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 「矢」構字作用的異同 ——兼談「寸」字及構字作用

2021-02-19 金老師講高效識字與深入閱讀

                 

「弓」「矢」構字作用的異同

 ——兼談「寸」字及構字作用

文 / 金文偉

 

「弓」與「矢」在字義上同屬弓箭系統,因此在構字中,其作用既有不同處,又有相同點。不同處在於構字中各表己意,相同點是都作度量的器具。掌握了這二字的構字作用,有利於提高識字效率,了解相關的漢字文化。


 甲骨文寫作「」,是象形字,像一張弓之形,有弓背、弓弦、弓梢。小篆寫作「」,省去弓弦而擴大了弓梢部分;到楷書寫作「弓」。本義是射箭或發射彈丸的器具。引申指弓狀物,如「琴弓」。因弓形彎曲,又引申指彎曲,如「弓身」 「弓步」。

「弓」在構字中主要作意符,表示弓箭、弓形、彎曲等意思,如「引、張、弛、弦、彈(dàn,彈弓)、彎」;也作意符兼音符,如「躬、穹(qiónɡ)」。下面選解三字。

 會意字,從弓從丨(ɡǔn,指箭),表示箭在弦上即將射發。本義是開弓。「開弓」要拉弦,引申為牽、拉,如「牽引」 「引車賣漿」。「開弓」時箭指前方,又引申為指導、帶領,如「引導」 「引領」 「引路」。又因「開弓」拉長了弦,又引申為延長、伸長,如「引申」 「引領相望」。「開弓」時弓弦往自身方向拉,又引申為引來、招引,如「引火燒身」 「拋磚引玉」。進而引申為引起。也因「開弓」時弦往後拉,引申為引退、引避。

形聲字,從弓,長聲。古人用弓時安上弓弦,叫「張」,不用弓時放鬆弓弦,叫「弛」,所以成語有「一張一弛」。由「安上弓弦」,引申為張弓、張開、擴張,進而引申為放縱,如「張狂妄行」。「張弓」是想發射,故引申為主張。由「張弓」欲射又引申為舉目而望,如「東張西望」。又引申為排開、陳設,如「張燈結彩」。「張弓」則弦緊,又引申為緊張,進而引申為慌張、張皇。用作量詞,如「一張弓」 「兩張紙」。

 弛的古音是形聲字,從弓,也聲。後來音變,「也」不能為「弛」表音了,成為記號,但「弓」還能表意,於是「弛」成了半意符半記號字。

本義是放鬆弓弦,與「張」相對。引申為放鬆、鬆懈,如「張弛有度」 「鬆弛」。又引申為延緩,如「弛緩」。

甲骨文寫作「」,像箭的形狀。漢隸寫作「」,楷書寫作「矢」,不像「箭」(➹)形了。本義是木製的箭。先秦時稱木製的為矢,竹製的為箭,秦漢後逐漸混同。假借為「誓」,表示發誓,如「矢志不渝」 「矢口否認」。書面語為了追求典雅,常以「矢」代「屎」,如「千村薜荔人遺矢」(毛澤東《送瘟神》其一)。

矢作偏旁,在構字中作意符,表示箭、直等義,如「醫、族、矯」;作音符,如「雉、疑」;也作意符兼音符,如「知」。下面簡析「知、族」二字。

 會意兼形聲字,從矢(箭)從口,以吐詞流利如箭表示說話人對所說內容十分熟悉;矢兼表音。本義是熟悉、了解、懂得,是古詩文的常用義。如「知己知彼」 「知難而進」 「溫故知新」 「好雨知時節」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人之間的理解是相互的,故引申指彼此了解而情誼深厚的人,如「知音」 「故知」。由熟悉各種對象又引申指學識、學問,如「知識」 「求知」。知識能增智,故引申為智慧,讀zhì,如「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列子·湯問》。為:謂。)此義後來寫作「智」(加表示言辭的「曰yuē」)。

有了知識就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故引申為主持、管理,古代官職「知縣」 「知府」 「知州」的「知」就是此義。

古文中也有詞語「知道」,一般是兩個單音節詞的組合。如《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此「知道」就是兩個詞,指人們對「道」的了解掌握。

「知」在古詩文有作「知道」義的,如賀知章《詠柳》中「不知細葉誰裁出」、賈島《尋隱者不遇》中「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王安石《梅花》中「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短語「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這些「知」都可以理解為當今意義的「知道」。

 我們閱讀時要分清「知」的具體意思。

甲骨文寫作「」,會意字,下部兩個「矢」表示箭多,其他部分是旗幟,即楷書「」(yǎn),合起來表示旗幟下聚集著矢(用來殺敵),即後來的「簇」(「族」 「簇」是一對同源字)。後來簡化為一個矢的「族」。本義是攢聚,引申為眾多。古代氏族部落大多以弓箭為武器,同一家族或氏族就是一個戰鬥單位,故又引申指宗族、家族、氏族。進而指種族、民族。由「宗族」劃分又引申為種類、品類,如「上班族」「萬物百族」。

二、「弓」「矢」在構字中都用作度量的器具

 這是弓和矢在構字作用上的相同點。弓長矢短,弓用於度量長的物體,矢表示短的物體。

弓表示長,如「疆」字,從弓從土從畺(jiānɡ,兩田三橫線表示田間界線),弓在「疆」中表示丈量田界、以弓記步的意思。本義是田界,

矢表示短,在「短」字中表示空間或時間的距離小,如「短途」 「短期」;在「矮」 「矬」字中表示人的身子短,如「矮個兒」 「矬子」。

有些人不知道「弓」 「矢」的這個表意作用,於是認為「矮」 「射」兩個字的意思被弄混了:「矮」從「矢」,應是射箭的意思;「射」從身從寸,表示身子一寸長,也應是矮的意思——這是不了解「寸」而誤解了「射」。

  「寸」字產生於「又」字。「又」的甲骨文寫作「」,像右手形,用(從下往上數)拇指、食指、中指這三指代表五指,伸向右下方的一筆是手臂。金文「寸」字寫作「」,是指事字,在「又」下加指示符號(一點),指手腕下的一寸處。隸書寫作「」。本義是寸口,是中醫把脈處,引申指比較短的長度單位,如「一寸光陰一寸金」。但是在構字中,「寸」主要表示手臂,如「付」字,從人從寸,表示手持物給他人;「守」從宀從寸,表示用手護衛房屋;「尊」從酋(久釀之好酒)從寸,以手持好酒敬人表示尊敬。

「射」從身從寸,表示從身邊引弓發射之意。

              (作者單位:集美大學師範學院)

  

 

喜歡本作品敬請「分享」並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囗」的形音義與構字作用
    「囗」的形音義與構字作用  「囗」因與「口」形近而被稱作「大口框」,也因是
  • 「卩」的形音義與構字作用
    「卩」的形音義與構字作用 「卩」是偏旁,我們初學識字時被教作「單耳旁」「單耳刀」。
  • 偏旁構字,部首查字,缺一不可!
    偏旁是合體字的構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結構的合體字的左方稱為「偏」,右方稱為旁」,如今合體字各部位的部件統稱為偏旁。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聲旁兩類。如「語」字,由「言」和「吾」兩個偏旁組成;「盆」字由「分」和「皿字底"兩個偏旁組成:「問」字由「門字框」和「口」兩個偏旁組成。
  • 1.字源識字---大、天、矢
    同樣這個大也是在人字的變化中發生質的變化。大是「人」和「一」組成的字,筆畫釋義為:撇「丿」表示陰或女人;捺「乀」表示陽或男人;一橫「一」指示男人女人在一起結婚生子,標誌長大成人。讀音應是模擬幼兒學走步的「噠噠」聲;或借「疊(dié )加( jiā )的切音(dié + jiā )」來說明兩人疊加重合就增大了。小是把男女兩人分開之意。
  • 諸良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指事字「寸」字的古文字字形
    從「寸」字的古文字字形來看,是一個指事字,表示手字的「又」字下面添加一點或者一橫,表示醫學上「寸口」所在的位置。因為「寸口」所在的位置是一定的,所以用「尺寸」代表長短。後來「寸」字成為一個意符表示用一定的方法進行精確測量。
  • 小學語文查字典技巧——部首查字法
    有些字在檢/查字表中分別放在不同部首下,例如「功」在「工」部和「力」部中都可以查到。凡是要查只知道寫法而不知道讀音和意義的字,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但必須熟悉漢字常見的部首。運用部首查字確定部首是難點,特別是合體字中往往幾個部件都是部首,該確定哪個部首呢?可以按以下規律靈活確定:①查左不查右:左右結構的字,如果左右兩部分都是部首,一般查左旁。
  • 底盤井字架有什麼作用?底盤井字架作用介紹
    井字架是安裝在車輛底盤的連接杆,主要作用是加強車架底盤的整體剛性,與前、後頂巴;前、後底巴一起被稱為平衡杆五件套。井架符合API Spec 4F規範,允許使用API會標。
  • 【相融語文·識字篇】「隹」的形音義與構字方式
    接下來,讓我們來聽一聽專家們的高見吧:《小學語文教學》(會刊)2020年第3期「漢字學運用」欄·27「隹」的形音義與構字方式文/朱應俐 金文偉「隹」不是常用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中屬於第三級。但它的構字能力卻很強,在「語文課標」所列3500個常用字中,構字約50個。
  • 漢語獨體字 & 四方語(4Case)組字法
    2、漢字部件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由筆畫組成,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其他如「口、人、幾、日、目、月、田、貝、土、山、石、王、火、心、馬、車、蟲、米、雨」等獨體字, 構字頻度都相當高
  • 花字與符膽的作用
    說起花字,就不得不說符膽,因為兩者密不可分。        花字,其實很接近,很類似道教裡面的諱字,但是又跟諱字有著較大的區別。比方說在道教裡,諱字主要以各神明、兵將的諱字為主,而符畫好後,入諱字就是召請神明、兵將坐鎮符中,道教的諱字有嚴格的規定。而在大顯威靈法當中,花字的應用就不一定是請神入位那麼簡單了,相對於諱字來說,又顯得更加隨意。
  • 「粥」字何來左右「弓」?(漢字故事)
    然而,不知大家在啜粥之餘,面對嫋嫋粥香,有沒有細思一下:「粥」字「米」的左右兩邊,為何各有一個「弓」呢?有一則謎語即由此而來:粥變米(打一四字成語),謎底為:左右開弓。 關於「粥」字,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會意。從米,從二弓。『米』指米粒,『弓』意為『張開』『扯大』。『米』與『二弓』聯合起來表示『把米粒從左右兩邊同時扯大』。
  • 漢字部件構字組詞口訣(續一)
    漢字部件構字組詞口訣(續一)程大琥
  • 楷書偏旁19|「弓」偏旁字的書寫筆法、結構、形態分析方法
    圖:工筆楷書弓旁的書寫方法二、弓旁的書寫特點;相對於電子字庫而言,「弓」的書法手寫體與規範字的標準字可謂大相逕庭。弓旁只有在單字的書寫中,我們才可能看到「弓」字的真容。而在偏旁中一應都異寫了,如果與規範字比較,那就是天大的錯誤。不過好在自古以來,大家都習慣了這種變通的異寫,因此也就「對」了。
  •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構 紅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構冬瓜枸杞金針菇薑絲湯的做法冬瓜500克,金針菇適量,枸杞子少量,食鹽6克,姜5克,水適量。1、冬瓜去皮洗淨切片,金針菇洗淨去根部,老薑去皮切細絲,枸杞稍稍用清水衝一下。
  • 談「象形」字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概括了象形字取象的範圍,人體自身的各個器官,如口,耳鼻舌身;人所使用的各種器物,如刀皿弓舟車;當然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動物、植物、自然界的種種都是先民「依類象形」的原形。象形字構形來源的日常化,是記錄漢語語詞的必然要求,是滿足古人日常交流、交際的必然要求。3、構字線條簡單化。
  • 小學生字典查字小口訣
    ,在正文中依據頁碼找到該字。● 注意事項:數筆畫查字法適用於獨體字和分不清部首的字,所有獨體字均可以起筆為部首,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由兩個以上部件或零件交叉起來構成的字,中坐和附著在中坐上的部件都是部首,一般查中坐。如:坐(土)、秉(禾)、巫(工)、夷(大)、兆(兒)、臾(人)。⑤查合不查分。構字間架上是「分合式」的字,「分」與「合」都是部首,查合旁。
  •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21個「之」字的寫法,有何異同?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共有21個「之」字,其中正文出共現20個「之」字,加上落款中的1個「之」字共計21個字「之」。其中這21個「之」字無一雷同,各有不同的體態及美感,向來為人們所稱道。當然,天下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 香港小學生寫「知」字被判錯,家長求助網友:這字到底怎麼寫?
    可是她橫看豎看也看不出,到底哪裡寫錯了,於是求助廣大網友:「這個字到底怎麼寫?我是不是要重讀小學了?」 原來,被圈出來的是「知」字左邊的「矢」,網友們紛紛猜測,不少網友覺得可能只是因為孩子把「矢」寫得太大了,老師圈出來沒有錯的意思。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指事字「甘」字古文子字形
    東漢的文字學家許慎對指事字的解釋是:「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有一個指事字,看了一眼就能夠認識,仔細觀察就能夠領會其中的含義。指事字可以理解為象形文字的進一步發展,它的符號作用更加突出。
  • 學好部首查字法,生字難字都不怕
    常見偏旁部首列舉1畫: 丨   亅 丿 乛 一 乙 丶2畫: 八 勹 匕 冫 卜 廠 刀 刂 兒 二 匚 丷 幾 卩 冂 力 冖 凵 人 亻 入 十 厶 亠 訁 廴 又3畫:幹 艹 屮 彳 巛 川 辶 寸 大 飛 阝 幹 工 弓 廾 廣 己 彐 巾 口 馬 門 宀 女 犭 山 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