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蘇藝、陳映彤、陳詠菁)《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2021-02-06 鍾舜斌閱讀說話課

 束縛靈魂的現實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博羅中學高一(11)班    蘇藝

思想的進步在歷朝歷代都永不停息。精神點然的思想光芒,在人們的靈魂之上歡快地躍動著。

起初是孫少平。他最初就是一個性格不夠完善的人。他為了維護自己作為貧窮農民的兒子的尊嚴,特意留到最後才到食堂拿他的兩個黑饃饃。但這件事卻又促使他與一位同樣最後拿饃的女娃娃相互有了解。小說——他們的一個共同愛好,使得他們的感情日與俱增。

在這個女娃娃身邊,他嘗到了萌動的感情。他成長了,「激打起的第一個浪頭」讓他感受到「自己的精神比原來還要充實一些。」接著,他的又一個重要的靈魂臂膀——田曉霞,終於出現了。田曉霞充實、博學,有自己的主見。她的思維和個性使得她與孫少平相互吸引。青年人的熱血沸騰在政治渾亂的年代。從小說到日報,再到《天安門廣場詩抄》,愛國情懷和家國責任漫延開來。兩人相扶相攜,孫少平在他倆相處的過程中眼界漸漸開闊了。他的思想不再局限於小說人物精神的層面,他能看待身邊的人和事,他能盡心盡力地了解中國和國際。

他說他想「希望自己扛著很重的東西。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不回頭地走啊走……我回到家裡,當然也為沒吃少穿煎熬的。但我想,就是有吃有穿了,我還是會煎熬的。」他的話中體現出來的,是純粹的奉獻精神。在畢業前,他的精神又一次升華,當然,在最後,他也是依然照著他所擁有精神做事的。他參加了搶險救災,為祖國的建設而奮鬥著。 

孫少安,故事中另一位線索人物,也在生活的磨礪中變得更加鋥亮。在家庭的壓力下,他早已培養出堅忍、多思、毅力、擔當。他通過努力進入了生產部隊,又用切實的勞動贏得了村裡人的認可。他在校時就是個力求上進的人。他念小學時就能夠在公社的考生中名列第一。但是,這個貧窮的家卻不能支持他念鎮上的初中。他的髮小——潤葉上完了中學,當了教師。

是的,生活就是這樣。在我們都是小孩子的時候,一個人和一個人可能有家庭條件的區別,但孩子們本身的差距並不明顯。可一但長大了,每個人的生活道路都會有較大的差別,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別!

但他的思想並沒有停滯在這裡。他籌劃著開了一間磚廠,首先有了發展生產的意識。第一次,他因失誤使磚廠倒閉了。他的龐大的債務使他再一次辦了磚廠。有了第一次失敗的經驗,他將廠子辦得紅紅火火,還拉動了村裡人的生活——這是他在平凡的世界為自己開創的不平凡的人生。                         

                                

活出精彩人生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博羅中學高一(11)班  陳映彤

過了將近一年,重讀平凡的世界,似乎對這本書有了更新的感悟。

孫少安是人生的強者,可是他在愛情面前卻顯得膽小無能,面對青梅竹馬又互相愛戀的潤葉時他不敢吐露真情,只因潤葉是堂堂村書記的女兒而他卻是貧窮農民的兒子。而得到潤葉的表白信的時候他還是無法超越現實的枷鎖,他不敢大膽的去愛,更不敢奢望成為村書記的女婿,儘管兩人愛的深切,可現實鴻溝卻將二人生生隔絕,這是一幕悲劇,可這幕悲劇在現實中卻天天都在上演。老天啊,真是不公!可喜的是,老天雖然不公,但孫少安還算幸運,因為他後來遇到了溫柔賢淑又能輔佐他事業的秀蓮,可是成家了富裕了新的煩惱卻接踵而至,成家後兒女和父母分家看似平常,但對孫少安而言卻有難以名狀的痛苦。這樣的痛苦作者已描寫的淋漓盡致,在此不必多說,我只感嘆一個家庭在脫離貧窮的時候往往內部出現裂隙,而在面對巨大災難時又會重新粘合在一起,同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偉大的親情與愛情都是在生活反覆的錘鍊中鍛造而成的,這個家庭的故事也是對人類兩種最偉大的情感的贊禮。只可惜老天還是不肯把所有的福祉都賜予一人,面對秀蓮癌症晚期,我們也只能是一聲嘆息了。

每個人都有理想,每個人的理想也都各有不同,但大多數人追求的無非名利權財而已:對物慾的追求是人之本性,無需加以指責,不過在這對比下,那些以勞動證明自我價值,用讀書提升生命意義的人就更加讓人尊重,孫少平就是這樣的人。他雖讀了高中,卻沒有學到太多的知識,不過他依然通過讀課外書來汲取知識,獲得做人的道理。我認為讀書的人分為三類,一類人是為了讀書而讀書,像現在許多上學的學生們,讀的書也許自己並不喜歡,只不過是混一張文憑而已。第二類人則喜歡讀書,能夠融入書中的世界,通過讀書來攫取人生的智慧。第三類人嗜書如命,將讀書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每日若不讀書就會覺得如有所失,惶惶不安。孫少平屬於第二類人,他在書中使精神遨遊世界各地,看盡世間百態:通過讀書獲得快樂,也使自己的思想更加貼近大地而超越農村。他在當村中當教師被刷下來在家賦閒的時候,產生了去城裡闖蕩的想法,這想法十分強烈,以至讓他日夜不安:他想出去闖蕩是為了錢嗎?那不如在家和哥哥幹活,或者直接答應侯玉英的求愛:是怕田地裡的勞動而出外躲清靜嗎?在黃原城當小工絕不比下地輕鬆:那他是為什麼願意放棄溫暖的家而獨自跑到外地去受苦呢?我想就是一顆年輕而沸騰的心渴望去接受生活中大風大浪的洗禮,讓自己在風浪中蛻變涅槃,煥然一新,過著無愧於心的真正高質量的生活。孫少平到最後也沒謀得什麼高官厚職,還是大牙灣煤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碳客」,然而他卻由衷的熱愛這份職業,因為在地下數十數百米的礦井中他能感到世間最真實的喜怒哀樂,也能在勞動中體驗生命的律動和享受付出所帶來的快樂與榮耀感。小說很快完結,生活卻將繼續:孫少平絕不會掏一輩子碳,而我們無法得知他的未來,我們只能祝願孫少平還有和他一樣為理想而奮鬥的都能活出精彩人生。

你我皆是天地蜉蝣,滄海一粟。在這浩然天地中,人,是多麼的渺小。然,正如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般,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雖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卻也擁有著獨屬於自己的那一方天地。顧城說,生如蟻而美如神。我們雖平凡,卻依然可以美麗,只要竭盡全力。畢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所以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


看平凡的人兒如何偉大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博羅中學高一(11)班   陳詠菁

賈平凹是這樣評價路遙的:「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他的文學就像火一樣燃出炙人的燦爛的光焰。」

當我真正開始閱讀路遙《平凡的世界》後,我才能真正理解這段話,才真正感受到文字給人力量之大。路遙確實做到了:用最樸實的文字,描繪最平凡的生活,卻給人無窮力量。

《平凡的世界》中,路遙以真實作註腳,描繪了孫少平等各階層人物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斷上進與拼搏,求實與務真,自尊與信心的生活。讀來令人盪氣迴腸。

孫少安,一個沒怎麼接受過教育,將近一生都在勞作的農民。也許你會把它判定為舊中國時期什麼也不知的農民,但書中所描繪的孫少安卻顛覆你的想像。

誠然,作為農民的孫少安,他的目光不夠長遠,也沒有深謀遠慮的頭腦,更不識未雨綢繆的策略。他所學知識有限,無法達到更高一級的學識水平。這樣缺點多多的孫少安,又為何為我所喜愛呢?

書中寫過,孫少安與他的妻子東借西借才備足了足夠的錢來開燒磚廠。正當他們的生意紅火時,卻因請來的師傅所燒的磚坯不合格,之前的一切努力付諸東流。當你看到這而為他們所處生活困境感到焦頭爛額如熱鍋上的螞蟻時,轉機恰到好處的出現。他們再次借來一筆錢重辦燒磚廠,並且請來個手藝好的師傅。介時,孫少安的生活才正式走入正軌。

這些內容吸引人的不單是劇情,更有主人公樂觀向上、不畏困難的精神感動著我們。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危機與機遇並存,成功和失敗共生。我們無法知道下一秒、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更不能知道迎接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如同孫少安的做法一樣,在遇到困境之時,我們的心裡會經歷傷心、失望乃至絕望的過程,身體和精神也會經歷雙重打擊,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不為一個信仰的破滅而放棄,從不因挫折坎坷而停止腳下的步伐,從不因黑暗的來臨而喪失相信希望的信心。破曉後的黎明最是動人,暴風雨後的天空最是美麗,堅信這些,必能使生活燦爛無比。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這是對我們生活最好的寫照。也許你會質疑,但這有一個例子:伊爾莎是巴黎的一名服裝設計師,但在她舉辦服裝展覽的前幾天,工人都被競爭對手挖走了,聰明的她面對這一難題毫不慌張,而是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半成品展覽會,在巴黎引起巨大轟動。這可以說是絕處逢生了。

《平凡的世界》就是這樣,他總是能撥動你的心弦。它帶著你體會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帶你看盡人生百態,帶你嘗遍人生酸甜苦辣。在你每次心情被推向高潮時,再讓你重燃對生命生活的渴望。並未經歷過孫少安那段生活的我們,從字裡行間體會到了人生的幸福和艱辛,不易與光明。

所謂生活,我的理解便是人們在這個地球上一生的勞動作息,快樂傷心。而平凡不是平庸,貢獻小也不代表碌碌無為,只是每個人的生活習性有所不同而已。

每個人的生活都多姿多彩,每個人一生中總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刻。我們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做著一個平凡卻偉大的夢。所以《平凡的世界》,應是路遙送給世間一份最美好的禮物。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愛——《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小王子優秀作文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愛——《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五一假期,重溫《平凡的世界》,不再像上次一樣囫圇吞棗只圖個熱鬧,這次,真的愛上了這本書。不是愛它的情節,也不是愛它的描寫,就是愛書中那個平凡的世界。
  •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篇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篇,歡迎借鑑參考。《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一兩個月前,七樓的八零後章魚小美女告訴我她買了本路遙的作品集,問我看不看。我問作品集裡有《平凡的世界》沒?因為有了人性的光輝,這個平凡的世界如此色彩斑斕。《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二隻有英語閉卷的研究生期末,甚是無聊。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三
    我們都是平凡的,在大大的世界裡小小的生存,我們曾有無數的夢想,卻隨著時間的消逝與其漸行漸遠。看過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後,總想找個詞來概括這本書,可思來想去,最適合的概括語還是「平凡的世界」。只看過這本書兩次,卻已經有無數的話湧上心頭,原諒我用我這淺薄的語言來表達一下我看過這本書的感悟。
  • 【2018好家長】101陳映彤媽媽: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
    我和陳映彤曾經一起去幫助一隻流浪貓為她找到了一個新的主人新的家。(圖:陳映彤學習傣族舞中)對於二胎家庭來說如何讓兩個孩子能夠和諧共處是一個最大的難題。對於姐姐來說弟弟的出現奪走了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分享了本是她一人獨享的父母的愛。這樣的心理落差會讓這個小小孩子對於弟弟生出許多的敵意來。
  • 讓夢想照亮現實——《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從此之後,《平凡的世界》這部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就成為我最愛閱讀的書籍,伴我走過了大學,走向了社會,踏上自己的尋夢之旅。  感謝作家路遙,他飽蘸著心血,傾情塑造了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等孫氏兄妹豐滿真實感人的形象,令萬千讀者產生了心靈的共鳴和審美的震撼。孫少平代表了一種農村孩子的夢想與追求,他們就是我們生活周邊的人。
  • 《平凡的世界》:愛是不平凡的
    我的語文老師看過這篇書評後,還特別誇獎了我,也順便提醒我:你對人生的認識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已然不記得自己當年寫的是什麼,估摸著和中學生讀後感差不多,一堆感性的詞語與排比句堆砌,談什麼對人生的認識!後來又讀過路遙先生的創作手記《早晨從中午開始》,這讓我一直有個錯覺:我是讀過《平凡的世界》的。其實沒有。
  • 免費送票 去拿波裡太遠,來蘇藝就夠了!
    來蘇州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聽比利時籍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陳其蓮教授為大家解讀拿波裡風情。更有數十位男高音歌唱家為你現場演唱,堪比音樂會!如此華麗,關鍵是:票不要錢!你,豈能錯過!
  • 讀後感怎麼寫?資深語文老師:給你3個方法
    以此作為文章的觀點,結合生活實際講一個同類故事,最後升華或總結觀點,就是一篇完整的讀後感。如讀了《童年》,可以對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等人物的性格進行評價;讀了《平凡的世界》,對孫少安敢衝敢幹,不安分的性格,孫少平不甘於平凡,的性格進行分析評價等。
  • 備戰2020:讀後感寫法及最新滿分範文
    一 、讀後感定義讀後感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二、讀後感的格式:1.確定正副標題,正標題一般標明文章的中心內容,有的正標題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副標題標明題材,一般為「讀《×××》有感」。副題比正題低兩格。2.掌握讀後感的一般方法:「引—議—聯—結」。
  • 小學語文暑假作業攻略14:讀後感寫作3要素+範文3篇
    不管暑期有沒有布置寫讀後感的作業,同學們都應該讀幾本好書,並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認知和寫作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鍛鍊。今天分享下讀後感的寫作要素及優秀範文,會對大家的模仿練習有幫助。《稻草人》讀後感《稻草人》講的是:稻草人是個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的好心人。他雖然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稻草人那樣有愛心,那這個世界將會多麼美好!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天杭實驗學校308班王左梓駿:平凡的感動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天杭實驗學校308班王左梓駿讀後感平凡的感動今天在小時新聞上看到這樣一篇報導:疫情期間,年幼的女兒到爸爸工作的「前線他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做著不平凡的工作,他們腳踏實地、他甘於奉獻;他們衝鋒一線,不求回報。時代的英雄們,他們勇敢地伸出雙臂護住身後的我們,代替我們負重前行,給予我們溫暖和期望。 窗外的枝條正抽著新芽,一隻五彩的小鳥正歡蹦亂跳著,嘰嘰喳喳地歌唱著春的樂章,蔚藍的天空白雲飄飄,清風軟軟。
  • 《古怪的牛爾小學》優秀讀後感分享
    《神奇小孩在哪裡——古怪的牛爾小學》優秀讀後感分享
  • 用一篇四年級同學寫的範文,分析講解寫讀後感最重要的兩點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讀後感的寫作。並且講解一種比較常用的讀後感寫作方法。在上一講裡面,林老師主要講解了一種適合低年級的讀後感寫作入門的方法:四段寫作法。同學們可以點擊文章底部查看上一節內容。我們先來看一篇手寫範文。
  • 接受平凡的世界:平凡並快樂
    這一次,最觸動我的是彭彭和丁滿的生活方式:他們很平凡,也過著平凡的日子。在幫助辛巴奪回王位之前,他們的生活就是吃飯和歌唱。在我看來,大概辛巴一生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和彭彭丁滿在一起的那段時間了吧。我認為這便是彭彭和丁滿教給我們最棒的一課——雖然他們知道自己很平凡、生活很平凡,但他們仍然熱愛並享受著這樣的生活。
  • 中國大學生愛讀"平凡的世界" 美大學生偏愛哲學書
    但有一本書的出鏡率極高,任你怎麼統計,它都在榜單上巋然不動,那就是作家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  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的榜單上,都有《平凡的世界》。在浙大和華南理工的借閱榜上,它還位居榜首。
  • 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那麼在臨終之際,他能夠自豪地說:我的整個生命和精力都奉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他就是如此的一個人,如此強大的一個人,比獅子猛虎還要強大的一個人,也是一個擁有智慧的人,能與文人智者相媲美的人,如此的一個人,如此的偉大,而,平凡的人。面對保爾的種種生活遭遇,卻依然堅強,我深有感悟,鋼鐵是怎樣鍛鍊成的?是像保爾那樣經歷過挫折,在困苦中不斷磨練而練成的。斷壁殘垣上的花,絢麗是永遠的,保爾的精神更是永恆的。
  • 平凡世界不平凡,悲慘世界不悲傷
    平凡世界不平凡,悲慘世界不悲傷《平凡的世界》和《悲慘世界》這兩本書都是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要說哪一本書更好,這個不好說。因為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平凡的世界》是反映七八十年代,中國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以孫少安、孫少平等人物為中心,塑造了他們這些平凡的人,為了追求理想,幸福,而默默地拼搏奮鬥,雖經歷苦難,但仍然不懈努力。從這些平凡的生活經歷中,創造著那個時代不平凡的業績。世界正是由這些平凡的積累,才推動著社會文明不斷發展進步!
  • 小學語文讀後感的概念及寫法
    什麼是讀後感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 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 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 「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 書香飄萬家 好書伴成長 | 親子閱讀讀後感展示(一)
    ◆書籍:《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奮鬥的人生不「平凡」-----《平凡的世界》讀後感我和爸爸、媽媽讀過的書數不勝數,但在我們家眾多「收藏品」中,唯獨有一本書讓我們全家愛不釋手——《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被譽為「矛盾文學獎」的掌上明珠,經久不衰。雖然我們家的「藏書」中也有不少能與它「一較高下」的書,可為什麼它這麼受我喜愛呢?因為書中主人公孫少平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 辰東網絡小說《遮天》讀後感
    關於辰東大神的網絡小說,相信很多朋友都讀過他的《神墓》《不死不滅》等經典作品,而與這些作品相比,《遮天》卻是另一種形式的古典仙俠小說了,關於《遮天》這部小說的讀後感,筆者也就借這篇文章和大家仔細談一談了,還請各位朋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