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感統訓練的居家小遊戲,你家玩過幾個?

2020-12-11 楊楊麻麻成長記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有很多媽媽看了前面關於感統方面的文章,都在問有沒有什麼家裡就可以玩的感統訓練遊戲,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平時在家玩的幾款小遊戲,既可以輕鬆陪孩子,又能有效的訓練感統方面的小缺陷。

1、擺蕩遊戲:(0~1歲起)

擺蕩遊戲能有效地刺激孩子的前庭平衡能力。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注意是輕輕的搖晃,就可以達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應、增加肌肉張力的效果。寶寶一歲左右時,就可以找一條大浴巾,並將孩子置於浴巾中間,由爸爸、媽媽各拉住浴巾的一邊,輕輕搖晃,既可以增加親子感情,又可以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

2、傳接球遊戲:(1~3歲起)

鍛鍊寶寶的手眼、雙側,及視覺追蹤的協調性。對於一歲左右的寶寶,可將直徑約20釐米的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並鼓勵孩子主動伸手拿球;二歲左右的寶寶,就可以使用20~30釐米的橡皮球,然後與孩子間隔約二米,分別坐在地上,用滾球的方式與寶寶玩傳球遊戲。三歲的寶寶,距離可以拉長至3~5米,並改成彈跳的方式傳球。

3、照鏡子遊戲:(12歲)

可以鍛鍊孩子的觀察和動作計劃的能力。鏡子遊戲是父母指著鏡子中自己的身體部位,然後告訴孩子對應的部位名稱,如左邊的眼睛,右邊的耳朵等,然後讓孩子在模仿父母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既能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還可以讓寶寶上下左右等方位有個基本的認識。

4、疊積木:(2~3歲)

鍛鍊寶寶手和眼的協調能力,並能夠訓練寶寶的創造力和注意力。一般二歲的寶寶就可以開始進行精細動作的訓練,可以選擇5立方大小的積木,讓寶寶嘗試用一隻手或兩隻手將積木疊高。到了三歲,就可以換顆粒小的積木,如三立方大小的積木來訓練,讓寶寶試著使用積木,進行疊高或創作遊戲。另外如果家裡有夾蛋糕的夾子,也可以讓寶寶試著用蛋糕夾來夾小顆粒的積木,能夠很好地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

5、走平衡木(3-4歲)

鍛鍊小孩的膽量和平衡能力。在地板上用粘一條2米長10釐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家長可以站在孩子前方,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開始時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等熟練之後要求孩子走完全程,讓孩子自己嘗試獨自走。也可以準備一個寬10公分,長2米左右的木板。也可在室外,讓孩子走馬路沿、花池沿等。這些小遊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完成。

6、反向鑽呼啦圈(3-4歲)鍛鍊雙腳的協調能力及身體平衡能力。爸爸拿著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後,鼓勵孩子左右腿交替著向後移入呼啦圈內,媽媽扶持著孩子完成動作。可以逐漸地將呼啦圈的高度提高增加遊戲的難度。

7、青蛙跳(3-4歲)

鍛鍊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在地板貼兩條平衡線,成人給孩子示範如何做青蛙跳幾次,起跳的時候要記得雙手要舉起來,落地的時候雙手放到地上,然後指導孩子模仿。

8、側身翻滾(3-5歲)

訓練迷路反射控制能力,身體的控制能力及協調能力。讓孩子在墊子上或在床墊上從一端翻滾到另外一端,腳要伸直,手舉到頭頂也需要伸直。家長要給予大量的身體協助和口頭提示,讓孩子從訓練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及翻動的速度和力量。身體控制能力強的孩子,基本不會滾動的路徑不會傾斜,但是控制能力弱的孩子可能最後就滾到墊子外面了,這個類型的孩子需要多加練習,另外這個遊戲要確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傷。

9、障礙走(3-5歲)

加強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增進動作企畫能力。設置2-3個障礙物(跨過玩具、繞過椅子、爬過桌子),成人先做示範,然後陪同孩子一起進行訓練,要有及時、足夠的身體和口頭提示,還可以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以競賽的形式進行訓練。

10、單腳跳(4-5歲)

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及雙腿的肌肉控制能力。讓孩子抬起一隻腳,向前方位置跳躍5步路的距離。開始時先讓孩子習慣保持抬起一隻腳在空中數秒的姿勢;勵孩子單腳向前跳躍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獎勵物;然後逐漸增加跳躍的次數。

感統訓練的小遊戲還有很多是可以在家完成,讓孩子雙腳腳跟著地,腳尖踮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鐘時間即可,可以慢慢的增加時間來增加難度,可以訓練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從1查到10把其中的一位數漏掉讓幼兒找是哪個數,多加練習可以讓幼兒集中注意力。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方法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去發現這些方法,然後在生活中加以運用,只要我們用心科學的養育,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好的。今天就分享這麼多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楊楊麻麻成長記,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10個感統訓練的居家小遊戲,你家玩過幾個?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有很多媽媽看了前面關於感統方面的文章,都在問有沒有什麼家裡就可以玩的感統訓練遊戲,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平時在家玩的幾款小遊戲,既可以輕鬆陪孩子,又能有效的訓練感統方面的小缺陷。
  • 在家就能玩的感統小遊戲+3個實用技巧
    在家就能玩的感統小遊戲+3個實用技巧2020-06-17 15:56:3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平時在家,你會給寶寶進行感統訓練嗎  1、觸覺小遊戲  觸覺小遊戲,其實就融入在我們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哄睡時的輕拍、輕撫,擁抱時的揉背貼臉,洗澡時用沐浴海綿擦拭身體,都屬於感統訓練的一部分。寶爸寶媽也可以嘗試讓寶寶在不同質感的地毯上爬行,或者把玩不同觸感的玩具,來促進觸覺發育。
  • 家玥月嫂推薦:4個感統訓練小遊戲,提升寶寶的整體協調能力!
    寶媽們有沒有遇到過寶寶這些情況:不愛讓人觸碰她們身體,一洗澡或一做撫觸就哭鬧?動作不協調,走路愛摔跤、手腳比較笨拙等?……如果你遇到過這樣的孩子,且確認孩子沒有任何疾病的症狀,那麼你就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感統失調」的結果,一定要提醒寶爸寶媽注意。感統是「感覺統合」簡稱,是指大腦和身體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
  • 嚶智優分享六個感統小遊戲在家玩,訓練孩子手眼協調與注意力
    但是每每想到兒時的小遊戲,我們都會嘴角泛起笑容。 伴隨孩子們度過整個童年的是遊戲跳皮筋、打彈弓、老鷹捉小雞、捉迷藏......不用擔心臟,不用擔心累,一玩可能就是一天。 然而大家知道嗎,二三十年前的童年遊戲,竟然都是實打實的「感統小遊戲」。
  • 4個感統訓練小遊戲,提升寶寶的整體協調能力
    ……如果你遇到過這樣的孩子,且確認孩子沒有任何疾病的症狀,那麼你就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感統失調」的結果,一定要提醒寶爸寶媽注意如果感統發育失調,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就無法協調,無法及時的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
  • 不花錢、不費力:30個居家感統小遊戲,帶娃很容易(中)
    ​​在《不花錢、不費力:30個居家感統小遊戲,帶娃很容易(上)》中,我們總結了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5大表現,並分享了10個居家感統小遊戲,從訓練目的、訓練要求、難度設置和幫助給予,四個方面為家長朋友做了詳細分解。
  • 不花錢、不費力:30個居家感統小遊戲,帶娃很容易(上)
    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無目的地跑來跑去,情緒暴躁,組織和技巧性活動能力差,膽小愛哭黏人,丟三落四,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動作不靈活,手腳笨拙,容易摔跤,繫鞋帶、扣扣子、跳繩有困難,說話晚,吐字不清,粗心大意,讀書跳行漏字,寫字顛倒......孩子出現以上種種表現,通常會被告知:感統失調,需要感統訓練!那什麼是感統失調?
  • 適合3-4歲玩的9個居家感統遊戲
    爸爸媽媽們,你們了解過3-4歲孩子的能力發展特點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下3-4歲孩子的能力發展特點,再據此來推薦一些適齡的感統小遊戲,爸爸媽媽們快收藏起來,有空時就可以和寶寶一起玩。等孩子熟練了,可以讓他們試著往高跳(離地10—20釐米),把格子當作障礙,跳過去。
  • 5個在家就能做的感統訓練小遊戲
    今天為爸媽們推薦幾個簡單的感統小遊戲,不妨在家裡和孩子一起試試看,驚喜隨時都會出現哦!1.小狗爬呀爬,過橋找媽媽用地墊在家裡的客廳拼出一座「橋」,讓孩子學小狗的樣子,雙手和雙膝著地,爬行過「橋」,去尋找站在「橋」對面的媽媽。
  • 大自然中的這五個感統訓練「教具」,你用過哪一個?
    因為感統訓練的實質本就是通過豐富的,有針對性的感覺刺激,讓孩子的大腦和各大感覺系統在互相的作用之中實現感統能力的提高。今天,老嶽就向大家分享五個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天然訓練教具,看完相信你會感嘆:「原來它們還有這些作用!」
  • 10個預防兒童感統失調的小遊戲,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感統失調,意味著孩子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控制和組合的能力,從而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孩子的認知能力和適應能力,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身心健康。而0-6歲,是預防兒童感統失調的最佳時期。所以老嶽在此特別呼籲這部分兒童的家長,請你們一定要儘早關注到這一點,並積極行動起來,通過一些適宜的遊戲訓練,幫助孩子有效預防感統失調。
  • 不花錢、不費力:30個居家感統小遊戲,帶娃很容易(上)
    那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的表現有?如何做感統訓練?康康小可愛為大家送上80個適合1-6歲孩子的家庭感統小遊戲,幫助家長們抓住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感統訓練機會。方法1:與別人玩接球遊戲(1-2)訓練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運動能力訓練要求:家長與孩子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
  • 幾種家庭實用感統遊戲推薦,你知道的有幾個?
    你覺得孩子是故意不認真?或許只是你誤會了孩子這其實是因為感統失調!現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統失調的孩子高達85%以上,其中約有30%的孩子為重度感統失調。 我們人體實際上是有七個感官系統而並非五個,這七個感官系統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
  • 看看你家孩子做感統訓練了嗎?
    大家聽說過感統訓練嗎?對於學齡前兒童,很多家長都在給孩子進行感統訓練,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刺激其大腦功能,鍛鍊孩子的觸覺和本體感,從而提高對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訓練。從日常活動來說,感統訓練就是一種在平時遊戲和玩樂中的訓練。
  • 看看你家孩子做感統訓練了嗎?
    大家聽說過感統訓練嗎?對於學齡前兒童,很多家長都在給孩子進行感統訓練,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刺激其大腦功能,鍛鍊孩子的觸覺和本體感,從而提高對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訓練。從日常活動來說,感統訓練就是一種在平時遊戲和玩樂中的訓練。關於感統訓練很多父母不知道究竟對於孩子有多大的必要,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為什麼讓孩子進行感統訓練!
  • 做感統訓練前,家長一定要知道的六個真相!
    NO適合孩子的訓練才能達到訓練效果的最大化家長在家可以做的感統活動有很多,但是能讓居家感統訓練事半功倍卻是一門學問。很多家長看到一個不錯的感統活動,回到家就忙著依葫蘆畫瓢,但卻忽視了活動是否適合孩子。所以,家長應該針對性地做適合孩子的訓練,這樣才能達到訓練效果的最大化。
  • 寶寶愛哭、黏人不用愁,幾個遊戲就搞定:「感統失調」居家訓練二
    繼上一篇《感統失調的分類及形成原因》,後期將持續分享:針對幼兒感統失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居家環境進行鍛鍊及調整。今天分享的內容為:「觸覺失調」的居家訓練小遊戲一、觸覺感官介紹觸覺是分布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痛感、壓力、震動的感覺。觸覺系統是人體最早開始的感覺系統。
  • 不花錢、不費力:30個居家感統小遊戲,帶娃很容易(下)
    在《不花錢、不費力:30個居家感統小遊戲,帶娃很容易》上篇和中篇中我們分享了20個小遊戲,本文是終篇,將繼續分享10個小遊戲。如果你覺得哪幾個遊戲對孩子特別受用,可以評論區交流~方法21:治療球—坐姿動作(2-3)訓練目的:平衡調整力、保護反應、肌力、協調、速度等。
  • 感統訓練走起,解放「聰明的笨小孩」
    別人家的孩子學習聰明好,自己的孩子經常好動不專注,憂心家長該怎麼辦?把握孩子感統能力發展黃金期,通過針對性感統訓練,培養孩子能力其實並不難,在家也能練起來~7月10日下午4點,特邀親子育兒專家「凌燕子」來到大咖直播間,為大家科普「感統訓練走起,解放「聰明的笨小孩」」  除了硬核乾貨分享,直播間還有好玩的親子遊戲分享哦!
  • 【作業治療專委會】疫情宅家也可感統訓練,專家教你家中打造「感統...
    「你在哪?」 「在家」 「 那你在哪?」 「 我也在家」。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這個春節和寒假我們都宅在家,超長的假期發出了無數「怎麼辦」的聲音。但是疫情就是命令,而宅家防控就是戰鬥,就是對社會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