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讀:0-3歲在家就能玩的8個親子感統小遊戲,玩出聰明和健康

2020-12-19 皮特老師

兒童感覺統合的發展對其成長發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可以說在人生的前幾年,孩子就是通過自身的各種感知來認識和了解世界的。

他們通過聽覺來聽懂指令;

通過視覺觀察世界;

通過前庭覺感知身體的運動;

通過觸覺感知物體的材質……

感統失調會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擾。

今天皮哥為大家介紹幾種在家裡就能做的感統小遊戲。

不僅能預防和改善感統失調,還能促進小朋友體能和大腦的發育。

1、充分爬行:

每天讓寶寶俯臥幾分鐘,鍛鍊頸部肌肉,使他慢慢能自主抬頭。

頸部力量增強後,家長可用手抵住他們雙腳,引導寶寶向前爬。

會爬後再充分爬行3個月以上,不要使用學步車。

2、平衡遊戲:

嬰兒期家長要多抱著小朋友搖動,輕輕高舉、轉圈。

也可以讓寶寶多坐搖籃、鞦韆,強化他們對自身重力的感知。

大一點的孩子可多玩鞦韆、平衡木等遊戲。

3、搖椅遊戲:

父母坐在地上,讓孩子跨坐在自己的大腿上,雙手扶住他們的腋下前後搖動。

注意小月齡的小朋友在搖的時候要用手保護他們的脖子。

4、飛毯遊戲:

用床單將孩子包在其中,由父母各拉一頭,左右或上下輕輕搖動。

相信我,這絕對是小朋友一玩起來就停不下來的遊戲。

還能幫助爸爸媽媽健身減肥。

5、觸覺遊戲:

找一條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將孩子整個捲起來,再輕輕滾動或下壓。

也可用雙手輕輕抱緊孩子身體的各部位,強化各部位的觸覺感受。

6、沙土遊戲:

帶孩子去沙灘玩,尤其要適當增加沙土與孩子身體的接觸面。

玩玩泥土,和和泥巴,讓小朋友的觸覺得到刺激。

7、上遊戲:

讓孩子在地毯上雙手抱頭,向左右兩個方向滾動,也可練習前滾翻和後滾翻。

8、按摩球遊戲:

用帶突起的小刺球或者其他球類在孩子身上滾動或輕壓,來刺激小朋友的觸覺感知。

四肢和前胸可以由孩子自己來完成,後背則由家長輔助進行。

介紹完畢,家長們可以收藏起來啦!

記得每天帶著小朋友來嘗試,也可以在我們的評論區打卡。

親子遊戲就是最好的陪伴。

相關焦點

  • 0-3歲孩子在家就能玩的8個親子感統小遊戲,玩出聰明和健康
    會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擾。今天皮哥為大家介紹幾種在家裡就能做的感統小遊戲。不僅能預防和改善感統失調,還能促進小朋友體能和大腦的發育。會爬後再充分爬行3個月以上,不要使用學步車。2、平衡遊戲:嬰兒期家長要多抱著小朋友搖動,輕輕高舉、轉圈。
  • 在家就能玩的8個親子感統小遊戲,玩出聰明和健康
    今天皮哥為大家介紹幾種在家裡就能做的感統小遊戲。 不僅能預防和改善感統失調,還能促進小朋友體能和大腦的發育。 會爬後再充分爬行3個月以上,不要使用學步車。 2、平衡遊戲: 嬰兒期家長要多抱著小朋友搖動,輕輕高舉、轉圈。 也可以讓寶寶多坐搖籃、鞦韆,強化他們對自身重力的感知。
  • 在家就能玩的感統小遊戲+3個實用技巧
    在家就能玩的感統小遊戲+3個實用技巧2020-06-17 15:56:3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平時在家,你會給寶寶進行感統訓練嗎平時在家陪寶寶玩一玩感統遊戲,同樣可以幫助刺激寶寶感官發育,促進寶寶能力全面發展。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首先,寶爸寶媽要先去了解和學習一些寶寶在家就能做的感統小遊戲。
  • 10個感統訓練的居家小遊戲,你家玩過幾個?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有很多媽媽看了前面關於感統方面的文章,都在問有沒有什麼家裡就可以玩的感統訓練遊戲,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平時在家玩的幾款小遊戲,既可以輕鬆陪孩子,又能有效的訓練感統方面的小缺陷。
  • 10個感統訓練的居家小遊戲,你家玩過幾個?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有很多媽媽看了前面關於感統方面的文章,都在問有沒有什麼家裡就可以玩的感統訓練遊戲,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平時在家玩的幾款小遊戲,既可以輕鬆陪孩子,又能有效的訓練感統方面的小缺陷。
  • 適合0-3歲寶寶的3個感統遊戲,趕快玩起來
    而且,0-6歲是寶寶感統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父母可要抓住這個時機,培養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很簡單,通過一些簡單的小遊戲,就能提升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適合0-3歲寶寶的感統遊戲,簡單有趣又好玩,爸爸媽媽快跟寶寶玩起來吧!
  • 適合0-3歲寶寶的3個感統遊戲,趕快玩起來!
    舉個例子,我們讓寶寶走到凳子上坐好吃輔食,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需要用視覺看到凳子在哪裡,用前庭覺和本體覺走到凳子旁,再用視覺、本體覺將輔食送到口中,用味覺感受輔食的味道,這些就是感覺統合的體現。感覺統合能力對寶寶很重要,關係寶寶的成長以及學習生活!而且,0-6歲是寶寶感統能力發育的關鍵時期。
  • 高智商是玩出來的?這8個小遊戲,讓娃越來越聰明
    心理學家說過:如何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就是玩兒,很多的玩兒!很多正確的玩兒!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工具,是培養孩子道德品質、智力智商的最佳手段。既然陪孩子玩兒這麼有用,今天格格就從針對寶寶不同能力的發展出發,分享一些適合親子互動的遊戲。
  • 在家就能做的7個數學小遊戲,適合3-6歲寶寶,「玩」出高智商
    數學是多門應用科學的基礎學科,數學學得好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不用擔心,還讓人覺得特別「聰明」。數學如此重要,但提到數學啟蒙,不少家長都「望而卻步」,不知道怎麼下手,怕教不好孩子。其實,對幼兒來說,只要方法得當,數學也可以變成充滿趣味的遊戲活動,學起來一點都不困難。
  • 0~6歲家庭感統小遊戲,孩子越玩越能提高感統能力
    感統失調。所以,當寶寶開始翻身、爬行,就得開始加入感統訓練的行列嘍!那麼,接下來分享一些0~6歲兒童在家玩的感覺統合小遊戲,輔助改善感統失調症狀,預防和提升感覺統合的能力。玩法:1-3歲的寶寶可以做一步或二步指令,兩步指令如:舉手彎腰,3-6歲的孩子可以聽指令做相反動作,如一部指令:摸左耳朵,孩子動作要摸右耳朵,如二步指令:用右手捂住左眼,孩子的動作是用左手捂住右眼。
  • 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的親子遊戲,國外父母都和孩子玩「上癮」了
    文|海小嘮孩子慢慢長大,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之後,父母就可以開始和孩子玩親子遊戲了,其實親子遊戲有很多,父母不需要拘泥在以前的那些給孩子做搞怪表情包和捉迷藏上面。這些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的親子遊戲,國外父母都和孩子玩「上癮」了,今天海小嘮就推薦給大家看一下。
  • 可以在家玩的感統親子小遊戲:「翻滾桌球」
    現在的很多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得很好,卻並不會設計科學有趣的親子遊戲,與孩子實現真正有意義的親子互動。而三歲之前,正是孩子大腦神經網絡發展最快速的階段,如果家長不能夠通過大量的親子遊戲為他們提供適宜豐富的感覺刺激,促進他們大腦神經網絡的連接,實在是大大的損失。當然,正如很多家長所言,家長就是家長,並不像幼兒園或早教中心的老師一樣,接受過專業的培訓,不會設計也在情理之中。
  • 幾萬元的感統課,其實在家就可以免費玩
    那今天這篇是替大家省錢的文章,感統是重要,但感統訓練並不是非要去上這些動輒幾萬的早教班的,在家完全可以「玩」感統。 (當然,如果你家孩子確診是感統失調,注意是需要醫院確診,而不是早教機構做個測試的那種,是需要去專業機構進行感統訓練的)。
  • 宅家就能玩的親子小遊戲,幫你打發隔離的無聊時光
    父母和孩子都宅在家裡,就意味著平時工作忙沒時間陪娃的父母有了更多時間在家安心陪孩子,也意味著孩子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時間,給大家推薦一些宅在家就能玩的小遊戲,共度親子好時光。室內保齡球找幾個空的礦泉水瓶,按照保齡球的方式擺好,遊戲規則與保齡球類似。也可以在瓶中倒入一定的水,增加瓶子被撞倒的難度。
  • 芝士親子早教:致力激發0-3歲兒童的多元潛力
    孩子的智力發展有其關鍵期,抓住關鍵期進行科學、系統的教育,是芝士親子早教認為培養智力結構的重要一環。芝士親子早教旨在讓0-3歲的寶寶在父母的鼓勵和參與下,完成有針對性的智能開發訓練。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從出生到4歲,是人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 10個預防兒童感統失調的小遊戲,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感統失調,意味著孩子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控制和組合的能力,從而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孩子的認知能力和適應能力,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身心健康。而0-6歲,是預防兒童感統失調的最佳時期。所以老嶽在此特別呼籲這部分兒童的家長,請你們一定要儘早關注到這一點,並積極行動起來,通過一些適宜的遊戲訓練,幫助孩子有效預防感統失調。
  • 3歲前適合玩的遊戲大集合,玩出高智商的娃
    1、0-1歲適合玩的遊戲0-1歲的寶寶是認識世界的開始,這個年齡段適合與孩子玩一些關於a、0-3個月積木敲擊。孩子多以睡眠為主,可以初步的鍛鍊孩子的視覺與聽覺。比如拿著顏色比較鮮豔的東西在眼前晃,孩子視線會隨著東西移動;或者用積木敲擊出一些聲音,孩子會隨著聲音轉頭。在這些過程中,都可以發出一些語言與孩子交流。
  • 9個不花錢的小遊戲,在家就能早教,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除了穿得暖、吃得飽,還要玩得開心。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這也是在很多早教課堂裡最常用到的方式。玩可以鍛鍊寶寶多方面的能力,幫助寶寶探索世界,認識事物。尤其是對於0-1歲的寶寶來說,很多能力都在快速發展。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早期教育是孩子的基礎,從寶寶出生起就可以開始「玩」起來。
  • 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好處,從感統遊戲中的收穫
    01建立孩子的自信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挑戰等待孩子去面對,例如,就鞦韆這一個感統玩具,就能夠讓孩子的自信得到提升,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害怕,特別是前庭覺敏感的孩子,如果父母對孩子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孩子克服恐懼,一步步完成挑戰
  • 8個簡單又好玩的遊戲玩出專注力,提升孩子注意力!
    這樣的孩子不見得是書呆子,但是你可以發現他們的共性是:前一分鐘還在瘋玩,後一分鐘老師一進課堂思路就可以跟著老師走。遊戲一:挑遊戲棒、擺多米諾骨牌、抽積木等等都需要耐心和專注力。在陪孩子玩這些遊戲時,家長可以假裝催促,或者製造點小意外來對孩子實施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