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元的感統課,其實在家就可以免費玩

2020-12-22 騰訊網

之前寫過感統這個話題,《你每天有沒有給孩子的大腦補充「營養餐」呢?》,關於感覺統合的重要性,今天就不重複了。

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感統,或者你對於市場上遍地都是的「感統訓練班」非常感興趣,尤其對它描述的效果心動的話,那麼上面這篇舊文連結一定不要錯過。

那今天這篇是替大家省錢的文章,感統是重要,但感統訓練並不是非要去上這些動輒幾萬的早教班的,在家完全可以「玩」感統。

(當然,如果你家孩子確診是感統失調,注意是需要醫院確診,而不是早教機構做個測試的那種,是需要去專業機構進行感統訓練的)。

1

到底感統訓練班訓練的是什麼?

在談感統訓練班之前,肯定先要和大家重溫一下之前提到的概念。所謂「感覺統合」,包括了下面人體七大類感覺:

味覺

視覺

嗅覺

聽覺

觸覺

前庭覺(平衡能力)

本體覺(身體感知能力、對肌肉和關節的壓力)

其中最關鍵的是最後三項,也就是觸覺、平衡能力和身體感知能力。

為什麼知道這個概念很重要呢?因為真的可以幫大家省錢。

我舉幾個例子,下圖這個是某個感統訓練班的官網截圖,讓孩子們趴著,老師拿著一個帶「刺」的球,在孩子身上滾壓。

不往下看之前,大家可以先想想,這個訓練的是什麼?

對,就是觸覺和本體覺,老師的按壓就是讓孩子肌肉和關節感受到壓力,這個是有助於孩子更加平靜和專注,同時也能讓孩子身體協調性更好。

那在家替代方案是什麼呢?當然,你也可以完全買個一模一樣的大龍球進行。

但我們只要思考一下,需要給孩子的身體提供一定程度的壓力,那麼就能有很多替代方案。

比如,我和小D經常玩的就是「做個身體熱狗」,小D的身體就是熱狗的香腸,拿個毯子把她身體滾動著裹起來。而滾動的過程,又額外鍛鍊了她的平衡力。

等她裹得嚴嚴實實後,身體就能感受到壓力的刺激。而這時,我們可以把手假裝成「刀「,切熱狗的過程又是額外給了身體壓力。

而這個遊戲又是非常好的親子活動,小D每次都會「咯咯咯」笑個不停。

再來一張圖,還是機構官網的照片。

這個大家應該很清楚了吧,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

那麼替代方案有什麼呢?很多啊,比如蕩鞦韆、羊角球、走平衡木等等。

包括下面這個,是奶爸林志穎帶著他兒子在家玩感統呢,也是在鍛鍊平衡力。

而且大部分感統班都是側重於觸覺、平衡能力和身體感知能力,也就是我開頭就提到的最關鍵的三個。

像下面這兩張圖片,都是在鍛鍊本體覺。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再強調,大家要去看看我之前那篇文章《你每天有沒有給孩子的大腦補充「營養餐」呢?》。

早教這件事,要想省錢,那麼家長就要多學習;如果想省事,那麼多花錢也是可以的。但是必要知識還是需要儲備,不然容易被「忽悠」。

感統重要,但感統不是「包治百病」,它只是孩子早期啟蒙眾多基本功的一個。如果你真的是衝著下面這樣的宣傳口號而報班,多半是會失望的。

2

「感統飲食」

看到這裡,不少朋友肯定心裡在嘀咕了,七大類,每天都要訓練,怎麼做得到啊?

感覺統合訓練相當於給大腦吃營養餐,如果用這個概念進行類比,如何幫助孩子在家訓練的精髓,大家都能化繁為簡地掌握了。

大家想一想,我們平時給孩子準備三餐的時候,是不是都會考慮五大營養素,然後每一頓、每一天、每一周,都會隨機進行變化搭配,只要大體保證孩子攝入五大營養素就好了。

那麼感統訓練其實也一樣,其實用「訓練」並不恰當,它只是在提醒我們,有沒有每天、每周都滿足了孩子關於感統發展的七大需求。

因此,也可以叫做「感統飲食」。

我們作為父母的不會餓孩子一頓飯,但的確有不少家庭因為養育環境導致的,會剝奪了給孩子大腦提供「感統飲食「的機會。

那麼下面就提供大家一張感覺統合的「菜單「,大家可以在裡面」點菜「,每天每周搭配著做一些。

上面這個菜單針對的是學齡前的孩子(尤其是0~5歲的),大部分其實都是非常簡單可操作的。

關於「本體覺」那一部分,也許有的父母光讀文字不懂其中意思,那麼建議大家搭配這篇文章一起看《又好又貴的運動早教班,精髓在這裡,了解了在家也能做》。

那肯定有父母要問了,接近學齡包括學齡以後的感統怎麼做呢?

最好的就是發展一些運動愛好。這個之前也寫過文章《你真的給孩子選對運動項目了嗎 | 0~12歲指南》。

我從不否定送孩子去早教班的,相反小D從小到大我都一直花錢帶著小D嘗試各種興趣班。

但我非常不贊成的是,通過畫個很大的餅來讓家長掏錢,並且告訴我們,這是「不得不上」的早教班。

我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讓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由,讓我們發自內心有底氣,這個很熱門很「有用「的訓練班,不是非上不可。

只要我們每天給孩子準備三餐的時候,也能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給孩子準備了「感統飲食「嗎?

相關焦點

  • 能在家給孩子做感統訓練嗎,還是一定要去感統訓練機構?
    原因是為了追求經濟的最大化就大量招生,而場地和師資有限,所以就通過縮短訓練時間來安排眾多孩子的課程,一周就安排一兩節課,每節課就三四十分鐘,而且每節課裡的孩子還非常多,一個教具輪流排隊也玩不了幾分鐘。這樣短的訓練時間,其效果可想而知。二、有些訓練機構教學方式不科學。
  • 在家就能玩的感統小遊戲+3個實用技巧
    在家就能玩的感統小遊戲+3個實用技巧2020-06-17 15:56:3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平時在家,你會給寶寶進行感統訓練嗎  簡單一句話,不知問懵多少寶爸寶媽,內心滿是疑惑:感統訓練是什麼啊?聽起來很專業哦,要去早教中心的吧,怎麼可以在家進行?
  • 指望每周上2節感統課就能改善孩子感統失調?智商稅不是這麼交的
    父母之所以關注孩子的感統失調狀況,想給孩子報課主要是聽了感統機構的宣傳,說感統訓練可以改善孩子注意力。最後,只是依靠每周幾節課的時間來改善孩子的感統問題是不現實的感統失調問題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指望通過每周周末去上幾節課就可以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問題?
  • 親子感統課程,免費體驗一個月!
    她們的感統課、攀巖課,都被許多家長誇讚,看著園裡孩子的身體、感知在老師的培養下越來越棒,那種一起成長的感覺真是太好了!本次,澳寶園又為大家帶來了新的體驗活動。為了讓更多的家長重視感知覺統合的重要性,張老師決定開放親子感統課,免費體驗一個月!
  • 在家就能玩的8個親子感統小遊戲,玩出聰明和健康
    可以說在人生的前幾年,孩子就是通過自身的各種感知來認識和了解世界的。 今天皮哥為大家介紹幾種在家裡就能做的感統小遊戲。 不僅能預防和改善感統失調,還能促進小朋友體能和大腦的發育。
  • 感統訓練走起,解放「聰明的笨小孩」
    培養孩子感統能力好的秘訣趕快get起來!  感覺統合是孩子學習的基礎,決定了孩子的學習能力、身體平衡協調性、專注力、自制力等,對孩子的影響是持久的甚至長達一生。把握孩子感統能力發展黃金期,通過針對性感統訓練,培養孩子能力其實並不難,在家也能練起來~7月10日下午4點,特邀親子育兒專家「凌燕子」來到大咖直播間,為大家科普「感統訓練走起,解放「聰明的笨小孩」」  除了硬核乾貨分享,直播間還有好玩的親子遊戲分享哦!
  • 寶寶感統失調了?需要做感統訓練嗎?
    感統失調一說仍有待確認 其實感統理論從1972年創立至今,只有四十多年時間,可以說是一門很年輕的理論。 其中好一點的早教機構,只是利用感統訓練裡面的一些項目來設計早教課程,包裝成全腦開發感統訓練課、潛能開發感統課程等等,來吸引家長報課。 但是有一些機構則利用恐懼營銷的手法,在寶寶上完一次體驗課後,就給寶寶做出評估,將寶寶的「問題」放大,給家長製造焦慮以誘導買課。
  • 10個感統訓練的居家小遊戲,你家玩過幾個?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有很多媽媽看了前面關於感統方面的文章,都在問有沒有什麼家裡就可以玩的感統訓練遊戲,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平時在家玩的幾款小遊戲,既可以輕鬆陪孩子,又能有效的訓練感統方面的小缺陷。
  • 10個感統訓練的居家小遊戲,你家玩過幾個?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有很多媽媽看了前面關於感統方面的文章,都在問有沒有什麼家裡就可以玩的感統訓練遊戲,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平時在家玩的幾款小遊戲,既可以輕鬆陪孩子,又能有效的訓練感統方面的小缺陷。
  • 感統失調的孩子,如何在「玩」中訓練改善?
    孩子身體不協調,平衡感差;難以完成跳繩、投擲、接球、踢球、等運動,穿衣服、繫鞋帶、系扣子困難,不能靈活用筷子 、剪刀剪紙、寫字、玩拼圖遊戲困難,身體乏力、笨拙、鬆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注於一件事。上面這些問題,與感統失調都有很大關係,我發布了很多關於孩子感統失調問題的文章,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嚴重感統失調的人往往在運動、協調、判斷、處理、語言、視覺、聽覺,記憶、和其他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問題。感統失調隨著年齡、身體的發展,會有相應的改善,但如果不及時幹預訓練,成年後仍然會存在,身體協調差、易疲勞、情緒差,計劃和組織事務,存在相應困難的問題。
  • 80%兒童「感統失調」?培訓機構:花一萬元訓練三個月就好了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感統失調」、「感統訓練」,這兩個詞在媽媽圈中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很多兒童培訓機構也都推出了針對性的改善課程,孩子粗心、專注力不足等都被培訓機構打上了「感統失調」的標籤,為此,一些家長不惜花費動輒上萬的費用讓孩子去上這樣的訓練課。
  • 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好處,從感統遊戲中的收穫
    ,孩子從最開始的害怕,到後來可以自己坐上去,再到後來可以獨立蕩鞦韆,再到後來自己獨立玩出新玩法,這一系列的挑戰,都是在突破孩子的心理障礙,每一次進步,都是在建立孩子的自信,這種自信建立後反過來也會促進感統能力的發展,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網絡建立變得「自信」,以此良性循環。
  • 剖腹產孩子,缺少的人生第一堂感統課要怎麼補?
    這也是為什麼在現代醫學中,剖腹產的孩子感統失調的概率比順產孩子更高。 如果說,孕產過程是人類第一次的「感覺統合」訓練,即觸覺和運動覺的統合,而剖腹產的孩子恰恰少上了這麼「一堂課」。
  • 0-3歲孩子在家就能玩的8個親子感統小遊戲,玩出聰明和健康
    可以說在人生的前幾年,孩子就是通過自身的各種感知來認識和了解世界的。今天皮哥為大家介紹幾種在家裡就能做的感統小遊戲。不僅能預防和改善感統失調,還能促進小朋友體能和大腦的發育。1、充分爬行:每天讓寶寶俯臥幾分鐘
  • 可以在家玩的感統親子小遊戲:「翻滾桌球」
    現在的很多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得很好,卻並不會設計科學有趣的親子遊戲,與孩子實現真正有意義的親子互動。那麼反過來講,作為專業標準的感統推廣教育平臺,老嶽講感統當然就有責任時不時為大家送上一些有趣又有效鍛鍊感統能力的小遊戲了!
  • 感統科普丨正視感統訓練,這並不是「有毛病」的孩子才需要
    ……孩子的平衡力、認知力等,其實都和感覺統合能力息息相關。對不少家長來說,「感覺統合」是一個比較陌生的事物,但感統失調卻是相當普遍的情況,甚至於央視新聞也曾報導過感統失調的相關內容,呼籲廣大家長警惕感覺失調。但是由於對感統了解不足,感覺統合問題容易被家長誤解成單純的行為或心理問題。
  • 2歲9個月的孩子,在家裡就可以做感統訓練嗎?| 摩爾媽媽
    來自北京的白領媽媽發來提問:「最近對感統訓練有了一些了解,家裡的寶寶2歲9個月了,想諮詢摩爾媽媽APP的專業意見,孩子目前在家裡就可以做感統訓練嗎?家裡適合做哪些活動可以舉例說明一下嗎?」 摩爾媽媽APP金牌導師團: 很高興能為你解答,2歲9個月的孩子,在家裡就可以做的感統訓練嗎?當然可以。 在計劃給孩子做感統訓練時,家長需要重點了解的是,具體哪些感統訓練活動對孩子才是有幫助的。
  • 父母必讀:0-3歲在家就能玩的8個親子感統小遊戲,玩出聰明和健康
    可以說在人生的前幾年,孩子就是通過自身的各種感知來認識和了解世界的。今天皮哥為大家介紹幾種在家裡就能做的感統小遊戲。不僅能預防和改善感統失調,還能促進小朋友體能和大腦的發育。1、充分爬行:每天讓寶寶俯臥幾分鐘,鍛鍊頸部肌肉,使他慢慢能自主抬頭。頸部力量增強後,家長可用手抵住他們雙腳,引導寶寶向前爬。會爬後再充分爬行3個月以上,不要使用學步車。
  • 孩子感統訓練方法,在家裡也可以練得,簡單易學!
    今天,帶大家走進感統教室,分享5種感統方法。家長們也可以在家裡練起來。寫在前面:在家給孩子做感統訓練時,家長牢記康復老師的指導技巧,並且要陪在孩子身邊,保障孩子的安全。一、感統訓練方法之滑板感統訓練目的:刺激前庭,促進頭、頸肌的收縮同時,保護身體伸展反應行為的成熟,培養兒童集中注意力。
  • 所謂「感統訓練」,是給孩子提供開放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玩耍
    陪娃在小區裡玩的時候,和別的媽媽聊天,才知道「感統失調」都成了早教機構招攬生意的話術了。可樂媽媽帶可樂逛街,商場裡有早教的課程顧問和她搭訕,看可樂很害怕媽媽用溼紙巾擦臉,就問是不是可樂也怕水、怕沙子或者橡皮泥一類的東西。可樂媽一驚,怎麼這都知道?忙說:對啊對啊,為什麼啊?早教顧問微微一笑,她是剖腹產的吧,感統失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