小棒,也可以讓嬰兒學習抓住父母的手指。

 

3-4個月,主動抓握

 

可以在他看得見的地方懸吊帶響玩具、緩慢旋轉的音樂床鈴,扶著他的手去夠取、抓握、拍打。

 

5個月,抓捏練習

 

很多書裡都有一種「響紙」,寶寶一捏到它就會譁啦譁啦的響,或者找一些像塑料紙那樣,一揉捏就容易出聲的紙張,放在孩子面前,再引導它用手擺弄,訓練寶寶抓捏的動作。

 

6個月,倒手練習

 

玩玩具時有意識地連續向一隻手遞玩具或食物,大人示範讓寶寶將手中的東西從一隻手傳到另一隻手。反覆練習,寶寶就會飛躍到「玩具倒手」。

 

7個月,對擊練習

 

訓練寶寶雙手玩玩具,並能夠對擊。比如兩隻手分別拿2塊積木,鼓勵寶寶完成積木的碰撞。選擇各種質地的玩具,讓孩子對擊各種聲音,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8個月,摳洞練習

 

寶寶進入手的敏感期,會用食指摳小洞洞。要儘可能讓寶寶多摳,以進一步鍛鍊食指的靈活性。用指撥玩具可以讓寶寶的食指發揮最大的功能,可用食指撥轉盤、撥球滾動左右、按鍵等。

 

9-10個月,拿放練習

 

玩多種玩具,訓練他有意識地將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長可給予示範,讓其模仿,並反覆地用語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緊到放手使手的動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腦協調又進了一步。

 

11-12個月,翻書練習

 

用適合小寶寶用的書(耐撕、大開本),邊講邊幫助他自己翻著看,最後讓他自己獨立翻書,鍛鍊寶寶大腦對手指精細動作的控制,和手部群的發育。

 

13-15個月,擺積木

 

3~4塊積木「搭高樓」,或排5~6塊「接火車」,既鍛鍊了寶寶抓、拿、放的連續精準動作,又增進了寶寶的空間感知能力。

 

16-18個月,串珠練習

 

會用繩穿上幾個珠子。孩子會將繩子穿入小孔內,但要在孔的另一側將繩子提起,這個動作要經過反覆練習才能熟練,漸漸可加快速度,並提高準確性。是手—眼—腦協調訓練的好方法。

 

19-21個月,按大小套桶

 

按大小順序套上6~8層的套桶,能分辨一個比一個大的順序,而且手的動作協調,能將每一個套入,並且擺好。

 

22-24個月,玩拼圖

 

用一圖一物的美麗圖片裁成4~6塊,讓孩子自己拼上。拼圖能鍛鍊孩子從局部推及整體的能力,又可練習手的敏捷準確能力。

 

 

Tips: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發育情況也有個體差異,建議的這些練習,只是為了幫助寶寶的大運動和精細動作更好的發育。




相關焦點

  • 寶寶標準身高體重表 寶寶標準身高體重表2019
    寶寶標準身高體重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隨時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態,因為很多孩子會出現階段性的生長特點,如果發育出現問題,我們就需要適時地進行調整,避免影響到他們的生長發育。0-18歲兒童身高體重表是多少?
  • 寶寶3歲前是「瘋長期」,第三年長不了這個數,可能影響最終身高
    1、寶貝在出生後的第一年,也就是一周歲的時候,一般都會長高25~26釐米,體重平均增長6千克,也就是12斤左右。2、第二年,相對來說身高增長的速度就會放緩,會在10~12釐米左右,體重增長2千克。3、到第三個年頭會長高8~9釐米,而體重要比兩周歲時增長1~2千克。
  • 寶寶的體重和智商掛鈎?體重在多少斤的新生兒,大腦發育好一點?
    前陣子鄰居王大媽的兒媳婦剛生了體重八斤二兩的男孩,王大媽聽了之後非常的高興,見到人就炫耀,說她家兒媳生了個大胖小子,會特別聰明。確實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案例,也經常會有人說生下來的孩子越胖,表示頭腦越聰明。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寶寶的體重和智商掛鈎?體重在多少斤的新生兒,大腦發育好一點?
  • 新生兒體重暗示智商?醫生:體重決定不了智商,但會決定健康程度
    此前國外有一研究學會也曾做過相關的研究,且宣布出這樣一個結論:經過對數千名同年出生的寶寶的追蹤調查顯示,新生兒出生體重,對日後的智商有所影響。本以為生完孩子就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了,誰知道由於自己的無知,要付出幾年甚至是一生的時間去償還,後悔不已。所以說,與其說新生兒的體重決定了智商,倒不如體重決定了健康。
  • 新生兒體重暗示智商高低?哈佛研究:越接近這個數,寶寶智商越高
    誰能想到,,新生兒的體重竟然與孩子未來的智力高低有聯繫?每一個寶寶出生時,首先都會被抱走測試體重。最開始我很疑惑,為什麼與性別相比,醫院更傾向於先告知體重。我的醫生朋友給我進行了解答,這是因為體重是鑑定孩子是否發育完善的重要指標之一,與孩子的智力發育密切相關。
  • 我們可以從寶寶的身高、體重知道什麼?
    而且,大部分孩子不能通過一次檢查就判斷其體重是否正常,只有經過長期連續的監測才有意義。如何正確認識寶寶的身高、體重呢?這篇文章或許能夠幫助大家了解。寶爸寶媽每本寶寶手冊上面都有《兒童生長曲線圖》吧。每次到醫院做新生兒體檢或打疫苗時,醫院都應該幫寶寶測量身高、體重、頭圍並做好記錄。
  • 寶寶身高體重計算公式 2歲寶寶身高體重計算公式
    寶寶身高體重計算公式身高、體重是衡量小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一項重要指標。現將小兒正常身高、體重標準計算公式方法介紹如下:嬰幼兒體重標準測量公式:1-6個月時體重7-12月體重2-10歲體重嬰幼兒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釐米,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釐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釐米;以後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釐米,因此2—12歲以後小兒身長(釐米)=年齡×5+75(釐米)。
  • 看看你家孩子的身高、體重達標了嗎?附2018年孩子身高體重參照表
    對家長們來說,孩子的身高和體重一直是很重要的問題。當孩子和同齡小朋友們在一起時,家長們最關心的也是孩子們的身高和體重,和小朋友們站一起,看見自家孩子個頭明顯矮上一截或者看上去略瘦,家長就不由得擔心;孩子突然一段時間不怎麼肯吃飯了,家長也揪心不已了,生怕孩子生長發育落後於同齡小朋友們。那麼,究竟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在多少範圍算正常的呢?
  • 滿月寶寶的發育是否正常?除了身高體重外,四種能力一個都不能少
    一般在滿月的時候就能大概得到基本的判斷,我們帶孩子去做兒保的時候,醫生會給孩子量身長量體重,量頭圍。身高體重是家長非常直觀的數據,很多家長對於自己滿月的寶寶,只關注身高,體重。而醫生說正常就放下心來。,身高體重的增長是非常驚人的。
  • 寶寶長期睡眠不足,4個危害會纏著寶寶一輩子,家長不能忽視
    莉莉(化名)的寶寶已經一歲多了,最近總是喜歡玩著玩著就莫名其妙發脾氣,動不動就哭鬧。莉莉起初以為是寶寶可怕的2歲提前到來了,可就在莉莉帶著寶寶做體檢時,醫生卻告知「寶寶平時脾氣差愛哭鬧,排除身體不適的原因外,家長該首先要考慮是不是寶寶長期睡眠不足引起的。」寶寶長期睡眠不足危害大:影響學習能力、降低智商、影響記憶力、脾氣差、愛哭鬧等等,這些都是長期睡眠不足帶來的副作用。
  • 男生身高體重標準 男生身高體重標準表格
    男生身高體重標準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遺傳、營養、體育運動、環境、生活習慣、種族、內分泌、性成熟早晚、遠近親婚配、醫學進步等等。那麼一歲男孩身高體重標準是多少?一歲男孩身高體重標準一歲男寶寶身高標準為77.1-89.5釐米;體重標準為9.2-14.1千克。
  • 寶寶一輩子唯一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千萬不要錯過了
    導讀:寶寶一輩子唯一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千萬不要錯過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一輩子唯一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千萬不要錯過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8個月寶寶身高67,體重15斤,寶媽:真的後悔全母乳餵養了
    8個月了,她的寶寶身高67cm,體重15斤。她家的是女寶寶,照標準來說,8個月的女寶身高應該在68.5-73.6cm之間,體重在7.8-9.7kg之間,她家的寶寶身高和體重都不達標,整體偏瘦偏矮。從寶寶出生開始,因為乳頭凹陷,就一直堅持全母乳瓶喂,每天不停的吸奶、餵奶,一直堅持到寶寶6個月。寶寶活動量越來越大,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寶寶吃的又越來越多,不僅奶量越來越少,就全母乳瓶餵這件事來說,越來越累了。6個月後孩子可以不吃母乳了,也到了添加輔食的時間了,這位寶媽就嘗試著改變孩子的飲食來。慢慢的添加輔食,瓶餵母乳改瓶餵配方奶,但是孩子卻很抗拒。
  • 8個月寶寶身高67,體重15斤,寶媽說真的後悔全母乳餵養了
    8個月了,她的寶寶身高67cm,體重15斤。她家的是女寶寶,照標準來說,8個月的女寶身高應該在68.5-73.6cm之間,體重在7.8-9.7kg之間,她家的寶寶身高和體重都不達標,整體偏瘦偏矮。從寶寶出生開始,因為乳頭凹陷,就一直堅持全母乳瓶喂。每天不停的吸奶、餵奶,一直堅持到寶寶6個月。寶寶活動量越來越大,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寶寶吃的又越來越多,不僅奶量越來越少,就全母乳瓶餵這件事來說,越來越累了。6個月的孩子到了添加輔食的時候了,也可以不吃母乳了,這位寶媽就嘗試著添加輔食、瓶餵母乳改瓶餵配方奶來。但是孩子卻很抗拒,不僅輔食吃的少,瓶餵奶粉更是嘗一口就不吃了。
  • 新生兒體重將智商分為三六九等?5斤、7斤、8斤的寶寶智力各異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新生兒出生的伊始,產房的醫護人員會幫寶寶測量身高、體重等基本數據,這其實也是記錄寶寶出生的一種儀式感。但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而已,眾所周知,新生兒剛出生時的體重,代表著寶寶的健康和發育程度,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數字還暗示著智商高低。
  • 新生兒體重越重智商越高?智商與出生「斤兩」的關係,父母要知曉
    那麼這個體重的數據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嗎?有人說體重越高代表智商越高,真相是否是這樣的,作為父母需要了解。為何寶寶出生時,醫生要報孩子幾斤幾兩懷胎十月終於迎來了寶寶的降臨,離開媽媽溫暖的小房子之後,需要面對一次完整的體檢。
  •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值是多少 吃什麼有利於長高
    每一位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身高基本都是50釐米左右,然後每次逐漸增長,有些寶寶長得快,而有的寶寶長得慢,你知道寶寶身高體重標準值是多少嗎,影響寶寶身高的因素有哪些呢,吃什麼長得高呢,一起來看內容吧。寶寶身高體重標準值是多少標準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誌之一。過胖和過瘦都不利於健康,也不會給人以健美感。不同體型的大量統計材料表明,反映正常體重較理想和簡單的指標,可用身高體重的關係來表示。寶寶身高體重一般不要比同齡孩子低下就算是正常的了。
  • 女人標準身高體重表 女人標準身高體重表
    3歲寶寶身高體重小孩在每個不同的階段,身高體重都會出現變化。這也是許多父母一直關注的問題。看著別人家的寶寶越來越高了,自己家的寶寶好像沒什麼變化啊。別著急,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3歲女孩身高體重標準。
  • 3歲寶寶身高體重表 3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是多少
    3歲寶寶身高體重標準3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是怎麼樣的呢?怎麼樣才知道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健康呢?小編一下歸納了一些,希望對爸爸媽媽們有幫助。3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小寶寶身高標準公式:小寶寶年齡×5+75判斷方式:正常情況3歲男寶寶身高約在91.1-98.7之間,女寶寶約在90.2-98.1之間。身高超過標準的百分之十或者是低於百分之十的就算不正常。
  • 新生兒的體重暗示日後智商高低?越接近這個數,寶寶智商越高
    ,護士都會先給寶寶量一下體重,這是因為嬰兒的體重是重要的發育指標之一,寶媽們翻開寶寶的出生證明,就可以看見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了。寶寶的體重除了是寶寶身體發育的重要指標外,它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寶寶的智商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