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夯實基礎教育基石

2020-09-14 大三明

吳文凱 楊豔萍 謝龍海 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三明日報記者 吳文凱 通訊員 楊豔萍 謝龍海

又到金秋開學時,我市各學校迎來了一批出類拔萃、朝氣蓬勃的新教師。1500多名經過層層選拔的大學畢業生帶著滿腔熱忱,加入到全市教育這個大家庭,為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

教育要發展,人才是關鍵。我市教育部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通過加強人才培養,完善正向激勵,深化人事改革,注重示範引領、搭建交流平臺等多項舉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城鄉協同促均衡

8月30日,姜楚萍老師通過急需緊缺專業學科招聘,來到夏茂第一中心小學報到,擔任數學老師,今年沙縣共招聘18名緊缺學科教師到農村任教。

近年來,我市新任教師招聘向農村學校和緊缺學科傾斜,語文、數學等7門學科列入全市急需緊缺學科招聘計劃。2016年以來,全市共招聘新任教師5866名,其中41.8%為音體美、英語、信息技術等緊缺學科教師,56.5%補充到鄉鎮及以下學校任教,有效促進城鄉師資均衡配置。

完善補充調配機制,破解基層缺編難題。去年來,我市積極探索跨層級調劑事業編制、建立教師編制周轉池制度,從市本級共調劑1696名事業編制給梅列、三元、大田,專門用於補充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出臺《三明市農村緊缺師資代償學費計劃實施辦法》,引導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任教。市教育局與市委編辦、市人社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三明市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落實學校用人自主權,為教師合理交流輪崗提供制度保障,全市縣域內義務教育校長教師交流每年達2300多人次。

建立鄉村補助機制。我市嚴格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凡在農村學校任教累計滿25年及以上且仍在農村學校任教的教師,已取得中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可直接聘任,不佔核准崗位數。

鄉村教師除享受每人每月200-500元不等的鄉鎮工作補貼外,按平均每人每月不低於300 元的標準予以生活補助。

此外,全市通過改造、新建等方式建設完成教師周轉住房3393套,有效解決了農村教師和交流教師住房困難問題。目前正在改造、新建158套教師周轉住房。

科學培養助成長

青年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新生力量。本月起,市教育部門將組織對1500多名新聘任教師進行崗前培訓,提升師德師風和專業能力,確保新教師儘快適應教育教學崗位需要。

建立協同培養機制,提升教師業務水平。據統計,全市統籌國培、省培、市培資源,各縣(市、區)每年共列支經費3800多萬元用於教師全員培訓。市政府專門安排500多萬元經費,大力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構建分層、分類、分崗的教師梯隊培養體系。

針對教師結構問題,從2018年起我市委託三明學院開展師範生公費培養工作,公費師範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所需經費由公費師範生所在縣(市、區)財政承擔,公費師範生畢業後由縣(市、區)定向安排到轄區中小學校任教,已先後招生369人。

今年我市出臺《加強和改進師範生培養九條措施》,與福建師大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委託三明學院按縣單列錄取方式培養公費師範生227名,與福建師大實施公費師範生「雙校園」培養5人。

名師「請進來」,教師「走出去」。 市教育部門深化與廈門和北京教育學院、福建師大教育交流合作,加快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掛職鍛鍊、跟崗學習等形式,加快校長、教師專業化成長。

2019年,全市遴選市名師培養人選59人、市名校長培養人選52人、市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63人,組建市名師名校長工作室40個。省、市級名師名校長、特級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由1500多人增至2600多人。

正向激勵促提升

近日,我市又有9名教師通過職稱評審,獲得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去年來,市人社部門完善職稱評審機制,重新調整市屬學校教師崗位比例,將市屬中小幼學校教師專技崗比例總體調升5個百分點,市屬學校增加職數高級42名、中級20名。

同時,建立「選青」制度,劃出10名專項指標用於青年教師職稱評聘。試點將小學高級、一級教師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到永安、尤溪、大田、寧化4個縣,實行備案管理。

優教優酬,多教多酬。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全市共追加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1.71億元,統籌用於學校班主任、培優補差、教學業績、名師名校長工作考評,根據工作績效和質量,實行差別化發放。

我市完善正向激勵機制,建立基礎教育「1+4」正向激勵機制,全市中小學校教師文明獎、綜治獎全部納入當地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經人社、財政、教育等部門測算,我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已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表彰優秀教師,激發廣大教師榮譽感和責任感。我市將三明市傑出人民教師和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評選設立為市委、市政府固定表彰獎勵項目,2016年以來,156名教師分獲全國、全省模範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省「傑出人民教師」等稱號,1人獲全國「最美教師」、2人獲省首屆「最美教師」稱號,2人獲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美人物」稱號。

此外,我市還表彰「傑出人民教師」「最美教師」「教師世家」「師德標兵」「最美教師」「教學能手」等1027名,對教育系統30個集體和100名個人分別給予嘉獎、記功,尊師重教社會氛圍日益濃厚。

相關焦點

  • 玉溪教師隊伍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來源:玉溪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層次結構不斷優化,教師隊伍整體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夯實了人才培養基石。
  • 新時代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路徑探索
    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對全黨全社會尊師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做老師就要執著於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新時代以新課程改革為主線的基礎教育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新時代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路徑探索
    原標題: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新時代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路徑探索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對全黨全社會尊師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做老師就要執著於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新時代以新課程改革為主線的基礎教育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諸城市教體局「五大工程」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中宏網山東9月7日電 諸城市教體局 「五大工程」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加強師德長效機制建設,培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之風;引領教師加強讀書、更新理念、豐富內涵;加強教師培訓,堅持集中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組織引領廣大教師用好各級各類培訓平臺,學習掌握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新手段;開展學習研究、教師基本功大賽、賽課比武、互動研討等特色活動,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培訓策略,開闊教師視野,提升教師素質素養。做大名師團隊鍛造工程。
  • 臨湘市舉行陽光招教面試 不斷夯實教師隊伍建設
    8月11日上午,我市舉行陽光招教面試,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214名,372名筆試入圍者參加面試。市委副書記餘嶽雄,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易興建到面試現場巡考。此次公開招聘教師在核定編制內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 ——福建省三明市基礎教育改革啟示錄(上)
    不只初中專注於均衡,三明實施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四大工程,即學前「雛鷹」(即將全面啟動)、小學「強基」、初中「壯腰」、高中「築夢」工程,堅持抓中間、帶兩頭,寬進口、厚出口,強化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四段一體」「重心下移」精細化教育管理,形成全學段、全過程、全方位提高教育質量良好生態環境,共同構築了一條基礎教育十五年一貫的鏈條。
  • 「十三五」以來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十三五」以來,我國始終將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工作,優化教師發展環境,促進教育優先發展,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源源不斷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 淄川區「三項工程」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begin--> 近年來,淄川區積極搭建區級教研平臺,充分發揮學校主體作用,抓實老、中、青三代教師專業發展,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加強名師「鍛造」工程。做好名師培養規劃、構築名師成長平臺,創新名師培養模式,促進名師培養對象專業成長。開展「三名教師」評選,立足課題研究、教師基本功大賽、優質課評選、互動研討等特色活動開展,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技能。
  • 提高管理水平 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全面提升公辦教育辦學質量 | 暑期教師大培訓⑦
    碑林區為貫徹落實《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部署要求,結合市教育局2020年 「教師暑期大培訓」活動相關要求,碑林區教育局於7月29日上午,在西安市第八中學召開2020年「校園長、教師暑期大培訓」活動推進會暨校園長培訓首場報告會。
  • 河南省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召開 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2月24日,河南省政府召開全省基礎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總結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新時代基礎教育重點任務和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 地方教師教育類高校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主力軍
    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雙一流師範類高校在教師教育方面主要是發揮重要的學科引領作用,而相對於我國基礎教育中龐大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需求,真正發揮主力軍作用的是遍布全國各地、立足於服務鄉村基礎教育發展的由地方師範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組成的地方教師教育類高校。
  • 陳麗萍:落實培訓三個效能,推進梧州教師隊伍建設
    「兩頭」即抓骨幹教師隊伍的培訓,育種子,通過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骨幹教師校長培養工程和教師培訓團隊研修、培訓管理者培訓等項目,培育教師隊伍的種子教師;抓鄉村教師隊伍的培訓,促均衡,通過組織實施「鄉村教師春雨工程」、開展名師名校長送教下鄉巡迴講學活動、「雙師教學」試點項目等,確保國培項目貧困縣全覆蓋,實現教師隊伍建設的底部攻堅,精準幫扶農村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 中移鐵通福建三明分公司不斷加強集客隊伍建設
    中移鐵通福建三明分公司不斷加強集客隊伍建設     三明分公司市場部集客營銷中心加大與三明移動業務融合對接的力度,做好合作營銷。分公司不斷加強集客隊伍建設、努力提高集客業務經理的綜合素質,提高大家的市場營銷能力。集團客戶經理是影響業務發展的一支關鍵性隊伍。
  • 滿意在三明 | 精心辦學惠民生!三明市多措並舉加快補齊教育短板
    去年以來,我市通過深化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加快補齊硬體短板、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舉措,推動全市教育軟硬實力發展,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滿意度。凝聚全市合力 促進教育發展全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得益於我市始終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把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補齊教育短板作為推進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 人民滿意 | 原州區多措並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興教之源,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意義重大。近年來,原州區教育體育局堅持從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出發,著力在規範管理、強化師德、落實待遇、培訓培養、建強質量上持續發力,師資力量群眾滿意,隊伍結構不斷優化,各級各類教師骨幹體系不斷壯大。
  • 【育才•動態】夯實安全基礎 強化師德建設——青島西海岸新區育才小學舉行安全暨師德建設工作會議
    夯實安全基礎,支撐中心工作發展;強化師德建設,拉動立德樹人前行。2018年3月9日,育才小學成功舉行安全暨師德建設工作會議。
  • 你好,老師④|奮力夯實教師隊伍,推動東莞高質量發展
    作為廣東省教育高地,東莞擁有近15萬教職工隊伍。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他們不僅常年在一線教學持續奮戰,還主動奔波在教育脫貧路上。我市十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夯實教師隊伍質量基礎,全力加快建設教育現代化強市,推動東莞高質量發展。
  • 試析三明學院思政課的守正與創新之路
    近年來,三明學院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立足地方紅色文化資源,拓展校地、校校協同聯繫,匯聚多元師資力量,紮實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激活了思政隊伍、上活了思政課程,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真正凸顯了出來。一、用「活名片」創新思政課「新配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所站的位置,而是你將去的方向」。
  • 基礎教育——以色列民族中興的基石
    、調整高考制度、追加教育預算、強化價值觀教育、擴大學校自主權等措施,對提高以色列基礎教育的教學質量、縮小地區和族裔的教育差距、提高升學比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教師的自主權加大,教師質量也有所提升,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得以加大,但由此造成學校之間為吸引優秀學生展開激烈競爭,這加劇了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之間的分化,學校教育質量嚴重失衡,以色列學生在國際測試和國家測試中的學業成就表現依然不佳,學生之間的學業成就差距拉大
  • 李智遠:廓清思路 理順機制 夯實責任 狠抓落實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
    狠抓落實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9月10日下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智遠,帶領市級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來到西安韓城交大基礎教育產業園建設現場,集體調研教育專項工作並主持召開座談會,以別開生面的形式和務實創新的行動慶祝第32個教師節。